沒有缺憾,本身就是一種缺憾
沒有缺憾,本身就是一種缺憾
(轉自王維審老師博客)
受一家報社的委託,為某地一位名師寫一篇個人成長方面的稿件。
擺在面前的一大堆榮譽證書,足以證明他是一個「競技」型的名師,課講得好,成績也好。但是我相信,一個優秀的教師除此以外,一定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於是我們談到了他的教育生活,希望在他的漸次成長中尋找一些打動人的東西。
他很健談,屬於那種無需提問就能自問自答的類型。講了很多成功的教育案例,還有他的付出,他的教育理念。在這一系列的描述中,一個完美無瑕的優秀教師形象,在我的面前熠熠閃光。卻又覺得很遠,像是懸於半空的一幅美妙的圖畫。美好,卻無法感受。
「在你十幾年的教育生活中,有沒有過失誤、失敗或者是遺憾?」我小心翼翼地問,試圖找到他在失敗中的思考以及收穫。。
「沒有,從我踏進教師隊伍的第一天起,我就時時以一位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我的教育是完美的,沒有缺憾的。」他的回答沒有絲毫的猶豫,臉上淡淡的微笑,恰到好處。
我一時無語。
被譽為「中國蘇霍姆林斯基」的李鎮西老師,在他的著作《追隨蘇霍姆林斯基》一書中,多次提及自己的教育失誤:年輕氣盛的他也出手打過學生,也曾經把一個初三女生的檢討以大字報的形式公開張貼在學校里,也曾經留學生補作業,一直到天黑……這並沒有影響李老師在當今教育界的盛譽,相反的,倒是讓我們記住了一個鮮活的、不斷反思的大師形象,讓我們體味到了一個大師真實的成長曆程。
聽一些名師的報告,很多人喜歡把自己渲染成一個超越人性的「悲劇」形象,比如無怨無悔的付出,放棄了親情的堅強,不食人間煙火的孤獨拼搏;也有的人喜歡把自己包裝的絢爛無比,盡情綻放那些灼目的榮耀,而刻意隱藏生命中曾經的失敗。
說到底,還是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特別是缺憾。
記得有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幸運地獲得了一顆美麗的珍珠,只是在那顆珍珠上有一個小小的斑點,讓他覺得很遺憾。他想若是能將小小的斑點剔除該有多好。於是,他就狠心削去珍珠的表層,可是斑點還在,他又削去第二層,原以為這下可以把斑點去掉,殊不知它仍然存在。他不斷地削掉了一層又一層,直到最後,那個斑點沒有了,而珍珠也不復存在了。那個人心痛不已,無比懊悔:若當時不去千方百計消除那個斑點,現在手裡還攥著一顆美麗的珍珠呢。
缺憾與與生命同在,瑕疵與美麗共存。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珍視自己的失誤,珍惜那些刻骨銘心的缺憾,這不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生命的必需。正如蘋果logo上那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一樣,或許只有不完美,才能促使人不斷地去追求完美。
其實,榮譽與尊重不一定會如影隨形。至高的榮譽可以贏得仰望,但是未必能夠贏得尊重,因為人們更願意相信真實。在我的意識里,完美永遠只是人生追求的一個方向,在這個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教育。教育是一個充滿遺憾的藝術,她的魅力就源於教育者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提升,不斷地追求的過程。
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缺憾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缺憾。
推薦閱讀:
※沒有「麵包」的愛情能走多遠?
※只有情人沒有丈伕......
※因人而異的吉凶門牌號,懂得一點也沒有什麼不好
※智慧是沒有煩惱的,慈悲是沒有敵人的
※「文字偵探」流沙河:簡體字沒有存在的理由
TAG: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