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公園 : 為什麼女生害怕時愛尖叫?
記得上本科時,校園閉路電視總會在晚上八九點時播放電影,有一次播放的是經典恐怖片《午夜凶鈴》。當貞子從井中爬出時,整個宿舍樓一片鬼哭狼嚎,不少人從宿舍一路嚎叫到廁所,等在交頭接耳中確認驚悚鏡頭已經過去,方敢回到宿舍繼續觀影。第二天和女生們交流觀賞心得時,她們把某個未曾驚叫的女漢子稱為「英雄」,可見女生們因害怕而尖叫的情形比男生更加「過分」。交流到最後,男女生似乎達成了共識:女生害怕時愛尖叫,而男生在這方面比女生勇敢,一切皆因本性使然。
在日常生活中,當女生見到蛇、蜘蛛甚至小強時,或者被某個愛搞惡作劇的人藏匿在門後嚇了一跳時,往往會發出尖叫。這種尖銳的叫聲通常撕心裂肺,直抵耳鼓膜,還會引起旁人的厭煩、躁狂。然而,鑒於生活經驗往往並不可靠,要確證女生是否真的更容易因害怕而尖叫,還得考量是否有嚴謹的實驗依據支撐。
1998年,心理學家安?克林(Ann Kring)發現,當受試者觀看能引起恐懼情緒的電影時,女生並不比男生產生更多的恐懼情緒,不過女生們的臉部表情、聲音和自我報告都顯示出她們的恐懼水平比男生更高。這樣的實驗結果與我們的生活經驗並不相悖,只是有一點不同:即男生面對恐懼情景更少地尖叫並非因為他們不害怕,而是出於某種原因未將恐懼的情緒用尖叫等方式表達出來罷了。
女生們喜歡將恐懼的情緒用尖叫表現出來,其真實原因是,她們的確愛表達。2006年,美國精神病學家布里曾丹(Luan Brizendine )的研究發現,女生平均每天能說大約2萬個單詞,而男生平均只說7千個左右,女生的說話量相當於男生的三倍,這個研究結果顯示的巨大差異讓人驚嘆。既然女生們如此喜歡用更加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難道僅僅是為了讓人受「刺激」嗎?
要想研究女生們尖叫的意義還真是個麻煩事,受實驗倫理的限制,科學家不可能設置一個足以讓女性受試者發出恐懼尖叫的場景來研究這一現象。不過,科學家們可以觀察人類的近親,通過對它們尖叫的研究來獲得人類女性愛尖叫現象的啟發。2007年,德國哥廷根靈長類中心的科學家發現,86%的雌無尾獼猴會在交配時會發出尖叫。有55%的雄猴會在雌猴尖叫中完成射精。該中心的研究人員Pfefferle認為,尖叫有助於雄猴達到性高潮,雌猴尖叫的分貝數可以解釋交配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見,雌性「尖叫」並非無意義,它有利於基因的繁衍。當然,即便雌性動物的尖叫有以上好處,那也僅僅是在交配的時候發生的尖叫,更多的尖叫卻是發生在恐懼的情景中。
如果一個女生在恐懼時尖叫,她會獲得何種收益呢?我們不妨先看看驚聲尖叫的表情有什麼樣的特徵。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神經學家亞當?安德森(Adam Anderson)在研究中發現,當人們驚聲尖叫時,其典型的面部表情特徵是:眉毛上揚,眼睛瞪大眼珠快動,面部肌肉向上提拉。眉毛上揚、眼睛圓瞪且快動,可以擴大視野和警覺;面部肌肉的向上提拉能擴大鼻腔體積,可以加大通氣量提升嗅覺靈敏度。同時,當人尖叫時,身體會處於緊張狀態,上肢肌肉緊繃,心跳加快、血流加速。這些伴隨尖叫發生的生理變化,能夠使人體充滿力量,有助於處在危險境地的人進行奮起回擊或者迅速逃離。
尖叫對身體力量聚集的效果,可以從被稱為「尖叫皇后」的網球名將莎拉波娃那裡得到驗證,像沙拉波娃這樣採用尖叫策略的女性網球運動員不在少數。據測算,莎拉波娃的尖叫聲響度能達到驚人的105分貝,超高的音量意味著聲音能夠傳播到更遠的距離,有助於更多的同伴確定方位緊急施援,這對於處於危險狀況的女性尤為重要。另外,由於人類祖先中男女主要社會分工不同,女性留守撫養後代,而男性主要負責外出狩獵,尋找獵物或接近獵物宜悄無聲息,和同伴交換訊息也應語調低沉,因此男性並未進化出足以與女性媲美的尖細嗓音。
除了進化的因素以外,來自於社會規範的影響,也可能是造成男女在表達恐懼時有巨大差異的原因之一。在許多文化中,如果是女性面對恐懼而發出尖叫,通常更容易得到理解和寬容,而男性則會落得個被嘲笑奚落的下場。為了獲得社會規範的認同,男性不得不採取措施忍住尖叫,處變不驚也就成了男人的優秀品質之一。
綜上所述,在恐懼情境刺激下,男女產生的恐懼情緒的水平並無顯著差異,而女人的表達方式要比男人要激烈許多。其實,男人也害怕,只是沒有用尖叫表達出來罷了。
----------------2007年,德國哥廷根靈長類中心的科學家發現,86%的雌無尾獼猴會在交配時會發出尖叫,55%的雄猴會在雌猴的尖叫中完成射精。研究人員認為,尖叫有助於雄猴達到性高潮。由此可見,雌性「尖叫」有利於基因的繁衍。但這僅是在交配時發生的,那麼在恐懼中又如何呢?推薦閱讀:
※什麼是真相? 一個連死都不怕的孕婦, 難道會害怕痛?
※其實大多數寵喵,第一次看到老鼠是很害怕的!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女人最害怕的5種情感折磨
※這隻綿羊因害怕被剪毛而躲山洞6年,被發現後卻讓人呆眼了
※你害怕打/接電話嗎?|心理學:什麼是「電話恐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