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法心性論
轉載
標籤: 大圓滿 多智欽 佛 活佛 喇嘛 龍欽 龍洋 密宗 寧瑪 寧提 仁波切 西藏 雜談 | 分類: 直指人心 |
大手印法心性論大手印法心性論大手印為藏傳迦舉、希解、解域諸派教法的精華,在理論上立足於中觀學及如來藏緣起(或真心現起)論,以了悟本來心性為觀修樞要,其心性論形成自家獨具的特色。 大手印,梵語名摩訶母陀羅(mamutra),意為大印,藏譯差珍(chachen)。「大印」,乃密教四印之一。印即印信、印璽,為標誌、楷定之義,略同「法印」及禪宗所謂「祖佛心印」,指佛法的心要、標誌,具體指心性光明的心傳口授,被認為佛法的精髓,有「印中最極光明印」之說。無上瑜伽部《集密根本續》、《勝樂根本續》、《時輪根本續》及《大手印明點續》等經續,對大手印皆有解釋,後者謂大手印為可以解脫輪迴的空性智。《青史》說: 「佛之所依即從別解脫至吉祥集密之間的成就及實踐等一切,均以印印之,故稱大手印。」 謂大手印是從顯到密一切佛法的標誌。《祝跋契合俱生大手印》釋云:「喻如輪王敕令,以印印之,臣民莫敢違越,隨所顯現,皆令合旨。」法王佛陀親許的佛法宗要,就像權威性極大的皇帝之聖旨,是至極無上的佛法心髓,為判別是否佛法的准衡,故名大手印。大手印法源出傳為龍樹之師的薩羅訶(大婆羅門羅睺羅),經諦洛巴(約868-978)、那洛巴(896-980)、彌勒巴(950-1024),傳予達波迦舉派開祖、吐蕃人瑪爾巴(952-1037)及香巴迦舉派開祖瓊波瑜伽師(約990-1140)。又有數度來吐蕃傳法的南印高僧當巴桑傑,將大手印法傳予希解派、覺域派的多位祖師。迦當派、薩迦派、格魯派亦傳行大手印。香巴迦舉派的「大印盒」,與大手印基本相同。達波迦舉派的岡波巴(1079-1153)融合大手印與迦當派阿底峽的《大印俱生和合鎧甲秘訣》,對迦舉派大手印作了整理,分為實住大手印(屬顯教)、空樂大手印(屬父母二續密法)、光明大手印三種。蔡巴迦舉派開創者向蔡巴稱大手印為「惟一白法」(能醫治百病的阿伽陀葯)。覺域派的大手印稱「大手印覺法」。大手印常被稱為「大中道」,意謂其基於中觀學而又高出中觀學。各種大手印的修習方法並非完全相同,迦舉、薩迦二派所傳的大手印見地大體相近,名「俱生智見」或「法身見」。俱生智、法身,指心性光明,亦即實相、佛性、如來藏、大樂、般若等。那洛巴《大手印正見論》說: 「空性本明心,亦即菩提心,又名佛性種,亦號如來藏; 領受如實味,故亦名大樂,亦名曰密咒,方便慧亦此, 即是深廣性,亦是普賢尊;現空界知一,名為如來佛; 無垢自性心,不依待他故,亦名自然智,了故亦曰明, 自性故無別。」又說顯密經教中所舉「大中道」、「大涅槃」、「毗盧遮那」、「法身」、「雙運」、「俱生喜」、「本凈性」、「證量諦」、「阿賴耶根本識」、「依他起性」等,皆依心性或本性光明心而立,多為心性的異稱,心性乃一切法之「法本」,為生死、涅槃的根本,既是所見之道,又是所修之性及所證之果。密教所謂根、道、果,皆心性的分位。心性離一切名言分別之「戲論」,任何語言文字都無法詮表,其體性本空,猶如虛空,「無發端實物」(令人想起慧能偈「本來無一物」),本來清凈,而能顯現一切,雖然被眾生基於色聲等客塵的分別妄心之垢所遮蔽,而其本性恆常不改,其所現生死、涅槃一切現象,亦皆自性本空,謂之「現空無別」。心性本空、現空無別的大手印見,基於中觀學諸法實相離一切戲論、生死涅槃不二的思想;又統合唯識、如來藏學,說萬法唯心,以自心統攝一切。薩羅訶《朵哈八藏大手印明顯口授》云: 「一切諸法即自心,離心別無塵許法, 若達本來心非有,便得三世佛密意。」 萬法惟心、心性本空,(本元)心所顯(染凈)一切心與法,皆悉空寂,覓不到它的蹤跡,找不到它的實體,本來不生亦不滅,名為「本來俱生性」(自然本具的實性),亦名「大樂真本性」(能出生大樂的本元真性)。此性難以表示,不可言說,以萬有皆此惟一、絕待、不變的心性顯現,始終不變其空寂本性故,以諸佛惟以圓證此本元心性而得成佛故,「故凡所顯皆法身,一切眾生即佛陀,一切行業即法界。」薩羅訶《見修行果之朵哈歌辭》云:「各種境界皆自心」、「所遇皆心即本尊」。瑪爾巴《朵哈藏論》:「心性本來清凈即名佛。」岡波巴《教言廣集零選》:「此心即是俱生法身,(外境之種種)顯現即是俱生法身之光明。」岡波巴《勝道寶鬘論》謂心性無生即法身,無滅即報身,無住即化身,眾生心性本來具足佛的三身。這種大手印見,與禪宗「心外無法」、「即心即佛」、「自性具三身」的見地可謂一致,都是以絕對的真心現起論,將眾生與佛、心與境從其惟一本體上統一於一體。大手印與無上瑜伽父、母二續法一樣,也分根、道、界三者或見、修、行、果四者。貢噶《恆河大手印講義》解釋說: 「所謂根大手印者,即一切眾生之本心,體性與佛無別,平等平等,元本清凈常住。雖忽然不覺而起無明,然其真心體性,仍自明凈,縱在六道輪迴,終仍不增不減。此妙明清凈之本體,有時稱之為本覺如來、普賢如來、本清凈見等等,名異實同。」 根大手印所指的本心,即是父母二續密法所說根光明中的理光明。與父母二續說根光明會在臨死、臨入睡之際剎那暫現一樣,大手印法也從意識之流暫斷的剎那間去體認根光明。《明行道六成就法》云:「凈光之曙發,要必伏於前念已滅、後念未來之際。」《大乘要道密集·大手印九種光明要門》所說根光明自然暫現的情況有五種:一、嬰孩時光明,從出胎至未飲母乳之間混沌未開的心態。二、眠寢時光明,醒、睡之間的無念心態。三、臨終時光明,臨死之際的無念心態。四、大醉時光明,沉醉無意識時的心態。五、悶絕時光明,突然悶絕至昏迷、休克之間暫現的無念心態。從「凡所顯皆法身」之心境一如、真妄一如的見地出發,大手印法在岡波巴之後更重視從現前妄念上去體悟妄念即法身,岡波巴稱這種心要為「俱生和合」,偈云: 「心妄念法身,最初即俱生, 師教合一故,說為俱生合。」 「俱生」,謂同時俱起,《教言廣集零選》解釋說: 「明體與離戲之空二者同時俱起,故名俱生,知道它法爾如是就是智慧。」能自然自知本性空寂、沒有執著的本元智慧稱「俱生智」,亦名「自然智」,諦洛巴稱為「自證智」。這種俱生智、自然智、自證智,與神會禪師「空寂體上,自有本智」、「無住體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知」的「本智」,可謂同一意趣。岡波巴《解脫道莊嚴論》說: 「心的體性是本元俱生,心的本相是境界俱生,心的妙用是分別俱生。」 分心性俱生為體相用三義,與空性同時而起(本元俱生)者為心之體性,與所對境同時而起(境界俱生)者為心之相,與分別同時而起(分別俱生)者為心之用。體相用三者不可分割,乃一心的三個方面,三方面合起來才是心性之全體。《解脫道莊嚴論》云:「各種分別起動與心體無二無別,各種境界顯現與心體無二無別,此三者無別,則是你的自心本性。」因而不能割裂體用,離妄求真,視妄念為敵、境相為假而生取捨,應直體六識分別之念為心性光明之放射,視六識所見一切境相為「法身本元之遊戲」。岡波巴弟子帕木竹巴稱心性俱生為法身,顯有俱生為法身之光,分別俱生為法身之波,無別俱生為法身之義。心性俱生、妄念及一切心所現境皆為法身,可謂達波迦舉派心性論的精義,這種真妄一如、即妄即真的見地,要比父母二續離妄即真的光明論深了一層,與天台宗的心性論頗為相近。從真妄一如、一切為法身的見地出發,大手印之見(性)、修、行、果,皆以直下體證空明不滅的心體、安住於此本元之上,不整治、不作意、不散亂為要。薩羅訶《朵哈八藏大手因明顯口授》云:「此無可修勿作意,平常心原住本體。」「本清凈心勿造作,勿取勿舍住本然。」諦洛巴《恆河大手印》總攝大手印見修行果之要云: 「若離執計是見王,若無散亂是修王, 若無作求是行王,若無所住即證果。」 岡波巴將「平常心」解釋為「不為任何法相所攙雜、不被世間意識所擾亂、不為沉掉和妄念所鼓動,當下安置於本來之處」的心。羊公巴·堅參貝(1213-1258)有云: 「大手印者,師無可示,徒可無悟,覺受無可污染,定見無可雜亂,見修行無可分,根道果無可裂,如是於此顯有輪寂一切諸法,勿作任何遣立、束縛、解脫、對治、矯整,就自識而得自解脫,此之謂大手印。」(《了義海大手印》)從真妄一如之見及於本元上不加整治的法要出發,迦舉派瑜伽士們創設出多種直體心性以即妄成真的法要,主巴迦舉派開創者藏巴嘉熱(1161-1211)的「六平等法」,以分別、煩惱、鬼神、苦、病、死為道,最能體現迦舉派心性論的特色。 覺域派的「大手印覺法」也以證悟心性為即生成佛之要,而立足《般若經》,主要講心性本無自性,空、無我,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證悟心性之修行體系。格魯派從所秉應成派中觀見出發,所傳大手印亦著重講心性空、人法二無我,強調用中觀正見正觀人法二無我而體證心性,而不大講有本來自知本性的俱生智或自然智。出處:禪刊 作者:陳 兵 時間:2005/05/10
推薦閱讀:
※南公特別開示:此即禪宗心印,也是密宗大手印、金剛薩埵心法
※第35屆噶舉大祈願法會.《了義大手印祈願文》課程.第二堂
※和合大手印
※【引】《大手印淺釋》第十一、十二講(母音老人)_蘇樹華的博客
※為什麼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TAG: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