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傑:關於環球時報和中青報論戰的一些思考

趙守傑:關於環球時報和中青報論戰的一些思考發布時間:2012-09-10 10:22 作者:趙守傑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點擊:743次

  9月4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希拉里是深化中美戰略互疑的人」,言辭激烈,火藥味十足,頗有當年老毛《別了,司徒雷登》的風采。僅時隔一日,團中央的機關報《中國青年報》便在頭版顯著位置發表了《媒體別拿「愛國」當生意做》,不點名的抨擊環球時報社論是「意氣之論」,並且認為「那些逞勇鬥狠的話語,其背後邏輯,一是舊思維,二是新市場」而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另一種狹隘:為了自家那點兒零售量或收視率,拿『愛國』當媒體生意做。」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中回應稱「美國人還沒怎麼著,有中國媒體就受不了了」,認為中青報的評論是「上綱上線」。並指出「環球時報能選在一國領導人來訪的時候批評他,說明中國輿論開放開始有了進展。有人在美國面前跪得太久了,我鼓勵他們無論反思還是自我批評,都先站起來再說。「胡錫進的這一表態看似淡定和深刻,但仍然理性不足,他認為「中國媒體受不了了「的潛台詞亦無非是指出該媒體是要替美國敲邊鼓,打圓腔。但我們看到事實並非如此,中青報的評論亦非無的放矢,國內確有」中日之間必有一戰「之類的論調,而且大有市場。在目前國際形勢下這種論調既缺乏理智,也難成事實。而且胡把話說的過於絕對和情緒化絕非明智之舉。

  中青報的曹林也不甘示弱,在微博中做出強硬回應:「記得上一次@胡錫進先生自己發微博真情告白:說實話,我個人大半生常為中國自卑。。。。什麼什麼的,到底是誰跪著呢?你有幾篇評論是站著寫的,作為媒體人,作為已從猿進化過來直立行走的,你還記得站立的姿態嗎?做生意久了,別入戲太深了。「

  我們不禁要問:「說實話,我個人大半生常為中國自卑……」就是跪著嗎?讓我們引用一下他的微博原文便見分曉:「說實話,我個人大半生常為中國自卑。當年我在國外工作只有一百多美刀工資,為只能買當地便宜貨自卑。我為沒外國記者說話自由自卑。我為本國農村的貧窮在外國農村面前自卑。我為國家貪官多自卑。我覺著中國人如果有一點驕傲,它們很珍貴,所以我不希望媒體把中國人僅有的一點驕傲(如奧運)也都毀了。」我們細看下微博發表的時間是8月18日,正是倫敦奧運會閉幕之後很多媒體對」舉國體制「厲聲聲討之時,他在微博的前半部分說了那麼多的」自卑「其實只是想說奧運取得很好的成績是中國的驕傲,他」不希望媒體把中國人僅有的一點驕傲(如奧運)也都毀了。「當媒體在熱炒中國取得一枚金牌需要花費多少」萬「時,我們不妨想想一枚金牌的價值真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嗎?胡說為中國自卑其實包含的是對國家的深刻關懷和希望國家在各方面得到改善和取得進步的一種熱切的期待。

  很多人可能還沒有注意到在曹林的騰訊微博中對此事件亦有回應,我們不妨關注一下:「個別民族主義小報,整天嚷嚷向日本開戰,這種論調與愛國無關,不過是生意而已,本報頭版今天痛批這種小報論調,稱,媒體別拿愛國當生意做為了自家那點兒零售量收視率,拿愛國當媒體生意做。先放狠話挑動公眾情緒,以此「培育」市場,再接連來迎合這種被裹挾的情緒,收穫市場大賣。「

  曹稱《環球時報》為「小報」,不是一時意氣,而是確有依據,與創刊於1951年有著悠久歷史的團中央《中國青年報》相比,做為《人民日報》下轄成立於1993年的《環球時報》的確小了一點,我們先不說這是一種什麼心態,且說環球時報真的是「民族主義」、「整天嚷嚷向日本開戰」嗎?退一步講即使《環球時報》是這樣的,做為官方媒體,這樣做目的僅僅是為了以愛國為噱頭而「做買賣」贏得零售量和收視率嗎?

  其實認真閱讀兩篇評論和微博回應我們不難看出,中青報與環球時報的分歧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在中美關係的解讀上;第二是關於所謂的「愛國「和「生意「。

  首先,中美關係究竟是「兩國的決策層在達成根本共識方面有了新的推進(中青報社評)」,還是希拉里重反亞洲的政策「除了將中美戰略互疑推向高峰,並沒給美國帶來多少實際收益」(環球社評)。我們不妨深究一下希拉里在上任以後以及在南太平洋島國論壇上的講話。中青報這樣認為的依據則是希拉里在出席南太平洋島國論壇曾時表示:「南太平洋足夠遼闊,可以容下美國和中國共存。」中青報僅僅依據這一言論就斷言中美有了新進展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吧,況且出現這樣的言辭也極有可能是為即將訪問中國製造一個寬鬆的的氣氛。更為重要的是中青報可能沒注意到希拉里在此論壇上還承諾:「美國不會放棄保護該地區海洋商業的歷史,將繼續成為任何主導該地區大國的反制力量。」路透社甚至評論說:「美國在世界遙遠角落都在努力反對中國」。

  希拉里至2009年1月上任國務卿以來,出訪一百餘國,所到之處,非常善於影射或公開指責中國,而友好,甚至客觀評論中國的的言論則少之又少。如:2011年6月訪問非洲時,她說,非洲國家要警惕中國「新殖民主義」;今年7月訪問蒙古,她讚揚蒙古民主和良政,反對集權;8月,希拉莉再訪非洲,在塞內加爾說,美國在非洲是「致力於建立能有增加價值的可持續的夥伴關係,而不是從中獲利。」「那種允許外人進來,出於自身利益榨取非洲的財富,同時完全和幾乎不留任何好處的時代應在21世紀畫上句號。」她表示,美國堅定支持民主及普世人權價值,不像某些國家用「其他方式」從非洲不斷獲取資源。(以上例子均源於聯合早報《滕建群:美國能否用「巧實力」「平衡」中國?》)希拉里如此頻繁和不友善的表態恐怕不僅僅是「外交風格與我們有衝撞,某些言論『愣『甚至拙劣「吧,這些言論的背後是對中國崛起深深的恐懼和迫不及待制衡中國的急功近利的表現。

  坦誠說,無論中美以何種姿態進行高層的交流,美國的終極目標就是維護其世界霸權,重返亞洲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維護亞洲的秩序」,中國的崛起和美國戰略地位的下降同樣不可避免。美國為制約中國而採取的一系列行動恐怕不是特別明智之舉,這樣做更顯著的效果的是使中國在領土爭端、民族主義、商業利益等國家核心利益的處理上更加的理性和成熟。美國只有客觀認識到這兩個「不可避免」,從而把中國放在和自己同等地位上去客觀的看待中國的成績和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抱著敵對和制衡心態去考量中國。

  其次,中青報社評認為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另一種狹隘:為了自家那點兒零售量或收視率,拿『愛國』當媒體生意做。」這一言論一出可能令許多人不解,《環球時報》如何成了為了商業利益沒有政治立場和原則的報紙了?這時我們不得不想起曹林曾稱《環球時報》是「小報」,在身在「大報」曹看來作為「小報」的環球報利用愛國做買賣,贏得「零售量和收視率」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還有一點可能我們似乎仍懷有疑惑那就是為何胡錫進在微博中稱:「有人在美國面前跪得太久了」了呢,也正是這句話激怒了中青報的曹林,其在微博中的厲聲責問可謂怒髮衝冠,這還得從今年五月末六月初環球報和中青報的第一次論戰說起。今年5月29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反腐敗是中國發展的攻堅戰》,中青報曹林發表社論稱《舍制度與民主之外,反腐無解》,稱環球報是為腐敗拐彎抹角支持「民眾允許一定程度的腐敗」,痛批環球的「適度腐敗論」。環球和中青由此「結緣「。再胡看來,所謂」制度「即美國式的西方制度制度,而」民主「當然指的是民主化,中青報的舍制度和民主之外腐敗無解無異於在宣言只有西方的制度和民主才能解決腐敗,這對一向偏「左「甚至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環球報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所以胡認為」有人在美國面前跪得太久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管這場爭論的結果如何,就像胡錫進在微博中的講的「環球時報能選在一國領導人來訪的時候批評他,說明中國輿論開放開始有了進展。」而中青報對環球報的批評也開了新世紀國內報紙之間互相批評的良好風氣,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一種進步。正所謂真理越辯越明,我們期待《環球時報》和《中國青年報》在未來有更多的激辯,我們當然也更加期待評論和激辯更加的理性和全方位,如果互相批評變成了互相的攻擊和謾罵,那也就失去了辯論的意義和價值。

來源: 共識網 | 責任編輯:向異

推薦閱讀:

壞人會變好嗎?
死裡逃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辭職,迷茫自己工作方向,苦苦思考不得結果。有一句話我相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錯了,越努力越痛苦?
為何會覺得自己膚淺,以及如何擺脫這種局面?
對信用卡透支罪與非罪的思考

TAG:思考 | 環球時報 | 論戰 | 關於 | 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