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楊式太極刀簡介

《和美太極》中國專業太極微刊

刀為百刃之首,是武術短器械中的一種。

楊式太極刀的套路又稱太極十三勢刀,以太極拳的基本功法為其練習和應用的根本。動作尚柔和連貫,以內勁運行;在其技法應用上,崇尚沾粘走化,後發制人,不尚硬砍硬拚以力勝人的練法,練起來動作雖然緩慢柔和,但慢而不滯,柔中寓剛。姿勢中雖有躥奔跳躍,勇猛快捷的動作,但起伏轉折,前進後退,左顧右盼,身法端正,步法沉穩,仍以太極拳之風韻與刀法相結合。

吾師曹彥章先生親傳的楊式太極刀是他在1953年任海軍航空兵參謀期間,在上海向傅鍾文先生處習得,1954年返回北京後師從崔毅士先生,又得崔師的精心指點,後經自己悉心研究,對個別刀勢作了一些改動,更加突出了太極刀的風格特點,更進一步完善了太極刀的刀法,保持了刀術套路矯健,架式粗曠、著法潑辣勇猛的特色,但又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其動作速度平穩,動作勁力飽滿,動作氣勢磅礴,動作銜接自然。全套演練時間在三至四分鐘,適於比賽、表演和練習的需求。

楊式太極刀是特製刀,是楊澄甫先生晚年定型的。該刀全長約1米左右,分為刀身、刀盤、刀柄三部分,刀身有刀刃、刀尖、刀背三部分。刀身形狀似如倭刀,細長呈弧形,長約80厘米,寬約3.5-4厘米,刀身前窄後寬,寬度前後變化不大。刀身上有兩道血槽,刀身前10厘米處形狀如劍頭,兩面有刃,與刀尖弧形相連,兩側面上劍脊清晰可見;刀身後部約10厘米處無刃,厚約0.4厘米-0.5厘米。刀柄是直柄,長約20厘米左右,一端銜接刀盤,一端銜接刀環。刀盤為呈S形的彎頭,刀背一側彎頭朝向刀尖,刀刃一側彎頭朝向刀柄;刀環為圓形,直徑大約4-5厘米。刀鞘是起保護刀身和佩帶的作用,刀環上系著彩色絲綢方巾,稱為刀袍或刀彩。

現行的《武術競賽規則》中規定,刀的長度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勢為準,刀尖不得低於本人的耳上端。刀的重量,成年男子用刀不得輕於0.7公斤,成年女子用刀不得輕於0.6公斤,少年、兒童不受限制。

楊式太極刀的基本技法

刀為一面刃的短兵器,其攻防主要體現在刀尖、刀刃、刀背和刀柄上。楊式太極刀的特點是刀身修長,刀頭有如劍頭,兩面有刃,刀盤呈S形。刀尖銳利,主要用於扎(刺)、挑、崩、點、劃等;刀刃鋒利主要用於劈、砍、剁、斬、截、掃、撩、抹等;刀背厚鈍,以刀背貼身可以纏頭裹腦,運用磕、掛、格等刀法貼身近衛;刀柄同樣可用以磕、擊、掛、格等攻防變化。刀盤則用以護手及叉格、絞纏對方器械。

楊式太極刀法每一招一勢都有著嚴格的要求,由於各種刀法的技擊方法不同,刀的握法,刀的運行路線,刀的著力點的部位都有十分明確的規定,不可混淆。演練楊式太極刀應力求姿勢正確、路線清晰、刀法分明、力點準確、勁力充足、精神飽滿。

練習楊式太極刀要以太極拳的身型身法、步型步法、掌型掌法等基本技術要點為基礎,再配以靈活多變的太極刀法。太極刀的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定的步法配合,主要步型有:開立步、弓步、虛步、丁步、馬步、獨立步、仆步、跳躍步等,可參考楊式太極拳中的步型要求練習。同時需全身放鬆,頂頭拔背,松肩垂肘,松腰沉胯,鬆柔沉穩,而且身法、刀法、步法上下相隨,呼吸自然,內外相合,相連不斷。

練習太極刀時,右手(或左手)持刀,另一手應五指伸展成自然舒松掌型。古諺云:「雙刀看走,單刀看手」,即手、眼、身法、步法與刀法互相配合,相連相隨, 手掌的運行也需要和刀的運行配合恰當,一般是依據「順領合擊,反向對稱」的要領,如在抹刀、撩刀適於順領;劈刀、砍刀、掛刀適於合擊;扎刀、分刀、截刀適於反向對稱。刀與手的配合要有助於肢體在運動中的穩固和諧,便於動作間的銜接與發力。

眼神要關注著刀的運行,舉手投足中都應充分體現以意運刀,根據刀法的不同,勁達刀身或刀尖的不同部位。動作要慢而不懈,快而不散,在刀的運行中,要求隨高就低,隨曲就伸,側正相生,隨勢進身,以柔中寓剛,雖快猶柔為練習的要領,應對方於四面八方。

楊氏太極刀刀譜

楊澄甫是楊氏太極刀的創始人,原來只有13句刀訣.宗維潔教授根據13句刀訣和楊氏太極刀的動作,形成了這套比較完整的楊氏太極刀刀譜.

13句刀訣:

1七星跨虎交刀式2騰挪閃展意氣揚

3左顧右盼兩分張4白鶴展翅五行掌

5風卷荷花葉內藏6玉女穿梭八方勢

7三星開合自主張8二起腳來打虎勢

9披身斜掛鴛鴦腳10 順水推舟鞭作篙

11 下勢三合自由招12 左右分水龍門跳

13 卞和攜石鳳還巢


推薦閱讀:

山西小院消除業障、離苦得樂的「六部曲」簡介(推薦!)
樹化玉【中國玉種簡介】(二)
可用於保健的中草藥功能簡介
十三翼之戰簡介
《金剛葫蘆俠》簡介?

TAG:太極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