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的養生之道

2009年8月1日 星期 六 瀋陽日報

國學大師的養生之道

閱讀提示

  養生專家得出這樣的結論:國學大師們大多高壽。

  近年來,知識分子英年早逝現象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發現,許多著名的國學大師都很長壽。

  那麼,這些國學大師高壽的奧秘是什麼?他們有什麼樣的養生之道?本版編髮的這組文章,概括了享年90歲以上的著名國學大師梁漱溟、錢穆、張岱年、啟功、季羨林的養生智慧,耐人尋味。

  有人說,「短壽者是各不相同的,而長壽者卻是一樣的。」從表面上看,大師們長壽的情形各異:如啟功是頑童型,梁漱溟是硬漢型,錢穆是運動型,季羨林是書齋型……但實際上,他們都有開闊豁達的胸襟,有虛懷若谷的氣概,有勤於用腦的習慣,還有鍥而不捨的理想,過著簡樸而規律的生活。心理的健康是他們健康的主要因素。

  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並不等同於生存質量的提高。隨著生存壓力的不斷增大,學習、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往往被超負荷運轉累得疲憊不堪。於是,關愛自己的生命,提高生存質量,已經變得如此重要。我們看到,大師們的養生之道雖然各有絕活兒,但又不是「可望而不可即」,並非依靠物質財富和怪異之法,所以推廣起來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仁者高壽,德者延年。那些國學經卷中的漫步者告訴我們,「養生」首先需要「養性」。

  梁漱溟:少食而多動

  梁漱溟(1893—1988),20世紀中國文化思想界的名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儒家」。

  他自幼身體孱弱,中年被頑固的失眠症所困擾,而且人生際遇坎坷,完全是依靠後天的努力而享有高壽。他的養生之道主要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修身養性之精華,尤其是素食、氣功和執著的學術精神。凡此種種,對他強健體魄和抵禦各種疾病都有明顯的效果。

  他的養生理念是,「粗茶淡飯養浩然之氣。」「性貴淡,氣貴和,惟淡惟和,及得其養,無物不長。」「少食多動。」他認為,粗茶淡飯最適宜養生,食粥可以調養好身體;水果蔬菜使人健康;豆類是抗癌天然物;綠茶、紅葡萄酒的保健效果最神奇;飲食有節,才能長壽。

  他以氣功養氣治療失眠;他以讀書寫作養心健腦;他以起居規律遠離疾病。

  在晚年,他的生活仍保持規律。他認為,零點到3點是深度睡眠時間,這個時候睡好了,第二天就會精神煥發。凌晨4點後睡是淺睡眠,效果不大好。所以,夏天他一般是5點起床,冬天是6點,晚上沒有特別情況,一般9點睡覺。早晨練習太極拳,爾後回家吃早餐;接著則寫點東西練練氣功;午飯後必午睡,醒來練會兒氣功,接著出門散步。如果有會議或需要讀書寫作,他也會在期間運動多次。

  錢穆:不壽乃罪惡

  錢穆(1894—1990),赫赫有名的國學大師,在人文學科中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自幼體弱多病,由於祖父和父親都是英年早逝,因此他尤其注意養生之道,是依靠自身努力而長壽的典範個案。除了氣功、靜坐、冷水浴之外,棋藝、音樂、花卉、遊覽等多種興趣愛好對他的養生亦大有助益。他認為,人生不壽乃一大罪惡。

  他在清晨起床後,一般都要用兩拳搓擦眼尾、顏面二十分鐘之久。至於太極拳,更是他幾十年來不間斷的功課。

  他的弟子回憶錢穆先生打太極拳時曾說:他呼吸深長,全套每次可打30分鐘。有一天正當錢先生在上課,突然來了兩個阿飛,在課堂門口探頭探腦,一派輕薄。錢先生問他們是做什麼的,他們也不理睬,還旁若無人地在課堂里左右穿插。錢先生惱怒了,登時把長袍的兩隻闊袖拉起,露出兩隻結實的手臂,一個箭步就搶到那兩個阿飛的面前,擺出個攬雀尾的姿勢,把他們嚇得一溜煙跑了。

  靜坐,是我國傳統養生學中的寶貴遺產。通過靜坐,可使人體陰陽平衡,經絡疏通,氣血順暢,從而達到益壽延年之目的。錢穆堅持練習靜坐,使精神處於自由開放的狀態,同時又保持寧靜與鬆弛,肌肉也得到放鬆,呼吸自然順暢,身心的緊張因素不再影響身體的機能。

  張岱年:健康充電法

  張岱年(1909—2004):被譽為中國學術界的「國寶」。其長壽之道是「無為」。一生除了讀書沒有其他愛好,飲食為粗茶淡飯。他的養生之道,除了自身的好胃口、好睡眠、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厚德載物的仁者情懷之外,美滿的婚姻也是重要因素。

  他喜好喝白開水。說起來,張老先生習慣喝白開水其實是迫不得已,當年他在江西鯉魚洲接受所謂勞動改造,他在《八十自述》中回憶說:在勞動時,兩手都是泥土,喝水不易。於是養成習慣,早飯後喝一大杯,即參加勞動,午飯前一大杯,午眠後一大杯,晚飯前一大杯,各段中間不喝水。這個習慣始終保留。張先生自己肯定都沒料到,實際上這倒是因禍得福了。因為從養生的角度來講,味道不怎麼樣的白開水卻是健康飲料的首選品。而且張老先生一天中喝四大杯水也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

  他認為,睡眠是寶。對於老年人而言,即使百事順心,而如果患上失眠或者睡眠不大好,也會覺得痛苦或者煩躁。除了白開水之外,張老的第二件法寶就是睡眠特別好。這也是他引以為豪的生活長處。不但晚上睡覺香,張老的午睡也很好。他說,午睡對老年人是一種有效的「健康充電法」,尤其在夏天晚上睡眠不足時更為重要。這成為他養生的法寶。

  啟功:笑看雲卷舒

  啟功(1912—2005),著名的書法家和古典文學專家。出身清朝皇族,但人生遭遇曲折坎坷。他最主要的長壽心經,一是幽默樂觀,無論是身處逆境,還是身患疾病,都能談笑自如,一切煩惱不快,笑後煙消雲散;二是書法養生,怡情適性,強身健體。

  啟功先生始終保持著寬容大度的處世態度。由於他的書法是難得的墨寶,所以假冒作品就大量產生。有個鋪子就是這種「假貨」的專賣店。啟老聽說了這件事,親自來到了這個鋪子,一件一件看得挺仔細。有人問:「啟老,這是您寫的嗎?」啟老聽了,微微一笑,說:「比我寫得好。」這話雖沒正面回答,可把問題說得再清楚不過了,在場的人全都大笑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啟老又改口了:「這是我寫的。」事後他向我們解釋為什麼這樣說,他說:「人家用我的名字寫字是看得起我。再者,他一定是生活困難缺錢,他要是找我來借錢,我不是也得借給他嗎?」老先生90歲以後,被戲稱為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國寶」。據說,老人託病不寫字時,就在門上貼幾個字:「大熊貓病了。」正所謂,童心未泯。

  「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笑看天上雲捲雲舒。」他認為,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態,寵辱不驚,才能健康長壽。

  季羨林:不喜亦不懼

  季羨林(1911—2009),被譽為「國寶」級國學大師,以98歲高齡辭世。他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國學財富,還有深刻的養生哲學。

  在養生方法上,他主張不挑食。他反對吃東西挑肥揀瘦。他說過一個笑話:一位化學教授吃飯時仔細計算卡路里、維生素的數量,一頓飯所用的公式幾乎等於一次實驗,飯費比別人多幾十倍不算,人卻瘦得乾乾巴巴。他認為「過度養生」,不但少了人生樂趣,而且絕無必要。飲食上禁忌少一點,胃口自然好,吃進去的東西就能消化,自然百病不侵。

  季老很難抽出時間專門做鍛煉,而要他犧牲寫作讀書的時間去鍛煉身體,他是絕不會同意的。季老解釋說:我沒有時間去探索長壽之道,也從不刻意去追求鍛煉,但並不是反對體育鍛煉,而是反對「鍛煉主義」。「鍛煉主義」大約是指:「活著是為了鍛煉」的極端做法,尤其把鍛煉體魄看得過於重要,這就人為地給自己增加了心理負擔,因小失大。季老認為,人上了年紀,有點這樣那樣的病,是合乎自然規律的,用不著大驚小怪。對自己的生老病死要看得開,心裡沒負擔,身體自然好。

對待名利,季羨林很超脫。陶淵明的四句詩是他的座右銘: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本報綜合)


推薦閱讀:

國學大師王國維: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國學大師李計忠說風水:風水中「山管人丁水管財」是什麼意思?
最後一位國學大師走了
聽國學大師葉曼講《易經》2
知道了西林印社有多牛,你就明白饒宗頤老先生有多厲害了

TAG:養生 | 國學 | 大師 | 國學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