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何選擇提前退位
乾隆六十年,已是八十五歲高齡的乾隆皇帝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
乾隆為什麼要選擇在他執政六十年的時候做出如此舉動?在這一舉動的背後是否有一種壓力籠罩著乾隆帝呢?在這千古罕見的權力交接中,究竟發生了哪些波折?
永琰終於通過了父皇乾隆帝長達二十二年的考察,最終登上皇帝寶座,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那麼,在這漫長、苛刻的皇儲考察中,永琰是如何表現的呢?面對禪讓皇位的父皇乾隆,嘉慶帝該如何對待呢?而乾隆帝是否能默默無聞地退出政治舞台呢?
乾隆六十年正月初二日,公曆是1795年1月22日,乾清宮內外花團錦簇,頂翎輝煌,樂曲悠揚。八十五歲的乾隆老皇帝設家宴招待前來拜年的家族成員和近支宗室。由於欽天監預報正月初一恰逢日食,於是,推遲到了今天舉行。皇子、皇孫、皇曾孫、皇玄孫濟濟一堂,依次向皇帝行禮拜年。看著子孫滿堂的盛況,遙想臨御天下六十年的歷程,乾隆皇帝感慨萬千。
太監抬來了滿滿幾大箱銀元寶,乾隆帝要給子孫發紅包。領到紅包的人忙不迭地叩頭謝恩,還沒領到的人兩眼直勾勾地期待著。然而,紅包發完,唯獨一個人沒給,這個人是誰?您猜,他就是皇十五子永琰!
為什麼不給我,本來應該人人有份,為什麼偏偏落下了自己?永琰不敢質問,但一臉錯愕,楞在那裡。大家也百思不得其解。看來是故意不給十五阿哥的,不像是忘給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時,乾隆皇帝不緊不慢地輕聲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你要銀子何用?」
「你要銀子何用」?這是什麼意思?什麼人有錢無處花?
短暫的沉寂,現場立即迸發出一片輕聲的驚嘆,大家明白了,皇帝留給永琰的「紅包」最大,堪稱是「超值大禮包」--未來大清朝的錦繡江山!
幾十年的秘密揭曉了,儘管現場的所有人對這個秘密都有心理準備,但當這一時刻到來的時候,大家還是心潮澎湃,尤其是皇子們更是說不清酸甜苦辣;另外,儲位歸屬本是皇家大忌,皇帝欲言又止,並沒有說得很透徹,大家都不知如何表態,永琰本人更是尷尬。
元年盟誓,帝王心結
我感覺,乾隆帝此時此地透露這個天大的秘密,很可能跟這次日食有關。
最近幾年來,乾隆皇帝一直處在一個無法啟齒的巨大的壓力之下,這個壓力源於六十年前的一個誓言。
乾隆元年,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乾隆帝焚香默禱,禱告什麼呢?他說:「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 也就是說,希望能長壽,即使長壽也不敢打破爺爺康熙帝統治六十一年的記錄,就干六十年,到時候不死也退位。今天看來,像康熙大帝那樣能治理國家六十一年,堪稱奇蹟,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乾隆跟爺爺康熙大帝關係十分親近,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二歲的弘曆--對不起,在這裡不能叫乾隆帝,拉著爸爸的手,走進了花紅柳綠的圓明園,第一次見到了爺爺康熙大帝。爺爺非常喜歡這個孫子,立即留在身邊,親自教養,教他讀書,教他使用火器,弘曆都是一學就會。一次,在避暑山莊,康熙的御舟靠岸,爺爺看見孫子,揮手相招;孫子看見爺爺,從山坡上連蹦帶跳飛奔而下。爺爺急得直跺腳,連呼「慢著!慢著!別摔著!」當然,弘曆與爺爺相處時間不長,多半年後,爺爺去世了,這已經是幾十年前的往事了,但一閉上眼睛,就歷歷在目,恍如昨日。弘曆後來被立為太子,也與爺爺的愛憐有一定的關係,而且,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雄才大略,功績卓著,孫子更是羨慕不已,他也希望做一個像爺爺那樣的君主,但是,無論如何,他不敢超越爺爺。
不過,乾隆皇帝雖然表達了這個願望,但對此並沒有多少信心。爺爺登基的時候才八歲,干六十一年,還不到七十歲;自己現在已經二十五歲了,干六十年,就八十五歲了。要知道,當皇帝與今天裝空調的工人一樣,都屬於高危職業(如果皇帝也算是個職業的話),他倒不必擔心失足墜樓,而是時刻提防別人謀害。吃飯得有人嘗過才敢動筷,出行要帶龐大的警衛隊,這個且拋開不談,當時醫療水平低,人們的平均壽命低,清代人均壽命三十五歲左右。當然,有人說皇帝在營養和醫療方面條件稍好,壽命肯定長,誰說的?當時沒有營養學知識,皇帝吃的都是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雞鴨豬羊肉。乾隆四十三年八月,朝鮮進貢海參二百斤,全是無污染的純天然綠色食品,皇帝不識貨,賞給了太監,加上運動又少,很容易得心腦血管病。至於醫療條件,倒是有個皇家御用的太醫院,但太醫院治不了病是出了名的,為什麼?大家知道,給皇帝看病的風險很大,差不多是個玩兒命的活兒,中藥材都有副作用,太醫們為了降低自己的風險,就得降低藥材的副作用,副作用沒有了,「正作用」也沒有了,怎麼治病?所以,清朝人一形容「有名無實」,往往不說「有名無實」,而是用「太醫院的藥方,翰林院的文章,八大胡同的婆娘」這一套嗑來代替。所以,乾隆帝的這個願望實現的難度太大,當然,年輕人,理想遠大些總不是壞事。
不過,從乾隆五十年以來,他越來越感到了壓力。為什麼呢?他已經接近八十歲了,身體還行。直覺告訴他,十來年內恐怕死不了。壞了!爺爺的記錄很可能被打破。
維護爺爺的記錄,踐行諾言把皇位傳給太子,將意味著放棄皇權。一想到這一點,恐懼頓時襲上心頭。權力代表著榮譽、成功、財富和安全感,沒有權力,這一切也就沒有了,所以,中國帝王都實行終身制,沒有自願交出政權,心甘情願退位的。
按說,打破爺爺的記錄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爺爺的在天之靈肯定不會怪罪他,哪有爺爺不希望孫子好的,古語說得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關鍵是向上天發過誓,古人把發誓看得很重,違背誓言就會遭天譴。
本來,這事兒只有天知己知,誰料想後來弄得天下皆知,那是乾隆四十三年的事,這年皇帝到盛京,就是今天的瀋陽市祭祖,回來的途中,收到錦縣一個叫金從善的秀才上的一個請願書,金從善請求他立太子、立皇后,居然質問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豈以不正之運自待耶?」 什麼叫「以不正之運自待」,就是自己不拿自己當人,準確點兒說,自己不把自己看成一個合法政府。這話說得太重了,而且,潛台詞等於說你不立太子,你想千秋萬代?你不立皇后,養著幾十個「情人」,就是嬪妃,想得到萬民的敬仰?乾隆氣得火冒三丈,殺了金從善,還不解氣,又詔告天下,說誰說我不立太子,早在三十八年就立太子了;誰說我貪戀皇位,我早在元年就發誓,能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動退位,傳位太子。至於不立皇后,我都六十多歲了還立什麼皇后,不怕天下人笑話?這一下,普天之下都知道皇帝大公無私。當然,這時離乾隆六十年還有十七年之久,所以,只圖一時痛快,張嘴就說,真沒想到,六十年轉眼就到了,一旦自食其言,上天不容,百姓又會怎樣議論這個言而無信的皇帝呢?
乾隆帝陷入深深的苦惱之中,經過幾年的思想鬥爭,他決定踐行諾言,按時傳位。這不,時間的年輪剛剛過了乾隆五十九年,六十年的第一天就發生了日食,這不是上天的提醒或警告嗎?太可怕了,所以,皇帝決定透露一點兒,給上天一個交代。於是,在新年給小輩發紅包時漏掉了永琰,而且說了句「你要銀子何用?」的雙關語,是啊,當了皇帝還要銀子幹什麼,你到哪裡去花? 韜光養晦,取信父皇
前面說乾隆皇帝本來對永琰並不十分滿意,認為他較為平庸,其實,永琰能通過乾隆帝二十二年的漫長考察,最終登上皇帝寶座,確有他的過人之處。
大家知道,乾隆帝實行的是秘密立儲,那麼,永琰應該不會知道他已經被立為皇太子,但是,他能猜呀,畢竟就這幾個人選嗎。當時,大家私底下都在猜,猜的結果是乾隆帝如果傳兒子,基本上就是永琰;如果要是傳孫子,當年冤死的皇長子的第二個兒子綿恩的可能性最大。
綿恩是「長房長子次孫」,但乾隆實際上是把他當長孫看的。既然乾隆帝對長子有一份歉疚,只好拿孫子補報,將孫子封為親王。要知道,乾隆帝封綿恩親王的時候,自己的兒子還沒有全部封王,而且,綿恩身材魁梧,儀錶出眾,武功超群,長期擔任京師禁衛軍的領導,負擔保衛北京的重擔。乾隆帝那些皇子憑著父親的提拔,在中央各部任職,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連班兒都懶得上,這樣一比較,可見綿恩確實是個人才。當時,朝鮮國經常來京進貢,帶些半島的土特產,順便打探些宗主國的情報,回國後加以分析。他們曾認為,未來的主子將在十五子永琰和皇次孫綿恩之間產生,綿恩的可能性更大。順便說一句,綿恩生於乾隆十一年(1746),比他的叔叔永琰還大十四歲呢。
但是,北京的王公還是更傾向於把寶押在永琰身上,他們不大相信皇帝能繞過兒子,傳位孫子,這不僅不近人情,而且,乾隆帝以前談經論史,曾批評過明太祖朱元璋。批評朱元璋什麼?批評朱元璋將皇位傳給孫子,埋下了後來骨肉相殘的禍根兒。就此來看,永琰勝算更大。對此,永琰應該認識得到,他肯定知道他是熱門的未來皇帝候選人之一,這樣一來,怎樣通過父親苛刻、漫長的考察,他一定下了一番苦心,更何況他身邊還有一個智囊--師傅朱珪。
這個朱珪,是個品行端正,心眼也不少的人。關於師徒之間的關係,我們將在以後細講。朱珪肯定給永琰出了不少主意,師徒二人都知道,一旦永琰被秘密立為太子,他們必將處在乾隆帝的嚴密監視之中,所以,都很小心謹慎,為人做事也很低調,連話都很少說。
當然,能通過考察的關鍵是獲得乾隆帝的喜歡。永琰個性循規蹈矩,沉默持重。這是個缺點,也可以說是個優點。您發現沒有,在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英明統治者的繼承人,往往相對平庸一些,可見英明的君主並不歡迎同樣的英明的繼承人,這樣的例子很多。
為什麼英明的君主不願意選擇同樣英明的繼承人呢?我想,英明的君主一生都留下了很多業績,他需要下一代繼承這些業績,而不希望下一代君主上台後今天撥亂反正,明天平反冤假錯案,像自己那樣,一點兒不給祖宗留面子。相反,選擇一個忠厚老實的繼承人,也許能力差點兒,但肯定會按自己確定的既定方針辦,凡是老皇帝說過的,凡是先皇做過的,一概奉行不移。當然,乾隆帝兒子中也沒有什麼英才,但小聰明還有幾個,乾隆帝一概不選,就選擇忠厚的永琰,不能說沒有深刻的考慮。
當然,僅僅忠厚也不行,還得顯示出一些其他方面的特長。怎麼顯示呢?父皇又沒給自己什麼差事,無法干出一番業績。乾隆五十四年,永琰被晉陞為親王,名為嘉親王,依然是光桿兒親王一個,什麼權力也沒有。於是,永琰在另一方面下功夫,什麼功夫,就是一個「勤」字。沒有工作你勤什麼勤?永琰只好勤奮學習。他起早貪黑,刻苦攻讀。大家知道,現在的教育體制都有個學習周期,學到一定程度就畢業了,永琰什麼時候畢業?乾隆帝什麼時候讓他當太子,他就什麼時候畢業;乾隆帝什麼時候讓他當太子?天知道,都七老八十了還沒病沒災,翹辮子遙遙無期,自己都三十多歲了每天還跟那些牙牙學語的皇曾孫、皇玄孫混在一起,連老師都懶得提問他,您說無聊不無聊。
不過,乾隆帝看到他學習興趣濃厚,派給他個差事,就是讓他協助老師照看皇孫、皇曾孫、皇玄孫的學習,拿今天話說,相當於班級裡面的學習委員或班長一類的班幹部,不算正式的國家幹部,但永琰幹得勤勤懇懇。我看《清高宗實錄》,發現這個「班幹部」有時還向乾隆帝打老師的小報告,以示自己履行班幹部職責的認真。比如昨天下雨,十個師傅來了七個,誰誰沒來;又比如哪幾位師傅要求不嚴格等。要是趕上乾隆不高興,這位師傅就倒霉了,輕者罰俸,重者降級;當然,要是趕上乾隆心情不錯,乾隆帝就讓永琰自己去規勸師傅。畢竟永琰的兒子也在上書房讀書,永琰也算個家長,老師有要求不嚴的地方,可以直接規勸。
此外,永琰還不失時機地討皇帝的歡心。怎麼討皇帝的歡心?機會不多。大家知道,乾隆帝是個閑不住的人,到處巡遊,要是南巡、東巡,皇子們都打心眼裡願意去,但是,要是到東北祭祖,誰都找機會推辭,那地方人煙稀少,走上一天也看不到一個村莊,荒涼得很。此時在皇子心目中,「關東家」的概念已經淡薄,一次一個皇子向皇帝彙報本衙門官員的人選時,說某某是關東人,不開竅,不能用。乾隆帝大怒,說你以為你是北京人,你就是關東人,太祖、太宗都是關東人,你居然看不起關東人,簡直就是忘本!
永琰隨父皇到東北祭祖,時時表現出虔誠的態度。在昭陵(今瀋陽北陵),乾隆帝跪在皇太極的墳前,朗讀祭文,淚隨聲涌,永琰也是熱淚奪眶而出,不禁失聲痛哭。到了撫順,永琰還做了首詩,獻給父皇:權臣泄密,欲立首功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二日黃昏,永琰居住的跟冷宮差不多的擷芳殿的大門被拍打得山響,幾個侍衛怒氣沖沖開門一看,頓時矮了半截,有的彎腰請安,有的飛奔上房,向永琰通報,您能猜到來人是誰嗎?
來人是乾隆皇帝的大紅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和珅,而且,和珅的兒子是自己的妹夫,說起來也是親戚,所以,永琰趕緊將和珅迎入客廳,請教此時來訪,有何貴幹?和珅笑而不答,撲到在地,連連叩頭,口稱主子大喜,又從懷中取出一柄玉如意,按宮廷禮節呈給永琰。永琰心裡全明白了,大事已定,即將公布;和珅搶在公布之前報喜,欲立擁戴之功。和珅哪裡知道,三年後,這成了殺他的一條罪名,什麼罪名,拿今天的話說,叫泄露國家機密。確實,和珅這一舉動有欠考慮,他提前一夜向永琰透露秘密,對永琰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反而讓永琰產生疑問:你是向我賣好,還是向我示威?你無外乎就是在顯示你的地位的優越嗎!你敢小瞧我,莫道幼主可欺!可見,和珅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和珅剛走,宮中太監便來通知:明天在圓明園勤政殿,皇帝召見。永琰哪裡還有睡意,過了午夜,立即套車啟程,前往圓明園候見。此時夜深人靜,但出了城就發現在前往圓明園的御道上,鈴聲喧騰,鞭聲震野,一群群馬隊簇擁著一輛輛馬車,向西北賓士,燈籠火把照耀得一路通明。原來皇子、皇孫以及在京的王公大臣接到通知,都在往圓明園趕。看來,要改朝換代了。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公曆是1795年的10月15日,在圓明園勤政殿,乾隆帝當眾開啟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發黃的上諭,宣布永琰為皇太子,改名顒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內毓慶宮。顒琰叩頭謝恩,表示謹遵聖諭,修身歷練,以期不負重託。
緊接著,乾隆帝又宣布了更為驚人的決定:
以明年為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舉行傳位大典,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仍自稱「朕」,太上皇諭旨稱為「敕旨」。至於皇帝和太上皇的分工,乾隆帝也作了安排,皇帝處理「尋常事件」,如果有重要軍國大事以及官員任免,由太上皇親自指導處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員,都要到太上皇前謝恩。太上皇還有一個職責,就是每天要對皇帝進行「訓諭」。
截止此時,乾隆帝統治中國六十年,除了乾隆帝以外,在場的人打記事起就使用乾隆年號,漫長的時光使人們習慣於乾隆皇帝的永存,現在,親耳聽到乾隆帝宣布他的時代即將結束,這個震撼力跟晴天霹靂差不多。
不過冷靜一想,立即發現乾隆帝退位退得並不徹底,實際上大權未交,就連紫禁城裡邊的天子寢宮--養心殿,乾隆帝也不打算騰出來,因為他說他住了六十年,一直很順當,不想搬家;而且,他說怕換個地方睡不著(乾隆有失眠的毛病)。那麼,新皇帝住在哪兒?乾隆說還住在毓慶宮,可以把毓慶宮改個名,不叫毓慶宮。至於叫什麼,現在沒想好,以後再說吧。
看來,顒琰這個「兒皇帝」不好乾。
顒琰不能不出面表態了,他說他接受太子的地位,但不接受明年改元歸政的安排,因為自己一方面年紀還輕(三十六歲還年輕!古人三十而立,不像現在,三十歲還叫男孩兒、女孩兒);另一方面,雖然他這些年一直刻苦用功,但感覺還是學識有限,閱歷更少,所以,他願意「謹當備位儲宮,朝夕侍膳問安之睱,得以稟受至教,勉自策勵」。總之,請父親把皇帝當到底,如果一定要歸政,也應該等到壽登期頤,什麼是「期頤」?期頤就是一百歲,那個時候再傳位給他,他肯定不會推辭。總之,現在父皇才八十五歲,年紀不算太大,離一百歲還遠著呢,所以,絕對不能接受父親的禪讓 。
對於乾隆帝的退位,中央官員中除了和珅集團以外,普遍發自內心地贊同。大家都感到乾隆帝執政六十年,難免日久懈怠,目前國家積重難返,問題成山,換個統治者可能會有一番新氣象;而且,乾隆帝已經八十五歲了,相比之下,國家部院大臣、封疆大吏差不多都是四十到六十歲之間的人。大家知道,老人跟老人談得來,年輕人跟年輕人談得來,總之,人和人的交往多局限在同一年齡段內,現在君臣之間年齡相差懸殊,隔著好幾條「代溝」,根本無法溝通,平時全靠和珅上傳下達,經過他這一「傳達」,實際上皇帝不了解下情,臣子也難以領會皇上的旨意,結果就是和珅一手遮天,這已經影響到國家機器的運轉。
但是,按照中國傳統,不管是虛情還是假意,你不能不客氣一番。於是,群臣言不由衷地紛紛上書皇帝,有的大臣勸乾隆帝順應「億兆人之心,久履天位」,有的大臣順著顒琰的話說如果非傳位太子不可,也應該「俟壽躋期頤」再舉行歸政典禮。前邊說了,期頤就是一百歲的代名詞,乾隆能活到一百歲?你還別說,乾隆對此也有點兒信心。同時,蒙古王公、滿洲王公也上折懇請,一時聲勢浩大。
面對朝野反對他退位的呼聲,乾隆皇帝是什麼態度呢?一諾千金,傳位太子
乾隆皇帝對太子和滿朝王公大臣的表態十分滿意,因為這樣一來不僅滿足了心中的榮譽感,還可藉此再向普天下表示一次自己的高風亮節。根據《清高宗實錄》記載,他說:「若因群情依戀,勉遂所請,則朕初心焚香告天之語轉為不誠,是實難以聽許,毋庸再行瀆請。」 更重要的是趁機宣布:「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 總之,乾隆表示你們放心吧,我當了太上皇一樣管事,我把太子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完了,經過這一番折騰,顒琰又降格為「實習皇帝」了。
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日,公曆是1796年2月9日,清朝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一場千年罕見的傳位大典在紫禁城舉行。八十六歲的乾隆太上皇不靠攙扶,邁著穩重的步伐登上太和殿的寶座的台階,就皇帝位。寶座前地上放著拜墊,寶座東側案上陳放著《傳位詔書》和皇帝玉璽,三十七歲的皇太子顒琰立在西側,侍衛近臣分立太和殿內外,大殿前廣場文武百官按文東武西原則,分班肅立。暹羅、安南、朝鮮等屬國也派使臣前來朝賀,場面壯觀而又莊嚴。
坐在太和殿皇帝寶座上,看著眼前的皇帝玉璽,乾隆內心波瀾起伏,一會兒,這一切就不屬於他了,六十年的時光如過眼雲煙,他能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嗎?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這部書記載,此時的乾隆發了一場小孩兒脾氣,臨時決定不把玉璽授給顒琰,說什麼大事還是我辦,還是放在我這兒方便,給他他也用不著,一會兒把《傳位詔書》念一遍就得了。這可急壞了幾位大學士,因為這樣一來,典禮就不圓滿了,傳播天下,臣民怎麼看乾隆?於是連哄帶勸,直到乾隆答應交出玉璽為止。
午門上鐘鼓齊鳴,丹陛大樂奏響,頌歌在齊唱:
御宇六旬,
九有浹深仁。
勛華一家褆福臻,
歲萬又萬頌大椿。
文武聖神,
帝夏皇春 !
頌歌唱畢,萬萬歲!萬歲!如山呼海嘯般地響起。
乾隆接過大學士奉上的皇帝玉璽,拿在手中,這是一方沉甸甸的盤龍青玉大印,上刻滿文,翻譯成漢語是「皇帝之寶」四字,玉質並非十分出色,雕工更是一般,但是,這是太宗文皇帝--也就是皇太極命人雕刻的,那時的大清還僅是東北地方政權,這方玉璽既是大清開國遺物,也是迄今為止五代皇帝一百六十多年權力的象徵,堪稱是大清皇室的傳家寶。
乾隆久久端詳著這枚由他使用了六十年的玉璽,然後毅然俯身授向跪在腳下的皇太子顒琰,顒琰趕緊雙手高舉過頭,虔誠地接過玉璽……
禪讓之說,起自堯舜,但只是史冊傳聞之詞,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至少秦漢以來,鮮有嘗試。像乾隆帝這樣為了踐行諾言而主動傳位者,稱之為前無古人,稱為開天闢地的大事情,毫不過分。
什麼叫一言九鼎!
什麼叫一諾千金!
什麼叫君無戲言!
什麼叫康乾盛世!
真是曠古未有的盛典!即使退位退得不徹底,也夠令人感動的了!
禮成,太上皇還宮,嘉慶帝在太和殿即位,接受群臣的朝賀。與歷朝歷代的登基大典比起來,這個典禮就寒酸得多了,不管怎樣,他坐上了皇帝寶座。如果說乾隆禪讓是亘古未見的壯舉,那麼,他這個「兒皇帝」也是前無古人的創例,這個「皇帝」怎麼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