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諦聽,多維的包容

素材 網路 編輯 沾花如雪 諦聽,多維的包容

「開悟」,是不同人格和心智模式的不同的受力反應和突破現象。

-

生命動力開發是以心理學巔峰體驗製造技術和中國古代禪宗開悟技術為基本手段,以禪師方式激發個人源動力,使當事人的「最高主宰」真正當家作主、發揮作用,讓人的力量與智慧發生根本性升級的能力開發方式。開悟以身心合一、財智雙用、家業共榮為目的,以求當事人達到開心智、增心能、平心氣、善心計的效果。開悟過後修鍊體系包含呈現真我、身心合一、自我驅動、樹立人格、忘我境界五個層次。

-

開悟後,當事人獲取事業成就過程會更加精準高效與輕鬆快樂;小孩的簡單快樂,老人的智慧充盈,壯年的旺盛精力將同時具備;無論在生意場、社會交往中還是在家庭生活、親人共處中都更加自在釋然、遊刃有餘;工作和家庭不再是向左向右的兩個選擇,完全可以做到兼得與貫通,而且人生會更加豐富多彩、自由快樂。

-

開悟後個人的內在特點

-平靜安穩,清醒澄明(本自清凈) -

綿延不斷,用之不竭(本不生滅) -

無欲無求,自在平衡(本自具足) -

自信堅定,內外一致(本無動搖) -

隨機應變,運用自如(能生萬法)

-

開悟後個人的外在表現 -

影響巨大但不強加於人,剛毅果斷但不自以為是, -

感恩慈愛但不姑息養奸,負責嚴謹但不求全責備, -

追求卓越但不好高騖遠,持之以恆但不愚頑固執,; -

理解他人但不隨波逐流,正直誠實但不口無遮攔, -

精力旺盛但不亢奮激越,通觀全局但不粗枝大葉。

-

星雲大師: -

佛教是開啟智慧之教,教人也教己,度己也度人。我平時在世界各地來去匆匆間,常有人要我給他一句話,希望對他的人生有所點撥。儘管行程綿密,時間緊迫,我總是儘力滿人所願,因此多年來隨緣應機說過很多的「一句話」,現在也在徒眾與信眾之間流傳。例如:忙就是營養;要爭氣,不要生氣;多說OK少說NO;感動就是佛心;疾病就是良藥;拒絕要有代替;立場互換;給人利用才有價值;自己就是自己的貴人;有錢是福報,用錢才是智慧;寧可失去一切,但不能沒有慈悲;有人批評毀謗我們,不一定是自己不好,可能是別人給我們的勉勵。

-

  長樂先生: -

大師說的這些簡單易懂的大白話,細細想來又飽含禪意。 -

我在平日讀書和研究佛家經典時注意到,中國傳統詩詞尤其是成語中關聯到佛教的很多,比如:腳踏實地,醍醐灌頂,將心比心,皆大歡喜,苦口婆心,恆河沙數,芸芸眾生,出污泥而不染,種瓜得瓜,解鈴還須繫鈴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門外漢,口頭禪等等,比比皆是。連綴成一篇文章都綽綽有餘,它們已被大眾所熟知熟用,出處反倒不重要了,可見佛教與中華文明早已通融借代,完全可以借花獻佛,各顯神通。

-

  星雲大師: -

確實,當西域佛教傳人東土之後,包容通融,從語言到思想,從史典到公案,既有博大精深,也有通俗教化。可以說,佛教是世界上最包容的宗教,從王宮貴胄到販夫走卒,從異教外道到淫女賤民,只要肯發心向道,佛陀都包容接引。隋唐時代,八宗昌盛,競相發展,使得中國佛教繽紛燦爛,事理輝映,後來流傳到東亞各國,豐富了當地文化內涵,直至今日仍歷久彌新。可見,包容異己不但不會導致派系分歧,還能繁衍生機,形成枝繁葉茂、百花齊放的盛會。 -

也正是因為中華文明和佛家文化的包容之功,才使得佛教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可見包容是因也是果。

-

  長樂先生: -

從細處看,是滴水穿石;往遠處看,是百川歸海。

-

  星雲大師: -

太虛大師說過: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但禪並非佛教的專利品,可以說人間到處充滿了禪機。 -

有學僧問趙州禪師:「怎樣學道?怎樣參禪?怎樣開悟?怎樣成佛?」 -

趙州禪師點點頭,起身說:「我沒有時間跟你講,我現在要去小便。」說完,不理會那人的驚愕,開步就走,幾步後突然停下來,回頭微笑說:「你看,像小便這麼一點小事情,還要我自己去,你能代替我嗎?」 -

當然,參禪求道的大徹大悟不是那麼容易,不過只要每天都有小小的覺悟,日積月累,就會豁然開悟。規律藏在「愛和良知」的鏡子里。 -

  星雲大師: -

唐朝大珠慧海和尚在當學惜時,經常自言自語:「主人公,你在嗎?在,在!」不知者以為他瘋癲,知者了解那是一種深刻的禪修功 夫。意在喚醒自己的覺性。

-

  所以,看見自己的真心非常重要,從此不必在那些傳言和捕風捉影里被人家牽著鼻子走了。佛教講人人皆有佛性;而佛,就是覺悟的人。 -

  長樂先生: -

儒家也說,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愚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要想真正掌握知人的智慧,我們還應該參悟宇宙萬物的發展規律。而這個規律,也許就藏在我們心性中那面叫做「愛和良知」的鏡子里。 -

我看到大陸報紙《南方周末》上有學者謝泳先生的一段觀點:「沒有一種教育是成心要讓人學壞的,但有些教育的結果是很多人變壞了,這是一個事實。教育不是讓人學會愛,而是要讓人學會恨,對待敵人就要像秋風掃落葉那樣殘酷無情。西方教育的核心是博愛,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容是仁愛,但到了後來,這些都不要了。」細看這半個多世紀以來教育的衍變,這一過程是潛移默化的,這一結果又是觸目驚心的。

-

  星雲大師: -

  這是很遺憾的。教育的目的,在於開發人們與生俱有的潛能,培養良好和諧的性情,進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佛教里,十分注重修行,所謂「修行」不是專指宗教的行為,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而是內心道德的養成,人格的升華。例如:人與人往來互相尊重;心存恭敬、包容;做人有人格、品德、威儀;肯與人結緣;心思端正,正知正見……這些都是修行。甚至在人際的相處上,以人我無問的雅量,包容異己的存在;用凈穢不二的悲心,包容傷殘的尊嚴;用怨親平等的智慧,包容冤讎的傷害;用凡聖一如的認知,包容無心的錯誤。以包容的心胸廣利眾生,這也是修行。

-

  長樂先生: -

公元67年,迦攝摩騰與竺法蘭攜《四十二章經》從印度來到中國的白馬寺,佛教自此傳人中國,站在共識的基礎上,和中華文化達成了一種非常良好的默契,它們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又互相融合。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故事,讓我們看到中國文化、中華民族對佛教的包容。 -

  星雲大師:   -

1963年,我代表台灣佛教會到印度訪問,在偶然的因緣下,和印度總理尼赫魯先生見面。尼赫魯先生對我們說:「印度是一個文化古國,但是如果沒有佛教,印度又怎能成為文化古國?」從尼赫魯先生桌前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像,可看出他對佛教文化的重視。

-

中國和佛教之間始終是和諧的。佛教文化能融人悠久的中華文化,繼續發揚光大,成為中國的佛教,甚至代表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向世界拓展,可以說中國對得起佛教,佛教也對得起中國,這是有相互關係的。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

  長樂先生: -

佛教講慈悲,鳳凰講和美,二者有著同樣的精神核心。傳說中的鳳凰是由多種鳥和獸組合在一起的,象徵著多元與包容,也帶給人們寬廣的想像空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圖騰。請大師對佛教中的「鳳凰」給一個開示。

-

  星雲大師: -

佛教在今天這個時代,有一些人不信,排斥。我說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它,世間所有的東西,即使是廢物都可以利用,何況宗教有這麼久的歷史,這麼久的文化,應該獲得起碼的尊重。它對凈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承載我們的中華文化,有莫大的貢獻。

-

   星雲大師: -

這個人雖然虛弱,但是他身上卻帶著一口袋無價之寶。宋朝柴陵郁禪師曾經寫過這麼一首偈子:「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就是蘊藏在中華文明深處的包容和進取的力道。 -

諦聽,生命動力之聲

推薦閱讀:

「姓社姓資」問題的多維解析(下)
與多維次空間眾生之間的交往之一、與龍族眾生的交往
另外空間(多維時空)被發現與證實的劃時代意義
五行的多維性質
多維文化視野下的周易

TAG:多維 | 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