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口穴主治肩周炎經驗的追本溯源
註:本文原稿曾投《中國針灸》,但後編輯部的原因,大砍了我的原文,只剩下300多字(中國針灸,2009,29:118),十分地不痛快。於是,我將原文正本刊載為此,以供同道參考。在此基礎之上,本人還發現,脛腓骨之間的大部分穴位都可主治肩痛症。由此可見,所謂的穴位特異性十分可疑!!
[摘要]通過人工檢索1965年以前的中醫、針灸文獻索引,並查閱相關文獻,結合近、現代英、日文針灸文獻的深入追蹤與古代文獻的考察,筆者系統地探討了條口穴主治肩周炎的源與流。本研究發現:早在唐宋時期,人們便發現部分肩痛患者可能出現遠端壓痛點。當代七條晃正、江一平等學者也發現,部分肩周炎患者的脾俞、胃俞及肺俞、膏肓俞、譩譆穴等處出現壓痛點或硬結。李志明等的「針灸治療81例肩凝症初步小結」,是目前有關條口穴主治肩周炎的最早文獻。稍後,胡學曾將條口作為單穴用於治療肩周炎。1971年,這一經驗被編入《中醫簡易教材》。這一經驗流傳到美國、日本等後,八十年代多位學者將它作為國外的針灸經驗介紹到國內,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古代醫籍中,條口穴從未有主治肩痛的記載。但當代不少醫家十分推崇深刺條口或條口透承山治療肩周炎。它不僅被寫進了高等中醫院校的統編教材[1],列為國家腧穴臨證標準[2],有關條口透承山的臨床研究還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3],在此基礎之上發展的「平衡針刺」肩痛穴也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為全國農村中醫藥技術推廣項目之一[4]。可是,至今為止,對於條口穴為何能治肩周炎的解釋,仍是牽強附會。因此,對條口治療肩周炎的經驗進行追本溯源,將對理解條口穴治療肩周炎的原理,對條口治療肩周炎的適應症範圍,或許會有所幫助。
古代針灸文獻中條口穴主治的古今變化條口穴,最早見於《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足三里下方5寸,或下巨虛上1寸。《針灸甲乙經》謂其可主治「脛痛,足緩失履,濕痹足下熱,不能久立。」此後,歷代醫家對其主治略有增減或變化。如《備急千金要方》云:「足下熱,不能久立。脛寒不得卧。膝股腫脛酸轉筋。」《外台秘要》載:「脛寒不得卧,脛疼,足緩失履,濕痹足下熱,不能久立。」《醫心方》謂:「寒脛疼,足緩失履,濕痹足下熱,不能久立。」明代高武《針灸聚英》增加了「足麻木,風氣」;明末《循經考穴編》補充了 「兩足無力」。由此可見,自《甲乙經》以後,一直至清代,有關其主治範圍較為簡單,多限於下肢病變,且主要集中在小腿部及足部。但到了近代,其主治功能出現了質的變化。如《古法新解會元針灸學》稱其可主治「胃脘不調」,《新針灸學》載有「扁桃腺炎及其他胃腸疾患。」《中國針灸學》有「腸出血」等小腿以外病變的記載。這些主治似乎與其所在的足陽明經所屬於胃腑有關,但仍未見主治肩痛的記載。查找《中國針灸穴位通鑒》及電子版《中華醫典》,也未見「肩痛」或「肩臂不舉」用條口穴的記載。因此,條口穴治療肩周炎的經驗當源於清以後,即民國至解放後時期。
條口穴治療肩周炎經驗的國內外互相傳播有關條口主治肩痛的起源,張氏等[5]通過文獻追蹤,認為胡學曾可能是現代最早應用條口透承山治療肩周炎的醫生。經查證,胡氏的「針刺條口透承山穴治療45例肩凝症」[6]載於1966年的《針灸雜誌》。胡氏對針刺本病的療效甚為滿意。據稱,在其所治45例患者中,「僅有4例療效不鞏固,少數病例經過2~3次癥狀消失,多數病例經1次治療即肩痛消失,抬舉自由」。作者還指出,除了條口穴外,對於針刺後仍有微痛者,可視疼痛部位分別選取配穴,如「肩臂外前廉痛配合谷、臂臑或肩髃;肩內前廉痛配肩內俞、列缺、尺澤,肩外後廉痛配臑俞、腕骨」。顯然,這是一種局部與循經遠端相結合的配穴方法。而且,由於胡氏使用「重瀉」手法,很易產生暈針,因此,他強調留針只限5分鐘,「最長不超過10分鐘。不然針後腿痛,以至行動不便,這種後遺反應一般延續3~4天,重者達十幾天」。由此看來,作者對條口穴治療肩周炎有著獨到的經驗。正因為其療效卓著,1981年被焦國瑞編入其《針灸臨床經驗輯要》[7]。自此,條口治療肩周炎得以廣泛傳播。在焦氏的這一書中,他還收載了1972年《赤腳醫生雜誌》上刊載的浙江省鎮海縣中草藥研究推廣小組的經驗。但《赤腳醫生雜誌》1973年才創刊,顯然引文來源有誤。經進一步查證,該小組確實發表了「以電針條口穴透承山穴為主治療肩痛症59例的療效觀察」,但並未刊載在《赤腳醫生》,而是發表在1974年的《中國臨床醫生》[8]。在該文中,作者們明確說明了這一經驗源於《中醫簡易教材》[9](註:同年3月,天津市衛生局革命委員會出版了中醫簡易教材編寫組的《中醫簡易教材》,筆者可惜未能找到這一文獻)。在《中醫簡易教材》中,條口透承山便是其兩組「新針」療法之一,另一組為肩三針,即肩髃透臂臑。由於該書未註明具體作者,似乎無從查考其原作者。但胡學曾1966年發表上述文獻時,其工作單位正好就是天津第三醫院中醫科,而《中醫簡易教材》的作者也是天津醫學院與天津衛生局。因此,他本人很可能就是《中醫簡易教材》的作者之一,或者至少說明這一教材的經驗很可能直接來源他的這一文獻。這些說明,胡氏之文應該是這些文獻的真正源頭。胡氏所應用的條口針刺治療肩周炎,也因其被首次寫進了《中醫簡易教材》,才得以流傳推廣。
胡氏的這一經驗不僅在國內受到了重視,而且,還可能傳到了美國、日本等國家。1980年《美國針灸雜誌》也發表了一篇有關條口治療肩周炎的文章[10],可是,國內許多譯者們將這一經驗似乎當作了舶來品又翻譯到了國內[11]、[12]。
其次,1982年日本的早坂隆等[13],首次在日本開展了針刺條口治療肩周炎臨床研究。作者稱這一經驗源於《針灸23000例》(1981年,吉田嗣,黃夏海翻譯)。由於筆者未見到《針灸23000例》這一原著,但早坂隆等引用了部分譯文:「留針5~10分鐘,強刺激會引起暈針,針刺後會殘留有行走疼痛,甚至在30分鐘~2小時內仍有疼痛」、「少數2~3次治療後疼痛消失,大部分1次肩痛即消失,肩關節運動自如」,從這些表述內容與用詞來看,與胡氏一文十分相似。因此,日本有關條口透承山治療肩周炎的方法也很可能源於胡氏的這一經驗。有趣的是,早坂隆等的研究成果,也很快又被翻譯到國內[14]。從而,使其流傳得更廣。
儘管胡氏一文的經驗流傳很廣,影響很大,但遺憾的是,胡氏並未說明其條口穴治療肩周炎的來源,更沒有說明其理論依據。只是提到用常規的針灸療法治療肩凝症無效時,才嘗試深刺並強刺激條口穴可治療這一病症。正因為如此,這說明條口透承山治療肩周炎的這一經驗很可能並不是他本人發現的,而是另有其源。
穴位附近的壓痛是條口主治療肩周炎經驗的直接來源為了查找可能更早的有關條口治療肩周炎的文獻,本人進行了進一步檢索。通過查閱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中醫期刊索引》(解放後---1958年)及遼寧中醫學院圖書館編寫的《國內期刊中醫藥資料索引(1950~1980)》,上海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的《針灸文獻索引》(1959~1965),共得到18篇1965年以前的,有關針灸治療肩臂痛的文獻。筆者發現,發表在1965年《針灸雜誌》創刊號的「針灸治療81例肩凝症初步小結」,李志明等[15]總結的針灸治療肩周炎的經驗中,其中便包括條口治療肩周炎。李氏治療肩周炎的取穴依據主要有兩個方面,即按經取穴與經驗取穴。經驗取穴中,有三組穴位,其中第一組便是條口穴,另外兩組分別是肩髃透極泉、肩內陵透肩外陵。他認為條口穴「對止痛及上舉功能較好」。李氏同樣聲稱這是經驗穴,也沒有明確地說明是源於自己的經驗,還是別人的經驗?
不過,幾乎與李氏等同時但稍晚,盛燮蓀[16]也曾有針灸條口穴治療肩臂痠痛症的記載,原文刊載於1965年《江西醫藥雜誌》第5卷第3期。他認為,如果「病在手陽明經,可取肩髃,巨骨、曲池、合谷、條口(針1.5~2寸,又稱透承山法)等穴」。並指出:「針刺時,對局部穴不宜刺激過重,對初針者更宜注意,可用留針法或溫針法燒針尾三壯。對於遠隔穴如合谷、…條口…等穴,可視患者體力情況,適當用重刺激行針,並應在得氣後,可視患者體質情況,適當用一邊加重刺激,一邊幫助患肢活動」。這裡,盛氏明確提出了「條口透承山」之說。兩者均強調條口穴重刺激。但前者明顯突出了條口可作為治療肩周炎的特別經驗用穴,而後者並沒有突出強調條口穴,它只是作為同名經取穴而已。如此看來,盛氏與李氏均可能不是最早應用條口穴的醫家,最早應用條口穴治療肩周炎的醫家當另有其人。
根據歐陽群[17]:81的記載,他常用條口穴治療肩周炎,並稱其經驗來自北京中醫院方老傳授,他本人「用該穴治療急性腰扭傷、落枕、肩周炎及鎖骨骨折疼痛,一般均能獲得較滿意療效。個別病例1次治癒」。據他記載,1962年一位溫姓男病人患急性鎖骨骨折,歐氏在其條口行針1分鐘之後,其疼痛即消失,直到石膏固定,未見疼痛。可惜未見他有針刺條口治療肩周炎的病案或其他文獻。這樣看來,北京中醫院的方老,早在1962年以前,就很可能是應用條口穴治療肩周炎。由於李氏與方氏、盛氏等同處一時代,且都是北京針灸醫生,他們之間的傳承關係暫無法確定。但目前的證據顯示,這位方老可能是最早應用條口穴治療肩周炎的醫家了。
但他們是如何發現條口穴可治療肩周炎呢?盛氏的文獻沒有太多的提示,充其量說明是同名經取穴而己。歐陽氏描述太簡單,根本沒有線索。但李氏等的文獻中似乎給了我們一些啟示:李氏等在治療肩周炎時,以按經取穴為主,對於不同類型的肩周炎,均先刺其下肢同名經穴,然後再刺上肢同名經穴。在下肢用穴中,涉及了陰陵泉、足三里、陽陵泉、申脈等,並且,「針刺下肢穴時,囑患者作上舉、外展和內收等運動」。很明顯,他們十分重視下肢穴位的應用。因此,應用條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李氏等在臨床中發現,「有的患者在此穴(即上巨虛與下巨虛之間)上下有壓痛點,亦可直接刺壓痛點」。呂景山等[17]:80也持同樣的觀點,認為「肩周炎的患者往往在條口穴處有明顯的壓痛」。因此,這說明穴位附近的壓痛點是條口治療肩周炎經驗發現的直接來源。正是因為上述兩條理由,曾一度讓筆者是以為李氏可能是最早發現條口穴可主治肩周炎的醫家。
肩周炎以肩部疼痛為主,而聯繫肩部的經脈主要與手三陽經有關,其次為足少陽經與足太陽經及其相關的經筋或經別,但無論是足陽明胃經,還是足陽明經筋或經別,均與肩部聯繫並不十分密切,但為何取其經脈的條口穴呢?這除了筆者下面還要專門論述的可能與壓痛點有關外,筆者還認為,這也可能受到古代針灸文獻中以下肢穴位治療肩臂疼痛影響有關。如《針灸甲乙經》即有記載:「邪在腎,則病肩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醫學綱目》也記載:「肩背胛痛,崑崙、懸鐘、肩井」。當代針灸名家魏稼[18]也曾發現:「徐少廷先生在臨床上用絕骨穴治療頭頸及上肢疾患,如頭痛、頸項強痛、肩膊神經痛,甚至整個上肢痙攣疼痛,每得心應手,效如浮鼓。…..手法多用重刺激「瀉法」,不多卧針,時捻轉」。因此,他本人也將些經驗應用於臨床。蔣氏等也有應用絕骨透三陰穴治療肩周炎的報道[19]。
遠端壓痛點治療肩周炎由來已久關於條口治療肩周炎的原理,李氏認為,這是因此條口穴「能調節經氣治肩痛,增加肩的上舉運動」。這種解釋顯然有些牽強附會,因為所有的穴位都可以作同樣的解釋。也有的學者認為條口穴為足陽明經,陽明經多氣多血,因此,刺激條口穴可調整氣血。可是足陽明胃經有45個穴,為何只取條口穴呢?或許還有人會認為這與強刺激使腦內產生鎮痛物質有關,但其它針感更強的穴位,如合谷、太沖等為何未被發現有這一功能呢。因此,這種解釋也顯然無力。因此,對於條口治療肩周炎的原理,仍有等進一步研究。
從李氏[15]的文獻得知,條口治療肩周炎的經驗,源於壓痛點的發現。因此,《靈樞.經筋》「以痛為輸」的理論,似乎更適合解釋這一經驗。在古代針灸文獻中,不僅有應用局部阿是穴治療肩痛的先例,還早就有應用遠端阿是穴治療肩部疼痛的記載了。如宋代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云:「肩背酸痛,諸家針灸論之詳矣。當隨病症針灸之。或背上先疼,遂牽引肩上疼者,乃是膏肓為患。千金外台固雲按之自覺牽引於肩中是也。當灸膏肓俞,則肩背自不疼痛矣」。江氏[20]在臨床中也發現,在部分肩臂痛患者的一側,可發現其肺俞、膏肓俞、譩譆穴處會有壓痛點或硬結。
無獨有偶,日本學者七條晃正[21]在1953年也發現了部分肩周炎及坐骨神經痛患者的「同側的脾俞、胃俞穴附近的肌肉腫脹,而且與病情消長有關。針刺其緊張的腫脹肌肉,可取得明顯的療效」。但七條並沒有注意到條口穴是否有類似的反應。脾俞、胃俞分別位於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其下方分布的肌肉有斜方肌、背闊肌、下後鋸肌、豎棘肌。這說明脾俞、胃俞穴處的壓痛點,可能是導致肩部疼痛與關節功能受限的原發性病灶。因此,七條晃正除了用「三刺點」(即岡上點、岡下點、背腋窩點,採取首尾方向刺入)外,還用脾俞、胃俞作為反射針療法治療肩周炎。
因此,條口作為部分肩周炎患者的針刺有效穴位之一,源於臨床醫生對其穴位處壓痛點的發現與總結,它也很可能與「以痛為腧」的理論有關。
結 論綜上所述,條口穴治療肩周炎的起源與傳播便大致清楚:早在唐宋時期,人們便發現部分肩部疼痛可能是由於遠端膏肓穴等遠處病變的反應;近代日本學者七條也發現部分肩周炎患者的脾俞、胃俞會出現壓痛;江氏等還發現不少肩周炎患會在肺俞、膏肓俞、譩譆穴等處出現壓痛點或硬結。1962年以前,北京中醫院的方老便可能將條口穴用於臨床治療肩周炎,可惜未見有具體的文獻記載。李志明等在臨床中發現部分肩周炎患者在條口穴附近出現了壓痛點,於是,將條口穴作為治療肩周炎的經驗穴,並將其經驗首次發表在1965年《針灸雜誌》的創刊號上。稍後的盛燮蓀也有類似報道。1966年,胡學曾將條口作為單穴用於臨床,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並編入《中醫簡易教材》。從此,流傳到美國、日本等國家,並再次影響到中國,在中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條口穴治療肩周炎源於臨床上壓痛點的發現,而這種選取遠端壓痛點治療肩臂疼痛的方法,因此,條口穴治療肩周炎的原理可能與「以痛為輸」的理論有關。
參考文獻
[1] 作者:彭增福(196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針灸基礎理論。Email:peng.zengfu@gmail.com
[1] 羅永芬.腧穴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2] 趙昕,劉煒宏.腧穴臨證指要(國家標準《經穴部位》宣貫)[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4.
[3] 趙宏,趙婷,劉保延,等。條口穴不同刺法對肩周炎療效差異的觀察[J]. 中國針灸,2006,26(10):20.
[4] 王文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農村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專欄(一)「平衡針灸」針刺肩痛穴治療肩周炎技術[J]. 《中國鄉村醫藥》,2007,(14)1:36.
[5] 張佛明,郭長青.條口穴用於肩關節周圍炎治療的起源初探[J]. 時珍國醫國葯,2006,17(9):1797~1798.
[6] 胡學曾.針刺條口透承山穴治療45例肩凝症的初步體會[J]. 針灸雜誌, 1966, (1): 18.
[7] 焦國瑞.針灸臨床經驗輯要[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1.
[8] 浙江省鎮海縣中草藥研究推廣小組.以電針條口穴透承山穴為主治療肩痛症59例的療效觀察[J]. 中國臨床醫生,1974,02:43-44。
[9] 天津醫學院與天津衛生局合編.《中醫簡易教材》[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1年12月
[10] Pothmann R, Weigel A, and Stux G, Frozen shoulder: differential acupuncture therapy with point ST-38[J]. Americ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1980; 8:65-69.
[11] 陳達理. 凍肩:用陽明胃經條口穴(ST38)進行不同的針刺療法[J]. 廣州醫學院學報,1981,03:63-64.
[12] 於立芬.針刺條口穴治療肩周炎[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981/03:30.
[13] 早坂隆,小平邦彥.肩關節周圍炎的速效治療法[J].《醫道の日本》,1982,(41)11:25-29.
[14] 駱永珍,張燕華.肩關節周圍炎的速效療法[J]. 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3(?)3:37-36.
[15] 李志明,魏明豐,周兆章,等. 針灸治療81例肩凝症初步小結[J]. 針灸雜誌,1965,1:10~11.
[16] 盛燮蓀.針灸治療肩臂痠痛症[J].江西醫藥雜誌,1965,5(3):695-594
[17] 呂景山,何樹槐,耿恩廣,《單穴治病選萃》[M]:81,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年1月。
[18] 魏稼,絕骨穴在針灸臨床應用上的價值,現代針灸資料選集(第1集)[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年3月:73。
[19] 蔣敏英; 張明華; 許敏英. 針刺懸鐘透三陰交治療肩周炎60例[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9/12:115
[20] 江一平,針灸肩臂痛效果介紹[J].江蘇中醫,1963,(1):26。
[21] 七條晃正,五十肩的針治療法[J].《醫道の日本》1953,12(2):12~16。
推薦閱讀:
※風水房屋坐向溯源隨筆一之以門為向
※唐博論壇:?龍的傳人溯源—龍氏星球(?下)
※「之」和「幾」字溯源
※「婦女節(3.8)」溯源
※陳家溝內家拳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