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七個心理寓言之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

七個心理寓言之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

《七個心理寓言》是最近閱讀的心理學書籍,感覺寫到心裡去了,對於認識自我有很大的幫助,幫助人心靈成長,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也幫助我更新了育兒的理念,對培養寶寶的成長大有裨益。我將書中總結的關於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用MindManager整理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七個心理寓言之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

定律一:成為自己

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

所謂自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的生命體驗的總和,假如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那麼我們會感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

定律一的破碎:我們被選擇、被決定

很多人因為懼怕承擔選擇的後果,所以寧願放棄自己的意志,寧願被別人決定。

定律二:我們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

孩子絕不是一張白紙,相反一開始就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中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只有孩子自己通過自己的行為、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

定律二的破碎:精神胚胎被壓制

大人很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並壓制孩子的選擇空間。

所以,不要急著去評判孩子並塑造孩子,更不要急著把你的觀念強加在孩子頭上。

定律三:關係勝於一切

內在關係模式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存的關係模式,這個關係模式決定了我們與其他人、與社會、與世界乃至與自己的相處方式。

內在的父母

父母一方的角色的內化

內在的小孩

孩子自己一方的角色的內化。

父母與孩子的良好關係因素

    1. 要有愛
    2. 要有自由
    3. 關係要平衡:兩者同等重要,假如關係中一極過分強大,而另一極過分虛弱,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4. 關係要穩定

定律三的破碎:關係最容易傷人

最容易對成為自己這一根本性生命訴求造成阻礙的,就是關係,尤其是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關係。

定律四:內在關係模式是我們與他人、社會及至世界相處的基石

相處模式也有變數

某一時刻以「內在的父母」自居,而將「內在的小孩」投射到對方身上

而在另一時刻,你或許以「內在的小孩」自居,而將「內在的父母」投射到對方身上。

關係並非是兩個人的事情,其實是兩個內在的關係模式的互動

要認識這樣的互動,我們就需要多一隻眼睛,能夠在必要的時候跳出來,並從一個近乎旁觀的視角審視一下你與他人的互動遊戲。

定律五:自我實現的預言

如果你預見到了幸福和快樂,你就會把事情向幸福和快樂的方向推動。

如果你預見到了不幸和悲哀,你就會把事情向不幸和悲哀的方向推動。

在這種強迫性重複中,我們並非是被動地參與,相反我們是主動推動它的發展的。

自我實現的預言有相當的穩定性

它們都是童年時我們與重要親人的互動中形成的,改變起來不容易。

自我實現的預言的重要性

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動參與者,我們主要是被自己內在的東西所決定的,而不是被外在的所謂命運給強加的。

定律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你改變了你內在的關係模式,也就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命運。

改造別人的夢想,是最大的虛妄之一

擁抱真相是走向解脫的唯一途徑,我們必須誠實地直面自己的人生真相,這時不管產生什麼感受,都要尊重它,而隨著感受越來越純粹,它最終會將你帶向解脫

推薦閱讀:

心靈雞湯語錄,滋潤心靈的智慧甘霖!
知己是心靈感應●是情感的呼喚●是一種期待●是一種安慰
心靈的釋放與超越
心靈雞湯20碗
今生做你心靈相通的知己好嗎?

TAG:心理 | 成長 | 推薦 | 寓言 | 心靈 | 心靈成長 | 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