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只清火不行

口腔潰瘍只清火不行

  口瘡不單是實火。歷代醫家有「口疳」、「口舌生瘡」、「口糜」、「口破」等稱謂,實際上指的都是口腔潰瘍。《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將其歸屬於口瘡。中醫學多以內在臟腑寒熱虛實變化來闡述口瘡的病機,其中以「火」為最終的成因。近代醫家多認為,口瘡病位在口,發病原因在於內在臟腑氣化功能的紊亂。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心脾兩臟病變與口瘡最相關。

  古今中醫名家將口瘡大致分為實火、虛火兩大類,這是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實火型口瘡周圍充血明顯,治療上一般用清熱解毒藥物,如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紫花地丁、蒲公英、牛蒡子、黃連、黃芩。心火亢盛者,可用生地黃清熱涼血降心火,配木通、竹葉、白茅根、車前草利尿;煩熱口渴者,加生石膏、麥冬、玄參;便秘者,加用大黃通便瀉火。

  分型治療效果好。中醫辨證論治口腔潰瘍有良效,下面將臨床中常見的辨證分型論述如下:

  1.胃火上炎證。潰瘍形狀不規則,基底色黃平坦,周圍充血發紅水腫,口熱口渴,口黏口臭,牙齦紅腫出血,心煩,喜冷飲,尿黃、少,便干;舌質紅,苔黃厚或黃膩,脈弦洪或弦數。治以清胃瀉火,方選清胃散加減治療。

  2.心脾積熱證。潰瘍大小不等,圓或橢圓形,由小米粒到綠豆或黃豆大小,潰瘍數目較多,可相互融合成片,周圍可紅腫高起,中央凹陷,局部灼熱疼痛,口渴喜飲,面紅,口鼻灼熱而干,煩熱,便干,尿黃赤;舌尖偏紅而干,苔黃或膩,脈弦細數。治以清熱瀉火,方選導赤散加減治療。

  3.脾虛濕困證。潰瘍大而深,邊緣發紅水腫高起,潰瘍基底不平坦,有灰白或灰黃色滲出,癒合緩慢,病程可達數周,大便溏或不暢,腹脹,口黏,面色萎黃,肢體睏乏無力,尿清長或黃赤;舌淡質嫩有齒痕,苔白或滑膩,脈濡細或緩。治以健脾祛濕,方選五苓散加減治療。

  4.陰虛火旺證。潰瘍大小不等,多為米粒大小,滲出少,基底平,數目為1~3個,色淡稍紅,周圍微紅,易反覆發作,手足心熱,盜汗,心悸、失眠、多夢,心煩口渴,面色潮紅或淡紅,唇紅干,口渴喜冷飲,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質偏紅,苔薄黃,脈沉細數。治以滋陰降火,方選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

  (《健康報》)


推薦閱讀:

口腔潰瘍經常複發?雙黃連口服液與雷尼替丁來治療
口腔潰瘍怎麼好得快
快速治口腔潰瘍的偏方 適合口腔潰瘍的飲食偏方
春節容易上火,口腔潰瘍怎麼辦?快速消除口腔潰瘍妙招值得收藏

TAG:潰瘍 | 口腔潰瘍 | 口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