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子守邊」的真相:放棄一衛城,被迫守邊兩百年
明初,蒙古人退據漠北,對此,明朝先後北征六次,欲一舉殲滅北元政權,但始終沒有能使蒙古臣服。在通過戰爭征服不了蒙古的情況下,明朝不得不由進攻策略轉為全面防禦布置,到永樂年間,修築起了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綿延萬里的"明長城"。
明朝還沿長城,先後設置遼東、大同、宣府、榆林、薊州、太原、寧夏、甘肅、固原九個重鎮,合稱"九邊"。並在長城以北建立了大寧衛(凌源縣境)、開平衛(多倫縣境)、東勝衛三個軍事重點,合稱"三衛"。各邊鎮衛所駐紮重兵,朱元璋的九個兒子坐鎮九邊,號稱九大"塞王"。朱元璋將軍權託付諸子,命令皇子出鎮九邊,這樣就形成了洪武時期"塞王守邊"的情形。
諸塞王沿長城線立國,從東到西,從內到外連成一氣,有效抵禦了蒙古人的窺伺。不過,朱元璋死後,皇族內部爆發爭奪皇位的鬥爭,燕王朱棣以武力奪得皇位,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即位後採用削藩政策。相繼削廢一些親王為庶人,並削奪諸王護衛,另將一些親王遷往內地居住。這樣做,完全削奪了諸王的兵權,實現了削藩的目的。但是,由此產生了北部邊防空虛的問題,使得明成祖只能遷都北京守邊。這樣,洪武年間的"塞王守邊",轉變成永樂年間"天子守邊"的局勢。
到了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明宣宗作出了一個讓明朝後悔兩百年的決定,放棄開平衛,遷開平衛到獨石堡。開平衛是北方邊塞要地,治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轄境相當今內蒙古正藍旗及多倫縣附近一帶。元朝時就有經營,明朝對此進行了整飭,北京順天府通向開平衛沿路都建有驛站,包括東、西兩線。東路十四驛,標誌地名古北口,全程七百六十五里;西路十三驛,標誌地名獨石堡,六百三十里。成祖4次北征都曾經過開平。但在永樂元年,為報答內附的蒙古兀良哈部「靖難」出兵相助之恩,成祖以其三個輔助衛所相贈,開平失去了後援。宣德五年(1403)六月,因為韃靼屢次進犯開平,宣宗下令將開平衛遷至獨石堡,棄地300里。此次開平衛內遷,使得明朝天子變成真的守國門了。遼東西部變成狹長的走廊,北方邊防因此更加空虛。
宣德以後作為第二防線中心的宣府、大同,已變成處於最前線的軍事要塞。由於明朝北部邊防的步步內縮,明初對蒙古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已成強弩之末。宣德以後更是每況愈下,只是沿邊築堡防衛而已。繼宣宗之後,明英宗低估蒙古實力,親率50萬大軍征伐蒙古瓦剌部,幾乎全軍覆沒,英宗自己也被也先俘虜。明朝廷一片混亂,危機時刻在於謙的力主抵抗下才保住北京。
[北京保衛戰]
明朝和蒙古為啥誰也滅不掉誰呢,從明朝來看,朝廷用於戰爭的經濟消耗已大大超出中原經濟力量所能承擔的負荷。明朝前期對蒙古的戰爭是在蒙古地方進行的,所以形成明朝軍事上戰線過長、兵力不足、軍事調動頻繁、糧餉不濟等種種困難。雖勞師遠征深入蒙古腹地作戰,但並沒能摧毀蒙古軍事實力,成祖之後就有力有不逮之感。而到後期權臣爭權奪利、宦官干政,人民難以生存,反抗鬥爭不斷,加之東南沿海"倭寇"侵擾,可謂是內憂外患,不堪重負,對蒙古只能採取守勢。
從蒙古方面來看,蒙古內部內訌不斷,先是汗位幾次易手。後又分裂成瓦剌、韃靼等部,此消彼長不斷內耗,而對明戰爭則在戰略上失利多,大多數時候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戰略意圖,這一切都使蒙古的實力大大削弱,再次一統天下的也幾乎不可能。明朝和蒙古經過長期交手,都沒有達到征服對方的目的,最終只能各據一方,長期對峙。所以,「天子守邊」是主動作為,但更多的怕還是無可奈何。
明朝「天子守邊」的真相:放棄一衛城,被迫守邊兩百年 鐵血軍事 2016-09-06 00:42:58 閱讀(7279) 評論(0)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台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舉報
明初,蒙古人退據漠北,對此,明朝先後北征六次,欲一舉殲滅北元政權,但始終沒有能使蒙古臣服。在通過戰爭征服不了蒙古的情況下,明朝不得不由進攻策略轉為全面防禦布置,到永樂年間,修築起了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綿延萬里的"明長城"。
明朝還沿長城,先後設置遼東、大同、宣府、榆林、薊州、太原、寧夏、甘肅、固原九個重鎮,合稱"九邊"。並在長城以北建立了大寧衛(凌源縣境)、開平衛(多倫縣境)、東勝衛三個軍事重點,合稱"三衛"。各邊鎮衛所駐紮重兵,朱元璋的九個兒子坐鎮九邊,號稱九大"塞王"。朱元璋將軍權託付諸子,命令皇子出鎮九邊,這樣就形成了洪武時期"塞王守邊"的情形。
諸塞王沿長城線立國,從東到西,從內到外連成一氣,有效抵禦了蒙古人的窺伺。不過,朱元璋死後,皇族內部爆發爭奪皇位的鬥爭,燕王朱棣以武力奪得皇位,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即位後採用削藩政策。相繼削廢一些親王為庶人,並削奪諸王護衛,另將一些親王遷往內地居住。這樣做,完全削奪了諸王的兵權,實現了削藩的目的。但是,由此產生了北部邊防空虛的問題,使得明成祖只能遷都北京守邊。這樣,洪武年間的"塞王守邊",轉變成永樂年間"天子守邊"的局勢。
到了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明宣宗作出了一個讓明朝後悔兩百年的決定,放棄開平衛,遷開平衛到獨石堡。開平衛是北方邊塞要地,治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轄境相當今內蒙古正藍旗及多倫縣附近一帶。元朝時就有經營,明朝對此進行了整飭,北京順天府通向開平衛沿路都建有驛站,包括東、西兩線。東路十四驛,標誌地名古北口,全程七百六十五里;西路十三驛,標誌地名獨石堡,六百三十里。成祖4次北征都曾經過開平。但在永樂元年,為報答內附的蒙古兀良哈部「靖難」出兵相助之恩,成祖以其三個輔助衛所相贈,開平失去了後援。宣德五年(1403)六月,因為韃靼屢次進犯開平,宣宗下令將開平衛遷至獨石堡,棄地300里。此次開平衛內遷,使得明朝天子變成真的守國門了。遼東西部變成狹長的走廊,北方邊防因此更加空虛。
宣德以後作為第二防線中心的宣府、大同,已變成處於最前線的軍事要塞。由於明朝北部邊防的步步內縮,明初對蒙古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已成強弩之末。宣德以後更是每況愈下,只是沿邊築堡防衛而已。繼宣宗之後,明英宗低估蒙古實力,親率50萬大軍征伐蒙古瓦剌部,幾乎全軍覆沒,英宗自己也被也先俘虜。明朝廷一片混亂,危機時刻在於謙的力主抵抗下才保住北京。
[北京保衛戰]
明朝和蒙古為啥誰也滅不掉誰呢,從明朝來看,朝廷用於戰爭的經濟消耗已大大超出中原經濟力量所能承擔的負荷。明朝前期對蒙古的戰爭是在蒙古地方進行的,所以形成明朝軍事上戰線過長、兵力不足、軍事調動頻繁、糧餉不濟等種種困難。雖勞師遠征深入蒙古腹地作戰,但並沒能摧毀蒙古軍事實力,成祖之後就有力有不逮之感。而到後期權臣爭權奪利、宦官干政,人民難以生存,反抗鬥爭不斷,加之東南沿海"倭寇"侵擾,可謂是內憂外患,不堪重負,對蒙古只能採取守勢。
從蒙古方面來看,蒙古內部內訌不斷,先是汗位幾次易手。後又分裂成瓦剌、韃靼等部,此消彼長不斷內耗,而對明戰爭則在戰略上失利多,大多數時候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戰略意圖,這一切都使蒙古的實力大大削弱,再次一統天下的也幾乎不可能。明朝和蒙古經過長期交手,都沒有達到征服對方的目的,最終只能各據一方,長期對峙。所以,「天子守邊」是主動作為,但更多的怕還是無可奈何。
推薦閱讀:
※明粉和國粉的成因有什麼異同?
※除了腐敗與造反,什麼是壓倒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雍正和朱由檢對調明朝還會亡嗎?
※朱厚照是個好人么?
※正德皇帝朱厚照到底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