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帖)紀念田秀臣逝世20周年

(2011-12-28 16:08:03)標籤:陳發科棉花衚衕田秀臣博武網《人民日報》雜談分類:太極拳紀念田秀臣逝世20周年2004-3-22 10:21:00 博武網

田秀臣(1917-1984),河北完縣人。幼年體弱,因以習武曾學少林拳及器械長於哪吒槍、鎖扣槍、五虎斷魂槍。十八歲在崇外火神廟「大興第一武術社」從著名拳師唐鳳亭學形意拳,並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中和戲院等處做過表演博得好評。一九四一年,田秀臣在宣武區騾馬市大街王文通筆墨庄當掌柜,此處正與被譽為「太極一人」陳發科前輩的居所中州會館斜對面。因以得識並傾慕陳發科老師雄渾沉厚,剛柔並致的陳式太極拳。更為陳發科老師縱放屈伸,擒拿跌打「挨著何處何處擊」出神入化的推手功夫所折服。從而開始學習陳式太極拳。其間同學還有雷慕尼、李經梧、孫鳳秋等。為了學好陳式太極拳,他經常請陳老師到筆庄單獨教習,陳式太極拳一路就學了三年,後又學了二路。陳式大桿、太極棒、大捋、推手、亂踩花,並學習了肩、背、跨打的基本功。且留有與陳發科老師推手的五張照片,並在「沈家楨、顧留馨」所著《陳式太極拳》一書中被採用。

與陳發科推手一九四六年,在陳發科老師六十大壽時,田秀臣、李經梧、孫封秋、宋麟閣等四人正式遞貼、磕頭拜在陳發科老師門下,成為陳發科少有的幾位入室弟子之一。由於學習刻苦,所以其拳形酷似乃師。深為乃師所讚許並為同門所稱道。並曾受陳發科老師的委託到棉花衚衕代師傳藝。

1953年與陳發科、胡耀貞老師及師兄弟合影 二排左一 田秀臣一九六一年,田秀臣老師秉承師志,開始在東單花園傳授陳式太極拳,他保持了陳發科老師原有的風格特點,他行拳舒展大方,氣勢飽滿,動作剛柔相濟,快慢相間,松活彈抖,一氣哈成。一招一式以身帶手,周身相隨,螺旋纏繞,意氣融合,內外合一,瀟洒自如。給觀者以美的享受。招招式式無不刻求陳發科老師原有風貌,唯恐變改,因此從學者甚眾,成為承上啟下的一代陳式太極拳名家。

單鞭一九七七年應北京體育學院武術教研室的邀請在該院教授陳式太極拳。從學者有闞桂香、劉玉萍、周佩芳等教練及許多幹部職工。並拍攝了陳式太極拳第一部影視資料片,為保持陳式太極拳這一傳統古老拳種的原有風貌留下了珍貴資料,使後輩學有所本、學有所規、學有所成。一九八一年,日本太極拳協會三浦英夫知道委員長和副委員長中野村美、高谷寬顧問、武田幸子都先後慕名拜訪他。觀看他的表演與教學,還在日本八二年「太極」元旦號刊登了他的拳照。

左 海底翻花;右 白猿獻果改革開放後,常有好友、後人來京拜訪求教,他總是耐心解說,一一示範。一九八三年由陳家溝著名武術家陳伯先贈送一副書法作品,書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正在太極拳之循序漸進之鞭策警句,余既愚且懶惰,深感前輩之老當益壯之行果,田秀臣師叔正挽。葵亥正月伯先書於陳家溝學校」。這副作品表明了陳伯先為人謙遜的高尚品德和對田秀臣老師的敬慕之情。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日,他參加了全國武術工作會議,徐才等領導同志關於:必須加大力度,挖掘整理武術文化遺產的精神,給他以很大鼓舞,為了教好陳式太極拳,1963年他戒掉了抽了幾十年的煙,他對學員不論地位高低,經濟條件好壞,對拳的領悟快與慢,他總是一視同仁,耐心細緻,一絲不苟教會為止。對於經濟困難的同學他免收學費,並接濟過生活拮据的同學,因此得到了後輩學者的一致讚譽。正如一九六三年同學們贈給他的橫幅中寫到的「…秀臣師乃陳氏親傳,且練修並重,能調濟剛柔,拳形活潑,意中瀟洒,意氣融合,內外如一,乃德才兼備之良師。使吾輩學者易於深造,裨益大焉…。」由於田老師教學認真,平易近人,兄弟拳種的老師也都願到輔導站來串門,助興交流,有很多人帶藝投師。星期天在文化宮紅牆外有100多人,或交流學習心得,或切磋技藝。在當事情況下這盛況是空前的,八二年曾由人在《人民日報》撰文介紹當時的盛況。田秀臣老師因病於一九八四年仙逝,當時朋輩學生悼念者近千人。田秀臣老師離開我們二十年了。二十年來北京陳式太極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已經遍及全世界。田老師的後輩們沒有停歇,他們正積極努力,認真學習,繼承傳統,廣泛傳播。使陳式太極拳這一優秀拳種得到進一步發展。本文摘自博武網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欠官糧早完,要私債即還,驕諂勿用,忍讓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顛。常洗耳,不彈冠。笑殺那萬戶諸侯,兢兢業業,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機關,識彼邯鄲,陶情於魚水,盤桓乎山川,興也無干,廢也無干。若得個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哪道他世態炎涼,成也無關,敗也無關。不是神仙誰是神仙
推薦閱讀: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逝世享年91歲
周夢蝶逝世一周年紀念 | 周公夢蝶不解夢
阮玲玉逝世79周年祭聯祭詞
張國榮逝世十年祭的另類感想
周恩來逝世 葉劍英出於何考量「不願」親自致悼詞

TAG:紀念 | 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