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悟」話題???作文素材集萃

「悟」話題 作文素材集萃

一、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悟」字,古字是上面兩個「五」字相疊,然後加在一個「心」字上而組成的字形。《困知記》中說:「無所覺謂之迷,有所覺謂之悟」。《現代漢語》中對「悟」解釋為「了解、領會、覺醒」。

  請以「悟」為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寫作指導:「悟」是一個動詞,我們可以對這個動詞加前綴或後綴,將「悟」的範圍縮小,比如「悟道」、「悟生命」、「悟人生」、「悟生活」。我們還可以根據提示文字。論述下列觀點:用心去悟;要大徹大悟。不要執迷不悟;悟要經歷三個階段:了解、領會、覺醒。悟的三個階段也可以是:執迷不悟,若有所悟,恍然大悟(大徹大悟)。我們從「怎麼辦」的角度可以談「悟」的條件,如「悟,需要一個寧靜的氛圍;悟,需要對事物全神貫注;悟,需要有鍥而不捨的決心」。我們可以從「為什麼」的角度思考,比如「不悟則迷,不悟則失,不悟則亡」。

二、命題作文「悟」寫作指導及示例

作文:以「悟」為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自定,字數800字以上。

【審題提示】這是詞語式命題形式,首先,要仔細推敲「悟」的含義(「悟」,《現代漢語詞典》:「了解,領會,覺醒。」),並在「解詞」的基礎上對題目作整體把握和深層思考,進而在思維發散、展開聯想的同時,迅速捕捉自己感受較深、材料較多的思想點,以形成正確、鮮明的主旨。如由「悟」聯想到相關的詞語:感悟、覺悟、體悟……其次,審題立意時不妨運用「補充」或「設問」的方法使大題變小,虛題變實,進而確立鮮明的「主腦」。

如果寫成記敘文,可以構思成「通過我看到(聽到,讀到)的有關×××人或事,悟出……」,這時,題目「×悟……」就是你的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熟讀古今中外書籍,擁有大量事例史實,擅長寫議論文,當然可以把它寫成議論文,此時,由「悟」「補充」或「設問」而成的句子便可成為議論的話題。無論如何,「悟」應是文章的中心詞。

*下面的立意角度可視為切合題意:

1. 感悟人生 2.在讀書中領悟人生的真諦 3.愛之悟 4.「悟」的重要性:如「人生需要『悟』,才能不斷進步」 5. 「悟」是對人的自省 6. 「悟」是人的一段心路歷程

*對審題構思的判斷,要注意下面的問題

1.離開「悟」而作文:審題時,未能就「悟」引發聯想,通篇與悟毫無關聯。

2.「悟」是一個動詞,行文應能體現一個過程,否則只能視為基本合乎題意。

3.「感悟××」,如一本書、一個人,此類文章應視為作文涉及面較窄。

4.幾個小標題的作文應仔細分辨其內容,如「悟時間」「悟生死」「悟愛」「悟生活」,基本上是無法形成一個整體的。

悟 饒平二中吳路薇

清風徐來的夜晚,在萬家熄燈萬家眠的沉寂中,我依舊輾轉難眠。於是翻坐起身,於昏昏燈下翻開了擱置已久的《南佛》。首頁的一首詩映入眼帘——「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佛家願意把人比作物,本著「普度眾生」的原則,讓人一心朝善。然而,現實並不像佛門那般純凈和諧。功名利祿的追逐,勾心鬥角,落井下石置人於死地者也無所不有。我感悟的世界,太黑,太大,太複雜,以至我總在迷惘,在這樣的風氣熏染下,如何讓心中的菩提萬古長青,如何讓胸中的鏡台明凈無塵?

我看到了陶淵明,《南佛》是這樣評價他的——「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東晉那個朝代,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政途無望的陶淵明選擇了歸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試問古往今來甚蕃之追名逐利者,誰人能得如此生命的閑適,又有誰能夠給後世留下如此不朽的傑作?「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用行動告訴我,心無雜塵,便刀槍不入。

我又看到了李白,《南佛》中記載了他的一句名言:「我輩豈是蓬蒿人」。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大才子,不為當時的浮圖奢靡空虛之氣所染,所作詩文力攀巔峰。楊貴妃研墨,高力士脫靴,李白的眼中同有任何的一絲俯就,阿諛奉承之習在他身上不見了蹤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李白用酒告訴我,走自己的路,便刀槍不入。

繼續往後翻,蘇軾也駕鶴蹁躚而至。書中評價他,「古往今來,曠達者蘇君第一。」屢次被貶,讓他看清了政治的黑暗,看到了社會本身的醜陋現實。於是他駕著小舟走了,離開了這個世風日下的社會,尋找自己的天空。「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用豪情告訴我,讓心泛若不系之舟,則刀槍不入。我忽然有所感悟,人生在世,總難免會為世俗所染。但若能在追名逐利的社會中為自己開闢一方凈土,便能立於不敗之地。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能自凈心靈,不拘於時。

想到這裡,《南佛》已翻至尾頁,上面赫然印著——「菩提不是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地物,何處染塵埃?」

我會心地笑了。

東方,此時也露出也魚肚白。

【點評】本文的亮點主要有:(1)線索清晰,中心突出。文章通過讀《南佛》,寫出了自己「悟」的過程,表現了「若能在追名逐利的社會中為自己開闢一方凈土,便能立於不敗之地」的思想。(2)首尾呼應自然。既有詩句的引用,又有景物的襯托。(3)材料具體。主體部分的三則材料能圍繞中心展開。

【升格作文】 父愛如禪,只能悟(題目是「悟」) 饒平海山中學 沈劍宇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不曾顯老。時常有人問我:「你哥?」我淡然一笑:「不,我爸。」

寫了一手好字,好酒好煙,畫得一手好丹青,爛賭如命,一肚子的經綸,生活卻難免有些許的不檢點。(寫了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丹青,滿腹經綸,生活卻難免有些許的不檢點:好酒、好煙、好賭,這就是我爸留給我的印象。)如果真有五歲一代溝之說,那我想我和他的代溝大概比銀河還寬。且不說平時在家裡有他無我,單說我平時言行稍有不堪(當),那就是一頓毒打。我也提不起與他做甚溝通的興緻。而後更是將自己弄得離經叛道,沉迷網吧,交損友,無心向學,沉迷於玄幻武俠卡通言情中。白天與眾哥們兒招搖過市,晚上與某女同學海誓山盟。在他的眼中無法接受的事,我都做盡了。

偶爾見到他發間的銀絲,卻也會不由為他擔憂一下,但在他那冷冰冰的視線望來之時,卻又收回了一臉擔憂,重回劍拔弩張的勢頭。或許是我的錯覺,每每此時,總是感覺他是否(好像)嘆息了一聲。

這樣的父子,代溝大了。

又是一夜的狂歡,回家時連街燈都熄了。幽暗的街道帶過陣陣冷風,吹不走濃濃的醉意。腳下也是大擺八卦陣,朦朧的視線中自家門前的昏黃燈光下似乎一個身影正靜靜地佇立著。夜色中,他顯得好瘦小。那昏黃的光將他的影子拉得好長,也好孤獨。鼻子突然一酸。「哪去啦?」冷冰冰的語氣中仍掩蓋不了隱忍的怒意。借著酒醉,我扶著牆一甩手,「和哥們兒喝酒去了,沒什麼嚴重的大事(用反問句)。」「沒什麼嚴重?!你知不知道現在多晚了?」他終於吼了出來,「你知不知道我找了多少家網吧?我把電話都打爛了!你這臭小子還跟我說沒什麼嚴重的大事?」

醉眼定定地望著他,此時只覺得他好陌生,印象中他好似從不曾這麼吼過。

「你會擔心?」我將最惡毒的冷笑擺了出來,「你平時打我罵我的時候怎麼不說你擔心!你平時酒醉時對我拳腳相加的時候你為什麼不說你擔心?(兩句意思重複)你平時對我不聞不問的時候你為什麼不說你擔心?」借著酒瘋,我將平時積下的怒火也吼了出來,連新學來的罵人的詞也用上了。慢慢地,淚水終也不爭氣地流了下來。我用手一抺,一把推開他往屋裡鑽,手是一片濕潤(可刪,括弧內為參考的修改)。

許是很久以後吧,我一直會覺得那是極難堪的場面,自家屋前的四十瓦燈泡的光影,投射在父親那時的淚水上,點點晶瑩劃落,也劃開了那怎樣都填不滿的代溝。

褪去了一頭不倫不類的紅色長髮,離開了原本沉迷的損友圈子,老老實實地將心思放回學堂。雖與父親還是劍拔弩張的陣勢,但卻少了火藥味。某日我將寫著老師肯定評語的成績單丟在桌上然後轉身正欲走開時,他將一個手機包裝盒丟在桌上,眼神卻始終不離他的甲A聯賽,「給你的,今天你二十歲生日。」

我不可思議地看著他,只見他一抺笑意已爬上眉間。

大愛無聲。父親的愛本就是一部威嚴清冷的禪經,從不說出口,只能慢慢去悟……

【點評】這是一篇較成功的記敘文。作者通過寫與父親隔閡化解的經過,表現了自己終於明白父親對自己的一片愛,準確地體現了「悟」的過程。文章採用了欲揚先抑、暗示、結尾點題的寫法(見加黑處),描寫生動,使行文不呆板。文中有些表達欠佳(劃線處),同時書寫差,標點不規範,改動了標題。

于丹《莊子》心得之境界有大小 節選

我們今天所謂的有用,可能都是一些局部的有用。而真正這樣一種保全大人生以大眼界去做。那麼蘇東坡有句話叫做「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就是他說的無事得此生。李白也是一樣,一輩子謔浪笑傲,一輩子不服權貴。到老的時候杜甫去看他,說看看你老年還有什麼遺憾的事啊。一看,李白說,我就是求仙了道在這兒煉丹還沒煉好。所以他說我想起來晉代寫《抱朴子》寫神仙書的這個葛洪葛神仙。我從心裡覺得我就對不住他。杜甫聽得瞠目結舌。他說這樣一個人上不愧皇帝下不愧父母,偏偏覺得自己愧這麼一個不著調的煉丹之人。這是什麼人生啊?所以杜甫為他寫了一首絕句:「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說這就是李白的人生。「秋來」指人間晚秋。一生要回顧自己的時候,心中有什麼慚愧嗎?這人還在飄仍然是一個無根之人,這叫「秋來相顧」還像蓬草一樣飄著。問他有遺憾嗎?他說「未就丹砂愧葛洪」。那麼杜甫說好,你的人生是「縱酒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一句「為誰雄」三個字問得好啊。這說明在這個世界上,他不為君主、不為青史、不為功名。他不需要留下一個封號,他為的只是自己的心。所以他是一個無所羈絆的天地英雄。這種天地英雄就是中唐李賀在詩中所說的:「世上英雄本無主。」我們不要老覺得那種為國盡忠效忠與君王或者是效忠於一個主子那樣的一種忠臣死士。這些人是英雄嗎?真正的英雄是能夠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這樣的一種由自己的心智而決定的人生會給我們每個人開拓出不同的境界。這是什麼,這就是生命的覺悟。覺悟這個詞是一個佛家用語。大家可以看一看覺悟這兩個字的寫法很有意思。覺是下面有一個見字。悟是什麼?豎心一個五。也就是說,悟其實是我們的心。覺悟,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是看見我的心。這種覺悟我們問問自己,終其一生有幾個人看見了自己的心。你可以了解真箇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這個世界太難了解就是看見我的心,這才是覺悟。而覺悟在佛家禪宗的開悟中,被描述為兩個階段。覺是一個階段。比如說你聽了某種知識,有一個人跟你說了一句話。所謂醍醐灌頂,突然之間眼界通透,這叫有所覺。但是你長長的一生的修為,遇到任何一個事情做反觀內心,去考慮突然之間又明白一點什麼。這個長長的感受和如何參化的過程叫做悟。也就是說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點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感受結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終於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我記得豐子愷先生曾經這樣講過。他說,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別主真、主善、主美。我們的物質生活是主真的,也就是說每一個人他在現實中有規則有職業,要順應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求真實如此而已。第二重生活是他的審美生活,這種審美是三二好友一幫親朋大家在一起聽聽音樂,看看展覽啊,大家讀讀詩詞啊,完成這樣一種文學的陶冶藝術的享受,大家覺得已經很高級了。但是豐子愷先生說這一重生活是主美的,因為他完成了一個審美的過程。那麼他說,人生的至高境界是一種靈魂生活,這種靈魂生活是主善的。

(《三字經》中說人之初,性本善。但為什麼從古至今,這個世界總是充滿了爭鬥。于丹教授認為,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教我們要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所有的榮華富貴、是非紛爭都是毫無意義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個快樂的人生。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獲得一個快樂的人生呢?于丹教授認為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所有的榮華富貴、是非紛爭都是毫無意義的,但為什麼從古至今,這個世界總是充滿了爭鬥呢?)

這個世界上種種的爭鬥,看起來很殘酷,但是在莊子的筆下又很可笑。所謂小大之境,我們可以看到莊子把一棵樹,一棵葫蘆的功用,說到如此之大。但是他可以把世間很多曠日持久的紛爭說到很小。他曾經講到這樣一個故事。他說有兩個國家打仗,一個叫觸氏一個叫蠻氏。兩國呢,爭地而戰。為了打這個土地之爭,然後打得血流漂櫓,而且互相追殺。追得旬有五日而後反。一追殺就是十天半個月。然後兩國民不聊生。這個戰爭規模打得非常之大。所有的這些東西都給你誇張地說完以後。最後他告訴你這兩個國家爭的是多大的土地?這個觸氏跟蠻氏,一個住在蝸牛的左犄角里,一個住在蝸牛的右犄角里。這不可笑嗎?所以大家去看《左傳》,看先秦的史傳散文,會發現一個觀點叫做春秋無義戰。大家都在打著正義的旗號,但是其實在這種追逐這種本土利益的爭鬥中。沒有誰是絕對正義可言的。正義只不過是一個爭殺的幌子而已。所以看遍了這些血流漂櫓,當你明白他們可爭的土地,最大也大不過一個蝸牛殼的時候,我們會得出什麼結論呢?我們的生命都像電光石火一樣,轉瞬即逝。所以在這麼有限的生命裡面,隨富隨貴不管你是隨貧窮還是隨富貴,你走什麼樣的人生,最不應該扔掉的是歡樂。所以他說,如果誰斤斤計較,誰心胸不開,此生不能做到開口笑。那麼不開口笑是痴人。就是因為你這個人呢還是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沒有看得通透。所以其實有人問過佛祖說,什麼叫做佛。佛祖的這種回答叫做無憂是佛。也就是說真正想要達到逍遙之境,需要打破我們的常規束縛,讓我們自己以一種逆向思維的角度把這個世間很多看似天大的事,關於戰爭、關於政治、關於仇殺、關於很多恩恩怨怨。我們且把它看小了去,看作蝸牛殼裡的紛爭,看作電光石火的瞬間事。而另一方面,我們自主的靈魂且把它放到無限之大。

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們過往的生活大體相同。不在於客觀提供給我們哪些機會,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在有用無用的判讀上確立什麼樣的價值觀,而去利用機會。其實,換一個角度來想,當我們過分急功近利的時候,我們失去的春花秋月,不惋惜嗎?我們失去於孩子老人的天倫之樂,不遺憾嗎?我們失去了很多逍遙遊的機會,讓自己的年華迅速老去,而積累了一堆無用的事功轉化成自己的名片,想起來內心不愧疚嗎?如果今天我們以覺悟的態度反觀內心,重新審視莊子。那麼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目的是釋放自己,儘可能達到一個逍遙遊的境界。

馮友蘭先生新理學中的覺悟人生境界(摘要)

二、從「覺解」到「人生境界」

馮友蘭在《新原人》中說道:「人對宇宙人生底覺解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對於人底意義,亦有不同。人對於宇宙人生在某種程度上有所底覺解,因此,宇宙人生對於人所有底某種不同底意義,即構成人所有底某種境界。」

這裡的境界並非指我們生活的外部世界,而是指人在對世界的認識基礎上建立的主觀精神「世界」,是「人對宇宙人生」的了解而得到的「意義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說,境界不是外在的客觀世界,而是內在的主觀精神狀態。這種內在的主觀精神狀態主要有意義構成,即意義構成了人的境界,「人生境界」其實質就是意義的世界。

由於人生境界由意義構成,意義又是由人對宇宙人生的不同程度的覺解所產生的,沒有覺解即無所謂意義,沒有意義也無所謂境界。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人生境界就是每個人藉助自身的覺解能力,在覺解宇宙人生的基礎上形成的意義世界。以覺解說意義,以意義說境界,從覺解到意義再到境界,馮友蘭正逐步地向我們展開他的「人生境界說」。

三、覺解與人生境界

馮友蘭指出,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每個人的境界都是個體的境界,沒有兩個個體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也沒有兩個個體的境界可以完全相同。嚴格說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境界,甚至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此時此刻的境界。但馮友蘭認為,我們還是可以「忽其小異而取其大同」,將人生的境界大致分為四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此四種境界一次體現著人生境界由低到高的順序,是一種由低到高的動態發展過程。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決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或者說我們使用什麼來劃分或衡量著四種境界的呢?那就是覺解的程度。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覺解程度的不同使得獲得的意義不同,而不同意義的獲得決定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1、自然境界

「在此種境界中底人,其行為是順才或順習底。」

所謂「順才」,即順應其生物的本性,也就是率性而為,依據自然本性行事;所謂「順習」,即順應個人的習慣或社會的習俗,也就是照例辦事。在自然境界中,人並沒有清楚的覺解,無論是對外部事物還是對人自身的覺解都處於「未明」的狀態。照馮友蘭的說法,處於自然境界中的人不知有「我」,對「人之理」和「社會之理」亦毫無覺解。在此境界中,人的活動只是對「才」和「習」的順應,對於自然或社會的法則雖然都可以遵循,但卻都不是自覺的。建立在無覺解基礎上的自然境界,其實質是一種被動的人生。

2、功利境界

「在此種境界中底人,其行為是"為利』底。都是"為我』底,都是"自私』底。」

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為變為了「為利」的。所謂「為利」,即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其行為或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財產,或是為了增加自身的榮耀;或未名或為利。我們發現,在功利境界中,人已經有了自我的意識。他們改變了自然境界中被動的人生,採取了主動的人生態度,主動地追求「我」的名利。人的行為不再是盲目的順應,而是已經有了覺解,對於「自己」和「利」的覺解。但就其覺解的程度而言,功利境界中的人的覺解程度顯然是比較低的。

馮友蘭認為,在自然境界中的人無所謂「善惡」,因為它們無覺解;然而,功利境界中對「利」和「自我」的覺解導致了「惡」的根源。由於在功利境界的人的覺解程度太低,覺解的只是「我」的較低的部分,所以容易走向「惡」端。而哲學是讓我們求「聖」的學問。因此,我們有必要繼續提高我們的覺解,來抑制我們的惡端,從而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3、道德境界

「在此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行義』的。義與利相反亦是相成底。求自己的利的行為,是為利的行為,求社會的利的行為,是行義的行為。在此種境界中的人,對於人之性已有覺解。他了解人之性是涵蘊社會的。」

所謂「行義」,就是為社會謀利益。道德境界的人,對於人之性已有覺解,人們了解人之性蘊含了社會之性,明白了社會是「全」,人是社會之「全」中的一部分。人不但不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還需要通過社會來完善自身,即成就理想的人格。

進入道德境界的人,馮友蘭將他們稱之為「賢人」。從覺解的程度上看,較之前兩個境界,賢人的覺解有了一個質的飛躍。賢人對「人之理」和「社會之理」有了充分的認識,不僅覺解了「我」的全部,更覺解了「社會」的全部。賢人意識到「社會的制度及其間道德的、政治的規律,並不是壓迫個人的,這些都是人之所以為人之理中,應有之義」。因此,賢人能處處為社會著想,將社會置於個人之上。但賢人的道德境界仍不是人生境界的最高處,哲學所要帶我們進入的「聖域」,就是馮友蘭所謂的「天地境界」。

4、天地境界

「在此種境界中底人,其行為是"事天』的。在此種境界中的人,了解於社會的全之外,還有宇宙的全,人必於知有宇宙的全時,始能使其所得於人之所以為人者盡量發展,始能盡性。」

天地境界是馮友蘭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在天地境界中,人成就他自身的理想人格,即成為聖人。聖人站在「宇宙」的高度「事天」,盡情的自我發展,貫通與天地之間。從覺解的程度上說,天地境界中聖人的覺解已經達到了最高的境界。他已經完全得知天、知性,不但成為了社會的一部分,更是成為了宇宙的一部分。完全的超乎於社會,天地之外,到達了一種莊子所說的「無待」的境界。在境界上,聖人達到了頂峰,故謂之「極高明」;在行為上,聖人仍「不勉而中」,故謂之「道中庸」。「極高明而道中庸」,乃是馮友蘭認為的理想人格,也是他所認為的中國哲學的精神。

「悟」的探究——讀悟《西遊記》

《西遊記》是一部受明代心學思潮影響的、以發掘自我生命的根本去體悟天地玄奧的神話小說。按照一篇評本——《西遊記總批》的說法,西遊記最主要和最有特徵性的精神是在於「遊戲之中暗傳密諦」,在神幻滑稽之中蘊涵著哲理。這個哲理就是——心學。作者在客觀上倒是張揚了人的自我價值和對於人性美的追求。

《西遊記》的主要篇幅是描寫唐僧及其徒弟(包括悟空、悟能、悟凈和白馬)一行,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過程。在這八十一難之間,雖前後沒有什麼內在聯繫,確基本上是模式相同的,因而給人以一種循環往複的感覺。這些周而復始、形形色色的妖魔與險阻,其實都是象徵著「修心」過程中的障礙。比如就自然屏障來說,第六十四回寫到一望無際的荊棘時,特別提示了一句:「為人誰不遭荊棘?」這就清楚地把自然現象與人生修鍊聯繫了起來。至於說到各色妖魔,在小說中,曾借觀世音的口說道:「菩薩妖精,總是一念。」換言之,妖魔實生於一念之差。所謂「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小說描寫了八十一難的磨練,無非是隱喻著明心見性必須經過一個長期艱苦的「漸悟」的體道過程。

《西遊記》其實就是一部悟書,而「悟之者,在儒既可成聖,在釋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君不見小說的開篇回目便是「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即是「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這靈根指的是什麼?元神又是何物,而悟徹菩提又作何解呢?再如第七回又有詩曰:「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聖齊天非假論, 官封弼馬是知音。馬猿合作心和意, 緊縛牢拴莫外尋。萬相歸真從一理, 如來同契住雙林。」

把詩和回目標題聯繫起來,就已經回答得很明白了:孫悟空的猿猴形象就是要代表人心的,齊天、弼馬都有它的特定含義(「心猿意馬)。必須緊縛「心猿」、牢拴「意馬」,馬猿合作,才能修成大道,與如來成為一體。而且詩中明確指出「莫外尋」這個關鍵,也就是說要「心領神會勿尋它途」(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只有心中悟到「道」(「悟徹菩提真妙理」)才能「從理歸真」。

傳統儒家的「悟道」 張宏敏

在中國儒學史上,歷代碩儒多有通過修養功夫,或養氣、或慎獨、或靜坐、或格物……來自悟證道的體驗歷程,明代浙江大儒王陽明(1472—1529)的「龍場悟道」經歷堪稱典範,也為當今學者所津津樂道。那麼,「悟道」對於傳統儒家生命個體而言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境界?

但凡歷史上儒家悟道者,大都經歷過諸多磨難與挫折,或生活窘迫無著落,或仕途坎坷無依靠,面對磨難歷練,生命個體對名、利等慾望的追求很少;這時,生命個體的經歷體驗就會與平常通過「讀聖賢書」而日積月累的聖賢心境相印證、吻合。在這種自覺狀態下的體驗者,渾身上下充滿無限能量,身心會專註、集中於一點,這一點可以是歷史上一位儒家聖人,在當下,體驗者已經與這位聖人完全吻合,猶如此聖附體;體驗者自身體力、心力俱飽滿昂揚,猶如一個擁有無限電能且永恆發光的「質點」,光芒四射;在此場景之中的體驗者身心愉悅,手之足之舞之蹈之,一派怡然自得的狀態,宋明理學家的「孔顏樂處」就是這番情景吧!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即便睡在棺材之中而依然能獨樂之:以上就是儒家所說的「自證悟道」。

「證悟」在體驗狀態,宋明理學家那裡,還有一種譬喻:「海底涌日輪。」也就是說,證悟的境界猶如早晨蓬勃而升的一輪太陽,萬光普照「心田」,同時肉心下丹田處擁有一個能量無限的「質點」,在心胸中跳動迸發,一番朝氣蓬勃的氣象。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自家所具的「良知」、「良能」的流行發用:因為悟道者生命本體已經完全與「聖賢氣象」相印證,到了一種回歸生命本體本真狀態,好比嬰兒般的「良知」狀態,求得了那顆「放心」;再者,在這種狀態下的悟道者,其身心已經獲得了一種源源不斷的能量源,如同亞聖孟子強調的「良能」。

生命個體在自悟證道之後是否可以就此罷手,不再進行日常人倫生活、從事生產,而「無所事事」,一心體驗這種愉悅的狀態呢?絕對不可以,如果這樣的話,就容易走向極端,好比印度小乘佛教的「自了漢」,止求得個人解脫,於己於人皆無益。而自印度傳入中國的大乘佛教受儒家文化經邦濟世精神影響,有強調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因為儒家講內聖外王,生命個體在自證得道之後,還必須「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些對家人、對他人、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進而言之,生命個體在證道之後並不是不需要任何修養功夫,證道的直覺體驗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要繼續不斷地「提斯」這顆已經呈現的「良心」,「念茲在茲」,時刻不能放棄此「心」,這就是道德踐履功夫的持續。用孟子的話就是說要不斷地「養浩然正氣」,通過「寡慾」、「存夜氣」等手段來「盡心、知性、知天」;如果在「得道」之後,放鬆警惕,被世俗慾望(諸如名、利、色等)所障蔽,放棄精進,「悟道」體驗猶如「曇花一現」,誤己欺人。所以,作為已經「悟道」的生命體驗者一旦自證,須繼續努力,繼續用工,使此「道」永恆,此「心」永恆!

像王陽明幼年時期便以「讀書成聖賢為第一等事」,有此發心,便精進向上,發憤用功;至「龍場悟道」,自證本心光明,不須他求,又證「知行合一」,且「事上磨練」,躬行實踐;至晚病逝於江西,臨終遺言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後世學者對此評價頗高:中國近代維新派思想家梁啟超以為「陽明的學問,得力於龍場一悟」;現代新儒家的開山祖師熊十力(1885—1968)指出「陽明之學,確是儒家正脈!」順便提一下,陽明後學羅近溪(1515—1588)也堪稱儒家證道者之一,史料記載:萬曆十六年,「從姑山崩,大風拔木」,羅洪先預知自己會在農曆九月朔日謝世;他的學生得知後很悲傷,請求自己的老師再多活一天,羅氏允諾,翌日「午刻乃卒」(詳見《明儒學案》卷三十四《泰州學案》)。一般以為,這也是傳統儒家悟道的典範案例。

最後總結一下儒家聖人悟道的歷程:首先,應該發心立志成為聖賢,有一種努力上進的目標,通過讀「聖賢書」以及工夫實踐(變化氣質)來為證悟做準備,這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其次,一旦內外因緣具足,時機成熟,當下便可證悟本心,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再次,在悟道之後還必須繼續提撕此心,「念茲在茲」,使此「道」永駐,此「心」永在!

道家「自然之道」及其現代美學價值(節選) 梁偉華 何明智 《人民論壇 》

【摘要】莊子的自然之道,即「無言」之說,在歷代均得到了一般文人學士的推崇,甚至成為人們評論作品高下的根據或準則。中國詩學的最高境界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個「不著一字」,靠的就是「悟道」。中國古典美學資源在現代文化中依然具有積極的建構功能。

莊子的無言之說及其接受

莊子的美學思想極其豐富,僅對於「美」的見解,就有以「聖人法天貴真」而論美與真的關係,以「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而論自然之美,等等。為了進一步說明美的法則,莊子還提出了諸如「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秋水》)、「言者無所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等觀點,首開了無言可以拓境之先河,豐富了中國古代美學的理論,拓展了美學內涵的空間。在莊子看來,自然就是純而又純的客觀存在,要想認知它,即要獲得「道」,只能去「法」自然,即通過「心齋」、「坐忘」,通過尊崇自然的法則,尊崇與自然同趣而無絲毫人為創造痕迹的「天樂」或「真畫」來實現這一目標。所有這些,都構成了莊子文藝美學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莊子的這種自然的觀念,「無言」的學說,在歷代均得到了一般文人學士的推崇,甚至成為人們評論作品高下的根據或準則。這一根據或準則進而演變成中國詩歌學美學中的詩文自然論,開啟了「中國文學以自然為審美理想,在師造化觀念指導下,以創造這一意境為作品的最高品位」的文學創作理念,最終形成了與儒家思想「文以載道」、「經世教化」不相一致的美學觀點。

儒家倡導積極入世的人文精神,但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一旦無法實現這一美好理想時,人們往往就會將自己的夢想寄之山水,以求精神上的解脫。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他們從莊子的學說中得到了啟發,於是,他們在文學創作上不拘於表面上的語言文字,而注重於言外之意的創造。例如《文心雕龍·隱秀》中的「義生文外」,皎然的「情在言外」,劉禹錫的「義得而言喪」、「境生於象外」,司空圖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蘇軾的「沒在酸咸之外,可以一唱三嘆」,嚴羽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以及後來的神韻說、境界說和滋味、妙悟說等,無一不是莊子「無言」之說的翻版。

滋味說和妙悟說是中國古典詩學理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鍾嶸在《詩品》中就明確地將滋味說看成是詩歌藝術最高的審美標準。唐代的司空圖在滋味說的基礎上提出了「辯味」的思想,因而成為了唐代詩味中的最高代表。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辯》中,用「妙悟」接替「辯味」來揭示詩審美的本質,他以興趣取代了韻味,認為無論學詩還是論詩都應該以具備中國古典文學最優秀的詩歌為對象,才能「悟入」詩的真諦,從而達到詩的審美超越。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他還將以體物抒懷的孟浩然詩與說理議論、力補世事的韓愈詩作對比,說明妙悟與學力即審美與認知的界限。他認為漢魏之詩有詩味,是出於自然、不自覺的「不假悟」;由謝靈運至盛唐以興趣(興緻)為詩,便是成熟自覺的「透徹之悟」。盛唐以後的許多詩人對於詩的特質不能給予恰切的理解,因而缺乏興味,做詩帶有功利目的,是「終不悟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先經過三種境界,其實他所說的境界正可以「苦尋」、「對待」、「妙悟(頓悟)」來描述。

悟道與無言之境

中國詩學的最高境界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個「不著一字」,靠的就是「悟道」。所謂悟道,就是領會道理的意思,佛教里指領會佛理。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之言論,開啟了「不言」之教,「無為」行事的先河。《說文》中說:悟,覺也。華裔學者葉維廉(Wai-Lim Yip)在《中國詩學》一書中論述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批評方法,他曾引用了一段禪宗的對話:「問,何為佛法大意?答:春來草自青」。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悟」的重要性。由此,無聲勝有聲成了中國古代詩學審美過程中孜孜以求的勝境。

詩歌是作者充滿神思的自由表達,但如何表達,不同的民族都會有不同的表達方法。很明顯,中國詩學所追求的無言之境,是與中國特有的語言、思維方式分不開的。與其他語種相比,在表達語義上,漢語更加崇尚簡約性,甚至達到了惜墨如金的地步,如「日暮蒼山遠」、「風雨夜歸人」等句雖然簡練,但是每個字都孕含著大量的信息,需做跳躍式聯想才能正確地理解原義。所以做詩時,是「推」好還是「敲」好,需字字斟酌才行。這種無言之境的創造,在西方的一些藝術作品中也可不時見到。如「從莫奈的《日出》到畢加索的《亞威農少女》,從蒙克的《吶喊》到蒙德利安的《構圖》,其線條的交錯、色塊的重疊,均突破了目的限制,使畫面馳騁於想像之中,使作者的靈感、頓悟和自由精神得以充分發揮。這些都和老莊直覺思維具有暗合之處。」

魏晉以後對莊子虛靜觀的繼承與超越

「老子、莊子的虛靜觀,是悟道的方法和手段」,「虛靜」是中國古代審美心理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老子最早提出了「虛靜」的概念,《老子·十六章》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日靜。」從而。莊子繼承了老子的虛靜觀並進一步將其完善,認為「聖人之靜也,非日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 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夫虛靜,陪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莊子·天道》)在這裡,無論是老子的「致虛極」還是莊子的「水靜猶明」,「虛靜」的最高的境界,即「極端寧靜的悟道境界」的哲學觀念對中國古代審美心理的發展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魏晉開始,莊子的「虛靜」說就被廣泛地運用到文藝理論和創作實踐中了。陸機最早將「虛靜」理論運用於文學創作研究中,提出了在藝術構思過程中進入一種虛靜凝神的心理狀態的觀點。劉勰則進一步將「虛靜」理論運用於藝術構思心理研究中,《文心雕龍·神思篇》說: 「樞機方通,則物無隱貌;關鍵將塞,則神有遁心。是以陶鈞文思,責在虛靜,疏渝五臟,澡雪精神。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鬩以窮照,馴致以懌辭。然後使玄解之宰,尋聲律以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很明顯,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中有關虛靜的闡述受到了老莊的深刻影響。《神思篇》中的詞語和典故如「疏渝五臟,澡雪精神」、「玄解之宰」、「窺意象而運斤」等,均來源於老莊的典故和傳說,這說明劉勰深受莊子思想的影響。

道家語境下的中國現代美學

莊子與中國現代美學。中國古典美學資源在現代文化中依然具有積極的建構功能,因此,發掘古典美學資源的現代價值、彰顯其現代意義,無疑是古典美學研究的重要趨向。自然,中國現代美學的內容十分複雜,但從王國維、魯迅、郭沫若、朱光潛、宗白華五位美學家為代表的大家中,自能體現出莊子與中國現代美學的關係。王國維是中國現代美學的開啟者,魯迅是現實主義美學代表,郭沫若是浪漫主義美學代表,朱光潛、宗白華則可以說是專門的美學家,他們與莊子的關係顯示出莊子美學參與現代美學建構有一個從「潛運」到「浮出地表」的邏輯進程。

道家意象的現代表現。在道家的各種文本中,頻繁出現的意象大致可分為四類: 遠古意象、山水意象、女性意象、嬰孩意象。這四大意象雖然在意象表徵上各不相同,但其深層的美學蘊涵都指向本真未鑿的「自然之道」的理念內核。而這四大意象的頻繁顯露,表明了道家文化試圖喚醒本真自我、找回失落本性的自然主義立場,以及重建被虛偽文明所湮沒的自然審美理想的努力。與之相對應的,現代大家們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了返璞歸真的道家理念。我們從沈從文的創作中便能窺見到這一點。

沈從文的湘西鄉土小說創作,實際上就承繼和融會了中國古代傳統美學思想中關於自然美的內在精華。在他的作品中,他常常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風俗為背景,描繪了遠離都市塵囂的田園風光,歌頌了原始的、淳樸的民風以及下層勞動人民傳統的人性美,表達了作者對在都市文明侵襲下傳統美德淪喪的哀嘆以及對於傳統「小國寡民」生活的深深眷戀。如果讀一讀的他的《邊城》,我們便可以感悟到,其作品中時時散發出來一份孩子般的單純氣。作者本人也承認,他在北京城生活近六十年,當生命已瀕於衰老遲暮,但在情緒方面卻始終若似停頓在一種「嬰兒」狀態之中。這種嬰兒狀態,正是道家哲學中嬰孩意象中的具體表現。

佛家之「悟」

一.佛教所云之「悟」是什麼?

說到『悟』,是語言所表達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顆糖,感覺很甜、很好吃,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說破了嘴皮,沒有吃的還是不能體會,『悟』就像這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自證自覺境界,所以禪宗說『悟』是『言語道斷,不立文字』的。

雖然『悟』不容易借語言文字傳達,但是『悟』是絕對可以體驗的一種境界。由悟之中,可以體驗到『生命的奧秘』,生命是無限偉大,無限喜悅的存在。由悟之中,可以領略出『時間的永恆』,一剎那、一轉瞬都可以通往永恆的瀚海。悟,可以使我們體會『空間的無邊』,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悟,更可以使我們體認『人我一如』,原來你和我不是兩個人,你和我是一體一如的。『悟』是有聲音的,『悟』的聲音怎麼樣?是『崩』的一聲,震破混沌蒙昧。『悟』也有速度,用『電光石火』來形容還不及萬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虛空,消滅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實光明!

『悟』的內容究竟是什麼?悟的內容是『有無一體』,不是先『有』後『無』,或先『無』後『有』,而是有無同時俱在,悟是沒有先後的。悟的境界使我們可以隨順這個世間,覺得跟世間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們與世間違背,覺得方枘圓鑿,格格不入。悟是一種『通達的茫然』,也是一種『茫然的通達』。悟的那一刻,豁然通達了,回頭看看以往執著虛妄的世界,覺得茫然;這是『通達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無際裡面,突然電光一閃,照破無明迷霧,頓見光明燦爛的世界,這就是『茫然的通達』!

悟是什麼?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頭,有時忽然靈光一現,「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然面目,就好像瞬息間回到久別的故鄉,見到了睽違的爹娘,『忽然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悟了之後,可以讓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來都是親人,千峰萬仞也視同故友。悟了之後,也可以讓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別倦歸的遊子,回到慈母懷抱,感激涕零再無一言。

悟是什麼?悟是認識之後再進一步的識破、勘透,好比百尺竿頭往虛空處再上一步,這一步跨出便能舍掉百尺竿頭的依靠,遍歷虛空,來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後更深刻、更透徹的洞悉,對生命再深思、再參透的體悟。

悟是什麼?悟是親證的體會,悟是明確的觀念,悟是透視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覺醒,悟是明白的領會。悟是『生死一體』,悟後覺得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悟是『動靜一如』;浮動的世界裡有一個涅盤寂靜,在寂靜的世界裡,又有無數生命在欣欣向榮地活躍著。悟更是『有無一般』,有固然很好,無也非常豐富,從『無』之中,還可以生出千千萬萬個『有』!悟的時候,『來去一致』,來也未嘗來,去也未嘗去,親朋相聚,好友離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們從矛盾中得到統一,從複雜中發現單純,從障礙中找到通達,從枷鎖中獲得解脫!

二.悟後風光

開悟之前,世界是一片迷濛渾沌,開悟之後,又是一番怎樣的氣象呢?開悟之前,人生是一場貪嗔痴愛,開悟之後,將是一段如何的風光呢?悟後的觀念,與未證悟之前會有什麼不同的轉變呢?

古人說:『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萬般可忘,難忘者閑名一段。』世間上的人執迷於塵勞五欲,一面系縛自己,一面又要別人幫助他解脫。悟,是觀念的改變,智慧的體現:未悟之前,心裡種種執著,貪戀功名富貴,計較人我是非,沉溺虛幻情愛,放不下也解脫不了;開悟之後,能掙出名韁利鎖的捆綁,衝破情關慾海的迷離,朗朗觀看世間,頂天立地生活於宇宙。

有人以參禪前後的不同感受來說明悟後的心境;沒有參禪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的時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開悟之後,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因為我們內心貪求執著,不能體會山水的清明,因此看山是山,與我無關,看水是水,於我何益?但是經過一番歷練提升之後,再來看看山水萬物,『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水鳥樹林都是我的朋友,溪聲流水都是我的知音。一草一木、一花一葉,無非真理法身;一沙一石、一山一水,無不是如來妙諦,山河大地、宇宙虛空乃至一切眾生,都是從我清凈自性所湧現出來的。山水不再是心外的山水,而是我心內所流露的智慧活泉。

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參禪頗有見地,曾經做了三首詩偈來表明他參禪悟道的三個過程。第一個階段是尚未參禪的情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指的是心被光怪陸離的假相所迷惑,而不能認清真正的自己,彷彿置身於虛無飄渺的山巒之間,卻看不清廬山的峻峭面目。第二階段是參禪而尚未開悟的心情:『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物,廬山煙雨浙江潮。』雖然千般尋覓,卻被迷濛的山嵐雲氣遮斷了去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沒有悟道,實在心有不甘。驀然回首,才知道廬山就在那煙霧江潮之中。放下思慮,才知道吃飯還是吃飯,睡覺還是睡覺,只是滋味不一樣了。因此第三個階段即是悟道之後的境界:『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涓涓的溪流、青青的山巒,都是如來的真理化身了。

開悟之前看一切萬法,如翳在眼,霧裡觀花,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開悟之後再返觀世間諸有,如盲重光,煙霧盡散,可以如實看清山河大地的本來面目。悟前、悟後的看法,宛如天壤之別。

五、改變我們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機用、隨緣放曠的自在生活,是超絕較量計度,絕對純真純美的自然生活。『山高水長,柳綠花紅;日照則溫,風吹則涼。』山川草木,大地山河無不蘊藏著無限的禪機;煦日照耀,微風吹拂莫不透露著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充滿真的純凈、善的純德、美的純情。連最簡單的飲食,在禪師們悟道的生活里,也有一份自然洒脫的境界。

有人向趙州禪師請教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意?」禪師回答說:「吃茶去!」這人又問:「什麼是父母未生我的本來面目?」禪師回答說:「洗缽去!」

吃茶、洗缽和參禪悟道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我們能從日常生活的吃飯、喝茶之中,品嘗出般若妙味,就能見自己的本來面目,與三世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遠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樸的這顆『平常心』中體證。

悟道的生活是絕對自由自在的無住生活,住於生死塵勞之中,卻不被五欲所牽繫;住於涅槃無漏的世界,卻不耽著涅槃的安樂。彷彿出淤泥而不染的凈蓮,植根於污濁的現實世界,而成就莊嚴清凈的國土。悟道的生活是參透凡情、無牽無絆的生活,住於喧嘩的十里紅塵,常懷遁世歸隱的出離心;住於清幽的林邊水下,恆發度眾濟世的大悲願,宛如行雲流水,隨緣度化,舒捲自如。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說:『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覩人青眼少,問路白雲頭。』真是一種以無住為安住、因無得而真得,洒脫自在、逍遙悠遊的中道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絕對大慈大悲,擔負眾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為出家人勘破紅塵,過著青燈古佛的生活,是消極避世的悲觀作法,其實出家人是勘破塵囂的虛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爭利奪,而積極追求更超脫真實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退縮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積極投入真理之旅的壯舉。唯有勘得破、看得徹,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懷,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業。

臨濟禪師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樹木,師父黃檗禪師看到了就問他: 「山上樹木已經這麼多了,何必又去種樹呢?」臨濟禪師回答說:「那些大樹是前人種植的,我也來種一些,留給後代子孫做榜樣用吧!」禪師這種不求自利,與天下人作蔭涼的胸懷,是崇高無上救世精神的顯露。

開悟的境界需要自己親自去實證,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實際去體驗。想要學會游泳,縱然遍覽游泳指南的書籍,具備一切游泳常識,如果不下水一試,終究是旱鴨子一隻,不能成功的。讓我們在真理的大海里,每一個人都成為泳技高超的能者!

人的思維是有局限性的;跳出圓圈看圓圈,或許更能認清它的本質。 

六祖慧能頓悟得法經過

六祖慧能大師,俗姓盧,祖籍范陽人,在唐高祖武德年間,因為他的父親宦於廣東,便落籍於新州。三歲喪父,其母守志撫孤至於成立,家貧,采樵為生,一日,因負薪到市上,聽到別人讀《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段,便有所領悟,別人告訴他這是黃梅(湖北)的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禪師,平常教人讀的佛經,他便設法到黃梅去求學習禪(這時他並未出家為僧)。五祖弘忍禪師初見他時,便問:「汝自何來?」他便答道:「嶺南。」五祖說:「欲須何事?」他答:「唯求作佛。」五祖說:「嶺南人無佛性,怎麼做佛?」他答道:「人地即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五祖聽了,便叫他跟著大家去做苦工,他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和尚要我做何事?」五祖說他根性太利,便叫他到槽廠去做舂米的苦工,他做了八個月的苦工,有一天,五祖宣布要傳授衣缽,選付繼承祖位的人,叫大家呈述心得。這時,跟從五祖學禪的同學,共有七百多僧人,有一位首席的上座師,名叫神秀,學通內外,素來為大眾宗仰的學者,他知道眾望所歸的意旨,便在走廊的牆壁上,寫了一首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看了神秀偈語以後,便說:「後代依此修行,亦得勝果。」他從同學那裡聽到這首偈子,便說:「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同學便笑他說:「庸流何知,勿發狂言。」他答道:「你不信嗎?我願意和他一首。」同學們相視而笑,卻不答睬。到了夜裡,他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請人在神秀原偈旁邊,寫了一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看到此偈便說:「此是誰作,亦未見性。」眾聞祖語,遂不在意。五祖卻在夜間悄悄到了碓坊來,問他米白了沒有?他便答道:「白了,只是沒有篩。」(師篩同音,如此師生問答,都是雙關語)。五祖便以杖三擊其碓而去,他便在三更人室,承受五祖的心傳,當時五祖曾再三征潔他初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旨,他便於言下大徹大悟,遂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於是五祖又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大丈夫、天人師、佛。」隨即傳付衣缽,為中國禪宗道統繼承人的第六代祖師。

五祖弘忍禪師自傳心印以後,就在夜裡送六祖慧能渡江南行,親自為他把櫓說:「合是吾渡汝!」六祖答道:「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能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聽了便說:「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五祖自此以後,就不再上堂說法,大眾疑怪相問,便說:「吾道行矣!何更詢之!」又問:「衣法誰得耶?」五祖便答道:「能者得。」於是大眾聚議,盧行者(行者乃唐宋時代佛教對在家修行人的稱呼)名能,一定是他得法潛行了,就相約追蹤。大家經過兩個月的搜索,在六祖到達大諛嶺時,追逐眾中,有一將軍出家的惠明和尚,率先而登,追及六祖,六祖便將衣缽擲置石上說:「此衣只表示徵信而已,豈可以力爭嗎?」惠明又舉衣缽而不能動,便說:「我為法來,不為衣來!」六祖便說:「汝既為法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惠明聽了,停了很久,六祖乃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唐代口語,稱這樣做與么),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便在言下大悟。復問:「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意密旨否?。六祖說:「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因此,惠明即下山詭稱嶺上並無人跡,而使追者從此散去.

此後六祖匿居在四會的獵人隊中,經過十五年時間,才出來到廣州法性寺,適逢印宗法師在寺里講《涅槃經》,他就寄寓在廊廡之間。幕夜,風颶剎幡有聲,兩個和尚正在辯論,一個說是幡動,一個說是風動,爭論不息,六祖便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普通對人的尊稱)心動。」因此而蒙印宗法師的賞識,宣告找到了禪宗第六代祖師的消息,會集大眾,為他剃髮授戒為僧,後來他便居留曹溪,大弘禪道。

毛主席對六祖惠能也十分欽佩,1959年10月22日,毛主席在同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談話時說:「從前釋迦牟尼是個王子,他王子不做,卻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塊,做了群眾領袖。我不大懂佛經,但覺佛經也是有區別的。有上層的佛經,也有勞動人民的佛經,如唐朝時六祖的佛經《法寶壇經》就是老百姓的。」

如何把人升華成為比較有力量的存在?如何把人生凈化、改良的更好一點? 【台灣】星雲大師

財富的有形與無形

企業家和出家人不同的地方是,企業家們創造有形的財富,出家人創造無形的財富。企業家創造的有形財富,有益於我們國家地位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個人出家,跟企業家的貢獻不一樣,我是創造無形的財富。比如我在宜興建造這樣一個大覺寺,不一定要把它看成是個寺院,我在建一個人生「加油站」。如果人活得很艱辛的時候,好比汽車需要加油了,來到這裡以後,得到一點佛教的加持、得到佛法的鼓勵,為人生改變一些觀念、增加一些勇氣。

我在這裡建造這樣一個寺廟,是想把它建造成一個學校,讓社會大眾在學校之外的學校里,可以學一種慈悲、學一種道德,學習一種智慧,學習人生為人處世、維繫心靈的一些東西,比如像佛法、般若智慧、佛教的真理——真如佛性等等,也可以說自己的心。心即一切法。佛法的根本就是要我們開悟,要讓我們過得很自在。

人世間所有的財富不光是有形的,還有無形的,比如道德、因果、正義、慈悲、信仰、真理、平安等等,都是我們的財富。

我為什麼講無形的財富呢?因為過去有一些信徒常常跟我講:「師父啊,你是做和尚的,你如果不做和尚,在台灣你就和王永慶一樣。」王永慶是台灣的「經營之神」,我怎麼能和他比呢?但是我自己再想想:其實,王永慶的財富也不及我多。為什麼這樣說呢?他作為台灣首富,不管有多少億,它都是有形有相的、有數字的。我的財富是無數字的。我自己的心,能包容天地,天地不是我的,宇宙三界、大千世界的東西,我不可能佔有它們的。

就像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心裡有無形的財富,人生也自豪。

真心、因緣與財富

心能創造我們人生,像藝術家、繪畫家創作繪畫一樣。人世間萬物,就我們人有「生、老、病、死」。但是因為你有「心」,便可以不死。這個「心」不是心臟的「心」,而是「真心」。基督教有一句話很好,叫做「信即永生」。但是相對也有一句話,「不信也能永生」。人本來就不死,死的是軀體,活得是「心」,不死的「真心」,人人都有「真心」。

如果開悟,有了這個認識和信念,就對生命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就不憂不懼,不懼怕「生、老、病、死」。世界是輪迴的,一江春水向東流,流著流著就回來了。

我們的心既可以馬上上天堂、也可以隨時下地獄,一念生天堂,一念生地獄,每天我們都要在天堂和地獄來來回回很多次。希望我們慢慢能修鍊到「自在常足」的天堂,不跟地獄來往,這是最高功德。

「緣」,即是世間法、萬事萬物都是因緣而生的,沒有獨立存在的東西。

這個道理,舉個例子來說:比如你們前面的桌子,有人問「這個是什麼東西?」你說「這不是張桌子嗎?」人家說:「錯了,這個桌子是個假相,是假的樣子,它的真相是木材」;但是如果你說「它是木材」,人家又說「錯了,它真的應該是棵大樹吧」;你說「它是棵樹」,人家又說「錯了,它是一粒種子,幼苗。經過陽光、空氣、水分的滋潤,緣分把它結合起來,才成為樹芽、成為木材,成為眼前這個東西」。所以,世界就是「因緣」結合成的。世界整個地是個「因緣」。

關於生命的終極真理,不同的宗教理解是不同的。一般的宗教是直線思維的,「人從哪裡來?上帝創造的」。「上帝從哪裡來?本來就有的」。接受了就是真理。佛教不是這樣的,像剛才講的,一切都是因緣而生,不是獨立存在的。

所以,我自己在想:如何把人升華成為比較有力量的存在?如何把人生凈化、改良的更好一點?一切都要靠緣,是「緣」讓我們存在。我們自己的生命只是很短的、其中的一點。因此,我們要和大眾融入在一起,大眾就是我的生命。

我覺得不要怕看到生命的生死,這很自然,不必去怕。是緣我接受,乘緣再回來。對生命要有信心,對生命要有徹底的認識,不要為生命的來去有太多掛礙。

對於財富也是這樣,你再多財產,無論銀行賬戶上有多少錢,你不在了之後給誰?我們要把它用在該用的地方。財富用了才是自己的,存在銀行里都不是自己的。像王永慶積攢了很多財富,卻給子女留下了很多麻煩。有了財富,會運用財富的人,才是真正富貴的人。

覺解與智慧

企業家是有福報的,能積聚財富;當然也有智慧,把財富散播、運用得當。我現在用四本佛教經典的四句話,每本經里選一句話送給大家。

第一句話是《華嚴經》里的一句話,叫做「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記你最初的志願和想法,只要不把當初的志願忘記,後面的很多事都好辦。

各位企業家,當初你們立志奮鬥,要建功立業,希望能發展事業,創造財富。現在已經達到這種志願了,你也不要忘記你最初是為什麼想要創造財富,要記住這個最初的意念。當初你憑因緣事業順利,到了現在就要靠你的智慧,為社會、為國家、為民眾做一些奉獻。

所以,我要跟各位分享一句:人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志願,就能為人增加力量。

第二句話,就是《維摩經》里的一句經文,叫做「不請之友」。我們出來交朋友做事情,都說:「你怎麼沒有請我?」「你們怎麼沒有跟我講?」這是人情、職場的事。但是真正的友情不計較你請不請我,只要你需要,只要是好事,不要請,我也可以做,佛教的說法就是「不請之友」。

各位企業家,你們在社會上遇到的人和事很多,並沒有人去拜託你,你也會很情願地去救苦救難,這就是「不請之友」。當企業家擁有了財富之後,對於國家、對於社會都應該做「不請之友」,這樣才會受到社會更廣大的尊敬。

第三句話,就是《八大人覺經》里的一句話「不念舊惡」。我們很多人,朋友做過的好事,我們不一定記住,而對於朋友一些過失和錯誤卻一直念念不忘。把朋友的錯誤缺點記在心中,這個負擔很重的。所謂「不念舊惡」,就是要把不好的東西從心中忘記。

各位企業家,在你們身邊,也有人做對你們不忠的事情,你們要大人不記小人過,不念舊惡。

第四句話,有本佛經叫《大乘起信論》,裡面有一句話,叫「不變隨緣」。這說明我們在社會上,會有各種遭遇,面臨各種環境,充滿了各種變化,我們就要做到以「不變隨緣」的原則來應付。對於信用、道德、人格要有不變的原則,對於不太重要的事情,就要隨緣一下。

人生無論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生活,總而言之是為了一個歡喜,為了一個樂趣,為了一個目標。我自己雖然是出家人,但是提倡的是人間佛教。

人心之本,重在自悟(節選)陳海春

一、人心重要

我們認為,人心其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人有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是人類獨有的。馮友蘭先生曾經說過:「人之所以為人,即人之要素,人之名之定義,亦即人所以別於禽獸者也。人之所以為人者,即人之有人心。」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也就是說,仁是人所應有的心,義是人應走的路。從孔子到孟子,都認為,人的情感的源泉在於「孝悌」,先要親所親之人,而後由親及人,達到「忠恕」的層面,在社會上忠於國家、忠於領袖。人不僅別於獸,還別於人。人心是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它既反映了一個人看人看事的態度,也反映了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方式。也就是說「人心」是一個人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的統一體。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價值準則的確定,思想情感的變化,選擇目標的轉移,莫不是其人心的反映。

人心是與外界溝通的基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將心比心」。從字面上看,將心比心指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別人的心,形容做人做事應該學會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將心比心的人往往善於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也顯得寬容大量、善解人意。懂得將心比心的人容易將事情做平,正如朱熹所說:「俗語所謂將心比心,如此則各得其平矣。」(宋·朱熹《朱子語類·大學三》)

人心不朽。是人都想不朽,但是西方人的不朽和中國人的不朽是不一樣的。西方人追求的靈魂的不朽,不朽的標準是死後在上帝那裡能否報到。在中國人眼裡看來,人心是不朽的,而不朽的標準死在他人眼裡還有沒有位置。如果你還活著,但在他人眼裡一點位置沒有,那和死了沒有什麼區別;如果你已死去了,但在他人眼裡有一定的位置,那就雖死如生。在中國人而言,不朽既體現在家庭中,也體現在社會上。首先,要繼承父輩的事業,做一個讓父輩放心的人。其次,建立自己的功勛,做一個能立德、立功、立言的人。著名的哲學大師錢穆先生對此看得很透,他說:一個人「只有在別人的心裡常常地反映到,便是真正不朽。」

二、人心自悟

「人心」這個東西,既能贏得口碑, 又能安身立命,也能追求不朽,多好呀。它在我們的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中如此重要,為什麼還有人做不好呢?要不然就沒有人心叵測、人心不古等成語了。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每個人的悟性不一樣,每個人提高悟性的程度不一樣。為了解決這個重大和重要的問題,中國的諸子百家都在如何提高悟性,特別是讓人自己提高自己的悟性問題上有所論述,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儒、道、釋三家在「人心自悟」上的論述。

——儒家眼裡的「人心自悟」。如果說「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及追求的目標,那麼「悟」便是達到這一核心目標的根本方法。儒家教育的理想目標是培養既能「修己」又能「安人」的君子。誠如《禮記·大學》開篇所提出的那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在對君子的素質要求中,又以「修己」為重。而修己的方式又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中國人沒有形成像亞里士多德形式邏輯那樣的理性模式,而是形成了中國式的悟性:思維主體對客體對象或主體自身的本性與內蘊的直覺洞察和領悟。儘管在像《論語》和《禮記》這樣的經典中通篇找不到一個「悟」字,但在儒家文化中,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積极參与,由「他律」逐漸上升為「自律」的「悟」卻俯拾皆是。也就是說,人只有有「悟性」,並且會「悟」,才能領會聖人的教導,達到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老夫子特別喜歡有悟性的學生,他對高徒曾參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在孔子對弟子說我的道是一以貫之的,曾參能迅速作出反應,以「忠恕」二字概括之,這是何等的悟性!

——道家眼裡的「人心自悟」。道家的悟與儒家的悟有所不同,儒家講究的是外悟,強調從外界的經驗中,尤其是前人已有的經驗中,去領悟事物的本質聯繫和發展趨勢;道家講究的是內悟,強調從內心的感悟中,去領悟事物的本質聯繫和發展趨勢。道家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道」。「道」的非實體性,使之不能對其定義,不能問其是什麼,而只能加以描述。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還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生動表明「道」不是一個實體,它展現的世界是深邃的和無所不包的。正因為如此,道家的「內悟說」主張「玄覽」,即「心居玄冥之處,覽知萬物」,「塞其說,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老子》五十六章),反對向外界觀察體悟,排除一切感性經驗、語言概念和慾望雜念,保持內心的清靜和安寧,達到「常無欲,以觀其妙」(《老子》一章),主張內心省悟,向內心世界尋求外界事物的真諦。當然,「道」這個東西雖然很玄妙,但並不是指向。道家認為只有以「道」為本,由「道」觀物處事,才能「通於一而萬事畢」,即「與道為一」。因此道家提出「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這裡的「一」就是「道」。道家常用「一」來表示「道」。「為天下式」「為天下正」,都是說體「道」乃是社會人生的根本,必由之路。通觀整個道家文化,可以看到道家把「與道為一」視為社會人生的理想狀態和最高境界,「與道為一」是道家最根本的追求。

——佛家眼裡的「人心自悟」。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與儒、道、玄相互融合,大大促進了中國人的悟性思維。有人說,「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我同意這個觀點。換言之,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而覺是要靠悟性的。佛教也是強調「內悟」的,但有其自身的特點,那就是「了悟」:「生起真智,反轉迷夢,覺悟真理實相。」禪宗的「內悟說」以自我為悟之主體和客體,佛我不分,「識自本心」。佛教在長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創造和積累了一整套系統而完備的了悟方法。依據所悟之程度,將悟分為「小悟」和「大悟」:「悟一分為小悟,悟十分為大悟」;依據所悟之速率:將悟分為「漸悟」和「頓悟」;依據所悟之途徑,將悟分為「解悟」和「證悟」:由理解真理而知者為解悟,由實踐修行而體得真理者為證悟;依據所悟之主體,將悟分為「悟自」和「悟他」:自己了悟為悟自,令他人了悟為悟他。有關「悟」的詞句,在僧人的日常活動中用得太多了,「領悟」體現了互相交流;「感悟」體現了直接參与;「妙悟」體現了經驗啟迪,如此等等。以我的經驗來看,「悟」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讓自己快樂,有所謂:知因果即知進退,知悟性即得「開心果」。

有個對子說得好: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輿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總之,儒家的外悟是「經驗的領悟」,道家和佛家的內悟是「內省的了悟」,兩者都不僅是感官的印象,更不是邏輯的推論,而是內心對思維主體和客體的領悟。這種思維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但無論怎麼說,它畢竟是我們中國人習慣的。更何況,儒道釋三家都重視人的自省,重視內在的修養,重視人心的自覺,重視人心的自悟,這對於提升人的品行,構建和諧社會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何樂而不為?

一、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佛家說:「心魔即魔,心佛即佛」。具有魔的心靈你就將成為魔,擁有佛的心靈你就會成為佛。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樂、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心靈決定的,是由你心靈的修鍊程度決定的。

人的成功應該是由內而外的,惟有修鍊好心靈,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與恆久的快樂。沒有修鍊好心靈,既使取得了成功,也不能保持長久。

遇到問題不要抱怨,抱怨只會得到煩惱,而不會有任何進步;你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還沒有做到更好,這樣你就會想辦法改進自己,你也才會取得進步。」

我們很難改變別人,我們只能通過改變自己來影響別人;我們更不要抱怨別人,我們只有通過讓自己變得更傑出來征服別人。這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問題,改變別人是很困難的,即使改變了別人,你也不會有什麼進步,而多反省自己,時刻提醒自己還應該做得更好,你就能夠改變自己,使自己得到進步。

其實很多夫妻、朋友間的爭吵,不也正在於我們總想去改變別人嗎?古人講: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人最應該反省的是自己,人最應該改變的也是自己。你只有嚴格地要求自己,不斷地改變自己,你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更傑出,你的生活世界也才有可能因此而變得更美好。

要讓事情改變,先改變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更好。如果你感覺自己做事不成功,做人不快樂,生活不幸福,你首先要好好檢討的是自己,自己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如果你感覺你的世界不對,那只是因為你自己不對;你感覺自己不成功,不快樂,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為你還不夠好。

二、改變思想,你就改變了命運

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發現是:人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從而改變人生。

為什麼說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現呢?因為惟有這個發現是關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與快樂的,它告訴我們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與快樂,而且告訴了我們獲得的途徑,那就是從改變人生的態度開始。

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不滿,覺得自己不快樂、不幸福、不成功,想改變現時的狀況,其實你完全可以做得到,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只要你改變你的思想,用另一種眼光看問題,你就能改變這一切。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行為;要改變行為,先要改變思想。

所以人的一切改變,都是從改變思想,改變態度開始的!

你現在的行為、狀況,是你以前思想的結果;你將來的行為、狀況,是你現在思想的結果。你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想走向成功,那就從改變人生態度開始吧!

人們可以通過改變態度,從而改變人生。

三、是你接受的知識和信息形成了你的思想

任何一個人想改變自己,首先是從改變思想開始。那是什麼形成了我們的思想和人生態度呢?就像你吸收的營養決定了你的身體,正是你所接收的知識和信息形成了你的思想。要有積極、健康的思想,就要選擇接受最好的知識。

在心靈里播下高貴的種子,你就將收穫高貴的人生。

人生應該悟一下

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已經很難靜下心來思考,很難靜下心來感悟一些關於人生的東西。人為了什麼而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沒有哪個哲學家能解釋清楚,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和對於人生的認識都是不同的,但或許我們能從佛教對世人的點化之中找到一些答案。

在佛家的世界裡,「隨緣」和「放下」這四個字最能給世人以啟示。

佛說,萬事皆有緣,人生當隨緣。隨緣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種境界,它不是消極的承受。也絕非放棄人生應有的追求。隨緣是無為而有為,是無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種標誌,是成功者的一種素養。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是為生活的真諦。人生隨緣,即是「枯萎的隨它枯萎,繁榮的任它繁榮」。隨緣,是一種做人的態度,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思維方式。生活是在隨緣中實現,心智也在隨緣中成長。歲月本無疆,人生當隨緣。

佛說,放下執著心,能得大解脫。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煩惱,是因為放不下執著心。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放下不該有的惡念和貪慾,放下讓自己感到沉重的東西,放下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種坦然,不是無奈,更不是放棄。放下,是一種大度,是一種徹悟,是一種靈性。放下壓力,活得輕鬆;放下煩惱,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懶惰,活得充實;放下消極,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猶豫,活得瀟洒;放下狹隘,活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念頭是必須清空的。只有該放下時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你的快樂和幸福。

懷一顆佛心去看人生,我們才不會迷茫,才不會在得失之間亂了方寸,人生才能從容而豐盈。

人生需要悟一下。悟,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保持自我並獲取幸福和「成功」。

禪悟小品

知已

佛祖欲將衣缽傳給弟子,於是召集弟子到講壇前,手中拈著一枝鮮花面向眾弟子默默無語,弟子們不解佛祖的心意,默默相對不斷猜測,只有弟子大迦葉看著佛祖手中的鮮花微微笑了起來,於是佛祖也笑了,將衣缽傳給了他。在芸芸眾生中我也拈起一朵花,眾人皆笑我痴笑我傻,不解我意,只有一人看我手中的花微微笑了起來,於是我也笑了,而這人最終成了我的知已……真正了解彼此的人,才能最終成為知已。

地獄與天堂

一名日本武士問高僧白隱"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白隱不正面回答,卻說"你有把劍,可惜鈍得很根本砍不下我的頭。"武士被激怒,拔劍相對。白隱方道"地獄之門由此打開。"武士心中一震,當下大悟,遂收劍,白隱又說"天堂大門由此敞開。" 地獄與天堂,只在劍出劍入之間,白隱之禪語,悟了乃對人彈琴,未悟乃對牛彈琴!心情之好壞,也只一念之間,我之禪語,悟了乃對人彈琴,未悟乃對牛彈琴!


推薦閱讀:

隨時收藏圖片素材032(flash魚類)
什麼設計才是真正的好設計?
工具篇02——設計素材,圖片、圖標、源文件
《霜染楓葉 醉了誰?》紅葉美女素材
聖誕節素材(鈴鐺)

TAG:作文 | 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