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歷史區猛士之黃昏——小記困守大阪的武士們

[日本戰國] 猛士之黃昏——小記困守大阪的武士們 看3638|回4|收藏 樓主 藍盾 只看他 2011-9-10 22:05:49 序言——大阪的黃昏 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世界各國都是如此。 十六世紀日本的戰國百年亂世,終於織田信長的天下布武,隨後進入羽柴秀吉掃平天下一統江山的安土桃山時代。從沒有姓氏的小販起家,經過數十載的奮鬥,最終蒙天皇賜姓「豐臣」,位居關白傲視天下,秀吉可謂功成名就,位極人臣了。 但古語云:盛者必衰,強者必敗。太閣秀吉一命歸西之後,天下紛爭再起。這一次,逐得鹿者乃是內大臣德川家康。在決戰關原獲勝之後,家康重開幕府,拜領武家之棟樑——征夷大將軍之職,已經實際上成為了日本新的統治者。而豐臣家則由原來的天下之主,變成了只有六十餘萬石領地的普通大名。 這樣的事實,是太閣的未亡人淀姬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豐臣氏家名尚存,太閣也留下了繼承人秀賴,怎麼能任由原來的家臣竊取了天下!再加上德川家一再的壓迫,使得大阪城的當權者淀姬和大野修理亮治長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與德川家一戰。 這樣的戰爭,任誰都看得出是毫無勝算的,但卻又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於是在1614年,大阪城開始動員兵力,招募天下浪人。 當時,曾有家臣建議德川家康: 「是不是封鎖京都的關口,不讓浪人們進入大阪城?」 而老謀深算的家康卻沒有採納,在他的心裡,這一戰既然必須要打,就要讓它成為結束日本百餘年賴亂世的最後一戰,要讓天下所有反對德川家的力量聚集在一起被消滅! 於是,天下所有想要再興家門的沒落氏族、想要揚名亂世卻懷才不遇的草莽豪傑、心懷國讎家恨想要手刃德川家康的蟄伏武士,紛紛投靠了大阪城,滿懷決心的迎接這亂世的最後一戰。 大阪城中,許多豐臣家的譜代家臣,也懷有必死的覺悟和不二的衷心,來迎接這場沒有希望的戰爭,誓與主家共存亡…… 1614年11月,年逾古稀的家康雖已將大將軍之位讓給了嫡子秀忠,仍然振奮精神,親自率領日本各路諸侯、十餘萬大軍,從江戶出發,延東海道,像大阪城進發。 而在大阪城中,各路將領正滿懷決心的迎接決戰——毛利勝永和後藤基次正在城中與豐臣家的當權者討論敵情;真田幸村和兒子幸昌正在城外指揮建造城砦和工事;身為天主教徒的武士明石全登在水路要道木津川口守備;初次上陣的年輕將領木村重成守備八丁目口,意氣風發…… 而就在大阪城的眾將忙碌之時,夕陽已然悄然西去,大阪城已經籠罩在了一片冥冥暮色之中。黃昏里的七層天守閣,顯得愈發壯麗和凝重……若櫻的凋零:木村長門守重成 一 大阪夏之戰結束後,天下的主人、大御所德川家康,據說曾經為兩個敵人嘆息過。一個,是在戰場上一度令他失去鎮靜氣度的「日本第一強兵」真田幸村,另一個,便是二十二歲的年輕武將木村重成。 木村長門守重成,生於1593年的攝津國。他的母親便是作為豐臣秀賴乳母的宮內局卿,但誰是他的親生父親,卻有多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他的父親乃是前太閣公秀吉的家臣、出羽國檢地奉行木村重滋。《止戈談叢》中記載:「木村長門守重成,其父據說是常陸介重滋,因連坐關白秀次之罪,在攝津的茨木城自殺。當時,重成之母懷抱年幼的重成流落到近江的馬渕村,把他撫養長大。重成在近江的太守佐佐木義鄉的幫助下學習文武技藝,成年後成為了豐臣秀賴的家臣。」 另一種說法是這樣認為的。根據《明良洪範続編》的記載:「秀賴的寵臣木村重成,有可能是紀伊國那賀郡豬垣村的地侍之子。由於重成被認為是秀賴的乳兄弟,可以推斷,在秀賴出生之時,重成的母親已經被認定是秀賴的乳母了,只是由於身份低微不被世人所知……還有人說木村重成的親生父親是佐佐木三郎左衛門,後來才成為大和吉野城主木村定重之子重茲的養子。正是由於作為秀賴的乳母的孩子,必須要有名貴的出身,秀賴才下令把重成過繼為木村重茲的養子。而重成這個名字,也是由於繼承了重茲的通字才得到的。後來重茲坐罪自殺,重成也是由於身為秀賴的乳兄弟,而且過於年幼,才免遭處死的。」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至於到底哪一位是重成的父親,現在已經沒人能說的清了。 不過這些都沒有關係,畢竟他的母親才是影響他命運的人。子以母貴,重成從小就生活在大阪城裡秀賴的身邊,作為秀賴的小姓生活。而也許是由於同飲著一個女人的乳汁的緣故,重成和秀賴自由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因此,在重成成年之後,往往能與其他重臣一起,參加豐臣家的重要會議。 而重成本身也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年輕人,他的相貌被評價為「膚色白凈,黑眉如黛,雙目雖細卻炯炯有神……」。據說,他曾隨淀姬身邊重要的女管之一大藏局卿一起出使駿府,一路身著女裝,都沒有被人發現,因而被認為是當世的美男子。他的性格也以沉穩和忍耐而聞名,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展現了大將應有的鎮定和氣度。 隨著豐臣家與德川家關係的日益險惡,終結戰國亂世的大戰漸漸臨近,重成身為秀賴的小姓,作為年輕武士的命運也漸漸顯露,無可逃避。終於,在1614年那次決定豐臣家命運的會議上,年輕的重成與大野修理亮治長一起堅決的主張開戰,促使豐家真正的當權者、御母台淀姬下定了決心: 「那就討伐內大臣吧……」 而當時的世上情形卻不是淀姬這樣的無知女子或是大野治長這樣的弄臣所能掌握的,力量對比之懸殊他們心裡也是清楚的,開戰實在是愚蠢而又無奈的選擇,以至於像片桐且元這樣太閣時代的老臣也匆匆的逃離了大阪。而對於自幼生長在大阪的年輕武士木村重成來說,大義只有其唯一的歸屬,不能妥協,戰鬥也確實是唯一的選擇,對於其結局,到是不用太在意了。 二 1614年10月1日,七十三歲的家康在江戶下達了進攻大阪的命令,親率各路諸侯、十八萬大軍經由東海道浩浩蕩蕩而來,大阪冬之陣開始。時年二十一歲的木村重成首次被提拔為一軍之主將,守備八丁目口。 11月26日,大阪城北面,大和川水田地帶的今福堤上的砦被佐竹義宣軍攻破。聽到這一消息,當時守備在自己陣地上的重成馬上行動,單槍匹馬的出戰。 「跟上來!奪回今福砦!」 他就這樣一邊大聲呼喊著部下一邊沖向了敵陣。其麾下的士兵急忙跟上,紛紛沖入佐竹陣中。佐竹軍兵力不多,而且立足未穩,在木村隊的迅猛攻勢下連連後退,撤到第二道柵欄後防守。而此時,從今福堤對岸鴫野方向出發的上杉景勝軍正向今福靠近,大阪城上看到這一狀況的豐臣秀賴,急忙派遣後藤又兵衛基次前往支援,與今福堤下的上杉軍展開激戰,以期能阻止其對佐竹義宣的支援。 敗退的佐竹軍得到了上杉隊的支援,才得以在柵欄前布陣組織抵抗,佐竹義宣的部將涉江政光站在陣前激勵士兵抵禦木村隊的進攻。但在遭到後藤又兵衛派遣的一支三百人的別動隊與木村重成軍的夾擊之後,佐竹軍不得不再次後退,涉江政光也被殺死在亂軍之中。前軍崩潰的消息使得佐竹義宣大怒,這位常陸的名將之子親自揮舞戰刀鼓舞士氣,卻也無濟於事,他的旗本也很快潰敗。不得已,義宣只得求助於背後的上杉景勝軍。 就在此刻,在鴫野之戦中擊敗了豐臣軍的上杉景勝、堀尾忠晴兩隊人馬已經加入戰場,從側面攻擊豐臣軍,而正在今福堤下作戰的後藤又兵衛被鐵炮擊中,左腕負傷,無法在指揮作戰了。不得已,木村重成放棄了對佐竹軍的追擊,指揮全軍撤回了大阪城。 雖然是不分勝負,無功而返,但作為初次上陣的重成,其武勇果敢的表現在全軍上下廣為流傳。 重成雖然們沒能奪回今福砦,但也打擊了佐竹軍的勢力,討取了佐竹家的猛將涉江政光,立下了戰功。也許是作為童年密友的關係吧,秀賴給予重成以高度的評價,賜予其感狀和名品肋差,並稱讚他是「日本無雙の勇士」。這樣的稱讚,對於一場未獲全勝的小規模戰鬥的指揮官來說,多少有些過譽。而難能可貴的是,年輕的重成對這些溢美之詞,也能夠清醒的看待,沒有接受感狀等獎勵,謙虛的回答道: 「所謂感狀,是要獎給有特殊功績之家臣的。我只是為了本家做了自己分內的事,有什麼資格接受這樣的獎賞呢。」 三 十二月四日,真田幸村父子在大阪城外的小城「真田丸」大敗德川軍,使得德川軍在其後的八天都沒能組織一次有效的攻擊,士氣日漸低落,軍糧也告不足。 然而可惜的是,隨著老謀深算的家康對大阪城炮擊戰術的奏效,心理遭受震懾的淀姬終於決定議和,完全的同意了德川方提出的停戰條件——大阪方只得留下城的本丸,填平外壕和二之丸的壕溝。與之相比,木村重成、後藤基次和真田幸村這些將領的浴血奮戰,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十二月二十日,家康向大阪方遞交了加蓋血印的誓書,上面寫明了以下承諾: 一、對於此次為了衛城而入城之牢人們,將不施予任何處罰。 二、秀賴之一切作為,均可如往常一般。 三、其母淀君可以不到江戶。 四、如秀賴願意讓出大坂,則可以自行選擇前往任何一國。 五,對秀賴之承諾,家康絕不食言。 而秀賴方也回復了一紙誓書,承諾「從今以後決不反抗德川家」。大阪冬之戰就此落幕。 議和期間,根據傳說,十二月二十日,木村重成作為大阪方的使者前往德川軍陣中收取家康的誓書,卻當場以「誓書紙上所加蓋之血印太淺,東軍實在缺乏誠意」為由,拒絕接受。這樣的言論令東軍各路諸侯無不變色——這實在可以認為是一種極大的侮辱,作為和談中處於劣勢的一方,大阪方面還有如此驕傲的態度實在令人費解。而家康對此卻毫不動怒,當即取回誓書重新加蓋了血印,交由重成帶回了大阪。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個傳說,到是可以很容易的理解重成出人意料行為的原因——作為一心主戰的年輕武士,由於當權的婦人的懦弱而不得不與敵人低三下四的議和,並且同意其一切條件,這樣的事情是重成難以忍受卻又無可奈何的。他只能藉由一切機會為豐臣家,或者說是為自己童年的密友秀賴爭的一些尊嚴。可無論如何來說,這樣所謂「大義凜然」的行為對老謀深算的家康來說,充其量也只是小孩子任性式的把戲,反而使他得以在天下人面前表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和停戰的誠意。 當然,也有史料稱,重成作為使者,實際上是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前往東軍陣中取得了當時的征夷大將軍德川秀忠的誓書,而在前一天領取家康誓書的則另有其人,所謂「重蓋血印」的傳說只不過是和「秀賴在城破後逃往薩摩隱居」的傳說一樣,是後世思慕大阪豐臣氏之人創造出來的稗官野史之說而已。 四 暫時的停戰,給大阪城中人們帶來了暫時的寧靜,豐家的眾人心事沉重的迎來了最後一個新年。 但春天畢竟是春天,既是對困守孤城、擇日而亡的大阪眾將來說,也多少帶來了一些活躍和歡樂的氣息。春天對於年輕人來說,是愛情萌發的季節,也就在這個春天裡,木村重成迎娶了他的妻子——青柳。 這位青柳姑娘,是大阪軍「七手組頭」之一真野賴包的女兒,是曾經侍奉過太閣秀吉的重要女官大藏卿局的侄女。她作為和歌與彈琴的高手,在大阪城中是頗有名聲的。 正所謂郎才女貌因緣巧合,青柳姑娘在見到年輕英俊的木村重成之後,竟是入目難忘,一見鍾情了。但少年得志的木村長門守整日軍務繁忙,形狀威嚴不苟言笑,青柳一直也找不到表達愛意的機會。因此,這位少女連日來都精神不振,回到住所後也是鬱悶的躺在床鋪上,一言不發。她的嬸嬸大藏卿發現之後加以詢問,才得知她的心事。於是大藏卿讓青柳把表達思慕心事的情歌寫在紙上,親自轉交給了重成,那情歌是這樣寫的: 「愛戀著一個人呀,總讓我心痛;而更可悲的是,不能說給那人聽……(戀侘て絶ゆる命はさもあらはあれ扨も哀といふ人もかな)」 對於這樣的表白,重成是這樣作歌答覆的: 「一個人的心,也許會像冬天的柳樹般乾枯;愛情好似春風,會令它在剎那間復甦……(冬枯の柳は人の心をも春待てこそ結ひ留むらめ)」 那之後,這兩人心意相同,情投意合,很快,在1615年1月7日,結為了夫妻。 然而可悲的是,重成和他的這位美麗的妻子,實際上只度過了不到四個月的幸福生活,就因為大阪夏之陣的爆發而終成訣別了。這樣短暫的幸福時光對於年輕的夫妻來說,實在是過於短暫了,但身為背負心中「大義」理念的武士,重成對於上戰場和最終的戰死的命運是早有覺悟而且毫不後悔的,而他的妻子,也終於追隨自己的丈夫於地下……這些已經是後話了。 五 所謂的和談,其實只不過是德川家康的陰謀,所謂的誓言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在德川軍利用和談的條件掃平了大阪城外的壕溝和柵欄之後,孤零零的大阪城就只剩下被消滅的命運了。 就這樣,大阪夏之陣於1615年5月初揭開了帷幕,木村重成等困守城中的武將,也準備奏響他們最後的華麗樂章了。 面對德川軍十幾萬大軍的進攻,大阪城中如真田幸村、後藤基次等軍師認為,既然城外的防禦工事已經被破壞殆盡,那麼守城還不如野戰更能取得機會。大家在野戰的方式上爭執的很激烈,後藤又兵衛打算在小松山設伏襲擊德川軍,而真田幸村則希望在道明寺一帶與德川軍決戰。但他們心裡都十分明白,所謂的戰術選擇,無非是對自己戰死方式的選擇而已,這一戰,大阪方是無論如何沒有機會的。 五月一日軍議的結果,還是傾向於後藤又兵衛的計劃,並依此作了決定——後藤隊先期在平野布陣,明石全登、薄田兼相等人作為第二軍接應。戰鬥力很強的真田幸村只是作為第三軍接應,這也許是他不贊成後藤計劃的一種表示,心中還是打算保留本隊實力,等待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決戰吧。 年輕的木村重成也已經抱有了必死的覺悟。據說在出征前一天,他故意吃的很少,細心的妻子問他緣故,重成嚴肅的答道: 「我想,如果自己在戰場上被敵人殺死的時候,沒消化完的食物從傷口中流出來了,那可真是不體面的事呀……」 在五月六日凌晨,天還沒有亮,霧氣很重。 後藤又兵衛基次率先帶兵兩萬從平野營地出陣,在城外的小松山設伏,以期攻其不備。 而真田幸村則打算在四天王寺布陣,直接和德川軍本陣尋求決戰。他和毛利勝永帶領兩萬人馬作為第二梯部隊隨後出發,消失在了濃濃的霧氣中。 木村重成和長宗我部盛親帶兵在真田幸村之後出城。他們也沒有什麼統一的戰術指揮,只是自己尋找著自己的戰場。兩隊人馬一開始是打算跟在真田隊之後前往道明寺方向尋求決戰的,但隨後又認為: 「跟隨在別人後面,終究是沒有什麼作為,不如尋找別的戰場……」 於是,木村重成領本部四千餘人前往八尾方向,而長宗我部軍則從南面前往八尾方向,兩隊人馬基本上是並行的,但是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那一天天亮之前,霧氣很重,大阪軍不得不點起燈籠來趕路。但當天亮時木村重成才發現,面前竟是一片沼澤地。這個年輕的將軍十分後悔自己的輕率,不得不又掉頭向北向若江方向前進。 凌晨五點左右,在木村隊南面行軍的長宗我部盛親,在久寶寺正面遭遇德川方的先鋒藤堂高虎軍,立即展開了激戰。與此同時,藤堂軍的右翼出現在木村隊的南面,並主動向木村隊發起了攻擊。 藤堂軍右翼部隊的武士藤堂良重率先單騎沖入木村隊的右翼,但很快身負重傷落馬。緊接著,藤堂軍的藤堂良勝又率隊沖入木村軍陣中,展開了混戰。在經過激烈的槍戰之後,藤堂良勝戰死,藤堂軍右翼隊被徹底擊潰。隨後,木村隊右翼的部將長屋平太夫和佐久間正頼等人想要追擊敗退的藤堂隊,但被木村重成制止了。 從天不亮就出城趕路,到現在馬不停蹄的交戰,木村軍的將士們無不面露疲勞之色。重成於是命令就地布下陣勢休整,等待敵人,同時把受重傷者集中到本陣治療。此時,木村家臣飯島三郎右衛門進言道: 「此戰已取得軍功,不如乘勝歸城……」 對此,木村重成是這樣說的: 「我的目標是要取下兩代將軍(指家康和秀忠)的首級,這樣局部的勝利又有什麼意義!」 凌晨七點左右,德川方的另一隊先鋒井伊直孝軍出現在了木村隊的面前,雙方立刻展開了鐵炮的對射。井伊軍中的左先鋒川手良利率先帶領數騎沖入敵陣,接著是右先鋒庵原朝昌帶領部下千餘騎沖入木村隊的前線。井伊的赤備果然名不虛傳,很快這種冒死突擊的戰術造成了極大的混亂。與此同時,木村隊的左翼也遭到了來自吉田方向的榊原康勝的攻擊,木村隊全軍開始潰散了…… 從一開始,兵力不足且將士疲憊的木村軍就在漸漸的敗退,家臣急忙勸說重成撤退,但重成像沒聽見一樣,依然固執的高舉太刀大喊著「前進!」。但他獨自的奮戰,已經不可能阻止全軍的潰敗了。他自己也終於在亂軍之中力盡而死,首級被井伊的家臣安藤重勝取得,時年二十三歲。 六 木村重成為了自己的主公或者說是好友秀賴而奮戰,但終於不能力挽狂瀾,所做的只能是為心中的大義壯烈而死,在亂世之末留下自己年輕的武名。 戰後,德川家康親自監視敵方的首級。在看到木村重成的首級時,發現這個年輕人的頭髮顯然是在上陣前經過了很好的修整,還故意用香熏過,依稀可見其生前的英俊相貌。家康睹物思人,回憶起木村重成生前的英姿,不由得在眾人面前感嘆道: 「這個年輕人很有名將的潛質,如果能夠很好的成長,將來也許會有所作為吧。如今卻年紀輕輕就戰死了,實在令人惋惜呀……」 重成的妻子青柳,在落城前逃出了大阪,投靠了近江馬渕村的親戚。當時,她已經懷有身孕,其後不久就生下了一名男嬰。但此時的青柳深深的懷念著死去的丈夫,早已心如死灰。在生下孩子之後,她便落髮為尼了。而在一年後,重成的周年忌日那天,在自己的佛堂中切腹自殺,追隨丈夫於地下了。後來,留在馬渕村的那個孩子也娶妻生子,並改名叫作了馬渕源左衛門,默默無聞的延續著重成的血脈。 又過了一段時間,天下承平以久,卻有人悄悄的在大阪城外為木村重成立了一座墓碑。而與當年那位充滿堅定義理的年輕武士的精神相悖的是,那座墓被人們稱作「無念塚」。鐵牛的大志:塙團右衛門直之 塙直之,名字中間的通稱是團右衛門,生於1567年,是大阪軍中一位擅長鐵炮的猛將,同時也是一位執著剛烈的豪傑。 塙直之的身世不明不白,一種說法認為,直之是尾張國羽栗郡竜泉寺村一個農夫的兒子。由於他生的體格雄壯,相貌威猛,引起了織田信長的注目,被招入軍中,並依靠戰功獲得了武士的身份。但他也有酗酒的惡習,而且常常酒後胡鬧,遭到了同僚們的厭惡,不得不從信長的直臣轉而作了當時的羽柴筑前守秀吉的家臣。來到了羽柴家,直之並沒有改掉自己的惡習,最後不得不因同樣的理由再次改變主公,作了秀吉的部將加藤嘉明的家臣。 在連續三次左遷之後,直之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並有所收斂。作為加藤嘉明的家臣,直之在侵略朝鮮的戰爭中表現活躍,屢立戰功,到了關原之戰前夕,他已經成為知行千石的領主。 在關原之戰中,加藤嘉明軍作為東軍的主力之一,在陣地的最前沿奮戰,當時直之作為鐵炮大將參戰。面前血腥慘烈的戰爭令他熱血沸騰,一時間忘記了自己指揮鐵炮隊射擊的使命,親自手持長槍殺入敵陣!結果,雖然他個人勇猛殺敵,多有斬獲,他所率領的鐵炮部隊卻由於指揮不當而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戰後,知道了這一情況的加藤嘉明十分惱火,在第二天就來到了直之面前,怒斥他道: 「豎子爾!一勇之夫,實無大將之器!」 對於這種毫不留情的批評,血氣方剛的直之當然接受不了。在嘉明面前,他什麼都沒說,但此時此刻,他已經暗暗的下了這樣的決心: 「一定要成為真正的大將讓你看看,然後再親手砍下你的頭顱!」 就在當天晚上,直之頭也不回出奔而去了。在離開城門的時候,這位豪傑意氣頓發,高歌道: 「江南野水終不留,高飛天地一閑鷗」(遂に江南の野水に留まらず、高く飛ぶ天地一閑鴎) 其不羈的江湖之氣可見一斑。 二 出奔之後,直之先後侍奉過多名主公,但都沒能長久。 根據《武功雑記》中記載的一種說法,他先是以一千石的俸祿出仕小早川秀秋,但很快這位金吾中納言就得了精神病,身死國除,直之只能再次成為浪人。一段時間內,他只能作為松平忠吉的家臣小笠原監物的陪臣而生活。 不久之後,直之終於找到了個機會,成為了安藝廣島藩主福島正則的家臣。根據《古老物語》記載,在那期間,他還留下了一段「妖怪退治」的逸話—— 據說直之住在安藝廣島城期間,城主福島正則宅第附近的廁所鬧鬼。那鬼手臂上長長毛,爪子尖銳,會趁方便的人不注意摸他們的屁股。這件事鬧的人心惶惶,家臣們都不敢去用那間廁所了。有一天直之路過那裡,聽同僚們說到這件怪事,便決定要探個究竟。當他走進廁所的時候,便感覺到有什麼東西從廁所外的大松樹樹枝上鑽了進來。直之在那一瞬間已經看清了「鬼」的面目,但佯裝不知,徑自小便,同時用餘光注意身後「鬼」的情況。當他看見一隻手悄悄探了過來的時候,猛地一轉身,抓住那隻毛手,把「鬼」拽到身前的便池中,抽出肋差將其刺殺。聽到動靜的眾人衝進來一看,原來所謂的「鬼」只不過是一隻大猿猴。從此廣島的眾人再也不去談論有關廁所有鬼的事了,而是紛紛讚譽塙直之的勇氣。 但是,直之在福島家的生活也沒能長久,由於秀吉留下的「奉公構い」制度,他又一次成為了浪人。 所謂的「奉公構い」,說白了就是指從住家出奔的家臣,再侍奉別家的時候,需要參考原主家對其的評價,有時也需要得到原主家的意見和肯定。加藤嘉明對直之本來就心懷怨恨,當然不會為他說什麼好話,以至於他在福島家也呆不下去了。這一點上,他的遭遇倒是和後藤又兵衛頗為相似,又兵衛也是因為與原主公黑田長政不和而出奔,在長征的阻撓下無法出仕其他大名的。至於為什麼加藤嘉明沒有對其出仕小早川·松平兩家提出抗議,可能是因為這兩位比他的地位要高的緣故吧…… 三 離開了廣島城的直之似乎失去了出仕信心,沒有再投靠其他大名,而是開始了雲遊的生活。 雖然不做家臣了,可直之想要成為真正的大將的信念沒有改變。直之的這一段浪人生活的經歷,有很多傳說,主要的就是以下兩種說法—— 有一種說法是,直之寄居在常陸水戶的熟人肥田滿賴處。當時有人勸他投靠江戶的德川家康,他卻說: 「德川家已經是名將如雲了。我要是參加豐臣軍,倒是有成為大將的可能……」表露了投靠大阪的豐臣家的念頭。 據說,他住在水戶期間,曾在參拜愛宕明神時說出這樣的話: 「請把戰亂的災難降到世上吧……」 這樣令人驚訝的希望戰爭到來的念頭,反映了他一心想要在戰場上出人頭地的執著願望。 另一種說法認為,直之來到了京都的妙心寺出家,成了一名禪僧。可這位僧人真不一般,他號稱「鐵牛」,每天腰挎雙刀,手托鐵缽,四處遊走,氣勢逼人!可謂是豪傑之氣未脫,清靜之心全無…… 正當1614年11月,日本東西兩方危機爆發,大阪豐臣與江戶德川之間的戰事一觸即發之際,這位鐵牛僧突然出現在大阪城下,加入了豐臣軍,終於投身於自己期待已久的戰亂之世了。 四 塙直之投靠大阪城初期,並沒有受到太多重視。在大阪冬之陣期間,他只是作為一般將領,編入了大野治長的弟弟治房麾下。真正使直之開始引人注目的,是在冬之陣末期,德川、豐臣雙方和談之前,那場被稱作「本町橋夜襲」的奇襲戰。 1614年12月4日,戰事已經膠著了很長時間,德川軍基本完成了對大阪城的包圍,前鋒已經迫近大阪城南天滿川北側的城濠了。對豐臣軍而言,長期的圍城會造成士氣低落,於是塙直之、長岡興季、御宿政友等幾位將領商量採取夜襲行動,以壯聲威。他們把意見反映給上級指揮官大野治房,治房雖然表示贊同,但只能為這次行動提供150名士兵。急於交戰的直之當時表示: 「對於夜襲而言,少數兵力反而有好處……」 就這樣,夜襲的計劃被確定下來。 16日的夜裡,直之領兵出城,夜襲的目標是駐紮在本町橋南的蜂須賀軍的一支數百人的部隊。 那支部隊的大將,是蜂須賀至鎮的家臣中村右近重勝。中村重勝此時尚在夢中,大多數士兵也都在熟睡,而站崗的哨兵,也三三兩兩的在閑談解悶,或者拿出隨身攜帶的乾糧當作宵夜充饑。誰也沒有想到,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的大阪軍,會出城偷襲。雖然事前也有一位叫做樋口內蔵助的侍大將曾經提出:「在這裡紮營應該先把橋燒掉,否則這裡夜間霧氣很重,豐臣軍也許會趁夜色過橋偷襲……」。可惜的是,他的意見並沒有受到重視。 17日凌晨2時,直之安排一百餘名士兵的鐵炮隊埋伏在敵人的營門外,一聲令下,先進行了一陣齊射,緊接著,二十名精兵衝進中村的營地亂砍亂殺,中村隊立刻陷入了混亂和恐慌之中!許多將士連鎧甲都來不及穿就紛紛逃命,轉眼間就被凶神惡煞似的豐臣軍殺死了數十人。這時,直之指揮的後續部隊也趕到並加入戰團,中村軍在這樣的打擊下完全潰散,中村重勝本人也在亂軍中被殺。 當附近的蜂須賀軍其他各隊聽到喊殺聲,整裝趕來救援的時候,豐臣軍早已得勝回城了,只留下了百餘具德川軍的屍體。而更令人乍舌的是,直之這位豪傑之將不知是哪裡來的靈感,竟然命人事先準備好了許多小木條,夜襲之後散落在德川軍的陣地中,上面寫著: 「夜斬爾等之大將,乃是塙團右衛門直之!」(夜討ちの大將·塙団右衛門直之) 這一下,直之的威名不但在敵軍中引起轟動,在大阪軍的陣營中也廣為流傳。 此次夜襲,直之一改以往衝鋒在前的習慣,而是端坐橋頭指揮作戰。這樣的事迹後來傳到他從前的同僚、在德川方的池田軍中任職的林半右衛門耳中,卻引起了林的不屑,他說: 「如果自身不會持槍作戰,即使領有一國也不配稱為武士,過去拙者和團右衛門都是這麼認為的。而據聞前夜,團右衛門坐鎮橋頭,揮采配號令作戰,威風則威風矣,然年方四十八,尚不能稱老,卻違背當初誓約,拙者羞於與其相見。」 直之聽說了這番話,深以為然,對傳話的人道: 「半右衛門的憤怒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我曾被加藤嘉明斥責為一勇之夫,沒有大將之才。我那樣做只是想讓加藤匹夫知道,揮揮扇子這種事我也會!請轉告半右衛門,以後我會遵照約定,持槍作戰的……」 儘管直之的夜襲戰取得了成功,提升了豐臣軍的士氣,打擊了德川軍的氣焰,但百餘人規模的戰鬥終究不能扭轉決定天下之役的戰局,相比之下,這樣的勝利不過是大風暴中泛起的泡沫一樣微不足道。隨著大阪方同意了和談的條件,冬之陣落下了帷幕。 五 1615年4月,大阪夏之陣爆發。這次,在德川家「和談條約」的欺騙下失去了城濠保護的大阪軍,反而放開了手腳,做出了主動出擊的決定!豐臣軍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位於大阪城近側和歌山城的大名——淺野長晟。 淺野家與豐臣家淵源極深,淺野家上代當主長政,乃是在太閣秀吉在世時,總攬豐臣家政務的「御家老眾」(俗稱「五奉行」)首領,同時有時秀吉正室夫人北政所(瀰瀰)的兄長。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親密關係,使得大阪城的當權者們一開始還對淺野家報有幻想,一心想勸說他們支持豐臣家與德川家對抗。可是,看清了天下大勢的淺野家當然不會同意如此無禮的要求,反而把大阪城的使者奚落了一番。這樣的結果使得大阪城的淀姬和大野治長十分惱怒,因而在夏之陣一開始,就把淺野家當作第一個進攻目標了。 為了確保進攻的勝利,大野治長事先聯絡了紀伊國內的土豪發動「一揆」(暴動),希望能與大阪軍一起,對淺野軍進行前後夾擊。但事有不諧,由於叛徒的告密,一揆軍在淺野軍和德川方的板倉重勝軍的圍剿之下被消滅,大野治長派去指揮起義的部將北村善大夫也被捕了。剿滅土豪暴動之後,淺野軍出兵五千人,由淺野長晟親自擔任總大將,開始向大阪城進發。 雖然當地起義軍的暴動失敗,但大阪方並不知情,仍然繼續執行著對淺野家的進攻計劃。 1615年4月28日,豐臣軍以大野治房為主將,塙直之、岡部則綱、淡輪重政、新宮行朝為備大將,率領三千士兵,進攻淺野家的主城和歌山城。 豐臣軍在進軍中,對途經的岸和田城展開了進攻,城主小出吉英一邊指揮守城,一邊派人向主城求援。這時候,大野治房得到了淺野軍正在北上的消息。他害怕繼續耽擱下去會遭到夾擊,於是下令放棄攻城,全軍南下,在貝冢地方紮營,準備正面迎敵。 與此同時,淺野軍已經到達了佐野地方的市場村,卻聽到了「豐臣軍有兩萬大軍攻打過來了!」的消息,一時間人心浮動。淺野長晟急忙召開軍議,會上,大將淺野良重主張正面迎敵,而另一員將領亀田高綱則認為: 「在開闊地帶迎戰大軍,與我方不利,不如撤退到樫井地方,在松林里防守。」 兩名將領意見不和,激烈爭吵,竟發展到拔刀相向,最後還是淺野長晟出面調解,採取了亀田高綱的策略,淺野軍開始了撤退。 六 4月29日,豐臣軍的先鋒從貝冢的營地出發,塙直之和岡部則綱都爭著要當先鋒,各不向讓,以至於互相謾罵。最後,先鋒的任務被岡部則綱取得。 對於一心想證明自己的直之來說,怎麼能輕易讓出先鋒的機會呢?於是就像在關原時那樣,他的豪傑意氣蒙蔽了理智,也不顧主將大野治房的安排,只帶了少數的部隊去追趕先行出發的岡部則綱隊。兩個人在大路上你爭我趕,都想爭取先立頭功,率領另一軍的淡輪重政卻在後面緩緩行軍。而總大將大野治房,仍在貝冢的本陣等待著紀州一揆軍暴動的消息。 豐臣軍因此而隊形分散,拉開了距離。 臨敵分兵,隊形不整,正是兵法之大忌。當豐臣軍的前鋒通過市場村的時候,遭到了淺野軍亀田高綱隊的鐵炮伏擊,損失了數十名士兵。而淺野軍一擊得手,並不戀戰,而是邊打邊退,一直到了安松地方。豐臣軍在這種騷擾下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直之更是難掩心頭的怒火,率少數部隊追擊淺野軍,在樫井地方展開了白刃戰。隨後,淺野軍上田重安隊也加入了戰團,豐臣軍寡不敵眾,很快開始敗退。身負勇力的塙直之雖然奮力殺敵,無奈戰陣之中,非豪傑用武之地,終於戰死在亂軍之中了。 淺野軍取勝之後,本來計劃繼續北上直奔大阪,可又擔心紀伊國的一揆軍在後院點火,最終掉頭回主城去了。 而豐臣軍的先頭部隊潰敗後,殘兵敗將逃回貝冢大營。大野治房這才急忙整飭主力部隊前往樫井救援,可趕到時,淺野軍早已撤退多時了。這時,治房也了解到了紀州一揆起義失敗的消息,只得灰心喪氣的回大阪城去了。 且說塙團右衛門直之,殞命在戰場上也算是死的其所了。這位剛烈之士雖然留下了許多勇名,卻至死也沒能真正成為統領一軍的大將,未能得嘗所願,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反而是更加驗證了加藤嘉明的評價——一勇之夫,實無大將之器。 而這位豪傑,即使死了,也要留下一段逸話—— 據《校合雑記》記載,塙直之戰死後,首級被送往家康的大本營。由於天氣較熱,路途又遠,直之的首級送達之後已經開始腐爛了。在這種情況下,家康自然不會再親自察看其首級,而是由井伊直孝代為檢視。 沒想到,當晚井伊軍中卻發生騷動,一名京都來的隨軍女子竟然氣絕!之後便用男人的聲調喊道: 「我乃是一軍的大將,首級卻為何不能得到檢視?如此的無禮實在可惡,我的魂魄也會阻止德川家取得勝利的!」 這樣的怪事在井伊軍中傳開,大家都說是直之的鬼魂在作怪——由於戰國時代,一軍的主將,如果能親自檢視敵軍的首級(稱作「首実検」),也是對戰死的對方將領的極高敬意。這樣看來,對於一心想在戰場建立威名的直之來說,死後不能被當作值得尊敬的大將對待,的確也是件難以被容忍的事呀…… 當然,此事只是江戶時代的傳說而已。但今天讀來,聯想到塙直之雖無運籌帷幄的大將之才,卻滿懷剛毅執著的豪傑之氣,不能不令人感慨萬千。 沙發 藍盾 只看他 2011-9-10 22:06:10 彗星的倏忽:明石掃部頭全登一 基督教,確切的說是天主教宗自從於十六世紀傳入日本以來,很快在九州的大名中傳播,繼而流傳到本州內陸。中國(山陰山陽諸國)地方,甚至近江畿內也頗有信徒。曾經天下布武的「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對於天主教就抱有歡迎的態度。因為這種閃族式的宗教,以其不同於東方式的宗教觀,打破了日本原有的因果報應的宗教信仰基礎。這種最終審判的宗教思想以及對天啟律法嚴格遵守的宗教信條,正是像信長這樣的在亂世中靠「下克上」崛起的戰國大名所需要的,對於頭腦中充滿新思想的信長本人來說,更是十分有用的。 在織田信長死後,繼承他的大志取得天下的豐臣秀吉對天下採取的更多是懷柔的態度,對天主教同樣是支持和放任的。而德川家康,在宗教和政治上都比較趨向於封建式復古,對天主教採取了較為敵視的態度。在德川幕府的時代,天主教是被嚴格禁止的,教徒是被殘酷迫害的。 對於德川家康,篤信天主教的武士們無不痛恨有加,而明石掃部頭全登就是作為天主教徒與德川家連續奮戰的著名武士之一。 明石全登,出生年月不詳。我們只能知道,在關原之戰以前,他是作為備前國的大名宇喜多秀家一門親族,熊野保城主,領有3萬3千石的封地。宇喜多秀家本身不是天主教徒,但對天主教在其領地內的傳播也十分支持。在家督的帶動下,宇喜多的家臣中有許多都改信了天主教,明石全登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教名有「約翰尼」(ヨハネ)、「喬安」(ジョアン)、「喬安尼」(ジョアニ)等說法。全登是個非常虔誠的教徒,經常有外國的宣教師來他的城中佈道,而他的城中信教的居民也達到三千人以上。 二 明石全登的一生的轉折點,是隨著震動全日本的關原之戰而到來的。 隨著太閣秀吉的闔然辭世,其譜代遺臣中文治派與武功派的對立愈演愈烈。而作為文治派之首、五奉行眾之一的石田三成掌握著大阪的實權,擁戴太閣的幼子的秀賴,從而在鬥爭中佔據了一定的上風。而以福島正則、池田輝正為代表的曾以弓馬為豐臣氏贏得天下的武將們當然不服,於是轉而依靠豐臣家的外樣大名中最有實力和聲望的內大臣德川家康。雙方爭奪天下的鬥爭不可避免的要以戰爭的方式解決,戰爭的地點就在美濃國的關原,時間就是慶長五年,也就是1600年9月15日。 作為秀吉託孤的重臣「御奉行眾」(五大老)之一的宇喜多秀家,本身曾是秀吉的養子,自然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擁有「大義」名分的西軍——石田三成方。作為家臣,明石全登也隨軍參戰。 關原之戰在上午九時打響。宇喜多軍共一萬五千人,陣地處於西軍的最前線,很快與東軍的先鋒福島正則軍展開激烈的戰鬥。雙方廝殺在一起,長時間呈現膠著狀態。 下午一時,處於西軍後方的主力部隊小早川秀秋軍突然叛變,轉而從後方攻打西軍陣腳。西軍主將石田三成急忙撤退,而其他早已與德川家康暗中勾結的西軍大名也紛紛易幟。正在前方苦戰的宇喜多軍頓時腹背受敵,陷入了混亂,紛紛潰散。 宇喜多秀家面對西軍令人扼腕的潰敗,心痛不已,正要舉刀自殺之時,猛地從亂軍之中衝出一名黑臉大漢,大聲喝道: 「殿下,現在還不是死的時候!」 此人便是明石全登。 也許是全登的一聲斷喝斷了秀家尋死的念頭,這位西軍的大將急忙在少量侍從的保護下撤離了戰場,而明石全登則自告奮勇留下來擔任危險的殿軍任務,且戰且退。很快,全登便陷入了敵軍福島、黑田、池田等隊的層層包圍之中,身邊的士卒越戰越少,自己也幾乎絕望了。作為天主教的教義,自殺的行為是作為罪過而不能被允許的,死後也不能進天堂。因而全登決定沖入敵陣放手作戰,只求一死。在他奮勇捨命的衝殺下,敵軍死傷無數,但仍層層疊疊的包圍上來……正在這危急時刻,敵軍中突然傳來了這樣的喊聲: 「掃部殿,活下來才有機會吧!」 說這話的人,便是戰國有名的智將黑田官兵衛之子、東軍的大將黑田長政。也許是同為信仰天主教武士之故,也許是敬仰明石全登的剛毅為人,黑田長政令部下閃開一條出路,滿身是血的全登就此逃離了關原的戰場。 三 從關原逃出的明石全登,已經無法再回到自己的領地,只能四處流浪,直到流落到筑前的福岡。當時,筑前正是黑田家的領地,全登為了躲避幕府的追查,便投靠了曾在關原放自己一條生路的黑田長政,尋求庇護。對於福岡之行,全登曾留下了「是主在指引著我……」這樣的語言。 當時,德川幕府正對黑田家有所猜忌,對此情形心知肚明的黑田官兵衛(當時已經把家督之位讓出給長政)仍然極力的幫助全登,將自己知行地的一部分讓給他,並把他當作長政的弟弟看待。這也許是這位著名的軍師想要籠絡猛將之心,或是愛惜猛將之才吧。總之,全登在筑前黑田家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對於心懷執著信仰的全登來說,這樣安逸的生活卻讓他有些迷惑—— 自己要在黑田家呆到什麼時候? 在天主的指引下來到筑州,只是為了自己能夠安全的活下去么? 主公宇喜多秀家已經作為西軍的主將之一被幕府逮捕,流放到八丈島正在受苦,天下的天主教徒和宣教師們正在被幕府迫害,自己又該怎麼做呢? …… 終於有一天,明石全登悄然的離開了黑田家,離開了筑前的土地,再次開始流浪的旅程,一直來到了自己的老家——備中的鄉間隱居起來,等待著復仇機會的來臨…… 一晃八年過去了,機會終於來臨了。 1614年10月,正當豐臣、德川兩家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之際,早已漸漸被人們淡忘的明石全登出現在了大阪城下,作為浪人武士,加入了豐臣軍。 在當時,大阪的豐臣家為了和德川家康對抗而大規模招兵買馬,吸引了天下眾多的浪人武士前來投靠。進入大阪城的流浪武士們,無外乎抱有以下三種目的:或是為了揚名天下,抓住亂世中最後的機會成為名將;或是為了恢復自家原有的領地,復興業已破落的家門;又或是貪圖大阪方許諾的豐厚報酬,想要籍由戰爭之機改變自己潦倒的生活。 而明石全登的目的卻有所不同,進入大阪之後,他雖然受到大阪方相當的重視,作為高層將領參加了許多軍議,卻只向豐臣家提了兩個要求。那就是:如果戰爭能取得勝利,首先要恢復天主教在日本的傳播和百姓信教的自由,並允許外國的傳教士來日本傳教;另外,就是要把流放在荒島上的主公宇喜多秀家迎接回本州,取消他的罪名,恢復其領地和聲望。 這就是明石掃部頭全登的信念和理想——他沒有為自己做任何考慮,一心所想的,是想再興他過去的主公,和他心中的神。 在他的心中,大阪之陣就是聖戰。 四 1614年11月,大阪冬之陣開始。為了對抗德川軍的包圍之勢,豐臣軍在大阪城周圍築有許多工事和城砦。 18日,德川方的蜂須賀至鎮隊的偵察兵發現,位於大阪城西南面木津村的木津川口有豐臣方的一座砦,雖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守備卻十分薄弱。情況傳達到了位於茶磨山的德川家康本陣。行事謹慎的家康唯恐有詐,在與軍師本多正純商議之後,決定派遣淺野長晟軍、池田忠雄軍、蜂須賀軍採取三面合圍偷襲的戰術。 但為了獨佔頭功,蜂須賀至鎮決定獨自行動。本來與其他兩軍約定的次日凌晨六點行動,被蜂須賀至鎮單方面提前行動了。凌晨三點,蜂須賀軍3000士兵趁著夜色水路並進,夾擊木津川口砦。這一冒險行動居然收到了奇效,毫無防備的大阪軍在遭受夾擊後很快潰散,德川軍在大阪冬之戰中先拔頭籌。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得知蜂須賀軍提前行動並取得頭功的淺野軍在慌亂間出發,在急於渡過木津川的時候發生了混亂,淹死了不少人,成為了德川軍第一批陣亡者。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仗本該是明石全登為大阪方作戰的初陣,因為木津川口之砦正是他所守備的陣地呀!可事有不巧,18日全登進大阪城參加軍議,徹夜未歸,臨時指揮作戰的是他的同族兄弟、毫無經驗的明石全延,在加上兵力薄弱且疏於警惕,在蜂須賀軍的夾擊下便匆匆敗退到下博勞的陣地去了。對於這次的失敗,全登在很長時間內都懊惱不已。 此後,明石全登在大阪軍中表現活躍,參加了冬之陣的多次小規模作戰。隨著德川方欺騙性的和談匆匆的結束,全登繼續在夏之陣中擔任了重要的役職,直到那最後一戰的到來…… 五 1615年5月7日,大阪夏之陣到了尾聲,德川軍向大阪城的南面發動了最後的進攻,困守大阪的武士們也迎來了他們最後的一戰。 由於在此前的戰鬥中,大阪方損失慘重,面對決戰已經基本上沒有什麼勝算了。大阪城內人心浮動,軍事會議已經相當混亂,眾多武士人心惶惶。真田幸村和毛利勝永兩位主要將領找到當權者大野修理亮治長,提出最後的作戰計劃——全軍在天王寺、岡山口一帶布陣,擊潰敵軍先鋒,豐臣秀賴親自出戰,率軍與德川家康本陣對峙,由明石全登率奇襲隊迂迴到家康本陣背面發動突襲,直接討取家康的首級。 這一戰術,得到了大野治長的認可,並傳達到了全軍。 當天夜裡,真田幸村來到明石全登的部屋,向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計劃: 「掃部殿,鄙人明日打算率軍正面突擊德川本陣,目標是家康的首級。相信其陣勢必然十分堅固,家康本人也會躲避到陣營的最後面,鄙人倉促間恐怕難以成功。希望你能帶領本隊的三百精兵迂迴到德川本陣的後方,從背面出擊,攻其不備,定能討取家康的首級!……掃部殿,全拜託你了!」 幸村知道,城中最痛恨德川家的莫過於信奉天主教的武士們,任用他們作為敢死隊突擊,必能能獲得好的效果。而關鍵時刻對明石全登的任用,也體現了幸村對這位猛將的信任和賞識。 第二天凌晨,大阪方最後的名將們相繼領軍出發,各自前往自己的戰場去了。 明石全登並沒有很早的出擊。因為在前一天的軍議上,豐臣秀賴打算在這最後一戰親征,全登應作為其隨從出兵,一早便率領本隊三百精兵在船場等待了。但這樣的計劃從一開始就是水中泡影,嬌生慣養的貴公子秀賴,恐怕是連弓都拉不開的紈絝子弟,怎麼可能親臨險境殺敵呢?他只是從城中傳出命令——令明石隊為游擊隊接應諸路人馬。 對這一結果心灰意冷的全登,決心執行當初和幸村所定下的計劃,領軍從後方突擊德川本陣,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的家康的首級! 六 最後的天王寺決戰,在正午開始。戰爭進行的異常慘烈,大阪軍面對三倍於己的德川軍,展現了驚人的氣勢,特別是真田幸村和毛利勝永的奮戰,突破了德川軍的層層防守,竟然殺至家康本陣的近前,甚至一度讓人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到下午四時,勝負已分——真田幸村力戰而亡,深入敵陣孤立無援的毛利勝永也開始退卻,大阪軍全面敗退,氣數已盡…… 而這些,是明石全登所不知道的。他沒能親歷混亂的正面戰場,只是聽著不遠處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匆匆的從德川軍的右翼迂迴至家康本陣的背後。 此時,德川家康的本陣已經混亂,毫無隊形可言。家康的旗本隊逃散,其本人也不知所蹤。明石全登加入戰場後,先是協助毛利隊撤退,又掉頭回來追擊已經潰散的越前藩松平忠直隊,接著,又與包圍上來的水野勝成隊展開激戰……明石全登絲毫不在意本軍的兵少勢微、孤軍深入,他只有一個目標——找到亂軍之中的家康,取下他的首級! 但很快,全登發現敵軍正無窮無盡的包圍上來,同時,他也聽到了真田幸村陣亡、大阪軍全面撤退的消息……至此完全絕望的明石全登,並沒有像其他殘兵一樣,回大阪城作負隅頑抗,而是奮力殺開了一條血路,逃離了天王寺的主戰場,從此不知所蹤了…… 大阪城破以後,德川軍四處搜查,也沒能找到明石全登的下落。有傳聞說,他的首級被德川軍武將水野忠成的家臣取得,並獻給家康,但這一說法在檢視首級的紀錄中並沒有體現。而且從江戶時代初期,幕府方面多次組織的全國性的對明石全登的搜捕行動——「明石狩り」來看,德川家對這位天主教徒武士還是頗為忌憚的。 後來,曾成功的從日本兩次最大戰役的戰場逃脫的明石掃部頭全登,則成了謎一樣的人物,再也沒有任何針對德川幕府行動。因此關於他的下落便有了許多的說法:有人說他從九州乘船去了外國,有人說他其實在大阪夏之陣中就戰死了。雖然也一度有人相信,明石掃部仍然潛伏在備中的山裡,伺機再率領教徒武士們展開聖戰。但很快又有人反駁說這種說法不夠可信,因為對於全登這樣堅定的武士來說,是不能沉默的活著的。 但對於明石全登本人來說,所有的說法都毫無意義。無論是關原的逃脫,備州的蟄伏,大阪的奮戰還是最後的沉默,他都由他自己的理由,因為他說過: 「是主在指引著我……」磐石的守戰:後藤又兵衛基次 一 在大阪之陣中戰死的諸多浪人武士之中,「二軍師」往往是人們嘆息感慨的焦點人物。其中的真田幸村以其最後決戰中勇猛壯烈的衝鋒行為而贏得了眾多的讚譽,而後藤基次則因其與決戰前一天在小松山戰場的犧牲而引起了後人無數的嘆息。 事實上,從臨敵作戰奮勇衝鋒的角度來講,真田幸村以其神出鬼沒勇猛無畏的戰術聞名。而在行軍布陣運籌帷幄方面,後藤基次則以其堅如磐石的高超兵法而得到了大阪軍方更多的重視,從而成為大阪豐臣軍的首席兵法家。 後藤又兵衛基次,是原來播磨國大名別所長治的家臣三木城主後藤基國之子。他的出生年月有很多不同說法,一般認為是生於1560年(永祿三年)。又兵衛幼年喪父,少年時代在流離失所中渡過,後來輾轉投靠了豐臣家著名的軍師、智將黑田官兵衛孝高。 永祿年間,黑田孝高曾經作為播磨大名小寺政職家的家臣而被稱作小寺官兵衛,而小寺、別所兩家同為播磨名門赤松氏的支系,所以孝高與又兵衛之父基國也算有些關聯。於是,又兵衛在黑田家得到了孝高的重視和培養。再加上又兵衛本身在兵法和槍術上都資質過人,履歷戰功,很快就在亂世揚名,成為有名的「黑田八虎」之一,與家中的母里太兵衛、黑田長政等猛將齊名。 後來,到了黑田官兵衛將家督之位讓與長子長政之後,後藤又兵衛已經是黑田家的家老重臣。他在隨長政出兵朝鮮的戰鬥中表現活躍,曾經在晉州的圍城戰中立下先登之功,併流傳下了以三千人對抗明軍三萬人而不敗的戰績,因而與另一名家老母里太兵衛一同被稱作黑田家的「雙璧」。 而在隨後的關原之戰中,又兵衛追隨少主長政參加了東軍,在關原主戰場上,親自持槍上陣,浴血奮戰,表現出色。戰後,黑田家被加封為筑前52萬石大名,而又兵衛也因戰功獲封大隈1萬6千石的封地。由於當時的日本,大領主(大名)和小領主(小名)的封地一般是以一萬石為分界線,又兵衛作為家臣而非獨立的領主,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封地,已經是很令人羨慕的高封賞了。 二 1606年,也就是慶長十一年,當黑田官兵衛死後不久,後藤又兵衛突然從黑田家出走,拋棄了所有的名譽地位,以及豐衣足食的生活,成為了一名流落江湖的浪人。 對於又兵衛這次出奔的原因,流傳著許多說法,但總的來說,都認為是由於後藤又兵衛功高蓋主,而黑田長政忌閑妒能,處處排擠又兵衛造成的。 有的傳說認為,長政與又兵衛的不和由來已久,在二人年輕的時候曾經比試相撲,當時的又兵衛一點也不容讓身為黑田家嫡子的長政,接連把他摔倒在地,使得長政十分難堪,以至於懷恨在心。 在侵略朝鮮的戰役中也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據說黑田軍在一次渡河戰役中與朝軍激烈交戰,黑田長政本陣也捲入了戰鬥,與敵人犬牙交錯的激烈廝殺,長政本人也不得不親自與敵人交鋒,形勢十分危急。而隨後趕到的的後藤又兵衛,並沒有急於加入戰陣救援,而是在審視局勢後,認為長政的本陣並非十分危險,自己與其盲目參戰搶了主君的功勞,還不如坐鎮指揮全局以取得更穩妥的勝利。於是又兵衛命令本部人馬押住陣腳,他本人則坐在高處指揮全局,顯示了「不動如山」的大將風範。當長政奮力殺退敵軍之後,已經是身負多處輕傷,丟盔卸甲狼狽不堪,回到陣地時卻發現又兵衛正「悠閑的」坐在總大將的位子上指揮,不由得心生怨恨,認為又兵衛作為家臣,不但見死不救,反而有心看主君出醜,從此一心想要報復。 另外有人認為,關原之戰中黑田軍位於戰場的前線,又兵衛親自提槍上陣多有斬獲,而與之相比,作為主將的長政卻沒有什麼英勇表現。雖然事後後藤又兵衛保持了謙虛謹慎的態度,但功高蓋主已成事實,市井之中也多有議論,難免不引起長政的嫉恨。 但由於當時尚在人世的黑田官兵衛(已經出家,法號如水)對又兵衛讚賞有加,長政並沒有什麼做出表示。 長政與又兵衛之間的種種矛盾,最終在1606年爆發。這一年,黑田官兵衛終於去世,黑田長政作為家督的地位也已完全穩固,於是便開始利用各種機會排擠後藤又兵衛。 又兵衛的長子後藤基則當時是長政的小姓,同時也以善於擊鼓而在黑田家聞名。有一次,長政故意在酒宴時命基則下場為能樂師擊鼓助興,這一無禮的要求使得身為武士的基則深感恥辱,當時便憤然離席,處城回到了又兵衛的領地大隈。當時的又兵衛早已對長政的種種無禮刁難感到十分氣憤,但生性剛毅的他卻從來不願向長政示弱。聞得此事後,又兵衛感覺再也無法繼續在黑田家任職了,當晚便帶領全族人出奔,從此離開了筑前黑田家,成為了浪人。 三 從黑田家出奔的後藤又兵衛,最初的想法是找到別家大名出仕。 首先,他來到了豐前小倉城36萬石的領主細川忠興處,忠興久聞又兵衛的勇名,十分歡迎他的到來,並賜予他5000石的俸祿。得知又兵衛被細川家錄用的消息,黑田長政怒不可遏,連續派人向細川忠興提出抗議。一開始,忠興對這種抗議不予理睬,但長政不依不饒,甚至揚言要兵戎相見!此事甚至驚動了幕府,德川將軍家下令雙方和睦。由於江戶初期,幕府對各藩大名手段極其嚴酷,動輒加以改易甚至撤藩的處罰。細川忠興也是名臣之後,心思縝密,當然不能為了一名武士而冒滅門之險,不得已將後藤又兵衛辭退了。 之後,又有福島正則、前田利長、結城秀康等有名的大藩領主以一萬石以上的俸祿邀請又兵衛出仕,但都被黑田長政以同樣的方式橫加阻礙,以至於都沒能成功。 後藤又兵衛出仕無門,不得已流落到京都,靠教授軍學維持生計。雖然又兵衛身經百戰名聲很響,慕名前來學習兵法的武士也有不少,但又兵衛一家仍然生活在清貧之中,最困難的時候不得不依靠乞討過活。 根據江戶時期的歷史筆記《明良洪範》的記載,黑田長政由於害怕又兵衛本領高強,出仕其他大名對本家不利,還曾經派遣兩名刺客前往京都刺殺隱居在那裡的又兵衛。某一天,又兵衛走出家門,兩名刺客便跟了上來。又兵衛察覺到他們的殺氣,轉過身面對他們,從容道: 「你們是奉長政殿的命令來取我性命的吧。」 又兵衛說話時氣勢威嚴,眉宇中顯露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大將之氣。兩名刺客被又兵衛的氣魄所震懾,不敢下手而轉身逃走。其中一名刺客由於慚愧而自盡,另一名刺客則回到筑前向長政復命,講述了事情的經過。長政聽罷這件事的經過,頗為感嘆又兵未竟能看透刺客的心思,也並沒有對失敗的刺客在追加什麼責罰。 對於身負武勇胸懷韜略的名將後藤又兵衛基次來說,如果從此便默默無聞的終老於鄉野,再無提槍上陣之日的話,真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然而命運對又兵衛似乎有所垂青,1614年11月,豐臣、德川雙方劍拔弩張,戰國亂世最後的大戰陣降臨日本,又兵衛決定加入大阪方,抓住亂世最後的機會,再次選擇自己作為武士的生活。 進入大阪之前,又兵衛一貧如洗,連基本的武具都沒有。但作為有名的武士,如果穿布衣進城參軍,一定會惹人恥笑。不得已,又兵衛借了些錢,來到大阪城外的武器店想買些刀劍盔甲。好在店主乃是又兵衛的同鄉,於是將店內最好的武具贈與又兵衛,還無償的為追隨又兵衛入城的白身隨從們配備了馬具。因此,後藤又兵衛才能體面的進入了大阪城,直到日後壯烈戰死,聞名於天下。 四 初入大阪城的後藤又兵衛,很快就依靠其過去身經百戰的名望和經驗、以及其兼備名將氣質與豪傑風采的個人魅力,在豐臣軍的諸將中佔據了領袖的位置。又兵衛不但在入城的浪人中地位很高,同時也受到了城中豐臣家譜代家臣武士們的尊敬。豐臣秀賴最信賴的年輕武士木村重成與又兵衛一見如故,很快結為莫逆之交。在重成的推薦下,秀賴對又兵衛的能力也頗為賞識和重視。 可惜的是,當時的大阪城中,真正掌握實權的是御母台淀姬,而淀姬最信賴的家臣乃是大野修理亮治長。因此,大野治長實際上掌握了大阪城的軍政大權。在這種情況下,儘管後藤又兵衛以自己出色的指揮能力很快成為豐臣軍最主要的軍師之一,但在戰役的指揮決策權上仍然不得不聽命於大野治長。儘管如此,縱觀大阪之役的整個過程,後藤又兵衛的個人決斷仍然佔據了比較重要的位置,他所提出的軍事建議,基本上不會被豐臣家的領導層所否定。 在大阪冬之陣的戰役中,後藤又兵衛的任務主要是與大野治長一起,作為野戰接應部隊在城外布陣,而非象其他將領一樣有自己負責守備的要塞。又兵衛被人也經常回到大阪城中參與戰術討論,並沒有很多與敵人面對面交鋒的機會。今福之戰乃是他在冬之陣中唯一一次與敵人短兵相接的大規模戰役。 關於今福之戰的詳細起因及過程,在前作《木村重成》中已經作了一定的介紹。 當初出茅廬急於立功的木村長門守單槍匹馬沖入敵陣的時候,後藤又兵衛正在大阪城上觀察戰局。他注意到木村隊雖然在氣勢上佔據上風,對佐竹軍步步緊逼,但實際上正在陷入危險之中,因為從鳴野方向出兵的德川方的上杉景勝軍正在靠近今福堤,而只顧正面突破而喪失隊形的木村隊很容易遭受夾擊而覆沒。又兵衛為自己年輕戰友的處境而心急如焚,急忙向同在城上的豐臣秀賴說明了情況,得到允許後親自披甲持槍領兵上陣,前往增援木村隊。 身為善用兵法之將,又兵衛並沒有盲目的靠近木村隊進行增援,因為他知道,當時年輕氣盛的重成一心立功,很難聽得進勸告而撤兵,自己反而會招惹「爭功」之嫌。於是,又兵衛率本部人馬從側面接近戰場,來到今福堤下直接迎戰上杉軍,以阻止其對佐竹軍的支援,同時引起木村軍的注意。 這其實是個十分危險的決定,因為當時來自鳴野方向的上杉軍已經有部分登上了今福堤,向今福方向射擊,而後藤隊來到堤下實際上在地利方面處於了劣勢,但又兵衛為了實現既保全木村重成的姓名又保全其戰功的目的,毅然採取了這種危險的行動,身先士卒在堤下與敵軍展開肉搏戰。 事實證明,又兵衛的努力奮戰有效的延緩了上杉軍對今福方面的支援,而木村重成在擊潰了佐竹軍的陣勢之後,也能夠冷靜的審視局勢,發現了自己的不利局勢,開始從容的指揮撤退。又兵衛則在兵力和地勢都不佔優的情況下,一直與上杉軍激戰了很長時間,才因為左臂被流彈所傷而不得不撤出戰場。 今福之戰後,木村重成因為陣斬敵方大將涉江政光而大受褒獎,獲賜感狀。而為之默默奮戰,以至負傷而無法參加冬之陣其他戰鬥的後藤又兵衛卻沒有得到什麼相應的賞賜。從中不難看出,大阪城的當權者對待戰前參軍的浪人們,恐怕還是不如對豐臣家的譜代武士那樣的看重。 五 冬之陣後,大阪、江戶雙方暫時議和,德川家康表示不願再起戰端,甚至親自參加戰死者的首級檢視,以做出長久和平的姿態。但所謂的議和終究不過是德川方虛偽的騙局,德川軍藉此機會拆毀了大阪城外圍的要塞和柵欄,填平和護城河與溝濠。在這樣的情況下,和平已無可能,大阪城的諸將們被迫再次拿起武器,而從尾張名古屋方面也傳來了德川軍再次來襲的戰報。 事實上,對於外來浪人武士來說,再起戰端其實正是他們所渴望的——很多浪人武士是抱著恢復家門或者列土封侯的願望進入大阪城的(比如長宗我部盛親),如果雙方就此講和下去,他們的願望也就永遠無法實現了。而對於像塙直之、真田幸村這樣抱有在亂世揚名願望的勇士來說,能夠與天下的大名一戰而流芳後世,實在是比戰爭雙方的勝負本身更重要的事。 1615年4月30日,大阪軍的主要將領們彙集一堂,進行了大阪夏之陣最重要的一次軍事會議。其間,真田幸村慷慨激昂的提出了全軍在大阪城南的四天王寺·岡山口一線布陣,正面與德川軍交戰的「玉碎」計劃。而後藤又兵衛則一改往日的謙虛態度,在會上大聲的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既然城外的壕溝都已被填平,據守城池迎敵已無可能。敵軍是通過大和街道,從南面向大阪城攻來,如能控制亀瀬、関屋一帶的狹隘路段,在國分附近迎擊德川軍,則能佔據相當的地利。國分的小松山一帶山地較多,地形狹窄,德川的大軍不易展開。如能在此地伏擊之,擊破德川軍的先頭部隊便有七八成的勝算……德川軍先鋒潰敗,士氣必將低落,後續諸隊定然退至大和郡山一帶休整,此後我軍相機而動,勝負當未可知……」 雙方各執一詞,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也許是又兵衛的論點更加穩妥和有說服力,也許是真如某種傳聞所說是真田幸村投桃報李的做出了讓步,大阪的領導層最終接受了後藤又兵衛的計劃。而作為對真田幸村的妥協,大阪方面也同意他率領一路人馬前往天王寺布陣,以防止德川軍的突然出現。 5月1日,大阪軍分為兩隊向國分方面進軍。第一隊由後藤基次領軍,薄田兼相、井上時利、山川賢信、北川宣勝、山本公雄、槇島重利、明石全登等將領各率本部人馬共約6400人,率先從大阪出發,來到平野附近駐紮。後續的第二隊乃是真田幸村、毛利勝永、福島正守、渡辺糺、小倉行春、大谷吉治、細川興秋、宮田時定等隊,共約12000人,隨後向天王寺出發。 5月5日傍晚,真田幸村和毛利勝永兩人來到了後藤又兵衛的陣地,面對壯麗的黃昏把酒訣別。三人約定道: 「我等三人須領軍於天明前匯合,於當路之狹窄處迎擊越過國分嶺之德川軍。此戰必取德川兩將軍之首,即便戰死也在所不惜!」 另一方面,德川軍也在排兵布陣,決定了進軍大阪的序列—— 由水野勝成任總大將的大和路方面軍先發部隊,集合了堀直寄、松倉重政、別所孫次郎、奧田忠次、丹羽氏信、中山照守、村瀬重治等諸隊人馬,共約3800人,於5月5日午後4時到達國分紮營。當時,勝成對部下眾將說道: 「小松山陣地易守難攻,如果被敵人佔領對我軍十分不利。我軍作為先隊,應在山北駐紮,倘若敵軍先行佔領小松山,便會同主力諸軍夾擊之……」 就在水野勝成重新安營的當晚,後續的伊達政宗軍10000人、本多忠政軍5000人、松平忠明軍3800人也相繼到達了國分。善於用兵的伊達政宗同樣意識到了小松山地形的重要,當即派遣家臣片倉小十郎重綱的一對人馬於小松山下潛伏,加強警戒。與此同時,姍姍來遲的德川家六公子松平忠輝,也已率領本部12000人到達了奈良鎮。 六 5月6日午夜零點左右,後藤隊2800人率先從平野出發,在將近凌晨時到達了小松山口的藤井寺村。這一次的進軍在後人看來顯得十分唐突,因為本應一同出發的薄田兼相等隊根本沒有配合行動。相對於又兵衛的出兵而言,薄田等人的反應實在太慢。而與之相比,一向以善於用兵著稱的真田幸村的部隊的行動,就顯得過於遲緩了——他的部下多數是浪人武士,集合時姍姍來遲,出發時又趕上大霧不辨東西,遠遠的落在了後藤隊之後,已經趕不上預定的合流了。有人說,這樣的遲到是因為幸村的建議沒有被採納而故意有所懈怠。這種說法雖然沒有確切的根據,但作為名將,幸村在那一天所表現出來的指揮能力也實在令人失望。 在苦等援軍不到的情況之下,後藤又兵衛深深感到,如果再不出擊,戰機將完全失去。於是,他決定孤注一擲,只帶領本部人馬開始向東渡過石川,向小松山進攻。 凌晨2點左右,德川軍方的奧田忠次發現了後藤隊的動向,急忙率先登上了小松山防守。攻守雙方在夜色中展開了戰鬥。在激烈的鐵炮互射之後,後藤軍向山上發動了全面突擊。奧田忠次隊無力抵抗後藤軍的攻勢,很快全面潰敗,他本人也死在亂軍中。後藤又兵衛按計劃完全佔領了小松山,開始等待援軍的到來。但在他意料之外的是,他已經陷入了敵軍的三面包圍,而他所苦等的援軍,直到最後也沒有到來。 凌晨4點左右,後藤軍向小松山北面的的片山村方向進攻,與松倉重政軍交鋒。松倉重政乃是大和國與島左近齊名的名將松倉右近重信之子,但在後藤又兵衛面前竟如同小兒一般無力抵抗,很快全軍覆沒,他本人也幾乎喪命陣中,多虧後續的水野勝成、堀直寄軍及時救援才倖免遇難。 另一方面,後藤軍在遇到水野勝成軍的抵抗後攻勢減緩,與此同時,早些時候埋伏在小松山下警戒的片倉重綱隊開始向山上連續不斷的射擊,後藤軍不得不轉為守勢,固守山頭陣地待援。就這樣,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激烈的槍聲一直持續到天色大亮。 上午9點左右,伊達政宗軍開始從南面登山,本多忠政率軍從東面展開攻勢,松平忠明軍也很快加入進攻的戰鬥……後藤又兵衛已經陷入敵軍的三面包圍之中。即便如此,面對著十倍於己的敵軍,後藤又兵衛仍然顯示了大將的氣魄,臨危不亂的鎮靜指揮,成功的擊退了敵軍的數次進攻。在又兵衛的心中,也許仍然期待著,前一日的黃昏中與他把酒訣別、相約討取德川兩將軍之首級的真田幸村能從天而降吧…… 但後藤軍畢竟寡不敵眾,每一次擊退敵軍的攻勢,都會付出體力甚至生命的代價。眼見日上中天,藤井和天王寺方面仍然毫無動靜,後藤又兵衛終於意識到援軍已不可能到來,自己征戰的一生也將要落幕了。 「不想死的人現在就逃走吧……」在說完這句話之後,又兵衛收拾身邊抱有犧牲覺悟的戰士們,開始向西突圍。後藤軍衝下山後,在平地上一分為二,向德川軍展開了最後的突擊,後藤又兵衛就沖在最前面。 抱有決死信念的後藤隊,在擊潰了德川軍兩支小部隊後,也遭到了丹羽氏信軍從側面的攻擊,隊形陷入了混亂,被分割為數段。與此同時,伊達政宗軍的鐵炮隊從正面向後藤軍連續射擊,身先士卒的後藤又兵衛胸口中彈,跌下了戰馬。 中彈的又兵衛也許並沒有受致命傷,但他太過疲勞以至於沒有了站起來的力氣,同時也已經心如死灰,不作任何逃生之念了。他用盡全力,向身邊的部下吉村武右衛門(一說為金方某)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把我的頭砍下來,不要讓敵人得到……」說罷,便閉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吉村武右衛門按照又兵衛的指示,砍下了他的首級,並用他的陣羽織包裹,就地掩埋,逃離了戰場。 七 在後藤又兵衛戰死後,為他掩埋首級的吉村武右衛門,據說是大織冠鎌足公(藤原氏始祖)的後裔、北家坊門流的旁支,生於文祿元年。他於慶長十一年,與又兵衛一家一起從黑田家辭退,成為了浪人,此後一直跟隨在又兵衛身邊。大阪之戰開始之後隨又兵衛一同入城,參加了豐臣軍。 根據後藤家的文書記載,吉村武右衛門在大戰後的第三天又回到戰場,從土中挖出又兵衛的頭顱,帶到伊予松山郊外的醫王山長泉寺埋葬。之後,他隱居到攝津國喜連村中,拋棄了武士的身份,改名為水井佐兵衛。那一年,他二十四歲。 那之後,水井佐兵衛在喜連村中鋪路修橋,作了許多的善事,還建立了名為「蔭涼庵」的禪寺,為大阪之戰的死者祈求冥福,受到當地人的尊敬。延寶三年卯年二月十七日,他以八十四歲的高齡去世,法號即心浄和居士。 後藤又兵衛的長子隠岐守基則和次子彌八郎正方都在戰場上自殺,三子佐太郎也隨父親入城,但在小松山之戰中並未出陣,落城後逃往和泉國淡輪村隱居,改名中村角兵衛。 過了三十年以後,他的身份被人揭發,向當地的奉行所報告。德川幕府卻沒有加以追究,反而允許他恢復後藤的舊姓。他的兩個兒子成年後也出仕大阪城代、德川家光時代三重臣之一的青山忠俊,一直作為青山家臣直到幕末。 後藤又兵衛基次,如果生在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必定會成為一位叱吒風雲的名將,即便是在亂世的末期嶄露頭角,也掩蓋不住其善戰的光彩。 然而,如果沒有黑田長政的忌恨,他的戰績也就停留在侵略朝鮮的部將身份了,之後也許會在領地上安逸的渡過餘生,子孫都平靜的生活下去。但是命運給了他在人生的最後再起波瀾的機會,讓他乘著亂世最後的風雲成為令人敬仰的大阪五人眾之一,雖然壯烈戰死,亦不失為是作為優秀武士更加完美的結局吧。 板凳 藍盾 只看他 2011-9-10 22:06:34 橙武者的決心:薄田隼人正兼相八一 在大阪之陣期間,困守大阪的武士們總體上分為兩派——以毛利勝永、木村重成為首的譜代眾和以真田幸村、後藤基次為首的浪人眾。前者本來就是豐臣氏的家臣,其中的多數一開始就在大阪城中任職,但同樣被認為是大阪名將之一的薄田兼相的身份所屬卻搖擺不定。 一種說法是這樣認為的—— 薄田兼相,官居隼人正之位,乃是名門橘氏的旁枝,出身在山城國。他武藝高強,尤其是以力大過人聞名,曾經留下「狒狒退治」的逸話。 兼相早年的經歷沒有太詳細的記載。據說曾在前太閣秀吉軍中任職,作為秀吉的「馬回眾」之一而立下戰功,獲得了三千石的知行封地。大阪籠城開始之後,兼相作為豐臣氏的譜代家臣,理所當然的進入大阪城,成為了一軍之將。 另一種不確切的說法認為,薄田兼相與傳說中身負怪力的豪傑「岩見重太郎」是同一個人物。 岩見重太郎是小早川隆景的家臣岩見重左衛門的次子,從小由叔父薄田七左衛門撫養。其人因豪勇而出名,被主君小早川隆景以五百石俸祿招募,但很快又因為家中騷動而出奔,作為浪人而雲遊諸國,期間留下了大蛇退治、狒狒退治、海賊退治等逸聞而聞名於世。後來,又在丹後國著名的名勝「天之橋立」手刃殺父仇人——小早川秀秋家臣広瀬軍蔵,廣播豪俠之名。後來為了避禍,繼承了叔父的姓氏,自稱薄田隼人正兼相,與塙直之、後藤基次等著名浪人相識,一同出仕大阪城的豐臣家,領受了五千石的俸祿,以侍大將的身份成為了一軍將領。 不論兼相確切的身世如何,或者說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岩見重太郎,各種記載都表明,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而且力大過人。在大阪軍中,兼相常身著華麗鎧甲,腰跨三尺三寸大刀,威風凜凜,經常侃侃而談,倍受城中女性的歡迎。 二 「薄田兼相」這個武士的名字之所以能超過「岩見重太郎」這個豪傑的名字而流傳於後世,更多的是由於他「橙武者」的稱號。這一稱號,來自於大阪冬之陣中的「博労淵之戰」。 博労淵位於大阪城西南的木津川邊,作為聯絡大阪城船場的要衝,豐臣軍在此修建了防禦工事,並由 薄田兼相、米村六兵衛、平子主繕三名將領帶領700名士兵防守,其中薄田兼相作為總大將全面負責指揮防務。 由於在1614年11月的大阪冬之陣中,接連發生了木津川口之戰(詳見前作《明石全登》)、鳴野之戰、今福之戰(詳見前作《木村重成》)等戰鬥,大阪城西南一帶聯接河川的要塞相繼被攻陷,博労淵的戰略位置就顯得愈發重要了。對於如此重要的位置,只派遣如此少量的部隊守衛,不能不說是豐臣軍的重大失誤,而德川方則沒有放過這一機會,一直在策劃佔領博労淵的計劃。 1614年11月下旬,在木津川口之戰中立得頭功的德川方大名蜂須賀至鎮,從逃離戰場的商人們口中得知了博勞淵守備鬆懈的消息,急忙向德川家康彙報,提出和自己的女婿池田忠雄共同出兵攻打該地的計劃,但並沒有馬上得到家康的許可。隨後,德川的家臣藤田重信則向家康推薦道: 「鄙人認為,還是由前田利孝、小笠原秀政、淺野長重三家大名共同出兵比較妥當……」 對於這樣的建言,老謀深算的家康同樣沒有採納。對於他來說,要統帥由數十家貌合神離的大名組成的大軍,要依靠的不光是運籌帷幄的兵法,還需要高超的御下之道。於是,他先派水野勝成、永井直勝、堀直寄三隊人馬在博勞淵砦對面木津川中的狗子島建立陣營,並先後派遣本多忠朝、水野勝成、永井直勝前往破壞博勞淵砦的水上柵欄。最後,才接受了最終完成破壞任務的永井直勝的建議,任命石川忠総為大將,於1614年11月28日在狗子島南面的葦島布陣,統領兩個小島的諸部,並由淺野長晟擔任總後援隊。 對於這樣的安排,曾在先前的木津川口之戰中立下頭功的蜂須賀軍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他們就駐紮在博勞淵對面的木津川口砦,暗暗策劃著同時發動進攻。 11月29日凌晨,石川軍趁漲潮之際從葦島出發,渡河向博勞淵砦進攻,但遭到了守軍的鐵炮射擊而損失慘重。但仍然有數名德川軍士兵躲在被燒毀的破船中,順水漂流到博勞淵岸邊登陸,與守軍展開戰鬥,造成了不小的混亂,這些人後來被稱作「博労淵の破れ船七人衆」。 緊接著,從狗子島出發的九鬼守隆隊有三艘船在北面靠岸,同時從木津川口出發的蜂須賀軍從南面登陸,博勞淵的守軍遭到三面夾擊。而在此危機時刻,擔任總大將之職的薄田兼相竟然不在戰場之上——他前一夜私自離開了陣地,在神崎的一個妓女家中宿醉,直到現在還沒有回來呢!沒有總大將指揮的豐臣軍很快全面潰敗,大多數守軍在撤退中戰死,守將之一的平子主繕也中了池田軍的埋伏而被殺。 此戰之後,在妓女家中得知戰敗消息的薄田兼相隨殘兵一起逃回了大阪城。他雖然依靠自身譜代家臣的地位而沒有受到嚴厲的軍法處置,卻因此遭到了敵我雙方將領的蔑視,被冠以「橙武者」之名。 這一稱號的意義是這樣的——冬天裡的橙子雖然外表好看,卻因為尚未成熟而完全不能食用,只能被當作正月里的裝飾物。也就是說,薄田兼相雖然看起來相貌堂堂,卻是和正月里的橙子一樣中看不中用的東西。 對於外界如此的評價,兼相感到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但作為身負勇力的猛將,他並沒有選擇切腹自殺來逃避批評,而是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用戰功來洗刷罪名。 三 隨著博勞淵砦的失陷,大阪方的軍事領導層再次展開了爭論。豐臣軍的七手組( 青木一重、伊藤長次、伊藤長昌、仙石定盛、中島氏種、野々村吉安、速水守久、堀田盛高、真野助宗、真野頼包七將組成的軍事組織 )提出: 「我軍前期防守範圍過大,兵力分散,不如就此放棄天滿川及船場一帶,集中兵力守備大阪城。」 而大野治房和塙直之則持反對意見: 「還沒有和敵軍接戰就先行撤退,真是豈有此理!」 然而大野治房雖然身居高位,卻缺乏應有的統帥力和個人魅力。諸將不顧他的提議,紛紛燒毀自己駐紮在城下町的兵營,撤到城下防守。豐臣軍的陣線,已經幾乎收縮到大阪的城濠下了。 此後,雙方也再沒發生什麼大規模衝突,在1614年12月的和談之後,豐臣德川兩家暫時休戰,大阪城迎來了短暫的和平。 這樣的和平對雙方已是疲憊不堪的將士們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但對於尚在豐臣軍中任職的薄田兼相來說,卻是一段十分難過的日子。 自從他在博勞淵之戰中戰敗以來,每天都活在鄙視的目光和嘲諷的話語之中。「橙武者」的稱號使他在戰友中間抬不起頭來,他每天所想的,只有一件事——早日領兵再上戰場,洗刷自己的污名,哪怕戰死也在所不惜! 終於,隨著德川軍背信棄義的破壞了大阪城外圍的城濠,再次的開戰已經在所難免。1615年4月6日,德川家康再次於尾張的名古屋下達了討伐豐臣家的動員令,戰爭的陰雲再次籠罩了大阪城,而薄田兼相也終於等到了證明自己的機會。 四 大阪夏之陣開始之後,豐臣軍連戰連敗,再加上大阪城外的工事已經被破壞殆盡,號稱天下第一堅城的大阪實際上已經無險可守。 在這樣的最後時刻,聚集在大阪城中的諸多名將,如真田幸村、後藤基次、毛利勝永、長宗我部盛親等人一致認為應該出城迎敵。尋求決戰,但眾人在決戰的方式和場所上有所異議。最終,以大野治長為首的豐臣家領導層採納了後藤基次提出的「在小松山設伏,夾擊德川軍」的戰鬥計劃。 但豐臣軍內部的不合,於5月6日的出兵過程中再次顯現出來——率先出發的後藤隊2800人在午夜零點就出發,並迅速佔領了小松山陣地。緊隨其後出發的是薄田兼相、井上時利、山川賢信、北川宣勝、山本公雄、槇島重利、明石全登諸隊約6400人。著兩隊人馬本來應該是同步行動,卻不知什麼原因拉開了距離。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作為後續部隊的真田幸村,由於部下的將士士氣不高,集合的過程中紛紛遲到,以至於耽誤了預定的出發時間,又因為遇到大霧而在行軍路上耽誤了行程,以至於遠遠的落在了後面。這樣的事情,對於以善於用兵著稱的真田幸村來說,簡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不得不使人懷疑,也許幸村是由於自己的決戰計劃沒能被採納,而在不自覺中減少了戰鬥的激情和責任感?但這種說法沒有可靠的證據,所以也並不能讓人信服。 主力的進軍如此鬆散和混亂,其他側面部隊一樣缺乏統一領導。具有很強戰鬥力的長宗我部隊和木村隊自作主張的從大阪城南出發,向八尾、若江一帶進發,想從側面夾擊德川軍。這樣與其他部隊缺乏協調的行動不能不說是令人遺憾的。 總而言之,大阪軍雖然聚集了眾多頗具勇力和智謀的名將,但由於缺乏強有力的統一指揮,最終迎來令人扼腕的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5月6日凌晨2點,小松山上響起了槍聲,雖然後藤基次依靠自己卓越的指揮才能,取得了對小松山的控制,並苦苦支撐了數個小時,但面對十倍於己的敵軍,終於無力回天。上午九時左右,後藤又兵衛基次中彈身亡。 擊潰後藤軍後,德川軍的先頭部隊乘勝追擊,渡過石川,直奔大阪。 此時,薄田兼相等隊剛剛到達道明寺村,從殘兵口中得知後藤陣亡,德川大軍已經渡過石川的消息,並很快與隨後追擊而來的德川軍展開激戰。 由於剛剛經歷前軍戰敗主將陣亡的打擊,豐臣軍士氣低落,各路將領都無心戀戰,甫一接戰便即退卻。只有薄田兼相,絲毫沒有要退卻的意思,仍然指揮部隊迎著如潮水般用來的德川大軍衝殺過去。在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必須要證明自己的勇氣,要證明自己絕不是什麼「橙武者」,即使戰死也在所不惜了! 薄田兼相當時身邊的兵力不過一千左右,但在面對敵方數倍的大軍,被團團包圍之時仍然奮勇向前。他本人手持三尺三寸大太刀,衝進敵陣奮力殺敵,直到身邊的的士兵已經死傷殆盡,依然一步不退,彰顯了震驚鬼神的勇氣和決心。 終於,薄田兼相還是寡不敵眾,胸前中彈,首級被水野勝成的家臣河村重長取得,迎來了他必然的結局。但他這次最後的奮勇作戰,贏得了敵我雙方的尊重,其英勇行為被記載進《難波戦記》,流傳後世。 從此,他「橙武者」的污名被徹底洗清,代之以「豬武者」的稱號——這裡的豬是指野豬,野豬一旦認準了敵人就會奮不顧身的突擊,哪怕粉身碎骨也不會後退,在日本民間代表著堅定和勇猛的精神。 薄田兼相終究還是豪俠型的人物,缺乏指揮大軍方面的能力,作為獨當一面的一軍之將,遭受恥辱的失敗也是難免了。但他本身絕不是個貪生怕死的懦夫,反而是個奮不顧身的武士,可以用戰死的方式來洗刷污名。這樣的勇士畢竟不能給大阪軍帶來勝利,但他個人的壯烈行為,卻在這場戰爭的回憶中留下了令後人嗟嘆的話題。 疾風的突擊:毛利豐前守勝永一 在進入大阪的眾多浪人武士之中,毛利勝永是唯一的豐臣家譜代家臣。這種身份使得他足以在大阪五人眾中傲視群雄,但他卻始終保持著謙虛的姿態,像其他浪人武將一樣默默的奮戰著直到最後一刻。 之所以說毛利氏是豐臣氏的譜代家臣,是因為毛利勝永之父勝信(一說叫做吉成)就曾經侍奉過前太閣公秀吉。 那位勝信最初是在織田信長手下當差,隨後被派遣到當時的木下秀吉麾下。那時候,秀吉身份低微,只不過是下級的將領,勝信的感覺真的如同從天上一下子墜落入地獄一般痛苦,只是不便明說罷了。但隨著秀吉時來運轉,搖身一變成為新的天下人,勝信作為從貧賤之時就跟隨秀吉的家臣,其地位也隨之青雲直上,直至1587年獲得了豐前小倉14萬石的領地,當時已經成年的勝永也同時獲賜豐前四萬石的領地。 能夠從無名小卒一下子成為大國的領主,毛利勝信自然對太閣公感激不盡。因此,在1600年那場決定日本命運的關原大戰之中,豐前毛利家義無反顧的加入了西軍,為太閣的遺子秀賴而戰。而年輕的勝永當時也參加了戰役,並在攻打伏見城時立下了戰功。但關原之戰的結局眾所周知,隨著西軍的落敗,毛利家也作為敗軍之將遭受了改易(沒收領地)的處罰。豐前的領地被沒收後,轉封給了加藤清正,而毛利一家人則作為囚犯留在了加藤家的領地上。 第二年,土佐的領主山內一豐念及當年與毛利勝信的舊誼,把毛利一家人輾轉接到自己的領地,並給予了很優厚的待遇。這對於當時身為罪人的毛利父子來說,可謂是不幸中的幸運了。就這樣,毛利一家在土佐生活了13年。其間,勝永的妻子生了兩個孩子,而勝信也在1611年去世。這樣的生與死的交替,對於某個家庭可謂是大事件,但對於普通的人生來說只不過是平常之事。就在這樣的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毛利勝永度過了13年的時光。 二 如果沒有1614年秋天的那個不速之客,也許毛利勝永一家將永遠在土佐過著平靜的生活。 那一天,一個男人渡海而來,找到了已經繼承家督的勝永。這個男人自稱是來自原來毛利家領地小倉城的商人,其真正的身份卻是豐臣家的家臣家裡伊賀守。他此行的目的,便是勸誘勝永進入大阪城,再為豐臣家作戰,與德川家做最後的天下之爭。由於父子兩代深受太閣大恩,毛利勝信生前一直念念不忘為豐臣家效力,而勝永也繼承了其父的耿耿忠心,聽說豐臣家需要自己的力量,簡直欣喜若狂,當即接受了號令,決定逃離土佐,前往大阪。 然而,對於當時的勝永來說,要想離開土佐也存在不小的障礙——雖然毛利家與土佐的領主山內家是世代之交,但勝永畢竟是帶罪之身,要想離開四國渡海到近畿,就難免會在港口遭到盤問和阻止。對於出逃的方案,勝永很快做好了打算,他決定利用自己與山內家現在的家督山內忠義的親密關係,以及山內忠義喜好「眾道」(即男色)著一特點,制定逃離的計劃。 當時山內忠義已經響應德川家進軍大阪的命令,親自領軍前往大阪了,山內家的領土是由忠義之父山內康豐留守。於是勝永親自找到康豐,對他說: 「我與忠義同是眾道中人,彼此是很親密的夥伴,如今他遠赴沙場,畢竟是初次上陣,我很不放心,希望能夠親自前去為他助陣,相信一定會有所幫助的。但我畢竟是帶罪之身,所以願意將長子勝家和妻子留在這裡做人質,希望您可以應允我的請求……」 也許是勝永誠懇的態度打動了康豐,抑或是勝永與忠義之間真有某種親密關係,總之康豐是答應了他的請求,許可了他的大阪之行。 於是,在某一天晚上,毛利勝永帶著自己的次子太郎兵衛和少數隨從,從津之崎川出海,乘大帆船揚帆破浪,直奔大阪而去。毛利勝永的長男毛利勝家當時年方15歲,當時假意留在土佐做人質,但得知勝永一行人已經安全出海之後,在毛利家的家老舊臣宮田甚之丞的幫助之下,殺死衛兵逃出海港,乘船在海上與其父會合。可以想見,這一對機智勇毅的父子乘風渡海,迎著朝陽望見巍巍大阪時,是何等的躊躇滿志! 當土佐的留守山內康豐發覺自己上當之後十分憤怒,立即逮捕了勝永的妻子,但德川家康得知此事後說: 「毛利勝永志氣可嘉,就不要問其妻子之罪了……」 進入大阪的毛利勝永受到了豐臣家的重視,不但受封豐前守之職,還被許以豐前一國的封賞。但勝永保持了謙虛謹慎的作風,並不看重所謂官職和封地,只是一心想為豐臣家盡忠效力罷了。而作為大阪五人眾之中唯一的譜代家臣,勝永也沒有因為自己獨特的地位而輕視其他武將,而且在軍事會議的討論上往往站在浪人武士們一邊。 大阪冬之陣中,毛利勝永負責守備從二之丸以西到西之丸西面的今橋一帶,表現活躍,但遺憾的是一直沒有參加什麼大規模戰鬥,直到雙方的和議達成。 三 1615年5月,大阪夏之陣爆發。勇士的命運不可避免,他們必將昂首挺胸前來迎接。 5月5日,大阪城的軍事會議上,豐臣家的領導層做出了兵分兩路迎擊德川軍的計劃。真田幸村、後藤基次、毛利勝永、明石全登等名將共同向大和路出擊,其中駐紮在平野的後藤隊作為先鋒前往小松山口伏擊德川軍,薄田、明石等隊作為第二軍予以接應,真田、毛利隊作為第三軍在道明寺守備,作為後援。 在當天晚上,真田幸村、毛利勝永與後藤基次把酒話別,三人相約次日凌晨在國分村會合,共同與德川軍決戰。然而不幸的是,當天夜裡濃霧瀰漫,毛利隊和真田隊集合時花費了很長的時間,而由於兩隊人馬多數是由臨時集結的浪人組成,對地形不熟悉,霧中行軍更是緩慢,以至於當毛利勝永到達藤井寺村時已經是上午10點了。而這個時候,後藤隊已經是在與三倍於己的強敵鏖戰5個小時後完全潰敗了,浪人兵法家後藤又兵衛基次已經戰死於亂軍之中,而其後接應他的第二軍諸隊人馬也已和德川軍的先鋒遭遇,薄田兼相、井上時利壯烈陣亡,其餘各隊正在敗退。 聽到前方敗戰的消息後,毛利勝永為了防止後續諸隊被各個擊破,下令在藤井寺村駐紮,並等待後續的真田幸村。上午11點左右,後續的真田幸村和渡辺糺兩隊人馬趕到併合兵一處,共同出擊,解救了在附近苦戰的北川宣勝隊。 接著,一心殺敵的真田幸村繼續向前進攻,與伊達家片倉小十郎重綱率領的騎馬鐵炮部隊相遇,經過苦戰後,片倉景綱向東敗退,而真田隊也損失慘重,軍中大將渡辺糺和幸村的長子真田幸昌都身負槍傷,不得不向西撤退,在藤井寺村與前線敗退的其他各路人馬會合,布下陣勢與德川軍對峙。 不久,駐紮在藤井寺村的豐臣軍諸隊聽到了河內路方面的長宗我部、木村兩軍分別在八尾和若江戰敗的消息,而大阪城也傳來了緊急撤退的命令。下午2時,諸將在商議後決定撤退,並作了周密的計劃。下午4時,豐臣軍的撤退行動開始,毛利勝永自告奮勇,與真田幸村隊一起擔任了殿後任務。 而德川方面,很快發現了豐臣軍撤退動向,水野勝成、松平忠輝、一柳直盛、本多忠政等將紛紛主張追擊,而伊達政宗則表示堅決反對:「我軍經過一上午的激戰已經十分疲憊了,不可能再進行冒險的追擊了。」 就這樣,在德川軍沒有積極追擊的情況下,毛利勝永隊放火燒毀了附近的民房後,最後安然撤回了大阪城。 四 1615年5月6日夜,大阪豐臣軍召開了最後一次軍事會議。會上,凝重的氣氛中,每個人都心事重重,思考著即將發生在明天——5月7日那場最終的決戰。 由於決戰前一天,大阪方已經在若江之戰和小松山之戰中損失了木村重成、後藤基次、薄田兼相等多名大將。大阪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土佐兵團,也因在八尾之戰中消耗過大而無法再擔當重任,長宗我部盛親本人心灰意冷,決定不再出陣。大阪城內人心浮動,軍事會議已經相當混亂,眾多武士人心惶惶。真田幸村和毛利勝永兩位主要將領找到當權者大野修理亮治長,提出最後的作戰計劃——全軍在茶臼山到岡山口一代平行布陣,以真田、毛利兩軍為主力,正面突擊德川軍陣地,在消耗掉德川家外圍兵力、使得德川家康本陣暴露之後,再由豐臣秀賴率軍從大阪城中出擊一舉擊斃家康,取得最終勝利! 這樣的想法近乎異想天開,因為且不說大阪軍是否能擊敗德川軍的先陣、秀賴是否能親自出馬作戰,即使如願取下了家康和秀忠的首級,恐怕豐臣家也回因消耗過大而垮掉,更不必說再度奪回天下的控制權了。但作為一代勇將,真田幸村對這一戰術充滿信心,而毛利勝永也做好了必死的覺悟。而大野治長此時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接受了幸村的計劃,安排豐臣軍各路人馬連夜出城布陣去了。 而德川方面,5月7日凌晨,家康和秀忠親自來到大阪城南面的平野遙望戰場。由於大阪城的護城壕溝和外圍工事已經在和談期間被拆除殆盡,大阪城已經無險可守,家康料定大阪軍將在次日出城野戰,並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劃,命令各路諸侯連夜出兵,於7日上午部署完畢,與豐臣軍的陣營遙遙相對。 1615年5月7日上午,日本戰國亂世最後、最大的一場野戰即將在大阪城南展開。雙方的兵力布置如下: 戰場北面的是豐臣軍,其中—— 在天王寺口共有士兵16800人,包括: 真田幸村、幸昌父子3500人; 大谷吉治、渡辺糺、伊木遠雄2000人; 毛利勝永、毛利勝家4000人; 福島正守(福島正則之弟)、福島正鎮、吉田好是、篠原忠照、石川貞矩、結城勝朝、淺井井賴、竹田永翁2500人; 另有湯淺正壽、內藤忠豐、樋口雅兼、小倉行春、織田信次、三浦義世、津田信純等隊以及木村重成和後藤基次兩軍的殘兵。 在岡山口共4600人,包括: 大野治房、新宮行朝、岡部則綱、御宿政友、岡田正繋、布施伝右衛門、中瀬定純、二宮長範等隊4000人; 山川賢信、北川宣勝600人。 除此之外,大阪方還有七手組( 青木一重、伊藤長次、伊藤長昌、仙石定盛、中島氏種、野々村吉安、速水守久、堀田盛高、真野助宗、真野頼包七將)所部共14200人作為後軍接應,明石全登率領的300人的別動隊在船場待命,長宗我部盛親率領的土佐兵團各部共3300人在城北防禦,以及豐臣秀賴、大野治長的本陣共3000人在城中守備。 大阪方的總兵力為四萬餘人。 而另一方面,戰場南側的德川軍布陣如下—— 天王寺方面有先鋒部隊5500人,其中: 先鋒總大將本多忠朝隊1000人; 秋田実季隊1000人; 淺野長重隊1000人; 松下重綱隊200人; 真田信吉隊2300人。 天王寺先鋒部隊之後,偏西南方向,另有第二隊人馬19840人,包括: 總大將松平忠直15000人; 諏訪忠恆540人; 榊原康勝2100人; 保科正光600人; 小笠原秀政1600人。 第二陣之後的第三陣人馬共31200人,包括: 伊達政宗10000人; 松平忠輝9000人; 本多忠政2000人; 村上義明1800人; 一柳直盛1000人; 另有水野勝成、松平康長、酒井家次、松平忠良、堀直寄、徳永昌重、溝口宣勝等各路人馬。 天王寺的後衛隊為淺野長晟5000人,其後便是德川家康的本陣15000人。 在天王寺東面的岡山口陣地,由德川秀忠指揮,共配置兵力51100人,包括: 前田利常、本多康俊、片桐且元等隊組成的第一陣20000人; 第二陣的藤堂高虎4500人,井伊直孝3000人,細川忠興600人; 第三陣的德川秀忠本陣,包括了青山忠俊、酒井忠世、土井利勝、本多正信、本多正純等江戶輔弼重臣,以及立花宗茂、高力忠房、安藤重信等外樣大將共23000人。 而除了天王寺、岡山口兩大陣地,尚有德川義直軍作為後方的總接應,德川方聯軍兵力總計十二萬餘人! 面對這樣的戰陣,所有參戰的武士無不熱血沸騰! 豐臣軍陣中,處於先鋒位置的毛利勝永與真田幸村兩軍,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隨軍出征的兩位大將之子——16歲的毛利勝家和18歲的真田幸昌都是頭一次見是這樣的陣仗,年輕的眼神中充滿了興奮和渴望…… 而年逾古稀的德川家康站在本陣高處,迎著朝陽,任憑海風吹拂著他的銀髮,遙望大阪戰場,回想起自己戎馬一生的奮鬥終於要迎來最後的勝利,胸中也不由得湧起一陣少年時的衝動…… 五 決戰。在正午開始。 德川方的先鋒本多忠朝隊率先向豐臣方射擊,而與之正面相對的毛利勝永隊立即應戰! 戰鬥開始時,由於大阪城在軍火方面處於劣勢,火槍嚴重不足,勝永並沒有依照慣例開槍還擊,而是把受到正面射擊的右軍向後撤,把鐵炮隊集中到左軍並迂迴前進,全軍成偃月陣形,當左軍靠近到本多隊約100餘米處時,才下令齊射。本多軍立刻有70多人倒地,毛利軍初戰告捷。 緊接著,勝永一聲令下,變陣為鶴翼之形,由毛利勝家、山本公雄等將從右路攻擊德川方的秋田実季、淺野長重的部隊,由淺井井頼、竹田永翁等將從左路攻擊真田信吉、信政兄弟的部隊,而勝永自己率領本隊突入本多忠朝本隊。一時間,毛利軍如疾風割草一般把敵軍沖的大亂,多名本多家臣戰死,本多軍不住的連連後退,反而把後面的小笠原秀政軍的陣形也沖亂了。先鋒總大將本多忠朝不得不親自上馬,手持長槍大聲吼叫著指揮作戰。 這位本多忠朝,乃是當初被太閣秀吉稱作「天下第一勇士」的本多忠勝的次子,繼承了其父勇猛剛直的秉性,曾經在其父死後拒絕接受遺留的黃金,而堅持要交給繼承家督之位的兄長忠政處理,因此被稱作「忠厚之人」。此戰之前,本多忠朝特意從兄長處借來了父親曾使用過的日本第一名槍「蜻蜓切」,並在決戰前一天爭得先鋒之位,一心想要建立武功。 此時,雖然身邊的士兵紛紛敗退,本多忠朝依然一步不退,奮力作戰。很快,他便在混戰中被襲擊落馬,但他依然堅持持槍步戰,不但刺殺了襲擊他的士兵,還殺傷了多名毛利軍武士。但畢竟是全軍敗退,光憑大將自身的勇猛是無濟於事的,忠朝很快就被團團包圍,身受二十多處創傷,雖又血戰殺死十餘敵軍,終於寡不敵眾,被雨森伝右衛門討取了首級。而他所持的那柄蜻蜓切也從此不知去向。遙想其父忠勝公當年,手持此槍浴血沙場數十載,歷經大小五十餘戰從未受傷,如今在天之靈不知又作何感想。 隨著本多隊的崩壞,右路秋田実季、淺野長重隊也被擊破。而從左路進攻的淺井井頼和竹田永翁卻遭到了真田信吉兄弟的頑強抵抗,又遭到了小笠原秀政軍的側面夾擊,不得不退回本陣,有攻轉守,陷入了苦戰。見此情景,後方由大野治長指揮的後藤基次、木村重成兩隊的殘兵立刻向小笠原隊右側展開攻擊,戰場形勢登時逆轉。見此良機,毛利勝永立即下令本隊向小笠原隊左側夾攻。小笠原隊總大將小笠原秀政親自舉槍奮戰仍不能阻止敗績,自己也身受六處重傷,退出了戰場,當晚不治而亡。他的長子小笠原忠脩當場陣亡,次子小笠原忠真失足落入水池中受了重傷,但卻逃得了性命,小笠原軍則因失去了大將而全面敗退。 隨後,毛利軍又擊潰了保科正光隊,而天王寺第二陣中剩下的榊原康勝、仙石忠政、諏訪忠恆等隊,也不得不在毛利軍不顧一切的決死突擊下紛紛避讓。 在突破了第二陣之後,毛利軍又馬不停蹄的突入德川軍的第三陣中,酒井家次、相馬利胤、松平忠良等隊5300餘兵馬在毛利勝永的攻擊下紛紛敗退,各路大小諸侯竟無人能逆毛利軍的鋒芒! 就這樣,總兵力不到五千人的毛利勝永隊,竟連破德川軍三陣、十六路諸侯、兩萬餘大軍!更何況,這其中並無多少計謀和戰術,完全是採用了一鼓作氣正面突擊的戰法,不得不令人讚歎毛利勝永的勇猛實力和指揮才能。 隨著毛利軍數小時奮不顧身的突擊,毛利勝永終於來到了德川家康本陣之前! 此時,毛利勝永不顧本軍的疲憊,立即下令突入三倍兵力於本軍的德川軍本陣。 「只要殺死家康就可以了吧,在加把勁的話……」 經過了幾個小時鏖戰的勝永精神有些恍惚,但意志愈加的堅定。他率軍在德川陣中來回突擊,卻遍尋不到德川家康主帥的馬印(帥旗)所在。 原來,在毛利勝永擊潰本多軍不久,豐臣軍的另一先鋒真田幸村也開始了行動。他利用毛利軍與德川軍前陣各路諸侯交戰之際,成功的從西面迂迴,突破了松平忠直的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近了德川家康本陣,出現在了離家康很近的地方!家康的旗本軍多數是新招募的出身高貴的年輕武士,缺乏實戰經驗,在遭受了突然襲擊後很快逃散,家康也不得不隨之後撤,並命令放倒自己的帥旗以隱蔽行蹤…… 但毛利勝永既然已經突進至此,就決不會輕易放棄,他下令來回進攻,以尋找家康的蹤跡。此時,他看到在奮戰著的長子勝家在砍下一名戴盔武士的頭顱後掛在馬鞍前(日本戰國時通過獲取的敵軍頭顱數目計算戰功,戴頭盔的武士身份較高,故能獲得更高的戰功),便大聲呵斥道: 「這已經是最後的一戰了,還執著於那些東西幹什麼!快把那首級丟掉,全心的戰鬥吧……」 勝家聽了,立即把取得的首級全丟掉了,此後再有斬獲也不作計較了。 隨著家康本陣被真田、毛利兩軍突入,德川方在岡山口布陣的各路人馬紛紛前來救援。 最先趕到的是本多忠純的部隊,但被毛利軍一擊即潰。隨後,藤堂高虎從側面攻擊毛利軍,也被擊退。緊接著,井伊直孝的赤備也突入毛利軍陣,造成了很大混亂,但仍然被毛利勝永和隨後趕來支援的七手組之一的真野賴包共同擊退。 與此同時,岡山口方面也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原來在開戰前,德川家康因為不放心德川秀忠的指揮能力,因而雖然任命其為岡山口方面的總大將,但卻下令說: 「開戰之後,不得輕舉妄動……」 但秀忠自從關原之戰遲到之後,一直想找機會洗刷自己的恥辱,當然不會放過這一機會。當他發現毛利、真田兩軍戰開攻勢後,立即下令前軍的前田利常隊立即進攻豐臣方的大野治房軍。雙方很快展開了激戰。就在此時,秀忠身邊的藤堂、井伊兩軍為了營救家康而離開了岡山口,前田軍被大野軍的氣勢壓倒開始後退。秀忠的本陣不得不加入戰鬥。在混戰中,大野軍的一支小規模別動隊突然出現在秀忠旗本近側,竟然造成了極大混亂,秀忠身邊的近臣安藤重信、酒井忠世、土井利勝等人雖然是江戶重臣,但卻不懂用兵之道,戰鬥經驗全無,只得倉惶逃跑,以至於秀忠不得不親自持槍準備應戰,此事後來在德川軍中傳為笑柄。 大野治房本來想一舉擊斃德川秀忠,但無奈德川軍兵力太多,只得下令撤退,進入了大阪城。 而在天王寺方面,戰事也發生了逆轉——真田隊由於連續作戰傷亡較大,將士疲憊,戰鬥力漸漸下降。而先前被真田隊突破的松平忠直軍捲土重來,一舉擊潰了真田軍,真田幸村也戰死於安居神社…… 真田幸村戰死的消息在戰場上傳開,對毛利勝永不啻于晴天霹靂般的打擊,豐臣軍其他各路將領也士氣低落,無心再戰。失去了真田軍支持的毛利軍孤軍奮戰,身陷重圍,又遭到了松平忠直、藤堂高虎、井伊直孝等軍的圍攻,先前被擊敗的德川方各路諸侯也紛紛重新集結兵力,反攻而來。在此情況下,毛利勝永不得不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在以命相博的混戰中,撤退實在是一件比進攻難得多的事——進攻尚可以憑一腔勇氣無畏向前,撤退卻難免軍心渙散慌不擇路。而毛利勝永雖然抱有了必死的念頭,但並沒有就此放棄戰鬥的努力,他冷靜的指揮全軍突圍,命令士兵將土製火藥點燃造成爆炸和煙霧,以阻擋追兵。在成功突圍後,毛利軍又與後援接應的七手組殘兵合流,果斷反擊,打退了追擊而來的藤堂高虎軍。勝永本欲立足結陣再戰,卻只見漫漫的戰場上,德川家的士兵如浪濤一般湧來,一時萬念俱灰,只得率余部退入大阪城內。 六 隨著天王寺決戰的落敗,豐臣軍大勢已去。大阪城根本不能阻擋德川軍的進攻,很快便被攻落。豐臣秀賴、淀姬、大野治長等人在城內放火自殺,大阪豐臣家滅亡。 關於毛利勝永的結局,流傳著多種說法——一說是他在城內堅持巷戰,力盡之時切腹自盡;另有一說,他最後一直陪伴在秀賴身邊,在秀賴自殺時擔任介錯(武士剖腹是負責砍下其頭顱的人),之後也一起自盡。而勝永的長子勝家也在大阪城中自盡,次子太郎兵衛被德川家逮捕,於伏見城被斬首,豐前毛利家至此斷絕。 但毛利勝永在大阪奮勇作戰的英姿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世之人稱其為「大阪第一勇士」,而一位當時曾親歷大阪之戰的外國傳教士也在書信中這樣寫道: 「豐臣軍最前線的司令官是真田幸村和毛利勝永,他們的勇氣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竟然可以在眾多的敵軍中來回突擊三、四次以上!而德川家康的表現卻令人失望,幾乎要像日本人的習俗那樣切腹自殺……」 關於毛利勝永的結局還有一種傳說,據說他在為秀賴介錯之後,與長子勝家一起逃出大阪城,乘坐停泊在大阪灣的船隻逃到四國,在土佐的須崎港上陸,在擺脫了當地領主山內家的追捕之後,在波介一帶過著隱居的日子,直到1618年9月9日去世。他的子孫後來改用森姓,一直流傳了三十餘代。 這種說法基本上沒有依據,但寄託了後人們對勇士和忠臣的思慕之情。豐前毛利家,在太閣時代並沒有留下什麼值得光耀的武名,其地位、功勛以及封賞都遠不如加藤、福島、黑田、細川、池田等豐臣家的譜代重臣。但毛利一家三代卻始終心懷感激,對豐臣家忠心不二,即使身在遠郡、屢遭挫折,仍然以譜代自居,矢志為豐臣家效力,拋卻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不知上述其他深受太閣大恩的諸侯們,此時又作何感想。 . 地板 藍盾 只看他 2011-9-10 22:06:56 雄鹿的昂揚:長宗我部宮內少輔盛親 在進入大阪城的眾多浪人武士中,所謂的「大阪五人眾」最負盛名。真田幸村、毛利勝永、後藤基次、長宗我部盛親、明石全登這五個人,在戰前不是一國一城的領主就是封地萬石以上的大名,因而在大阪軍中的地位與其他的浪人大不相同。在這五人中,長宗我部盛親可謂是家世最為顯赫,因此處處顯露出高傲的氣質如同華麗的雄鹿,在大阪軍的武將中顯得卓而不群。 長宗我部盛親,生於1575年,幼名千熊丸,乃是四國的霸主、長宗我部元親的第四個兒子,他的母親是明智光秀重臣齋藤利三的女兒。盛親十歲的時候,他那被稱作「土佐之能人」的父親元親已經統一了四國,獨霸了近百萬石的領土,成為了一方的豪雄。盛親作為幼子得到了父親的偏愛,因此既沒有出家,也沒有像兩位兄長(親和、親忠)一樣過繼給別家。 在元親投降豐臣家之後,長宗我部家的領地雖然只剩下了土佐一國,但仍非常受秀吉的重視,元親被授予宮內少輔一職,後又升任侍從,賜姓羽柴,在豐臣家的外樣大名(指並非原有家臣而是後來投靠的大名)中地位很高。從小生活在父親身邊的盛親,據說身高達到一米八,在平均身高為一米六的戰國時代可謂堂堂偉丈夫了,而性格上也與元親頗為相近,因此受到元親格外的喜愛,並養成了顯貴家族的自負與霸氣。 1586年,元親的嗣子信親隨乃父一同參加了太閣秀吉的九州討伐戰,不幸在戶次川合戰中戰死。悲痛之餘,一心要將家業傳給盛親的元親,並沒有召回當初過繼出去的次子香川親和與三子津野親忠。於是,盛親正式確立了在家中嗣子的地位。 此後,年輕的盛親繼續隨父親一起東征西討,作為豐臣軍的一員,在小田原之陣中率領水軍參與了下田城的攻略,並作為第六軍參加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多次參加大規模戰鬥的經歷,使得盛親積累了相當的戰鬥經驗,並從其父身上學到了許多高明的用兵之道。 二 1599年5月19日,也就是太閣秀吉死後的第二年,一代梟雄長宗我部元親病死在伏見城,享年61歲,謚號「雪蹊恕山」。當時,元親的次子親和已經病死,三子親忠也被放逐,盛親理所當然的繼承了土佐22萬石的領地。 第二年,關原之戰爆發了,天下的大名無不面臨重大的選擇。其實從一開始,盛親就提出「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實力的差別一目了然」,因而決定加入東軍。然而極具戲劇性的是,他所派遣去聯絡東軍的使者,由於西軍的封鎖而未能通過京都的關所。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盛親只得做出加入西軍的決定。 1600年七月,盛親率領6600名士兵進入大阪城,並參加了對伏見城、安濃津城的攻城戦。之後,他隨西軍主力東進,九月初到達了美濃的關原。九月十五日,關原之戰爆發,盛親的土佐兵團被安排在吉川廣家軍旁邊。然而吉川廣家和毛利秀元實際上已經受到了德川家康的籠絡而成為了東軍的內應,因此毛利家這兩萬大軍在整個戰鬥中一直按兵不動,直到西軍的完全潰敗,長宗我部軍也不得不隨之狼狽撤離了戰場…… 關原之戰,真的可以說是命運對年僅25歲的盛親的極大捉弄——戰前明知東軍必勝卻加入了西軍,戰時連敵人的面都沒見到就成了敗軍之將。這樣的事實使得心高氣傲的盛親羞憤交加,一面整飭兵馬,慌慌張張的退回土佐,一面派遣使者到東軍的大將井伊直政處送信,想通過與長宗我部家關係親密的直政向家康求情以獲得寬恕,保全領地。 然而禍不單行,剛剛回到土佐的盛親就聽到了這樣的傳言——他的兄長津野親忠正在謀劃推翻他而繼承長宗我部家! 在盛親的兄長中,二哥香川親和由於得不到繼承權而早早的憂憤而死,三哥津野親忠也由於遭到父親元親的疏遠而被送到岩村城軟禁起來。盛親知道,津野親忠在家臣中頗有人望,又與德川方的重要人物藤堂高虎過從甚密,如果趁此機會爭奪家督之位的確是很危險的事情。於是,被失敗的憤怒和恐懼沖昏的頭腦的盛親,竟然不顧一切的下令將軟禁中的親忠殺害! 盛親如此的暴行傳至江戶,正好給了德川家康處置他的口實。於是,長宗我部家的領土被沒收,盛親也被軟禁在京都,過起了謹慎的生活。 住在京都的盛親,彷彿是一下子,就從年輕氣盛的領主變成了缺衣少食的平民,其懊惱和痛苦的心情可想而知。為了生計,他遣散了多數的家臣,自己也隱姓埋名,自稱「大岩祐夢」,在京都的寺院學堂中擔任了一名教師。 從盛親的「祐夢」的名號中可以看出,這個年輕的大名仍有想要復興家族的夢想吧,可如今窘迫的生活卻又使他無計可施,只得每天過者庸庸碌碌的生活,期待著有朝一日家康的怒氣會消失,再封他到土佐國中,哪怕作一城一郡的太守也好…… 就在這樣的期待中,盛親渡過了十四年的歲月。 三 1614年,豐臣、德川兩家交惡,天下再度動蕩不安。 仲秋的一天,盛親昔日的一名家臣突然來訪,打破了這位祐夢先生的平靜生活——這個男人乃是大阪城豐臣秀賴的使者,他來的目的是想邀請盛親加入大阪軍,為豐臣家效力對抗德川,並許諾以土佐一國。早已對德川家康的寬恕失去信心的盛親,此刻心中又燃起了復興家名的希望之火,他決定接受豐臣家的邀請,進入大阪城,在這亂世的末期再為自己的命運和家族的前途賭上一把! 當時,盛親的行動正處於「京都所司代」板倉勝重的監視之中,為了逃脫監視,盛親一面聯絡舊部,一面策划了精妙的脫逃計劃—— 10月5日,德川家康下達了「討伐大阪」的天下總動員令,並開始整頓軍隊上洛。當天晚上,盛親來到板倉勝重的住所對他說: 「鄙人相趁此討伐大阪之際出仕德川家,希望大人能向將軍家傳達我的心跡……」 板倉勝重對這種說法半信半疑,回答到: 「當真如此的話,必當向將軍稟報。」 離開京都所司代的官邸,盛親徑直回到家中,派人召集平日里經常打交道的町人百姓們,放出風聲說「如今兩位將軍(指家康和秀忠)已經赦免了我的罪行了!」並藉此理由邀請鄉鄰親友以及地方官員到家中舉行酒宴。酒宴的歡歌一直持續到深夜,所有賓客都酩酊大醉。次日凌晨,盛親帶著家人和少數隨從,趁著淡淡朝霞離開住所,向大阪城出發了。 在盛親前往大阪的一路上,不斷有得到消息的土佐就臣前來投靠,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攜帶了家眷、侍從和武具。就這樣,當盛親一行到達大阪城下的時候,所率領的已經是一支近千人的隊伍了。豐臣家的領導層對於盛親的加盟十分欣喜,當即授予他宮內少輔之位,任命他統領數千名士兵的大部隊。 在進入大阪城的浪人中,與盛親一樣,真田幸村、後藤基次等人也都曾經是所領萬石以上的領主,因而地位決不同於一般武將,能夠經常參與豐臣軍最高層的軍事會議。在當時,豐臣家的軍政大權實際上是由大野治長為首的家老們把持的,一般武將的意見往往不被採納,但即便如此,盛親仍然會在軍議上針鋒相對的提出自己的看法,顯示了特有的自信和氣勢。 四 盛親作為名將之後,又曾經參與過多場大戰役,十分受到豐臣家的重視,在冬之陣期間被安排率兵守備大阪城二之丸正西與三之丸間的八丁目口。由於德川軍的主力部隊就布置在八丁目口的南側,這裡被認為將是戰鬥最為激烈的地區,把盛親安排在這裡充分顯示了豐臣家對他實力的肯定。然而遺憾的是,所謂的冬之陣,除了激烈的真田丸攻防戰之外,也就僅僅是在大阪城外圍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野戰,盛親所率領的主力部隊還沒能獲得參戰的機會,停戰和議就匆匆達成了。 在雙方休戰期間,很多武士認為戰爭已經結束了,便私下裡開始了相互交往。其中,井伊直孝有一名叫福留半右衛門的家臣,曾經是長宗我部氏的舊將,在停戰期間前往大阪城中拜訪盛親。盛親很高興的歡迎了他,在交談中問道: 「你現在從屬何人呢?」 半右衛門答道:「正在井伊軍中效力。」 盛親道:「那麼去年的那場攻城戰(指真田丸攻防戰)你也參加了吧?」 「是的。當時鄙人家中的戰死者屍體還沒有找回,實在遺憾。」 「哦?你家中何人戰死?」 「共有17人死於此戰。」 「這樣說來,我也知道確有此事……」說罷,盛親命侍從取來17件指物(武士上陣所佩戴的旗幟),半右衛門一見之下,竟正是自家17名戰死者的物品,不由得當時便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見此情景,盛親緩緩道: 「想來,你的祖父福留飛騨和你的父親福留隼人,當初都是為了長宗我部家的霸業而戰死的呀……」 此語道罷,雙方都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這件事,後來被寫入了江戶時代的歷史筆記《福留覚書》流傳了下來。 由此也可見,盛親雖然形狀粗獷,為人自負,但在對待舊臣時仍不失細心,可謂是一位重感情的家督。 當初盛親逃離京都進入大阪城之後,許多長宗我部氏的舊臣紛紛前來投靠,其中有一位叫做吉田豬兵衛的,本來在福島正則手下任職,聽說舊主揚旗之後,也趕來相助。然而當時戰端已開,大阪城已經被德川軍層層包圍,很難接近。而吉田豬兵衛聽說當初與自己同偉長宗我部舊臣的桑名一孝當時正在藤堂家效力,便前去相見,同時勸誘他說: 「……你我一起進入大阪城投靠少主如何?」 桑名一孝搖頭道:「雖然你是我昔日的同僚,可如今我已出仕藤堂高虎殿下,怎能做出背主不義之舉?然而,要我與舊主刀兵相向也是不忠,我只有在沙場上戰死以謝兩位主公了……」 後來吉田豬兵衛入城,把這些事講給盛親聽,盛親頗為感嘆,連稱其忠義。而在不久後,大阪夏之陣爆發,長宗我部軍與藤堂軍果然遭遇激戰(見下文的「八尾之戰」介紹),戰後盛親在檢視首級時,也果然發現了桑名一孝的首級。回想起當初一孝的話,盛親不禁再度悲傷不已,乃至痛哭失聲。當時的情形,在《南路志》和《山本日記》中都有記載。 五 短暫的和平很快就隨春風而逝了,伴著凋零的櫻花,大阪城下又將響起隆隆的戰鼓聲。 「賞花的時節結束了……」長宗我部盛親和其他浪人一樣盼望著戰爭的到來。即使戰爭勝利的希望如此渺茫,但如果不戰的話,夢想就永遠無法實現了,在這種情況下,身為武士就只有把命運交給刀劍去衡量了。 1615年5月,面對德川軍的進攻以及本方出擊不利(見前作《塙直之》)的情況,大阪方緊急的召開了整個戰役以來最重要的一次軍事會議。會議上,各路將領都提出了自己的作戰計劃,而且各不想讓。總的來說,是預想德川軍會從大和路或者河內路同時出擊,但對於如何配置兵力卻意見不統一。於是豐臣家的領導人做出了分兵抵抗的決定—— 大和方面,後藤基次、薄田兼相6400人為第一隊,在小松山布陣;真田幸村、毛利勝永12000人為第二隊,在四天王寺布陣以防備德川軍繞過小松山口,並隨時接應第一隊。 河內方面,長宗我部盛親5300人與木村重成3200人共同向八尾、若江一帶出發。 按照預先的計劃,1615年5月6日凌晨1時,在濃濃的霧氣中,長宗我部盛親、木村重成、増田盛次等隊共約兩萬人南下河內路尋找德川軍主力決戰。這時盛親本人在大阪之陣中第一次出戰,身著唐綾威之鎧與白星之兜,腰跨從元親處拜領的二尺八寸大太刀,再加上他本人相貌威武身材雄壯,當真是意氣風發,自信滿滿,彷彿再興土佐之夢就在眼前。 八尾等地的地形乃是多河流的濕地,豐臣軍在大霧中出擊,對地形又不熟悉,行軍十分困難,士兵因此而十分疲勞且士氣低落,幾支隊伍也彼此拉開了距離。 早晨的時候,走在前面的木村隊到達了若江村,而長宗我部隊則到達了若江村南面的久寶寺村。 與此同時,德川軍河內方面的先鋒——藤堂高虎軍已經到達八尾與玉串川之間的千冢地方。在那裡,德川軍得到了道明寺·小松山方向戰鬥打響的消息(見前作《後藤基次》)。道明寺方面的戰鬥由於後藤基次的頑強而持續了很久,藤堂高虎一直沒有得到新的戰況,心中頗有些不安,但他仍然決定繼續按照實現的計劃繼續進軍。這種決斷使得河內方面的藤堂軍相對於大和方面諸路人馬失去了齊頭並進的原有隊形,有點孤軍深入的危險,對豐臣軍來說十分有利。 不久,豐臣軍在八尾到若江一帶很長的戰線上發現了德川軍,長宗我部盛親和木村重成各自為戰擺開了陣勢。藤堂高虎也發現了敵軍,於是下令兵分數路展開進攻——右翼的藤堂良重、藤堂良勝對向木村隊發動進攻,藤堂高吉、藤堂家信對向長宗我部軍的先鋒吉田內匠以及增田盛次隊進攻,本隊人馬則直撲長宗我部軍本陣! 當盛親得知自己面對的是藤堂高虎的部隊時,感嘆道: 「這是我第一號不願面對的敵人……」 這並不是因為藤堂高虎是多麼高明的指揮官,而是由於當年豐臣秀吉掌權之時,藤堂與長宗我部兩家交情甚厚,關原戰後長宗我部家改易,許多土作舊臣都紛紛改投藤堂高虎旗下,此時的藤堂軍中就有許多是當年長宗我部家的舊臣。開戰之際,長宗我部軍的先鋒隊中許多武士不願與舊時好友交戰,都紛紛自行撤退了。見此情況,盛親急忙命令先鋒大將吉田內匠領軍後退與本陣合流,但為時已晚,藤堂軍已經開始了鐵炮攻擊,吉田隊不得不陷入激戰。但由於吉田的先鋒隊兵力薄弱,又沒有裝備鐵炮,很快隊形就被打散了,吉田內匠本人也死於亂軍之中。藤堂高虎取得了初戰的勝利,隨即開始了乘勝追擊,派遣藤堂高刑、渡辺宗、桑名一孝等隊為先鋒向長宗我部本陣發動進攻。 而另一方面,盛親為了迎擊藤堂軍而在長瀨川的堤防上布陣,下令道: 「軍中自我以下必須堅守陣地,凡後退一步者定斬不赦!」 在盛親的堅定指揮下,許多從前方逃回的敗兵又反身投入了戰鬥。緊接著,當藤堂軍沖至距陣地二十米左右的地方時,盛親高呼「攻擊」,並親自率兵舉槍衝下堤防。一時間土佐將士如下山的猛虎一般,而藤堂軍的士兵則被這突如其來的氣勢震懾了,紛紛後退,潰不成軍,藤堂高刑、藤堂氏勝、桑名一孝等武將被殺。 盛親不愧是名將之後,深諳用兵之道,沒有錯失乘勝追擊的良機,而是兵分兩路對藤堂軍本陣展開進攻,藤堂軍陷入大亂,有名的武士一個接一個的被殺死,藤堂高虎本人急忙向後方敗逃。這時,適才擊破長宗我部軍先鋒的藤堂高吉回軍救援,才緩解了長宗我部軍的攻勢,而高虎則回合了剛剛進攻木村隊失敗而歸的藤堂良重、藤堂良勝等人的殘兵(見前作《木村重成》),形勢才稍稍有所好轉。 但激戰一段時間之後,戰場上的形勢發生了逆轉,在若江方面擊敗了木村重成軍的井伊直孝軍突然出現在長宗我部軍的背後,盛親驚恐的發現自己處於孤立無援而又四面受敵的境地,急忙下令撤退。在後退過程中,長宗我部軍在久寶寺村設下伏兵,擊敗了追擊而來的敵人,從平野方向退回了大阪城。而藤堂軍也沒有再敢於進行追擊,只是收拾殘餘兵力退回了八尾。 這一戰,藤堂高虎軍損失慘重,部將6人、隊長71人、普通武士300餘人戰死,元氣大傷,以至於不得不辭退了在次日(5月7日)最後決戰中先鋒的地位。 而長宗我部軍雖然最終撤退,卻取得了一場完全的勝利,甚者可以說是豐臣軍在大阪之陣中唯一的一場大勝利。 但為了這場勝利,長宗我部軍也損失不小,盛親本人更是失望至極,因為即使他能夠在八尾將藤堂高虎擊敗,也不能挽救大阪方最終全面失敗的命運,這樣的勝利又有何用? 當天傍晚,大阪城玉造門的守城兵們聽到了稀稀落落的馬蹄聲,舉目望去,乃是長宗我部盛親帶領六、七名騎兵正匆匆返回大阪。焦急的等待了一天戰況的守城兵們急忙問道: 「今日道明寺方面戰事如何?」 而盛親似乎心不在焉,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一無所知」就匆匆通過了大門,只留下漸漸遠去的馬蹄聲在冥冥暮色中迴響,最終消失在了幽深的大阪城中…… 六 經過5月6日的戰鬥,盛親對於大阪方的勝利已經徹底絕望,心如死灰的他召集了所有追隨他來到大阪的家臣,對他們說: 「你等還是儘早逃生去吧。如今大阪城旦暮且破,繼續留在此地實無道理,不如留得有用之身,以期來日再作復興之圖……」 對於盛親來說,其進入大阪的目的就是要復興長宗我部家,對於這位自負的名將之子來說,象其他浪人武士一樣為了一時揚名或對豐臣家盡忠而戰死都毫無意義。所以在城破前,他打定了再次出逃的主意。 因此,在次日(1615年5月7日)的總決戰中,盛親以兵力不足為由辭退了先鋒的位置,擔任了防守大阪城北門的任務。但當激戰進行了一天,真田幸村、毛利勝永戰死,德川軍攻入城中之後,盛親並沒有指揮部下作最後的抵抗,而是悄然與少數親隨一起逃離了大阪城。 從大阪陣中逃出的盛親,跑到了京都八幡原附近的葭原附近藏了起來。但是5月11日,他仍然被蜂須賀家的家臣發現並加以逮捕,押解到京都。 盛親被捕的情形,有著許多的傳聞—— 據說,當時盛親隱藏在京都的小倉堤,已經兩天沒有食物了,隨行的譜代家老中內彌五左衛門便前往大佛寺為主人買餅充饑,卻被當地的蜂須賀家臣認出,遭到圍攻。彌五左衛門奮力抵抗殺傷多人,終於寡不敵眾而被捕。當對方拷問他盛親的藏身之所時,他卻出人意料的直言不諱,把盛親的詳細藏身地點一五一十的交待了。當時周圍的蜂須賀家臣都聽了大笑道: 「自己被捕了就把主人的藏身之所也供認出來,真是個膽小鬼呀。」 然而彌五左衛門卻留著淚說: 「我豈是貪生怕死而不顧忠義之人?如今主人的姓名全賴我的供養,如今我既被捕,主人又沒有生計,只能忍飢挨餓度日,沿街乞討過活,身為名門大將,那才是比死還痛苦的活法哩!如今即使被捕處刑,也不墮一世的英名!」 此言一出,剛才還冷嘲熱諷的蜂須賀家臣們無不黯然神傷…… 被捕後的盛親,被縛在京都二條城門前示眾三日。在這期間,常有路過的武士或大名對他指指點點,甚至出言譏諷,但即便如此,這位自負的將軍仍然沒有低下他的頭,每每都昂首挺胸,眥著雙目予以回擊和駁斥。 據說有一天,守衛給他送來了黒米與赤鰯做成的食物,盛親見了高聲喊道: 「即使是昔日的名將如今也要遭此厄運,不得不吃這種下等人吃的料理,真是不如早點殺了我好!」 此話傳到當時剛好路過此地的井伊直孝耳中,直孝急忙命令守衛給盛親鬆綁,邀請他和自己共同進餐,並安排歌舞助興。 其後,盛親被帶到伏見城於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秀忠會面。秀忠十分重視這位名門之後,特地為盛親安排了毛皮坐墊,並安排石谷十蔵作為傳話人(作為將軍不能與罪人直接對話,此乃是尊卑有別的體現)。 秀忠問道:「作為一軍之大將,戰敗而不自殺,這真是不可思議呀。」 盛親聞言,昂然答道:「八尾之戰本來勝利在望,沒想到一支紅旗紅甲的騎兵突然出現在後方,以至於我家的譜代家臣七十餘人戰死,當時的情況,不想戰敗也不可能了。」 盛親並沒有直接回答秀忠的提問,於是秀忠再次追問道: 「為什麼你在沒有戰死的情況下沒有切腹自殺呢?」 盛親答道:「我乃是一軍的大將,輕易言死,乃是普通武士的做法!」其言下之意,乃是心存日後再興之念,期待有朝一日能報仇雪恨。 此時,旁邊的井伊直孝說道: 「閣下此前所言的紅旗紅甲之軍,正是我家的赤備。」 盛親聽罷嘆息道:「原來如此。君侯乃是名將之後,我有此敗又復何言呢……」 德川秀忠再請盛親評價東軍各路大將的軍功,盛親傲然道: 「軍功第一乃是令在下敗走之井伊直孝殿……而大阪軍第一罪人便是在下,西軍之敗正是由於在下之不勝造成的!」 幾天後,盛親被判斬首,押解回京都等待行刑。期間,秀忠愛惜將才,本想命盛親出家以留得活命,但被早已覺悟的盛親一口拒絕了。1615年5月15日,盛親於六條河原被處斬,時年41歲。他的屍體被拋棄在河邊無人收斂,每日被鷲鳥啄食。京都五條町蓮光寺的住持心存憐憫,向京都所司代板倉勝重求情說,名將的屍體如此暴露於荒野實在可憐,勝重便允許其為盛親收斂入葬,建立了墓碑石塔。 盛親共有五個兒子,長子盛恆在伏見被捕斬首,次子盛高和三子盛信逃到土佐被山內氏發現斬首,四子盛定與五子(姓名不詳)在京都八幡被捕斬首。至此,土佐名門長宗我部氏徹底斷絕了家名。 而據傳說,在盛親被斬首時,圍觀的人群中,有一名女子掩面涕泣而去。這個女子乃是當時住在京都的近江浪人米原九郎衛門之女,曾在京都的寺院學校中做過廚娘。後來,米原九郎衛門被土佐的領主山內家錄用,他的女兒和他一起來到了土佐,並生下了一名男孩。這個男孩在平靜的生活中漸漸長大,身材偉岸相貌不凡,可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每當他向自己的母親提出這樣的問題時,那女人便回答說: 「你的父親早就病死了。他原來是京都寺院學堂的教師,沒有名字,自己取了個號,叫做『大岩祐夢』……」 5樓 藍盾 只看他 2011-9-10 22:07:21 烈火的終結——真田左衛門佐幸村 一 真田左衛門佐幸村,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提起1615年發生在日本大阪的那場終結戰國亂世的大戰,就必定要提到這個名字。這個信濃土豪的次子,沒有顯赫的家名,前半生也從沒為任何大名立下過什麼值得誇耀的戰功,只因為在大阪城下的奮戰,忽然在亂世的黃昏中點亮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將星之名在日本戰國百餘年亂世間雖然只短暫的閃耀了一瞬間,卻由於那一瞬間的璀璨,而永遠的在了所有人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迹。 真田幸村,本名信繁,乃是原信濃上田城主真田昌幸的次子。其祖父真田幸隆本來是信濃的土豪,依靠戰功成為於武田信玄麾下名臣。其父真田昌幸同樣智慧過人,在武田家這座靠山崩塌之後,依靠自身的才能,在動蕩的亂世中維繫著真田家族,保持了相對獨立的小領主地位。由於昌幸出色的政治能力和外交手腕,被豐臣秀吉讚歎為「表裏比興の者」。而作為外交的手段,年幼的幸村就曾經被作為人質,先後送到過上杉家和豐臣家。 1600年,日本再次陷入動蕩,石田三成與德川家康為了爭奪天下之主的地位再起兵戈,戰場就在離真田家領地不遠的美濃關原。 在這場生死存亡的爭鬥之中,全日本的大名都面臨著抉擇,真田家也不例外。到底是加入東軍(德川方)還是西軍(石田方)?真田家內部發生了分裂——真田昌幸與幸村父子加入了西軍,而昌幸的長子信幸由於是德川方重臣本多忠勝的女婿,而斷然加入了東軍,並且連名字都改為了信之,以示與其父斷絕關係。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結果是真田昌政治手腕的體現,因為這樣一來,無論東軍還是西軍獲勝,真田家都將得到保全。 1600年9月5日,由於真田昌幸、幸村父子神出鬼沒的偷襲,僅僅以一千左右的兵力,把德川秀忠率領的三萬八千大軍困阻在中山道上,使之沒能及時趕到關原的主戰場。這樣的結果,使得關原的德川家康陷入兵力上的絕對劣勢。但天下大勢不可逆轉,由於石田三成的眾叛親離,西軍終於一敗塗地。 戰後,作為戰敗者的真田昌幸、幸村父子不得不接受德川家的懲罰。本來,在信濃山中飽受恥辱的秀忠想要處死真田父子以泄憤,但由於立下戰功的真田信之的捨命求情,最終將判決改為沒收真田家領地,並將真田父子二人發配往紀州高野山,後來又改為在紀州九度山軟禁。 二 九度山的生活,是艱辛而又痛苦的。雖然在德川家為臣的真田信之經常派人送來衣服食品等物,但真田父子的生活還是十分困難,以至於有時竟然難以維持,不得不靠借款度日,這對於曾經名噪一時的領主真田昌幸來說,真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在軟禁期間,真田父子仍然經常討論兵法戰略以及天下大勢,還希望有一天能夠再度起兵揚名海內,但時間一天一年的過去,德川家根本就沒有寬恕他們的意思。1611年6月4日,真田昌幸就在這困苦的生活和失望的等待中盍然辭世,而真田幸村此時的心中則充滿了對德川家的怨恨之念: 「有朝一日必取兩代將軍之首,揚真田之名於天下……!」 就在這樣的怨恨和夢想之間,真田幸村的青春年華悄然溜走,艱難的生活使他早生華髮,一天一天的衰老下去了…… 1614年仲秋的一天,一名大阪城的密使來到了九度山中,帶來豐臣家的旨意——邀請真田幸村出山,為豐臣家作戰,對抗德川家康的攻勢。 這一消息點燃了幸村內心深處的火種,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能,也為了能向德川家復仇,幸村接受了豐臣家的邀請。當年十月初的某一天,幸村召集村人召開酒宴,當所有人酣醉之時,幸村則帶著少數家臣逃離了九度山,隨行的還有自己13歲的長子——真田大助幸昌。 三 1614年十月上旬,幸村一行人出現在大阪城中。由於其父昌幸的名聲,幸村在大阪頗受歡迎,很快就被任命為軍隊長,以軍師的身份頻頻出席高層軍事會議。自認為可以發揮才能的幸村此時也志得意滿,光彩煥發,極力闡述自己的戰術策略。但由於他的許多出城野戰的想法過於冒險,與大阪高層意見不合,因而沒有被完全採納。而在大阪城南三之丸南面建造的防禦城堡「真田丸」則是幸村比較成功的策略之一—— 大阪城的西面是瀨戶內海,北面是天滿川、淀川,東面則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複雜,提供了一定的防禦力。相比之下,大阪城南則多數是寬闊的平地,防禦力較弱。大阪城中的二位軍師——真田幸村和後藤基次同時注意到了這一點,並先後向豐臣家的領導層提出在大阪城南面建造一座出城(指修建於城牆之外的小城,可以作為防禦工事)。兩人的提議均得到了採納,但在到底是由誰來主持修建以及負責守備的問題上,兩位豪傑都自告奮勇各不相讓,以至於在一段時期內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就在二人爭執不下之時,大阪城內忽然興起了奇怪的謠言: 「幸村殿之所以要在南面城外防守,乃是為了方便與其兄信之聯絡,把德川大軍引入城來……」 而後藤基次聽到這種傳言之後,當即嚴肅的表示: 「幸村殿在出城守備乃是為了更好的向敵軍挑戰,這樣的謠言真是痴人說夢!」 隨後,基次主動辭退了建造出城的工作,把這項任務轉讓給了真田幸村,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幸村的堅決支持。 最後,這座出城,在幸村的主持下,於大阪城南平野口正面、惣構東南面建築完成。這座被稱作「真田丸」的建築物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溝,樹立了雙重的柵欄,城中設置了箭塔、瞭望和樓閣,每一點八米就開了六個槍眼,是一座堅固的防禦工事。真田丸的建造,不但彌補了大阪城南相對薄弱的防禦力,同時為大阪軍出城野戰之時,能夠迅速的佔領城南的篠山高地創造了便利條件。 就在真田丸建造期間,關於幸村與德川方勾結的謠言仍然沒有完全消除。為此,大阪軍的總指揮官大野修理亮治長專門找來後藤基次,惴惴不安的詢問道: 「你說說看,幸村到底是不是德川方的內應呀?」 後藤基次聞得此言哭笑不得,當即說: 「左衛門佐殿乃是這亂世之英雄,堂堂的好漢,為了光輝的武名而奮戰於沙場,決不會做出卑鄙無恥之事!」 但即便如此,大阪的高層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對幸村的疑慮,最終決定在真田丸後方的惣構地方安置一萬大軍,以備幸村投敵反戈一擊。 四 1614年11月,大阪城周圍戰爭的氣味越來越濃烈。真田幸村為了爭取主動,派小股部隊離開真田丸,在其南面的小橋地方的篠山警戒。 另一方面,1614年11月11日之後,德川軍徐徐的縮小了對大阪城的包圍網,向大阪城南步步逼近,在據大阪城一點五公里的地方安營紮寨。 戰爭一開始,德川方作出了長期包圍的架勢,這樣的形勢對於幸村這樣滿心復仇烈火的武士來講實在難以忍受,於是他策划了一次狙擊家康的計劃—— 1614年11月27日,真田幸村通過忍者的情報得知,家康將在次日親自乘船到福嶋方面視察戰場,認為這是一舉擊斃家康的絕佳機會,當即召集了善於使用鐵炮的士兵50人以及武藝高強的武士18人,於當晚22時左右乘船從天滿川出發,隱藏在博勞淵南面的蘆葦叢中。當時正值嚴冬,天氣很冷,真田的士兵們不得不抱在一起取暖,幸村便和士兵們一起喝酒跳舞取暖,並把油脂塗抹在裸露的皮膚上以防止凍傷,堅持等待著家康的到來。 而另一方面,28日早晨,正當家康照原計劃要乘船出巡時,卻不知為什麼原因被德川秀忠阻止了,而是派遣本多正純代為巡查。苦等了一夜的幸村等人發現了這一變化之後無比失望,當即有士兵提出狙擊本多正純,但幸村斷然拒絕道: 「我是為了狙擊家康而來的,殺死其他人又有何用!」 說罷,便帶兵悄然撤退了。 當年12月,七十五歲的德川家康親自視察了陣地之後,認為正面強攻大阪會使本方遭受很大損失,於是對聯軍將領之一的前田利常說道: 「對於大阪城,強攻之策不可取。請貴殿在本隊的陣地前挖掘壕溝,並在後面累起高台,通過大炮射擊打破對方的防禦工事。」 前田利常得到命令,當天就指揮本部人馬展開行動,挖掘壕溝構築土台。但這一切行動,都被真田丸內的望樓上的哨兵觀察得一清二楚。真田幸村很快理解了前田軍的意圖,為了阻止敵人的行動,幸村向前田陣地正對面的篠山增派了士兵,並命令他們向前田軍修建土台的工匠和士兵射擊。這樣的襲擊一連持續了數日,每天都會給前田軍造成近百人的傷亡,前田利常的工程根本無法進行下去,只得作罷。 1614年12月3日,了解到這一情況的德川秀忠感到無法再忍耐下去,於是派遣近側謀臣本多正信作為使者來到前田陣中,向利常下達了主動出擊、「將陣地推進至岡山,奪取篠山」的命令。 本來被真田軍騷擾得不勝其煩的前田利常當即整飭人馬,與另一路諸侯本多政重一起,於第二天凌晨兩點向篠山陣地出發。兩隊人馬本來預想在篠山會發生激烈的抵抗,卻沒想到真田幸村早已把部隊撤回了真田丸。前田利常急忙派遣橫山長知與山崎長徳兩隊人馬追趕,但兩人不了解地形,在黑夜裡迷了路,隊形散亂士氣低落,一直來到了真田丸之前還沒發現真田軍的蹤跡,因而也沒有對真田丸展開攻擊。緊接著,本多政重隊也來到真田丸之前,準備展開攻城。 看到德川軍的人馬在城外亂糟糟的情形,真田軍的將士紛紛請戰,想要出城迎敵,但幸村沒有同意,而是命令大部分士兵作短暫的休息以養精蓄銳。又過了不久,當城外的德川軍已經整頓下來,幸村便派一名士兵戰在城牆上向外面喊道: 「前田家的諸位,深更半夜包圍篠山意欲何為呀?莫不是為了狩獵?可諸位如此鼓噪,附近的鳥獸都要被槍炮聲嚇跑了吧。諸位閑暇之餘,不如來做我的對手。難道是不敢進攻這座彈丸小城么?」 聽到這種挑釁的言語,前田家的眾將都壓抑不住心頭的怒火。前田軍部將奧村栄頼率先帶領本隊士兵衝上真田丸的城牆,但很快被真田軍密集的火槍射擊打退,前田軍死傷無數,奧村栄頼本人也身受重傷。緊接著,本多政重也率隊展開攻城,但同樣被真田軍的槍林彈雨打了回來。這之後,前田軍第三隊大將富田重政趕到,也加入了對真田丸的攻擊,仍然不能攻破城牆。 在此戰之前,前田利常為攻城準備了許多竹盾,以防備真田丸內的火槍打擊,但這一夜計劃外的盲目攻擊使得這些竹盾根本沒有派上用場,反而是前田軍死傷甚重。對於部下這種不聽從指揮的擅自行動,前田利常非常憤怒,下令全軍停止進攻,撤出篠山,把本陣駐紮在了木野村。 發現真田丸戰鬥打響,德川聯軍中的井伊直孝與松平忠直兩軍也不甘落後,向真田丸西側的八丁目口方向進軍,進攻大阪城,並突破了城外的第一重柵欄。與此同時,豐臣軍中也發生了事故——石川康勝的士兵碰倒了火藥箱,引發了劇烈的爆炸,而城中作為德川軍內應的南條元忠也伺機作亂,想把德川軍放進城來,但幸好被守衛發現,當即予以逮捕,幾天之後處以了斬首之刑。而城外與南條元忠勾結的藤堂高虎並不知情,見城中火起,當即指揮本隊向谷町口發動進攻。隨著藤堂、井伊、松平三路人馬開始攻擊,大阪城南駐紮的德川聯軍各路人馬也紛紛展開總攻! 但大阪城中的著名軍師、浪人兵法家後藤基次早已預料到了德川軍的進攻路線,並預先做好了兵力調配和防守計劃,從八丁目到谷町口一帶守備的如銅牆鐵壁一般,德川軍根本無法攻破! 在激烈的戰鬥中,年輕的武將木村重成身先士卒,率隊與沖至第二重柵欄之前的井伊、松平兩軍先鋒交戰,甚至親自跳進護城溝豪中與敵軍的士兵廝殺。同時,井伊軍的側翼也遭到了來自真田丸的狙擊,以至於腹背受敵,不得不狼狽撤出柵欄,留下了五百多具死屍。 戰鬥一直持續到正午時分,大阪城中的後藤基次、長宗我部盛親、北川宣勝、明石全登等隊與真田丸的守軍一起以猛烈的火力向城外反覆射擊,德川軍死傷甚重。但由於德川方的各路人馬都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再加上礙於顏面,誰也不願先行撤退,仍然不顧一切的衝鋒,戰局幾乎變得難以收拾。最終,還是德川家康派來使者下令撤兵,而德川家的譜代重臣井伊直孝也率先領兵撤退,其他各路人馬才紛紛撤出戰場。 這一戰,德川軍戰死超過兩千人,事後,德川家康、秀忠對盲目出擊的松平忠直、井伊直孝兩軍的將領進行了嚴厲的呵斥。 這場被稱作真田丸攻防戰的戰鬥,也是大阪東之陣中最激烈的一場戰鬥,以豐臣方守城獲勝而結束。而勝利的取得,則應該歸功於真田幸村機智的誘敵之計,後藤基次敏銳的洞察力和運籌帷幄的指揮,以及木村重成等將領奮不顧身的作戰。 五 真田丸之戰結束後,真田幸村的武名在德川方士兵中留下了恐懼的烙印。家康也意識到強攻大阪城很難奏效,把戰術方針改變為圍困。戰事從此陷入了膠著狀態,雙方都不願主動出擊,而是靜靜的等待。 大阪冬之陣在經過了近一個月的對峙之後,豐臣方終於在德川方的炮擊威脅下籤訂和和談條約。 根據史料《難波戦記》的記載,1614年12月中旬,遭受了炮擊的豐臣方領導層召集所有主要將領討論對議和的意見。會上後藤基次和真田幸村兩位主要軍師代表所有浪人武將表達了意見。後藤基次堅定的說: 「如今守城作戰的武士們都曾深受已故太閣的大恩,對於家康這等忘恩背主之臣無不同仇敵愾。如今敵軍的彈藥、糧草有限,而且補給困難,正當一鼓作氣將其擊敗之時,和談之議實不可取!」 真田幸村也贊同道: 「方今之時,三軍用命,將士戮力,即使沒有外援,大阪城也決不會陷落!何況五日前之戰(真田丸攻防戰),我軍士氣已令敵軍膽寒,只需堅守,敵軍內部必自生變亂。而此時德川方所提出的和談,根本就如同渡口往來之舟,反覆無常,毫無誠信可言,斷不足取!」 他們的論述被整理後交給豐臣家的家老們以及淀姬和秀賴母子討論。對此,豐臣家的家老重臣織田長益和大野治長也向淀姬陳述了自己相反的意見: 「御親子殿下(指淀姬和秀賴母子)如果不想在雜兵的幫助下自殺,接受和談是唯一的機會……」 最終,被連日來的廝殺、圍困和炮擊折磨的心神不寧的淀姬含著淚說道: 「城中的兵力果然是不足以禦敵。當年,源賴朝公困頓之時曾在朽木的樹洞之中藏身,最終成為天下之主。我兒秀賴乃是太閣殿下嫡子,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今日暫且隱忍一時,將來還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吧……請對將士們說,秀賴已經同意和談之事了……」 就這樣,豐臣方同意了和議,同時也全部接受了和議的條件——包括拆除大阪城外全部防禦工事。 這樣的結局令那些歷盡千辛萬苦進入大阪城奮戰的浪人武將們扼腕嘆息,而看到自己辛苦建立的城防體系以及「真田丸」被德川方拆除,幸村父子更是痛心不已。 而同樣是根據《難波戦記》的記載,在和議達成之後,也就是1614年12月25日,德川聯軍中的兩大諸侯伊達政宗與藤堂高虎找到了德川家康近側的謀臣本多正純,提出: 「如今雖與豐臣家和睦,但最後的決戰仍然不可避免。不如趁現在大阪城外圍防禦工事都被拆除,一舉攻入城中,必將大獲全勝……此乃天賜良機呀!」 然而當德川家康聽到這一提案之後,不禁長嘆一聲道: 「諸殿此言差矣……違背誓約,此等不義之行必受天遣,這樣的例子自古以來也不在少數。最近的一次便是天正五年關原一戰,秀吉公屍骨未寒,石田治部少輔便背主忘恩,糾集四國、九州以及畿內諸大名意圖謀反。豐臣秀賴公年少無知,也參與其中,想要討伐像我家康這樣的忠臣。然而邪不勝正,石田三成等逆賊一戰而潰,終於伏誅。當時便有將士提議殺害秀賴公,但我考慮到已故的太閣秀吉公,心懷慈悲,並沒有對秀賴治罪。如今的討伐,我等也是替天行道,秀賴若是在議和之後能夠棄惡從善,我想還是與他世代和睦下去。倘若他仍然護惡不悛,多行不義必自斃,乃是天罰他豐臣家。 「此正所謂『自業自得』之故。當年織田信長公以下克上,放逐大將軍足利義昭,可謂不義。最終,信長公之子被明智光秀所殺,織田家也日漸衰落。 「當年甲州之武田信玄公,乃是威震天下之名將,卻在少年時放逐其父信虎,可謂不義。結果在三河野田之戰身中流矢,不得善終。家業傳於不肖子勝賴,一代而終。 「秀吉公深受信長公之恩,卻篡其家業逐其子孫,可謂不義。如今其子秀賴行事顛倒,正應前世之報。 「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可謂多矣。我當年與信長公共同作戰,當秀吉公吞併信長公家業之後,我也曾為支持織田信雄殿下而不惜與天下大名為敵,一戰而勝。與秀吉公和睦之後,我作為豐臣盟軍的一員作戰,消滅國中強敵履立戰功,從無二心——以至於有人認為我家康是豐臣家的家臣,這其實是錯誤的……但是,即便沒有君臣之義,我仍然一再的原諒秀賴所犯的罪行,此次和睦之後,如果他在起謀反之心,乃是自取滅亡……我家康行事,不敢有違天理人倫,願上天佑我子孫百代天下永保,血脈存續不絕……」 家康的這一番言論,令在場聞之者無不感嘆動容…… 六 在和平期間,德川、豐臣雙方軍中許多舊日相識的武士們開始來往。其中,根據《難波戦記》記載,有一名叫做原貞胤的武士前來拜訪真田幸村。 這位原貞胤乃是武田信玄的舊臣之一,武田家滅亡後,作為浪人流落鄉野。但他當年的武勇剛強之名遠播於外,被越前大名松平忠直招募至帳下,成為其「黒幌衆」的一員。此次合戰,原貞胤聽說真田幸村在大阪方效力,一直想去拜訪但沒有機會,直到和談期間才得到了松平忠直的許可,興高采烈的前往大阪城與幸村會面。 兩人乃是舊相識,見面後寒暄問暖,把酒言歡,談論逝去的光陰,心馳神往,不由得都有幾分醉意了。席間,幸村道: 「和議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再度開戰是不可避免的。我幸村身為一方的大將,不得不考慮生前身後之名聲,再度開戰之日必將戰死沙場,恐怕與您是難以再會了……我身為武士,戰死沙場不過是本分而已,可惜的是我的長子幸昌,在渡過了十四年的浪人時光之後,卻要遭此命運,實在是不應該呀……」 這位令德川數萬大軍膽寒的勇士,其言語之中卻流露出傷感失落之意,原貞胤也不禁默然無語了…… 接著,幸村用手指向桌頭放著的一隻頭盔道: 「那邊的裝飾有鹿角的頭盔乃是我家世代相傳的家寶,當年由先父交到我手中。將來上戰場,我就戴著它去戰死吧……如果你要是在戰後見到了這件兜,就請把它當作我幸村的首級供奉吧……」 原貞胤聞言慨然道: 「戰場之上有誰能確保生還呢?如果我也戰死,那咱們便在黃泉再見吧!」 隨後,幸村又牽出一匹名為「白河原毛」(有白色條狀斑紋)的駿馬,馬身上裝備著白色的鞍韉,其上裝飾著金色的真田家家紋「六連錢」。幸村翻身上馬,昂然對原貞胤說道: 「我這匹寶馬,可以與古代中國周穆王見西王母時所稱之八駿匹敵!」緊接著,幸村抬手向南一指,「如今大阪城外的防禦已經被破壞,決戰必然是在南面的平野地方展開,我就乘坐此馬與德川的大軍交戰吧!可惜的是它還沒有留下後代……這匹馬可是我的秘藏之寶呀……」說罷,幸村翻身下馬,神色黯然…… 晚飯之後,原貞胤返回本營,從此再也沒見過真田幸村的面。第二年五月,在天王寺的決戰中,據說幸村就是頭戴上面所說的鹿角盔、乘坐著駿馬「白河原毛」壯烈戰死的。 七 正如真田幸村、後藤基次等人當初所預料的,和談不過是德川的障眼法。第二年夏天,也就是1615年4月,德川家康終於再次下達了討伐豐臣家的命令。 這一次,豐臣家的領導層不得不下定決心決戰到底。由於大阪城外的防禦工事和壕溝都已被破壞殆盡,豐臣軍決定主動出擊作戰。然而由於指揮不利,在4月中無論是對大和郡山城的攻擊還是對紀伊和歌山城的攻擊都以失敗告終,還折損了塙團右衛門直之等猛將。 4月30日,為了應對步步逼進的德川大軍,大阪城舉行了重要的軍事會議。會上,真田、後藤兩位軍師再次表達了相左的意見,並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後藤又兵衛認為,德川方主力很可能由大和路進攻,而小松山則是其必經之路。小松山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果在那裡設伏也許會有機會一舉擊斃家康本人,從而扭轉整個戰局。 而真田幸村認為,如果全軍在小松山口布陣離城太遠,如果敵人從河內路的八尾和若江進攻則會難以防備,而且一旦小松山陣地被突破,大阪城也難以防守。不如等到德川軍全部集中在大阪城下,豐臣軍也全部出擊,就在大阪城南天王寺到岡山一帶的寬闊平原地帶展開正面決戰,由真田、毛利的先鋒部隊擊潰德川聯軍的先頭部隊,再由豐臣秀賴親自率旗本軍出城作戰,一狙擊潰家康本陣,同時派遣明石全登帶領奇襲隊從後路包抄,趁亂砍下家康的首級。 爭論的結局,最終還是確定採納了後藤基次的方案。有人認為,真田幸村最後放棄堅持自己的計劃,是由於在冬之陣中後藤基次曾經把「真田丸」的建造工程讓給自己。 但豐臣家的高層還是充分的考慮了真田幸村的意見,於是決定由木村重成、長宗我部盛親等將領率領城中近一半的軍隊(兩萬餘人),從河內路出擊,防備德川軍從八尾地方進攻。同時,把大和路的部隊分為兩部分——後藤基次、薄田兼相作為第一隊,在小松山埋伏,真田幸村、毛利勝永作為第二隊,在天王寺布陣,作為後援,如果第一隊作戰不利可以及時撤退以保留兵力。 總的來說,大阪方這種首鼠兩端的用兵方法很令二位軍師不以為然——在這種緊要關頭都不能果斷用兵孤注一擲,本來就兵力不足還要分兵數路,只能導致被各個擊破。但軍令如山,各路將領也只能分頭行事去了。 5月5日傍晚,豐臣方大和路方面軍的後藤基次、真田幸村、毛利勝永三員主將在平野的後藤陣地把酒話別,約定第二天凌晨在道明寺會合,共同伏擊德川軍。隨後,真田、毛利返回天王寺陣地,後藤基次則獨自作著出征的準備。 沒想到,當夜天將大霧,毛利和真田兩隊在集合過程中發生了混亂,在加上本來就對當地地理不熟,行軍十分緩慢。當第二天(5月6日)上午十點左右,毛利勝永隊到達藤井寺村(在石川西岸、小松山以西)時,已經傳來後藤基次薄田兼相戰死、前軍全面潰退的消息。毛利軍立即停止了前進,又過了一個小時,真田幸村及渡邊紀兩隊才姍姍而來。真田、毛利兩軍的遲到,可說是後藤基次戰死的主要原因,但從後來的情況來看,即使後續部隊加入戰鬥,最多也只是能擊敗德川軍的先頭部隊,並不能達到一舉擊斃德川家康的目的。(詳見前作《後藤又兵衛基次》) 很多人認為,真田幸村本身並不看好後藤基次的計劃,因此故意遲到以保存實力,希望能在自己預想的戰場天王寺進行最後的決戰。但也有史料記載,幸村在到達藤井寺村、得知後藤基次戰死的消息之後,曾痛苦的自責說: 「我要向後藤隊那樣突擊,就這樣戰死算了……」 而毛利勝永勸慰他說: 「遲到並不是貴殿的錯,而魯莽的戰死也於事無補。不如明日就在秀賴公面前奮戰至死,方顯忠臣本色!」 但真田幸村並不甘於就此敗退,而是從藤井寺村向南進發,以求接應前軍的殘兵,並在古市村一帶遇到了伊達家的先鋒精銳部隊——由片倉重綱率領的騎馬鐵炮隊。 片倉重綱乃是伊達家第一智勇雙全之將、片倉小十郎景綱的長子,正值少壯之年,繼承了其父的武勇,初次上陣,便在小松山一戰擊斃了名將後藤基次,此刻正是意氣風發。他所率領的騎馬鐵炮隊(騎鐵),乃是伊達政宗獨創的精銳部隊,兼備了騎兵的機動力和火槍兵的遠程殺傷力,在小松山一戰中顯示了極大的威力。 面對名揚天下的真田幸村,片倉重綱顯得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即指揮部隊進攻,由騎兵隊、步兵隊和騎鐵隊正面突擊,步兵鐵炮隊在兩翼分散射擊。 面對片倉軍騎鐵部隊的進攻勢頭,幸村命令部隊後撤避其鋒芒,待其接近後再一齊攻擊,同時鐵炮隊向左右延伸,成雁形陣形射擊。 雙方很快展開混戰,槍炮隆隆,殺聲震天。伊達軍的裝備精良,在這一戰中所使用的鐵炮達8000挺之多,火力很猛。在亂戰中,幸村的長子真田幸昌和大將渡邊紀先後中彈負傷,推出戰鬥,但真田幸村仍然指揮對攻一步不退。最終,片倉隊由於從夜裡就連續作戰,士兵比較疲勞,為了避免昂貴的騎鐵隊受到過大損失,重綱下令撤出了戰場。真田幸村本想乘勝追擊,無奈敵軍的增援部隊出現,本方損失也不小,也向西撤回了藤井寺村。 這一戰,自成年以來未嘗敗績的真田幸村認識到了年輕的武將片倉重綱的實力,同時二人也相互間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以至於有傳說講,當天夜裡幸村曾出城約見重綱,並把自己的女兒託付給他照料,而這個叫做「梅」的女子後來就成了重綱的妻子…… 下午四時,從河內方面傳來了長宗我部、木村兩軍戰敗的消息,藤井寺村的豐臣諸軍也不得不向大阪城撤退,真田幸村與毛利勝永一齊擔任了殿後的任務。而德川軍各路人馬由於連續作戰比較疲憊,並沒有進行追擊,豐臣軍得以安然撤兵。期間,真田幸村面對不敢追擊的德川聯軍,留下了「關東雄兵百萬,竟無好漢一人!」的豪言。 八 1615年5月6日晚上,大阪城中瀰漫著絕望的氣息。在大阪夏之陣以來,豐臣軍連受挫折,損失了眾多優秀的將領,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不得不背水一戰了。 當夜,真田幸村獨自找到首席家老大野治長,講述了自己最後的作戰方案,即全軍出擊,在天王寺到岡山口一帶與德川軍正面作戰,在擊破德川軍先陣之後在由豐臣秀賴親自出馬,長驅直入德川家大本營,一舉擊殺德川家康。會談中間,毛利勝永也加入進來,對真田幸村的計劃表示了堅決的支持。 幸村之所以一再要求秀賴親自出戰,主要是考慮秀賴作為豐臣家的當主、朝廷的右大臣,又是天下之主秀吉的親子,一旦出現在陣前一定能鼓舞本方鬥志,也許還會使地方陣營中部分受過太閣大恩的諸侯回心轉意,瓦解德川聯軍的士氣。而就秀賴本身來說,雖然已經成年(22歲),但從未上過戰場,甚至沒有出過大阪城一步,要他指揮大軍作戰是根本行不通的。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大野治長已經無計可施,只能一口答應了幸村的計劃,以求各路將領能夠用心作戰,但淀姬是否真的能同意秀賴出戰,或者說秀賴是否真的能親自來到戰場之上,他心裡也完全沒有把握。 5月6日上午10點左右,德川、豐臣兩軍一南一北,與大阪城南的天王寺——岡山口一帶對圓了陣勢,日本戰國最後的大決戰一觸即發!(具體布陣情況詳見前作《毛利勝永》) 這一戰,豐臣家總兵力五萬左右,而德川聯軍則超過十五萬,兵力的差異一目了然。雙方的陣營中,各色旌旗遮天蔽日,眾多的武士鬥志昂揚。真田幸村的部隊再加上下屬部將渡邊紀、伊木遠雄等人的部隊共5500人,與另一名勇將毛利勝永的隊伍一齊,位於天王寺戰場的最前沿。 真田幸村的隊伍採用武田流兵法編製,以騎兵為主,士兵都身穿紅色鎧甲,背紅地百邊「六文錢」旗幟,在戰場的陽光下如同烈火一般!真田幸村與其子、十五歲的真田大助幸昌也意氣風發,心無牽掛的投入人生最後的大戰。 決戰在正午開始。 首先是德川軍的先鋒本多忠朝隊向豐臣軍射擊,而與其正面相對的毛利勝永軍立即予以還擊,隨後兩軍展開了激戰。 在戰爭的開始,真田幸村並沒有急於加入戰鬥,而是按兵不動,因為他有著明確的戰術目標,那就是德川家康的項上人頭! 「以戰場上的兵力而言,豐臣軍必敗無疑。但只要殺死兩代將軍(德川家康和秀忠),戰局就會逆轉!……如果秀賴公能夠親自出馬,那取下德川家康的首級也不是沒有可能吧……」這便是幸村當時的想法。 因此在毛利勝永與本多隊激戰之時,真田幸村沒有指揮進攻,而是焦急的等待大阪城中的動靜,希望豐臣秀賴能率領大軍出城,能夠打出當初太閣秀吉公那威震天下的金葫蘆帥旗……但一切終究沒有動靜。隨後幸村通過忍者的報告得知,由於淀姬的阻止,秀賴已經放棄了親自出馬的念頭,並向德川方秘密派出了請降的使者。 了解了這一殘酷現實的幸村心中已經徹底絕望,私下對身邊的部將伊木遠雄說: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能像原來計劃的那樣作戰了……看來,我等今日必將喪命於此了。」 但面對全軍將士,幸村依然激昂的表示,秀賴公一定會親自出馬,並派自己的兒子幸昌作為使者,回大阪城去請秀賴出戰。他的這種安排,多少也可以讓後人體會到這位勇將的舐犢情深吧。當幸昌離開後,幸村振臂一呼,烈火般的真田騎兵隊開始行動了。 九 真田隊開始進攻時,毛利勝永已經擊敗了本多忠朝軍,突破了德川軍在天王寺陣地的第一陣,正與第二陣、第三陣的各路諸侯激烈的混戰。真田幸村抓住這一機會,從混戰的陣地後面繞過,直接面對了第二陣的主將松平忠直本隊。 真田隊的3500人此時已與大谷吉治、渡辺糺、伊木遠雄隊2000人合流,士氣高漲,儘管面前的松平隊有15000人之眾,仍然勇敢的沖入陣中。 而松平忠直年輕氣盛,且繼承了其父松平秀康剛猛無畏的性格,正欲在真正的戰場上證明自己。他所率領的越前兵馬經過松平秀康的訓練,也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兩軍很快陷入混戰,難解難分。 由於越前松平家的家紋是綠地黑矢羽根,故而越前騎兵都身著黑色鎧甲,身背黑色旗幟,與真田的赤備騎兵混戰時,只見煙塵之中儘是黑紅兩色的旗幟來來往往,各不相讓,戰鬥進行的異常慘烈。以至於這場大戰結束之後,京都、大坂、堺等地的兒童們把當時的情景變成歌謠加以傳唱:「掛かれ掛かれの越前衆、たんだ掛かれの越前衆、命知らずのツマ黒の旗……」 雖然松平軍在人數上佔有絕對優勢,在士氣和戰鬥力上也不處於下風,但松平忠直本人的戰術指揮能力卻遠遜於真田幸村。真田幸村為了儘快突破松平忠直的糾纏,進攻德川軍本陣,派出忍者潛入松平軍後方,散布謠言說:「淺野軍已經投靠豐臣方了!」 而此時,作為後備軍的淺野軍見到前方吃緊,正在向今宮方向移動,這使得真田軍的流言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大成功,松平忠直的部隊陷入了巨大的混亂,後面的德川家康見狀,不得不派出旗本軍幫助忠直收拾局面,而真田幸村趁勢突破松平軍的陣地,直殺入家康本陣之中! 德川家康的本陣兵馬雖有15000之眾,但其中一部分前去幫助松平忠直收拾局面,另有一部分前往阻擋毛利勝永的攻勢,使得真田軍突如其來的進攻並沒受到太大的阻力。而作為家康近衛軍的「馬廻り衆」多數是新招募的武士子弟,沒經過什麼陣仗,平時操練也不夠,一見到烈火燎原一般的真田騎兵,自己先亂了陣腳四處逃散了。在這種情況下,家康也不得不倉皇后撤。當時,家康的身邊只有近側武士小栗正忠一人,窘迫之時,甚至想到了剖腹自殺…… 與此同時,毛利勝永也突入德川家康本陣,與真田幸村配合,在數倍於己方的敵軍陣中反覆突擊,殺的七進七出。但由於家康在逃跑時命下令放倒了帥旗,使得豐臣軍無法找到他的位置,這一看似不體面的做法,反而凸顯了家康作為老練的指揮家高超的臨戰指揮才能。 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田軍的傷亡越來越大,士兵由於長時間作戰而疲憊不堪,士氣低落。與此同時,松平忠直已經重新整頓了兵馬,並攻取了真田幸村後方的茶臼山陣地,切斷了真田軍與後方的聯繫。腹背受敵的真田軍,再也無力支撐,漸漸陷入混亂。 真田幸村此時已經身受多處槍傷,渾身是血,雖然不是致命傷害,但已經嚴重消耗了體力,實在無法再騎馬指揮作戰,於是率領殘兵退入當地的安居神社休息,並拒險而守。在安居神社中的幸村,由於傷痛和疲勞已經有些甚至模糊。他用盡最後的力氣遙望巍巍聳立的大阪城,一時間,年輕的長子大助、去世的父親昌幸、失約的主公秀賴、忠誠的戰友後藤又兵衛……許多的回憶湧上心頭,不由得長嘆一聲…… 下午4點左右,德川軍攻破安居神社,真田軍全軍覆沒,大將真田幸村被西尾仁佐衛門砍下了首級,時年48歲。 戰後,德川家康對於幸村的奮戰,給予極高的評價,稱其為「日本第一強兵」(ひのもといちのつわもの)。而幸村的武勇故事也遠播全國,連島津家文書《薩藩舊記》也評價其為:「真田乃日本第一之強兵,自古未有與之匹敵者也……」 雖然真田幸村最終未能取下德川家康的首級,扭轉大阪之陣的戰局,但他通過戰鬥證明自己實力,從而揚名天下的心愿得以達成,也可謂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十 1615年5月7日下午4時,真田幸村死後,豐臣軍的在天王寺戰場上的其他各路人馬也開始潰敗。而隨著岡山口陣地的大野治房開始敗退,大阪城外的這場決戰已經進入了尾聲。 德川軍並沒有放過一鼓而勝的機會,而是積極的追擊大阪方的敗軍。大野治房在撤退途中曾經在大阪城下的稲荷祠地方停下,排成密集的槍陣阻擋了德川軍一陣,但並沒有堅持多長時間,還是向城中敗落了。 與此同時,得知主戰場戰況的德川聯軍其他各路人馬也開始行動——在大阪城東北方布陣的京極忠高、石川忠総兩軍開始進攻備前島,而在天滿川布陣的池田利隆也開始攻城……德川軍從四面八方攻進了大阪城中。 面對德川軍的攻勢,豐臣方的殘軍作了最後的巷戰抵抗。 一名叫做北村五郎的武士在城外放置了火藥箱,待大軍全部撤入城中後,射出火矢引爆了火藥,殺傷了許多德川士兵。 而豐臣秀賴在得知大勢去矣之後,曾一度想要親自出馬戰死,但被家臣速水守久制止,只得與淀姬、大野治長以及許多近士隨從逃出了本丸躲避,幸村的長子真田幸昌就在其身邊保護。 不久,城中有作為德川方內應之人四處防火,造成了更大程度的混亂。入夜,豐臣方的士兵逃散殆盡,德川聯軍基本控制了整座大阪城。 第二天,德川軍的井伊直孝隊發現了藏在一座倉庫中的淀姬、秀賴等一行人,當即予以包圍。大野治長派出使者,想以自己的一家人的生命換取秀賴的安全,但遭到了井伊直孝的拒絕。走投無路的秀賴一行人不願受辱,只得全部自殺,並放火,真田幸昌也毅然自殺殉主,當時年僅15歲。 5月21日,秀賴的獨子國松在伏見城被捕,並於兩日後在京都六條河原被處斬,死時年僅六歲。至此,稱雄一世的大阪豐臣家至此斷絕,而真田家的香火則由真田幸村的哥哥信之一族流傳下去。此後的時代中,真田的姓氏再也沒有什麼作為,但真田幸村的名字卻永遠不會在仰慕英雄之人的心中消失。
推薦閱讀:

練功小記51
宣德爐圖文小記 文~ 范良光 爐靜香冷,神凝...
松筋正骨培訓小記(七)
辦理准生證和建小卡小記
雨簾心情小記

TAG:歷史 | 戰爭 | 古代戰爭 | 古代 | 大阪 | 武士 | 小記 | 黃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