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依附創傷——寬恕與和解

本篇導讀

  • 依附傷害的定義是:在最需要他人的關鍵時刻,被所愛的人拋棄或背叛,也就是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破壞」;

  • 夫妻相處難免有時會受傷,但是有些夫妻間的傷害是屬於創傷性質的。如果他們要改善困境,建立比較安全的依附關係,就必須要處理這些傷害;

  • EFT治療師本著依附的觀點,將這些事件重新定義為關係創傷,讓EFT治療師能夠幫助夫妻從創傷中痊癒

  • 來源:《婚姻治療的九個步驟》

    著者:(加)Susan M. Johnson

    譯者:劉婷

    編輯整理:劉小婷

    本文配圖:Lost7

    在過去幾年裡,有些研究試圖找出那些幫助個案改變的因素,例如建立較安全連結所需的「指責者態度軟化」(blamer softening)即為其中的因素之一。這些研究對關係創傷有進一步的了解,所謂關係創傷也就是EFT治療師所稱的「依附傷害」(attachment injuries)(Johnson,Makinen&Millikin,2001;see also Johnson,2004)。這些創傷事件的描述在依附理論的背景下發展,依附理論也被視為關於創傷的理論——幫助我們了解處在脆弱和難以承受的經歷外表下的分離與隔絕的創傷。從這樣的角度看待依附傷痛,顯示了依附理論足以解釋特定的關係——找出足以影響關係的事件或模式,以及它們對於關係的衝擊,並且提高干預的成效。這項工作也讓EFT的臨床干預向寬恕與和解的新領域發展。

  • 依附傷害的定義是:在最需要他人的關鍵時刻,被所愛的人拋棄或背叛,也就是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破壞」(Herman,1992)。

  • 這個對關係的破壞製造或加重了依附連結中的不安全感。它們被認為是創傷性的,他們會帶來讓人無法承受的恐懼和無助感,如果不解決或修復,會嚴重地阻礙信任與親密。當EFT治療師要求伴侶之一向另一方冒險敞開自己、冒險伸出手來的時候,這些事件和它們對於關係的影響,就會非常清楚地顯現出來。這些事件在過去的會談中被當成一般性的傷害,雖然曾經在諮詢中提到過,但創傷卻會一再重現,阻礙配偶雙方之間的冒險與情感連結。受傷的伴侶表明自己受傷害的回憶與畫面可以被非常輕易地觸發,造成他們對一切可能的重現或暗示特別敏感。他們在跟伴侶的互動中,就像研究創傷的文獻中所講的一樣,會採取麻痹自己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有的事件可能在一開始時並不顯眼,有的事件卻旗幟鮮明、容易辨識。在生育或流產是被對方遺棄的經驗是比較容易辨識的傷害。在伴侶的公事包里看到他和同事煽情挑逗的照片,雖然會讓人受傷,但傷害好像不那麼大,可是如果這個太太很介意自己對先生是不是一個良好的性伴侶,希望先生覺得自己在卧室里是既刺激又令他滿足的,發現這樣的照片對她所造成的傷害可能就非常嚴重了。

    外遇會不會造成依附創傷,得看外遇的背景以及依附上的意義。

    不論是否很快能清楚這些事件的意義,但是當伴侶們談這些事時,他們的態度表明是生死攸關的,並且有一種「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的決心在,他們這時最想要的是減少自己不要再受傷害的風險,而不是跟伴侶建立情感連結。

    這個傷害被用來當作檢驗伴侶可靠性的標準。處在婚姻困境中的夫妻雖然可以處理所發生過的事,但常常造成傷害的那一方變得退縮而防衛,或是當它再被提起來時,試圖淡化那件事,保持距離。

    夫妻相處難免有時會受傷,但是有些夫妻間的傷害是屬於創傷性質的。如果他們要改善困境,建立比較安全的依附關係,就必須要處理這些傷害(Johnson,2002)。當伴侶一方極度需要對方或在非常脆弱的情況下求助,卻被對方輕忽蔑視,兩人間的信任基礎就粉碎了。

    EFT治療師本著依附的觀點,將這些事件重新定義為關係創傷,讓EFT治療師能夠幫助夫妻從創傷中痊癒。最近有一個研究以遭受那樣創傷或是婚姻陷入很大困境的夫妻為對象(Makinen,2004),結果發現有66%遭受那樣創傷而陷入困境的夫妻,可以在14次的EFT會談之後,降低衝突,消除傷害,變得比較滿足。這些夫妻的婚姻滿意度以及彼此的信任與寬恕都顯著地提高。不能改善的夫妻多半是有一個以上的創傷,彼此信任的程度從治療開始就相當低,他們中造成傷害的一方也採取非常逃避的態度。即使是這樣的夫妻,在治療結束時,雖然他們彼此之間還是無法寬恕對方,婚姻滿意度也仍然沒有提高,但是他們感到焦慮和痛苦的程度明顯降低了。

    在上述提到的研究之前也有學者對個案做觀察,並找出了改變過程的步驟。這個過程發生在EFT的第二階段,此時降低衝突的任務已經完成。在傷害事件得到解決之後,在第二階段中案主的改變——重新投入和態度軟化,似乎就可以自然展開,夫妻可以進而鞏固維持兩人間關係的改善。

    寬恕和修補依附創傷的過程包括下列步驟:

    1. 當事人在陳述事件時是非常痛苦的。這個敘述事件可能自然出現再第二階段的過程中,或是因為治療師鼓勵退縮逃避的一方冒險投入,或是更常見的,當受傷的一方試著去跟現在變得比較可接近的另一方接觸時,受傷的一方開始描述讓ta感覺被拋棄而無助的經驗,兩人間的信任被摧毀,原本以為擁有一個安全關係的夢想幻滅了。當配偶的一方在描述這樣的經驗時,他們常常會帶著很強烈的情緒色彩,因而在思路或描述上會顯得散亂無章。因為那件事對ta而言仍然鮮活清晰,如在ta眼前一再重演,而ta的伴侶不是忽略就是否認,或者試圖淡化這件事以及受害者所感受的痛苦,伴侶採取的是防衛的姿態。

    2. 在治療師的協助下,受傷的一方繼續保持跟傷痛的接觸,而且開始表達這份傷痛對個人和關係的衝擊與其中所代表的依附意義。過去的生氣和憤怒轉變成為清清楚楚的心痛、無助、害怕和羞恥。過去的創傷和現在關係中負向循環的關聯也變得清楚了。例如,一個配偶說:「我仍然覺得非常痛,非常無助。我只能大吼大叫地發狂,好對他能夠造成一點點影響。我要他知道他不應該那樣把我的傷痛一筆抹煞,但他還是一意孤行,絲毫不為所動。」

    3. 造成傷害的一方在治療師的支持之下,開始傾聽並了解了這個傷害事件的意義,也可以從依附的角度來理解整個事件,知道對方的反應代表他再關係中的重要性,而不是指責他的缺陷或無情。造成傷害的一方因而能承認對方所受到的傷害與痛苦,以及對他所造成的影響。這樣的做法跟用邏輯的方式詳盡地說明事件如何導致受傷配偶產生那些行為表現,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4. 受傷的一方接著嘗試對這個傷害經驗做一個全面而完整的表達。ta能夠對自己在其中所感到的失落表達哀慟,也能表達失去依附連結所帶來的懼怕。ta能夠讓ta的伴侶看到ta的脆弱無助。

    5. 造成傷害的伴侶感情變得更投入,承認自己在依附創傷中的責任,也表現出共情、懊悔、與/或自責。

    6. 通過治療師的幫助,受傷的一方能夠直接向對方要求ta在傷害事件時所得不到的安慰和關懷照顧。

    7. 造成傷害的一方這時會以關懷照顧的方式回應對方,去化解原來的傷害與痛苦。這對夫妻可以從此對傷害事件建構一個新的婚姻故事,這個故事讓受傷者理解與接收造成傷害者在事件當時為什麼會有這樣不良的反應。

    - end -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願上帝寬恕我們
    從幾個故事看婚外情是否能夠寬恕
    辭彙解析——3. 寬恕—基督聖容
    9.11十年,用寬恕化解仇恨
    生活的真諦在於寬恕與忘記。寬恕那些值得的人,忘記那些不值得的人

    TAG:寬恕 | 處理 | 創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