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鍾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第二十八集)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六十三頁,倒數第二行:

  【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這裡是接著前面一段經文,前面是講到在極樂世界菩提道場裡頭有很多菩提樹,那麼這個菩提寶樹是七寶所成的,實際上這個七不是數字,它是表法,表圓滿,也就是說這些寶樹是無量珍寶合成。微風吹動寶樹,這些寶物互相碰撞之後發出那種微妙音聲,遍布整個極樂世界,讓一切極樂世界的眾生聞到這個法音都能夠開悟證果。眾生六根接觸到這個樹木,「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六根一接觸到這寶樹就得到清凈了,任何的煩惱都消除掉,得到不退轉,一直到成佛。那這裡講到『復由見彼樹故』,這裡是從六根當中單提一個眼根來講,眼根能見。當然六根緣到寶樹,都能得到底下說的『獲三種忍』,不光是眼見,耳聞聲,鼻嗅香,寶樹還有寶香,嘗其果味等等,這都能夠得「三種忍」。

  這三種忍底下說到了,第一種是『音響忍』,「音響忍」在經教裡面提到,是別教所講的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薩,他們能得到音響忍。這個音響就是法音,我們聞到法音了,聽到了正法,就覺悟了,那麼自然就得到了忍。譬如說這《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偈大家耳熟能詳,大家聽到了,有沒有得音響忍?如果你要真正入了境界,這一切法都放下了,那你就得音響忍,你知道了有為法全是夢幻泡影,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還有什麼煩惱?世間人之所以有煩惱,就是把眼前這些境界當真了。執著,這是煩惱的一個大的根源,如果大家真的知道這是一場夢,都是假的是空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說你還爭個什麼?你這個世間什麼都帶不走,爭來有什麼用?所以每天晚上睡覺前,閉眼之前你就得想,我這一睡著了就好像死了一樣,自己的所有的財產都不屬於自己了,連身體給人搬走了可能還醒不過來,哪一樣是自己的?所以天天晚上最好能夠念一念《金剛經》這四句偈,這有好處,可以幫助你開悟,幫助你放下。如果你真明了了這萬法皆空,無所有,不可得,你這煩惱去除了一大半了,你會快樂無比,你在這世間不會有負擔,不會有壓力。所以這是講音響忍,有好處,聞正法能夠放下煩惱。

  我們還沒有得到音響忍,這說明聞法還不夠,沒聽明白,怎麼辦?繼續聽,要聞夠了就能得了,聞得不夠,那個熏修的力量不夠強,印象不深刻,境界現前了就會忘掉。你看我現在給大家講得挺明白的,是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是出了講堂,可能人家不小心踩你一腳,你馬上就生氣了,「你沒長眼?看著還踩?」就跟人對立了,你看就忘了這是夢幻泡影,說明什麼?印象不夠深刻,熏修不夠強,是那個煩惱熏修得很強,不自覺它就起來了,正法這種觀念就很弱。所以修行學佛就是要把生處做熟,熟處做生,那個原來很生疏的正知正見要把它熟了,你隨時能提得起來,原來的煩惱要把它生疏。所以最好先提起一句佛號,那個話到嘴邊,立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那個罵人的話壓下去,然後再趕快提起「如夢幻泡影」這就化解了,咱們就是真煉,這叫真修行。真修行不是說讓你躲到深山老林裡面閉關那叫修行,那個未必,出了關可能還罵人。那是真正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轉煩惱為菩提,這就是真修行。

  第二種忍是『柔順忍』,這個功夫就比音響忍要提高一大步了,在別教來講就是四地、五地、六地的菩薩了。音響忍他還有一個言說相,這是正法,提起這個觀念,人家踩我一腳,不要生氣,這是夢幻泡影,你看還有這個念頭。柔順忍是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連這個念頭都不會起來,心地真清凈,踩我一下、打我一下,念頭都不動,當然更加不會煩惱、不會生氣。所以真正離相,要知道萬法皆空,音響忍就知道萬法皆空,而且名字也性空,言說性空,所以分別執著斷乾淨了。那心緣呢?心緣相也是空,心緣是妄想,更是了不可得,所以「柔順忍」就現前了。柔順忍的菩薩他自然能做到對一切法能柔順,柔和恆順,像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真正功夫得力了,對於一切境界,順境不起貪愛,逆境不起瞋恚,無論別人如何對待我,我都能夠保持清凈平等覺。

  第三種忍是『無生法忍』,這個境界就更高。他確確實實證得了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入這樣的實相的境界,這是別教里講的七地、八地、九地的菩薩就證得「無生法忍」,確確實實念頭能夠寂然不動,知道無生無滅,動念頭那是根本沒用。下來我們再看經文:

  【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

  剛才講到極樂世界的眾生,六根緣到寶樹就得到這樣殊勝的利益,得到三種忍,而且是住不退轉至成佛道,一定成佛,成佛那就比無生法忍就更高了,無生法忍是七、八、九地,上面還有十地、等覺、妙覺,那是寂滅忍。佛告訴阿難,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跟阿難尊者也就是跟我們講,這個佛剎裡頭,極樂世界裡面『華果樹木』,不僅是樹,花果樹木,還包括一切的萬物都有這樣的功德。『與諸眾生,而作佛事』,對極樂世界的每一個眾生,實際上都是每一個菩薩「作佛事」。什麼叫佛事?講經說法、覺悟眾生,這叫佛事。所以很多人把佛事誤解了,以為寺院裡面和尚念經超度這個就是佛事,度死人的,那是把這個名相的意思弄錯了。

  真正的佛事是什麼?是指教學,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佛是什麼意思?佛就是覺悟,佛者覺也,令一切眾生覺悟的這樣的事業就叫佛事。所以極樂世界你看看,花果樹木一切萬物,都能令一切眾生覺悟,都是阿彌陀佛在教學,所以那個世界成就當然快速,你就不停的在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化。在我們這個世界難,你這二十四小時,你這一天有幾個小時在聽經?幾個小時在念佛?如果是不到十二個小時,還不到一半,那其它一半就在搞輪迴,在打妄想,搞分別執著,所以在這個世界退轉很容易,要進步就很難。所以大家真的得一定求生凈土,你要不求生凈土,將來一定退轉,退緣多。就是現在你是算很精進很精進了,給你十二個小時用功,你也只是一半,在極樂世界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在熏修,所以能夠住不退轉。我們再看最後一句經文:

  【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

  這一句是總說彌陀神力和願力,變現出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境界。這個『此皆』就是前面所說的這些寶樹、寶網,一切的莊嚴,依報,都是『無量壽佛,威神力故』,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之力加持。『本願力故』,這是他的願力,前面是講神力,這是講願力。『滿足願故』,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圓滿了,願心具足。『明了』這是講顯明,「了」是明了,這個說的就是明、慧相應,那邊眾生,一切眾生全都能明了,極樂世界莊嚴是怎麼來的。這個『堅固』是不壞的意思,是精進的意思。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因地上發的願,無量劫沒有變質,沒有退心而成就。當然也是往生凈土的人他們堅固的信願行得到的結果,感召阿彌陀佛願力加持,接引這些眾生往生凈土,就得到了。所以我們要求生凈土,一定要有堅固的信願,如果信願不堅固,那往生就不可靠。

  所以總要常常問自己,我這信心具不具足,有沒有懷疑?願具不具足,是不是就一心一意去往生?這個世間是不是都能放得下?要常常問自己,這兩個問題是一個問題。我常常問別人,你是不是真願意往生?他說是,極樂世界這麼好,怎麼不去!那我第二個問題又問了,你是不是都能放得下?他說現在還沒有。現在都沒有,說明你那個願不真實、不具足,兩個問題是一個問題,你真願意去你肯定一切放下,你還有罣礙,說明願不堅固,往生就不可靠。『究竟願故』,「究竟」是圓滿不退成佛,我們要發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廣度一切法界有情眾生,那在哪兒才能實現這樣的願望?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才能夠究竟成就。

  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極樂世界那種殊勝,雖然佛給我們只講了一點點,我們已經無比的嚮往。那麼凈土法門確確實實如古大德讚歎,是大乘中之大乘,一乘中之一乘,它不是普通的大乘佛法,它是很特別的大乘佛法,而且是一乘中的一乘。什麼是一乘佛法?古大德只承認三部經是一乘,《華嚴》、《法華》、《梵網》三部經,凈土法門是這三部經的精髓,所以是一乘中的一乘。所以我們真正能修這個法門的人,那個善根之深厚是不可思議,你這是大根器人物,你可別小看自己,你修凈土法門了,好像現在啥都不是,煩惱又沒斷,又沒智慧,就懂得念阿彌陀佛,可是您可不是簡單人!

  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就舉出一些例子,只有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荷擔得去。這些都是大菩薩,馬鳴菩薩、龍樹菩薩,那是印度的大菩薩,都登地的菩薩,智者、永明那都是佛菩薩再來,相傳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這種人真能荷擔得住,就是他真信凈土法門。你也真信,你可不是簡單人!現在好像啥都不懂,古人講,唯上智與下愚能成功,上智就是剛才講的馬鳴、龍樹、智者、永明這些人物,下愚就是好像什麼都不懂,笨笨的,但是他就懂念阿彌陀佛,老實,念個三年五載他就預知時至,自在往生了,所以這種人他那個根器絕不普通。我們自己要直下承當,未必能做到上智,下愚老實人我們得做,經教道理雖然並不能夠徹底透徹了解,但是能老實真干,你也決定成就。

  所以即使現在是下下根人,等念到一心不亂了,你嘩就升到上上根,智慧開了。你問,那智慧開了,這些人為什麼不繼續留在人間弘法利生?他可以講經說法了,佛法全通了。對,他真的可以講經說法,而且你讓他講《華嚴經》他都能講,就像六祖大師似的,他雖然一個字不認識,講出一部《六祖壇經》,那真是佛。這老實念佛的人念到一心不亂了,智慧開了,他也能講經,為什麼不講?要知道講經說法要跟這個世間眾生有緣分才行,沒有法緣你就講,大家不聽你的,不信你的,那這個時候他們就選擇往生極樂世界了。留在這世間只有一個任務,就是講經弘法利生,如果不是為這個事情,何必要留在這個世間?到極樂世界不是更好嗎?所以他們都選擇往生。你看我們師父上人今天講經的時候還提到,他在二00五年底的時候有一次瀕死體驗,那真的要走了,見到佛來,有聲音問他,「你還有什麼牽掛?還有沒有放不下的?想見什麼人、做什麼事?」師父講,「什麼都放下了,現在就希望到極樂世界去,不過如果阿彌陀佛認為我還能留在世間多幫助苦難眾生,我也可以留下來。」結果他病就好了,繼續講經。我們相信師父老人家留在世間也就是這個任務,講經弘法,他在這個世間還有緣,就是大家還能愛聽他講,還能願意依教奉行,還老實聽話,那老人家就不能走。

  所以我們怎麼樣請佛住世,請老人家長住世間?不是口頭上講,老人家你健康長壽,你一定不能捨棄我們。說那個只是個口頭上,那得要真心。什麼叫真心?你真干,師父的教誨你真依教奉行,這世間上只要還有一個人還能夠依教奉行,那老人家就不能走。那誰來?我來!直下承當。這直下承當請佛住世就功德無量。所以師父每天講經勸我們放下,我們就真放下,勸我們老實念佛,我們得真老實念佛,你這就在幫助苦難眾生了,你在請老人家住世。你雖然未必能夠對他老人家說,你得長住世間,你沒說這個話,你用行動說這個話,至誠就能感通。這一章我們就講到此地。下面一章是第十六章:

  【堂舍樓觀第十六。】

  這一章的經文是世尊給我們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住處。我們在這個世間,衣食住行少不了的,每個人都不能離開,尤其是住,衣食還比較容易解決,住不好解決,你看尤其是香港,香港住可貴了!你想買個小房子,動不動都是幾百萬。所以即使是很多發達國家,很多人還是沒有住處。阿彌陀佛在因地上考察了十方一切世界,他也觀察到這一點,發現這十方眾生找一個住的地方不容易,別說住得好,有地方住就是很大的福報。那麼我們修行人當然對住並不有太高要求,真正有個小房子可以避避風雨,我們每天能夠聽經念佛這就很好了,再也不要有太高要求,修道要緊。你要想真住好房子,你就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那是堂舍樓觀,任君選擇,都是你的。極樂世界的住處那可真是隨心所欲,那個環境太好了,你也不用辛苦操勞,你要在香港買一個房子你得供樓,每個月還得辛苦工作,我以前在國外也是,買了房子得供樓,我還算好一點,工資還算不錯。如果是工資低一點的,那個壓力就很重,所以工作起來很辛苦。到極樂世界你就不需要辛苦了,那房子白送給你的,根本不要你去供樓,你沒有任何壓力,自在快樂。我們來看經文:

  【又無量壽佛講堂精舍。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復有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諸菩薩眾。所居宮殿。亦復如是。】

  這裡『又無量壽佛講堂精舍』,這個「又」是承接上文,上面是講到菩提道場,這裡講無量壽佛的「講堂精舍」,就是所有的這些建築物,還有外面的『樓觀欄楯』。我們可以想像就像古來的宮殿,有建築物,還有庭院,庭院裡面有一個小樓,小橋、流水、欄杆,這些大概極樂世界也有這些景緻。可是極樂世界這些景跟咱們這個世界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這兒是用這些水泥、磚、瓦蓋的,極樂世界『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全是「七寶」做的,金銀琉璃珍珠瑪瑙,而且這些寶物自然放光,它還不是人去建造的,自然化成,而且隨心所欲,你喜歡它是什麼樣形狀,它可以隨著你的心念在變換。

  『復有白珠摩尼以為交絡』,「白珠」就是白色的寶珠,「摩尼」就是摩尼寶,就是如意寶,所謂如意寶,就是那個寶物它的色彩、光澤、形狀隨著你的意念在那裡變化,你喜歡什麼樣的,它就變什麼樣。「以為交絡」,交絡就是這些講堂精舍這上面還蓋著一些寶,可能是這種寶像一個網似的,交絡在一起,成為一個網路覆蓋下來。『明妙無比』,這些網都是裝飾品,非常的美妙殊勝,真的在任何其它世界你沒看到這樣殊勝的景緻了。『諸菩薩眾』,這些「菩薩眾」都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都是菩薩,經上講是阿惟越致菩薩,不退轉的菩薩。他們『所居宮殿,亦復如是』,他們居住在「宮殿」裡面,這宮殿完全都是七寶自然化成,也都是跟無量壽佛講堂精舍一樣,這樣的奇妙微妙。底下我們再看經文:

  【中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有在虛空講誦受聽者。經行。思道及坐禪者。】

  這一段是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人的生活狀況。你看這裡他們的活動就是在聞法修行,沒聽說那裡有做工的、有耕地的、有經商的,沒搞這些東西,只有一個工作,就是學習、聞法。所以那裡的人天天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很快樂,因為天天都在聞法學習,而且天天在習,就是修習他們所學的道。這裡講的『中有在地講經』,這個「中」是講在宮殿裡頭,或者在無量壽佛的講堂精舍裡頭,有的在「講經」,講經的就是做老師的,講給誰聽?講給極樂世界其它的人聽。那他們講,我們可以說是復講阿彌陀佛的,阿彌陀佛是那裡的根本老師,每一個菩薩在那裡聽了阿彌陀佛講的之後,他們也在練講。就跟我在這兒一樣,聽了師父講的之後我們在這兒練講,復講師父上人的。大家有聽經者,不過都是在地聽經,不可能在空中,極樂世界有在空中的。所以極樂世界你看每天大家在做什麼?就是在研究討論,有講經的、有誦經的,這個經就是你自己喜好的,你喜歡《無量壽經》,專門有一個團隊專門學《無量壽經》,你喜歡《金剛經》,又有專門的團隊學《金剛經》,你說我喜歡學《華嚴》,那兒也有《華嚴》的眷屬,反正隨你的意思、隨你的喜好。

  那裡講經的人和聽經的人在一起,是不是用語言來講?像我們這個世間得用音聲來做佛事,講也挺累的,聽也挺累的,兩個小時就得休息,超過兩個小時,可能我能講你們也坐不住。在極樂世界就不是這個樣子,極樂世界他們的研究討論會是怎麼樣的?大家坐在一起一聲不吭,然後大家自自然然都明白了,講經的人不用說話,聽經的人全明白,心心相印,不用用語言。大家互相見面,莞爾一笑,就講完了,就像釋迦牟尼佛拈花微笑,世尊拈花,大迦葉微笑,這就傳心了,極樂世界都是這樣的。不像我們這世間討論會,往往討論得面紅耳赤,甚至有不歡而散的,極樂世界那真的身心清凈,即使在一起討論還是一念不生。

  『有在地受經、聽經者』,這是在地面上,你可以選擇站在琉璃地上,黃金鋪的地毯,很柔軟的地毯,那黃金一點不硬,你就在那打打坐。你「受經」,受經就是受持經典,你依經典來修行。當然首先是讀誦,你經得讀熟,這樣你才能夠受持。「聽經者」這是在地面上聽經的,有人講,有人聽。還有經行者,『有在地經行者』,在地上,琉璃地上散步的,經行就是我們講的繞佛。我現在每天早上吃完早餐,我就上九龍公園去經行散步,一邊散步,一邊背誦《無量壽經》,就在體會「有在地經行者」,是好像有一點那個味道。大家回去也可以嘗試一下,吃完飯散散步這是對身體很好,諺語都有所謂「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三千步,免得上藥鋪」,所以大家吃完早餐、午餐,可以去散散步,晚餐也是。邊散步你可以念佛、可以背經,也可以聽經,聽經戴著那個MP3的耳機,你也彷佛嘗到了一點極樂世界的味道了。

  還有『思道及坐禪者』,這個「思道」就是深入的思惟經裡頭的意思。這個思惟不是我們凡夫想像當中的思惟,我們凡人思惟是用心意識,這是分別執著。這些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們的思惟不用心意識,不用分別執著,這個思是什麼?明了的意思,心定下來之後自然明了,觀察一切萬事萬物,他心裡就明白了,這叫思惟,跟菩薩三慧聞思修那個思是一個意思,這裡講的思道。「坐禪」呢?禪是外不著相,坐就是定,你看人坐在那,這人就定了,坐是內不動心,修清凈心,一心不亂,這叫坐禪。這是講在地面上的活動。

  底下說『有在虛空講誦受聽者』,極樂世界比我們這兒殊勝,你看我到九龍公園也只能在地上走,上天上飛是不可能的。可是在極樂世界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在空中來活動,你在空中講經也行,誦經也行,經行也可以,思道、坐禪都可以在空中。你在虛空裡頭你可以選擇在空中的宮殿來進行,宮殿也是可以浮在空中的,咱們這個宮殿只能是在地面上,不可能飄到空中。即使你到大城市裡面說那個旋轉餐廳,在那兒好像在空中一樣了,其實還是在地上。極樂世界的這個房子它們全可以浮動,而且跟著你走,你想到哪兒,那房子就跟到哪兒,隨你的意。你在這個世界你說房子跟著那是不可能的,這叫不動產,對吧?不能動的。極樂世界沒有不動產,什麼都能動,隨你的意。

  現在有人愛旅遊的還想出一個法子,就是買一個那種像大篷車似的旅遊車,裡頭可以睡覺的。在美國我們常常見到,開著車在高速公路上走,走到哪兒自己就停在那兒,晚上就在那車上休息睡覺。那畢竟是拖著一個大的大篷車,還是很麻煩的事情。極樂世界那個宮殿隨著你的意來飛行,而且任著你喜好可大可小,你喜歡住小房子,就住小房子,住大房子就住大房子,又不辛苦不用打掃衛生。你看在這個世界你要住大房子那就很累,所以修行人最好住小房子。你住個大房子,師父講了,不是人住房子,是房子住人,你天天一天到晚就侍候這房子去了,給它打掃,給它擦,現在灰塵也很大,你一天不擦,那上面就有灰了,你這一天到晚在忙著。在美國、在澳洲,有人住的房子外面還有很大的庭院,種的草地,種的花草樹木,還得修剪,不修剪那個市政局就會下罰單,說你影響市容市貌,所以自己都忙不過來,一到禮拜六、禮拜天,就得幹活,拿著除草機去除草、修剪,這都是不自在。所以在極樂世界無不自在,真正明了,那得趕緊發願去。

  這一段是講得到的生活很殊勝自在。底下是講所得到的果報,就是你證果了,那麼有證小乘果,有證大乘果的,每個人的心量不同,所以所證的果就有大小之分。我們來看經文:

  【或得須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羅漢。未得阿惟越致者。則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說道。行道。莫不歡喜。】

  這個『須陀洹』就是小乘初果,要證得這個果位,必須斷見惑,見就是見解,見解上的錯誤要完全斷除。具體而言就是五種見,身見,你把這個身當成自己了,這個是錯誤的見解,這身不是我,它像一件衣服一樣,你可以把它換掉,這穿舊了就把它換了,換一個身,身不是我。第二種是邊見,就是對立的念頭,這些跟人起對立了,認為有自他有人我,這都是邊見。第三種見取見,第四種是戒取見,這兩種就是成見,我們對一切事、一切現象有錯誤的成見。第五種是邪見,就是一切剛才四類沒包括的錯誤的見解都屬於邪見。要把這五種見斷掉了,才能證得須陀洹果,那才叫小小聖,入聖流。

  『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羅漢』是四果,這都是屬於小乘的果位,小乘最高是阿羅漢,他真正斷了見思煩惱,沒有執著。實際上在我們這世界上講,阿羅漢是超出三界了,不再搞輪迴了。但是講極樂世界,講這個沒意義,沒有意義,為什麼?那裡早就不是在六道輪迴當中,講這個證的果位,是他自分上斷煩惱來講,實際上他們的受用,他們的智慧能力,阿彌陀佛加持他,全都是阿惟越致菩薩,當然不會是在三界六道當中的凡夫。也就是這種人他們在來之前就有小乘的習氣,心量比較小,小乘根性人,在極樂世界他們證的是小果,就是不論阿彌陀佛加持,他們自分斷證的功夫所證的果位。如果論阿彌陀佛加持,那全都是一律的阿惟越致菩薩,圓教七地以上的菩薩。

  底下『未得阿惟越致者,則得阿惟越致』,這是講自分上他們也可以證得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轉的菩薩,前面講到了無生法忍,得到了無生法忍,這是大乘菩薩果位,實在講要成佛也能得到。『各自念道、說道、行道,莫不歡喜』,極樂世界他們天天就干這個,「念道」是心跟道相應,「說道」是講,講經說法,「行道」是自己修行,身口意跟道相應,所以他莫不歡喜,法喜充滿。我們想要在現前得到歡喜心,那也要念道、說道、行道,真正你入到佛法裡頭了,你能嘗到法喜,那你一切憂慮煩惱都沒有了。這個歡喜心,跟你現前得多少福報、你有多少富貴不相干,你可能很貧賤,但是你真正入道,你天天也念道說道行道,天天聽《無量壽經》,現在很容易,你把這光碟請回家,天天聽,天天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你也是歡喜,就像顏回一樣,可以不改其樂。我們再看底下第十七章的經文:

  【泉池功德第十七。】

  這一章是介紹這西方極樂世界的泉水、水池,它們是這些住處以外的環境,具備什麼樣的功德。我們來看經文:

  【又其講堂左右。泉池交流。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具八功德。】

  『講堂左右,泉池交流』,這是講無量壽佛講堂的兩邊有這些泉水寶池。『縱廣深淺』,這是講有各式各樣的,「縱廣」是講它的形量,「深淺」是講它的水深,深度。『皆各一等』,各為一等的,就是有各種不同的級別,有大的有小的,有深的有淺的。這裡講到寶池,可以說處處可見,其實它的縱廣深淺也是隨著眾生的心念,它沒有一定,你喜歡它這個池子大一點它就大,你喜歡它小一點就小,你喜歡它水深一點就深,淺一點就淺。極樂世界的水非常聽話,絕對不會說鬧水災,淹死人,不會有這個事,隨著你的意。

  在我們這世界你看人都不聽話,別說水了,常常水深的就淹死人了,那個大水,一個海嘯來了,二00四年年底印度尼西亞大海嘯死了多少人!所以這裡那個水沒有功德。那極樂世界的水,它底下會講到具八功德。先講水池『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這「由旬」是古印度長度的單位,到底有多長?說法不一,這也是因為在古代印度,這個度量衡它不統一。咱們中國度量衡統一也是到秦漢時期,之前也不統一,就像周朝他們的尺跟現在的尺都不一樣。弘一大師在《律學三十三種》裡面有一篇文章就講到「周尺考」,考察周朝的尺有多長,實際上相當於我們現在大概五寸多,那一尺跟我們這一尺是要小很多。所以你看經文裡面講佛陀在世的時候身高丈六,如果用現在這個尺來講,那丈六不得了,太高了,那用當時的尺寸就很正常,不會說比我們高很多,會比我們高一些,但是都是正常範圍。由旬也是長度的單位,印度因為度量衡不統一,所以當時有三種說法,大、中、小三等,大由旬合中國是八十里,中由旬合中國是六十里,小由旬是四十里。這裡應該來講是大由旬,因為極樂世界人身都很大,如果是池子太小了,洗澡都下不去了,所以它是大由旬,二十由旬就是一千六百里,這樣的一個寬度大概極樂世界的人可以下去洗洗澡了,像澡盆一樣。還有大的,有百千由旬的,百千由旬大概就跟我們現在地球上的太平洋一樣,可以在裡頭游游泳了。

  『湛然香潔,具八功德』,「湛然」是講水清澈,能夠見底的,極樂世界是一塵不染,一點灰塵都沒有,水是無論多深都能見底。我們這個世間可能在原始森林裡頭見到的泉水,或者是罕無人煙的山區裡面,偶爾能看到那種清澈的湖,但是很不多見了。所以清澈我們這世間還可能能找得到,但是「香潔」在這個世間就很難找了,那水還有香味,潔凈是沒有任何的污染,裡頭沒有細菌的,在我們這世間的水,你說再清再清的水,你去顯微鏡下觀察,它裡頭還有細菌,還是有污染,當然更不會有香味。在極樂世界你看它有香潔,所以你可以隨時喝這個水,喝水之後又很甘甜,能夠讓你開悟,底下講的這水有「具八功德」,八種功德這是八大類,具體說是說之不盡。黃念祖老居士批註裡面就把這八大類的功德講出來了。

  第一是澄凈,這水非常清潔清澈。第二是清冷,就是清涼,這個水要是洗洗身、洗洗手,你會感到非常舒適,煩惱都沒有了。第三種是甘美,水的味道是甜的,我們這個世界你說找到有甘甜的水很難找到,清泉沒有味道,如果說海水那是苦澀的味道,不能飲用。第四種是輕軟,那裡的水非常的輕,一點不重,不像我們這世界的水很重。在古時候,就是我爺爺年輕的時候,他們用水都得到村子外面井裡打水,打兩桶水擔回來,那水很重。現在是用自來水管,大家可能對這個感覺不深,但是如果要擔水那你就能夠知道水是很重的。所以水是往下流,不可能它自動往上流,要往上流得用一個水泵才能泵上去。極樂世界的水很輕,它能夠上下左右隨便的流,輕到就像空氣一樣,很軟,一點不硬,你在水裡頭甚至好像感覺不出來有水,就好像你進入空氣裡頭,你沒感覺到空氣的存在一樣,那麼樣的美好。

  第五種是潤澤,那裡的水還有潤澤的功能,可以滋潤你的皮膚,特別是女孩子想美容的,如果在這裡水泡一泡,不過那裡是沒有婦女,那裡的每一個菩薩都是莊嚴相好,還拿這水來擦擦臉那就更殊勝了,潤澤。第六種是安和,水很安和,沒有危險,讓人覺得很有安全感,你泡在水裡面不會有什麼危險。不像我們這兒,這裡的水你到河裡去游游泳還得備上救生圈,就怕一不小心就淹了。你看今年在許多國家都發生大水災,巴基斯坦大水災,淹了房屋淹死人,極樂世界是絕對不會有這種現象。

  第七種是能夠除饑渴等無量過患。我們這邊的水是可以解渴,但是不能除飢。你餓了你喝水,喝水當然能喝飽,但是很快又餓了,不能夠做食物來吃。而且這裡的水往往不能夠治病,你要有病了,水可以用來熬藥,你沒有葯就光喝水,恐怕那病很難好,它沒有治病的功能。在西方極樂世界裡的水,它能夠幫你解渴,幫你除飢,充饑的,而且還可以包治百病,你不管有什麼病,你喝點水,馬上身心健康,百病不生。不僅治你的身病,還治你的心病,什麼煩惱都能跟你化除掉。

  第八種是長養善根,這個水很不可思議,能長養你的善根,在這個世間不可能,這裡的水沒有長養善根的功能。什麼是真正的善根?你心地清凈、真誠、平等、慈悲,這都是善根。我們這個世間要長養善根,怎麼長養?你能老實念佛就能長養善根。老實念佛的人心清凈,身也清凈,真的他的病就會很少。身為什麼會有病?其實是因為心不清凈,心是身的主宰,如果我們的心妄念很多,煩惱很重,那這身難免就會得病。所以要常念阿彌陀佛,把妄想念掉,把煩惱念掉,你就健康。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岸邊無數栴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恆芳。光明照耀。修條密葉。交覆於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沿水流芬。】

  這個岸邊還有樹,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那個寶池像一個小湖,岸邊有無數的樹,『栴檀香樹』,這些樹放香氣,還有『吉祥果樹』,那個果是吉祥果,我們想像你要嘗著這個果,那比《西遊記》裡面講的人蔘果要強,人蔘果吃了是可以長生不老,吉祥果不僅吃了長生不老,百病不生,而且你斷煩惱、證菩提。『華果恆芳』,「恆」是恆常,我們這世間的花果不能恆常,它有四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到了秋天葉子就黃了,花就落了,冬天那就凋零了。極樂世界它沒有這些變化,沒有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它沒有四季,花草樹木恆芳,永遠的茂盛,永遠的芬芳。『光明照耀』,這個樹因為是眾寶所成的,那寶是放光的,所以是「光明照耀」,照耀整個極樂世界,不僅照耀極樂世界,還照耀十方一切世界。『修條』,「修」是長的意思,修長,「條」是枝條,那枝條很修長,有點像楊柳絲一樣,長長的,很柔軟,隨風飄。『密葉』,樹葉很密,很茂盛。『交覆於池』,就在七寶池旁邊這些樹,它有像楊柳枝一樣垂下來的枝條,長長的可能點到水面上,還有茂密的葉子就像一個傘蓋一樣。「交覆於池」,就是樹蔭遮到了池水的一部分,你看看多麼美的一幅畫!還『出種種香』,這個香氣是珍寶,那些樹木花果發出來的香味,這個香在這世間是找不到,它能讓人聞到之後煩惱盡除。所以『世無能喻』,不僅找不到這樣的香氣,打比方跟你講也講不明白,現在我來講,大家也聞不到,是吧?你得到極樂世界才能聞到。『隨風散馥,沿水流芬』,那個香味隨著微風就在那飄,飄散開來。「馥」就是香味,那個香一直散到了極樂世界每一個角落,或者是沿著泉水,香氣芬芳,就在那裡流布。我們再看底下一段,這是講池塘裡面的莊嚴:

  【又復池飾七寶。地布金沙。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這裡講那個寶池是用『七寶』裝飾,大家要記住,這「七寶」裝飾的池子那不是人工設計的,不是說阿彌陀佛搞那個奢侈品,把七寶都用來做池子,不是,全是性德自然流露,它自然而然稱性功德,不是人為在那裡設計創造。這個池子裡頭『地布金沙』,那是池底裡頭有沙,就像我們這裡的湖,底下都有沙,我們這兒是泥沙,很骯髒很污染,那裡的沙是金沙,而且那個金子很柔軟,一點不會鋒利也不會說擦破你的腳。池面還有花,這花四色蓮花。『優缽羅華』是青色的蓮花,『缽曇摩華』是紅色的蓮花,『拘牟頭華』是黃色的蓮花,『芬陀利華』是白色的蓮花。這就是《阿彌陀經》上講的四色蓮花,有青的、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當然這四色是講原色,實際上是無量種顏色,這四種顏色互相一搭配,那是可以搭配出無量無邊的組合。『雜色光茂,彌覆水上』,七寶池這裡講的雜色,蓮花的色很多很多,數不清,不僅那個顏色很好看,還發光。「茂」是講它很多,很茂密。這些花「彌覆水上」,就在水上漂著,蓮花出在水面上。這些花不是阿彌陀佛在那裡種的,那個地方不需要這些人工的勞動,全是自然。這些花都是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托生,在那裡出生的,所以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不是父母所生,他自己在蓮花中化現出來的。

  還沒有去之前,其實我們念佛人都有蓮花。這個在經典上就有提到,在我們這個世界有眾生髮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開始念阿彌陀佛了,這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就長出一朵蓮花,你要是很精進的念佛,你信心很堅固,願心很強,蓮花就長得很大,花色也很美好。等到你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拿著這朵蓮花,這上面還有你的名字,就來接引你,這是你自己信願行栽培出來的蓮花。假如說你念著念著不想再念了,極樂世界不想去往生了,退轉了,那個蓮花就枯萎了,最後就不見了。所以在極樂世界唯一能看到的生滅的景象就是這池子里的蓮花,這個不光是阿彌陀佛加持,還有十方眾生他們自己信願行的感召,所以它有生滅的現象。

  所以我們現在在座的諸位,你們聽了《無量壽經》,願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願意!很好,那恭喜您,您在極樂世界七寶池中也有一朵蓮花。但是現在的工作就是要把這個蓮花培養得愈大愈好,光色愈美愈好,咱們在這世間就為這樁事去努力,其它的都別爭了,你在這世間什麼都帶不走,何必要爭?何必要求?要求、要爭,就是要看我們這個蓮花比誰的大,是吧?這個很有意義。所以這個是真實法,你真正能得到的,真正得到的我們要抓住,那個假的、虛妄的、帶不走的,就把它放下,不要去爭,不要去求,這是什麼?真正有智慧的人。

  所以我們師父也常常勸同修們老實念佛,覺明菩薩開示,「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咱們念佛要把那妄念打掉,真正把妄念打掉了,你就決定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就證清凈法身。所以念佛一定要念到心清凈。《維摩經》上講的「心凈則佛土凈」,如果心不清凈往生不了,一定要念到心清凈。念到心清凈,不一定說你念佛號有多少,你一天念十萬佛號,心還是胡思亂想,那不管用,心還是不清凈。所以清凈心是什麼?沒有妄想、沒有懷疑、沒有間斷。即使是你臨終一念十念往生凈土,那個心也是要清凈心。如果是現在不肯放下,那就到臨終時候再放吧,到臨終時候放下可苦了!我們也幫助不少人助念,就看到那些往生的人那真的是,心裡我們也覺得很難過,重病號,很少說沒有病走的,我們去助念往生的大部分都有病。只有一個人我曾經參加過助念的她沒病,美國馬玉葉老居士,那是她一九九九年三月份走的,在達拉斯念佛會,凈宗學會佛七當中走的。那次佛七我參加了,真的看著她從座位,我們在念佛,打坐念佛的時候,我就看著她站起來,向佛三拜,然後走到後面,沙發上一坐,穿著海青走了。這是我見到最殊勝的,沒病走的,其它人都有病。

  你看就是上個月,我就助念了兩個人,全都是重病號,都是腦中風走的,不省人事,因為助念後來還清醒了,如果不念佛恐怕真的就迷惑顛倒就不知上哪一道。我助念的第二個真的還算不錯,念清醒過來之後,我們就開示他,勸他放下,勸他一心求生凈土,他也算配合,真的放下,一放下就走了,是吉祥卧走的,看著他在念佛聲中斷氣。走了以後全身柔軟,頭頂溫熱,還燒出舍利子、舍利花,七十六歲一個老人家。

  給人助念自己得到很大的啟示,為什麼這些人,他也學佛,他生前也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跟咱們一樣,為什麼他走得這麼辛苦?咱們可不能這樣!為什麼他走的時候這麼辛苦不自在?就是因為沒放下,所謂業障也就是沒放下,放下就沒業障。你看我們給他助念開示很重要,開示沒別的,目的就是勸他放下,把他的心結打開,勸他這世界什麼都是假的,你到極樂世界你就永遠離苦得樂,你這樣子勸他。這世界都不要牽掛,你告訴他,現在就是你要往生了,你就得走了,你得往前走,你往哪走,你要不就是去極樂世界,要不就是三惡道,這兩條路你就得要去極樂世界,你能去的,你只要放下就能去,阿彌陀佛就來了,就得勸他放下。他要真配合肯放下了,他就能往生,一放下那心就肯定清凈了,為什麼不清凈?沒放下。念阿彌陀佛,你只要什麼都放下了,那自然得到清凈心。所以你現在放下,你現在得清凈心,那你往生就自在了,你就不用那麼病倒,那麼難看,你可以就像我剛才講的馬玉葉老居士一樣,坐著走。再看底下經文:

  【若彼眾生。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

  先看到這裡。這是講『若彼眾生』,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這些菩薩們他們的活動也很多,娛樂很多,你看他可以到那兒游游泳。我自己很喜歡游泳,可是現在沒時間游泳。你要到極樂世界,你『過浴此水』,你想在那游泳,在那沐浴,洗洗澡,可以,那個水隨著你的意。『欲至足者』,你想那水淺一點,你說我不會游泳,我就不要那麼深的水,那個水就很淺,就到你腳面。『欲至膝者』,你想到膝蓋它就到膝蓋。『欲至腰腋』,到了半腰也行,腋就是腋下、肩膀這個部位,你看水很聽話。還有再高一點的,『欲至頸者』,那是水性好的,他就喜歡水深一點,到脖子那兒。甚至『若欲灌身』,都可以,「灌身」就是你整個身泡進去。那水也可以從底下抽上來,它自動的,不需要任何的儀器,它就自己飛起來,然後給你灌下來,就是現在講的沖涼、淋浴,就像花灑一樣灌注下來。那個水『或欲冷者、溫者』,溫度隨你自己調控。若欲『急流者、緩流者』也可以,水的水流速度想急一點的,或者緩一點的,全部隨心所欲,『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都能夠隨你的心意。底下再看經文:

  【開神悅體。凈若無形。寶沙映澈。無深不照。微瀾徐回。轉相灌注。】

  這個『開神悅體』,「神」是指精神,「體」是指身體,那裡的水它有很殊勝的作用,能夠讓你精神百倍,開神的,這是養心的作用。還有「悅體」,養身的作用,給你身體最好的滋養,讓你身心愉悅。那水『凈若無形』,就是剛才講到的,那水就像空氣一樣,你進到水裡面你不感覺到什麼,對你的作用它就已經在進行。『寶沙映澈』,那個水裡頭水底都有寶沙,你在水面上就看水底下的寶沙,很清楚。因為水很清,寶沙又在放光,所以看到真的是很美。『無深不照』,那水不管有多深,它都是光明的。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你看深海裡面沒有光明,那水可以擋住陽光,陽光射到水裡它會減弱,最後就沒有了,因此深海裡頭的魚沒有眼睛,它不需要看,沒有光。但是極樂世界的水它的深度遠超過太平洋,因為極樂世界每個人的人身就很大,太淺了不行,他要很深很深的,比太平洋還要深。但是雖然深可是一片光明,絕對沒有黑暗,所以極樂世界是光明世界,大乘經裡面講的「大光明藏」,這是指極樂國土。『微瀾徐回』,「瀾」是指很小的波浪,大的波就是波濤,小的叫波瀾,所以微瀾,很小的一個小波。「徐回」是緩緩的迴流。『轉相灌注』,這個「灌注」就是我們現在看到世間的瀑布那樣,它從上面衝下來,飛流直下三千尺。極樂世界你想看瀑布也可以,它有,它那水能上能下。底下我們再看經文:

  【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舍聲。甘露灌頂受位聲。】

  這水的波它能夠發出音聲,就像一曲交響樂,很動聽。那我們這世界的水,當然它也能發聲,你看那大瀑布衝下來就嘩嘩嘩的聲音,但也就是嘩嘩嘩的聲音而已。它不像極樂世界,它有『無量微妙音聲』,這個音聲微妙,很動聽,很悅耳,而且無量種音聲出來,像一曲大型交響樂。這個樂章更殊勝的在它是在說法,那個音聲,水的聲音都在說法。這個法包括大小乘的法,有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統統包括,這裡講的,『或聞佛法僧聲』,「佛法僧」是三寶,三寶的音聲,這個佛法僧是指什麼意思?大家可別錯會了,佛就是佛像,法就是經書,僧就是出家人,那是錯會了意思。這裡講的三寶真正的意義,是自性三寶,佛者覺也,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這叫皈依佛。法者正也,正知正見,正而不邪,這個就是法的意思。僧是凈的意思,清凈,心地清凈、凈而不染這叫僧。還有一個意思是講和合的意思,叫僧團,凡是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依六和敬修學,這種團體就叫僧團。所以佛法僧這個意思我們要弄清楚,不能搞錯。

  所以一般講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這個三皈是皈依自性三寶,三寶是自性中的性德,我們要從迷邪染那兒回頭,依自性的覺正凈,這叫皈依三寶。經上講你要真正受持三皈了,日夜都有三十六位護法神來保持你,但你是真皈依的才行。如果你還在迷,還在邪,還在染,那三十六位護法神不會保護你,即使是你已經拿了皈依證那未必管用,佛菩薩不承認,所以真正自己要有真實的皈依處。還有講到你要是持戒,你持五戒,每一戒就有五位護法神,五五二十五位,你要真受了五戒,那就再加上二十五位護法神來保護你,那你自自然然能夠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你不會有災難。但是這都要來真的,不能搞假的。三寶這聲音,就是聽到佛法僧聲,每一個眾生都能夠皈依自性覺正凈。

  下面是講『波羅蜜聲』,「波羅蜜」,這通常講六波羅蜜,是菩薩修行的六大綱領,這是又稱為六度。波羅蜜是指圓滿的意思,六度你修到圓滿,這叫波羅蜜。六度我們也簡單提一提,在經裡面出現過多次,但是常常重複一下也好,這是對我們很重要的教誨。第一是布施,布施度慳貪,凡夫都有吝嗇、貪婪的習氣,放不下,捨不得,不肯布施,見到別人的又起貪心,怎麼去對治這個煩惱?要常行布施,你真正從布施下手,慢慢就能放下了。剛才講到,大家如果想將來死得自在,你念佛能夠順利的往生極樂世界,最重要是放下,放下從哪兒下手?從布施下手。所以我自己也打下自己的如意算盤了,現在就得早放下。你看我把身外物基本都放下了,原來的工作放下了,原來的房產放下了,現在我連銀行賬號都關閉了,不需要,身外物都得放下,幾件衣服這好放下。這好,將來自己障礙少,你東西愈多,你牽掛就愈多,有一樣就得牽掛一樣,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用牽掛。

  現在還有個身體,身體沒辦法放下,我總不能自殺對不對?自殺去不了極樂世界,就得什麼?這身體要把它當作工具,不要當作自己,身體不是自己的,也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原來我們講身體不是我,是我的,現在我的也得放下,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是誰的?眾生的,你就拿這個身體為眾生工作,那對眾生什麼利益最大?講經說法讓眾生覺悟,讓眾生也放下,也同生凈土,這是真正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咱們就做這個事情,那身體雖然現在還在,你也就放下了。

  還有內心裡的煩惱不能讓它起來,用阿彌陀佛把它打斷、打掉,這就放下煩惱,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當然這裡告訴大家放下,大家也別害怕,不是說現在家裡的什麼財產都不要了,家也不要了,不是這意思,有和沒有其實都不礙事,就像你的身體現在還有,但是你只要不去執著它,它就不會障礙你。同樣身外物也是如此,你有,你這個錢財,有房產,你有,你也想到用它來利益眾生,可千萬別想著我留給自己享用,留給自己的那就是你的罣礙,將來背不動,帶不走背不動,那一口氣斷不了,那是很辛苦。所以這個好像法國的作家巴爾扎克就說過,當小鳥翅膀上掛上黃金,牠也飛不動。你即使家財萬貫,富甲一方,但是可能你要是對它有執著了,你往生那就慘了。所以及早放下,要布施。這布施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所有拿來利益眾生。

  底下第二個是持戒,持戒度惡業。我們無始劫來染上了不少的惡習氣,現在只有用戒律斷自己的習氣,讓身口意都清凈。

  第三是忍辱,忍辱就是忍耐,什麼都能忍耐,你想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我們現在對這個世間已經一無所求,有什麼不能忍?再不如意也就是最多幾十年,你念佛精進的說不定三年五年你就走了。你能忍你就能去,不能忍就去不了,所以一定要忍。這個忍辱真正忍到家了,連忍辱的意念都沒有。譬如說人家來打我罵我,我勸說自己我得忍,我得到極樂世界去,我不能跟他作對,不能跟他起衝突結怨。你說服自己的,有這些念頭,忍辱還沒到家,但是也不錯了,很不錯。真正忍到家的是什麼?連忍辱這個念頭都沒有了,對立自然就化解,清凈心中一法不立,這就忍到家了,這叫波羅蜜。

  第四個是精進,精進波羅蜜是真的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尤其是我們念阿彌陀佛,這精進很要緊。精就是專,你要是念阿彌陀佛要修成功,一定得專,你搞夾雜那很難成功,愈專愈好。

  第五個是禪定,禪定是心不受外境誘惑,不起煩惱,這個禪定,心它就有智慧。

  第六度就是智慧,智慧是禪定起作用,境界現前了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就是智慧,這叫般若波羅蜜。波羅蜜聲講到這兒。

  底下還有『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這兩種境界,是如來果地上的大定,《楞嚴經》上講的首楞嚴大定,《華嚴經》上講的師子奮迅三昧,這叫「寂靜」。「無生無滅」就是前面講的無生法忍,了達宇宙一切法不生不滅。底下的『十力無畏聲』,我們準備要跟大家介紹一下如來十力,這個「十力」是如來果地上的十種特殊的能力,「無畏」是四無所畏,這是如來境界上特有的,菩薩、羅漢、緣覺,這都沒有真正的十力無畏。

  因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到下一次再跟大家詳細彙報。今天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我們來一起合掌恭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小乘人如何轉變為大乘的
《大乘起信論》 凈石法師 講解(4)
鍾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第二十集)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圓滿成就第九)
第1038部~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二十卷

TAG:平等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