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分合剖析:改朝換代的四大原因

  《三國演義》開篇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彷彿是一條無人可以逾越的規律。但看中國歷史,由統一而分治,由分治而統一,或幾百年一變,或幾十年一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果然如此。

  然而,為什麼一個好端端的國家,非產生分治不可,甚至非分裂不可。內中的原因,不能不引起歷代統治者的重視,不能不引起後人的深深思索。造成舊王朝滅亡的,概括地說,包括四個基本原因。

  第一,內亂。內亂的因素也多。廣義的界定,內亂可以認定為朝廷內部之亂,例如黨爭之亂,例如王權與相權的矛盾。狹義地考慮,所謂內亂,主要是宮廷之亂。而宮廷之亂,又包括因為太子勢力過大造成的動亂,或者因為內宮與外戚勾結造成的動亂,還包括太監擅權造成的動亂,但最主要的,則是因為皇帝本人的昏聵無能,或者濫施暴政造成的內廷與國家之亂。

  中國歷史上,因為內廷之亂造成朝代滅亡與更替的史實最多。以至有人說,西漢亡於外戚,東漢亡於宦官,唐代既亡於宦官,又亡於割據。因此,自宋代開始,對於內廷之亂,特別重視,對宦官與外戚的行為嚴加約束,不容其有任何越軌的事情發生。然而,歷史的諷刺在於,你管得住宦官,卻管不住自己。說來說去,還是皇帝自己把自己推向了滅亡的深淵。從這個意義上,所謂「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可以認為,「話說天下大勢,亂久必治,治久必亂」了。

  第二,割據。割據即軍閥割據。秦末就有軍閥割據,但和後來的情況稍有不同。因為那時的軍閥,大多是有封號的,先封諸侯,以後割據。但社會要求統一的力量強大,所以雖有割據,不能長久,七亂八亂,走向大治。

  東漢亦亡於割據,割據成為主要社會問題,近人所謂「軍閥割據,天下大亂」,正是三國時代的生動寫照。

  唐代同樣亡於割據,安史之亂以後,皇帝的權威已然不復昔日景象。地方軍閥勢力日益強大,與朝廷的關係,和和打打,打打和和,終於不可收拾,釀成五代十國那樣的混亂局面。

  割據反映的主要是王權與軍權的矛盾,所以到了宋代,對於軍人特別警惕,採用各種方式,如最高軍事長官由文官擔任,實行督軍制,高級軍官定期調動,使兵不能識官、官也不能識兵,如此等等。宋代沒有割據,就是北宋已亡、南宋立足未穩之時,各勤王之軍,如韓世忠、岳飛、劉琦等人率領的軍隊,依然嚴格控制在朝廷的領導和監督之下。所以,岳家軍雖聲名顯赫,但皇帝要殺岳飛,依然不是一件難事。

  割據現象直到明代末期才又有所抬頭,以後到了民國時期,又形成新的歷史局面。

  第三,起義。起義主要是農民起義。農民起義,歷代不絕,但有大小之別。大的農民起義,能致王朝於死命,所以,歷代統治者對於農民起義,無不深惡痛絕。視起義軍為盜匪,必須痛殲之而後快。但事實上,剿殺農民起義,並不簡單。而農民起義的情況,又各個有異。所以,從其動機上看,統治者是對於任何起義都一定要痛而殲之的,而從其效果上看,雖拚命剿殺,也不見得成功。於是既有剿殺,也有招安,軟硬兼施,交替使用。

  第四,邊患。邊患是自西周以來就沒有真正徹底解決過的大問題。周王朝東遷,就和邊患有關。以後,戰國時期,北方諸侯開始修築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再修造統一的萬里長城,這也和邊患有關。漢武帝八次征伐匈奴,實際上就是邊患之戰。東漢講和親,和親確實起了作用。但進入晉代,北方又亂,於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亂華,成為中國古代史上一段極其慘烈的歷史時期。邊患在唐代未成大害,在宋成為亡國之恨,在明又成亡國之恨。邊患問題之大,在中國古代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諸如《楊家將》、《說岳全傳》等書的風行,皆與邊患有關。

  上述四種大亂,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

  邊患與農民起義有關,這是明代亡國經驗所證明了的;割據也與農民起義有關,這是唐代亡國經驗所證明了的。

  而無論農民起義,還是割據,還是邊患,皆與內亂有關,這是歷代改朝換代的經驗所證明了的。

  由此看來,國家政事雖大,卻又應了民間的一句俗話,即蒼蠅不叮沒縫的蛋。如果你皇帝是好的,國家機器本身沒大問題,其運作是正常或者比較正常的,那麼,農民起義就不會發生,就是發生了,也不能動搖國家的根基;割據自然也不會發生,發生了也容易糾正。那情形,就如同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一樣。從而邊患也不會成為太大問題,因為你強悍,我更強悍。你搗亂可以,想亡我國家,辦不到,其結果就如同漢武帝北伐匈奴一樣,不但把匈奴人逼至漠北,而且把他們趕向歐洲,從而為漢王朝迎來一段平靜的邊境局面。

  四亂其實始於一亂。一亂就是內亂,而內亂首先發因於皇帝,或者因為皇帝無能,或者因為皇帝昏庸,或者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個暴君,或者因為他年齡太小,不能理政,或者因為他選錯了接班人。

  (編輯:蘇幕遮)

推薦閱讀:

史上五次農民起義,覆滅了五個強大王朝,結果就一人成功改朝換代

TAG:原因 | 改朝換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