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技法之一

中國山水畫概述

中國山水畫萌於晉,成於唐,經五代宋元發展,名家輩出,大作不斷,成為影響巨大的畫科之一。

山水畫源於老莊道學思想,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系山水畫之靈魂,意在表現自然景物生生不息自然規律和山川大地厚德載物道德風範的山水畫受到歷代文人士大夫的鐘愛。

山水畫種類繁多,從技法上分為工筆、寫意(大寫意。小寫意、潑墨、沒骨山水等),從設色上分為水墨山水和青綠(金碧),小青綠、淺絳、彩墨山水等。

古典山水是幾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潛心探索的結晶,是中國的國寶。對於以絹紙為載體的這些國寶,因極易損壞難以長期保存,故真正意義上的保存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有志者將其技法傳承下去,這也是本人著本書的本意所在,故本書主要以古典山水技法為主,並以自創的一些技法進行詮釋。

文房四寶工具製備

筆:大、中、小狼毫毛筆各一支備用。

禿筆一支,用中狼毫將筆毛剪去一半長度,只留一個禿頭,禿頭要平整。

刀筆一支,用刀片將中狼毫筆毛削成象手術刀一樣備用,

鈍筆一支,用中狼毫將筆毛尖剪去一點備用。(如圖一)

墨:古人講墨分五色,是指焦墨、干墨、濃墨、淡墨、濕墨,用這五種濃度不同的墨可代替色彩表現不同的層次感,前二種不常用,山水多用濃、淡、濕墨。在墨汁中加入一至五倍清水為濃墨,五至十倍清水為淡墨,十至二十倍清水為濕墨。

紙:熟宣不浸染,常用於工筆畫和小寫意畫,初學用熟宣易成。生宣易浸染,常用於大寫意和潑墨畫,因浸染不易控制掌握初學難度較大。

硯:可多備幾個碟用於配色配墨,一個小缸或盆盛清水洗筆。

古典山水畫技法概述

古典山水畫的技法包含兩層含義,技巧和法度,技巧是指繪畫的運筆用墨技術,法度是指構圖造型的基本規律,二者俱重不可偏廢。

古典山水畫的技巧主要包括勾、皺、點、染四個環節:

勾:是指勾線,勾肋出山石、樹木的基本輪廓線。這一步看似簡單,實則是關乎整幅畫成敗的關鍵。因為勾線實際上是對整幅畫的構思設計,基本輪廓沒設計好,畫出的作品一定不好看,所以,勾線前對整幅畫要有總體構思和設想,做到胸有成竹。

勾線通常用濕墨或清水,忌用濃度較高的墨,以便可改可救。勾好後應掛起來反覆審視修正,直到整個畫面構圖,景物造型滿意為止。

國畫的線條有十八描之多,不同的線條反映不同的質感,因此,選擇合適的線條至關重要。通常鐵線描、折蘆描等稜角分明的線條能較好表現石山、石頭、古樹的質感,而遊絲描、蘭葉描等比較平緩的線條能較好表現土山丘陵面貌。(如圖二)

皺:皺擦是山水畫特有的技法,是指用筆皺擦出山石、樹木的皺摺紋理。古今山水畫家的風格區別除線條構圖區別外,多因皺法的區別而異,歷代山水畫家創造了幾十種皺法,因而也形成了自已獨特的風格。比較典型的如關仝的釘頭皺,董源、巨然的披麻皺,李成、范寬的點子皺,郭熙的捲雲皺,米芾的米點皺,李唐、馬遠的斧劈皺,蕭照的刮鐵皺,王詵、夏圭的拖泥帶水皺,黃公望的解索皺,倪瓚的折帶皺,王蒙的牛毛皺等等。

其中米芾的米點皺,李唐、馬遠的斧劈皺,蕭照的刮鐵皺屬粗筆皺法,適合畫狂放的畫,畫法洒脫快捷,但粗糙難看,其它均屬細筆類,適合畫精細的畫,也由於精細,所以成千上萬筆極費時間,故有五日一石,十日一水之說。

本書講的則是本人自創的禿筆芝麻皺、破筆髮絲皺、鈍筆樹皮皺、顫筆亂線皺和水墨暈染皺法,均是細筆皺法,而且較古代的各種皺法更細膩,由於運用了一些特製筆具,故作畫時即快捷方便,又精緻細膩。以上皺法可依各自愛好選擇或自創其它皺法。(如圖三)

點:是指在山石上點畫苔蘚或草木,使山石富有生氣。(如圖四)

染:是指用淡墨和濕墨或色彩染出山石、樹木的陰陽向背,使景物具有立體感真實感。渲染時,生宣和熟宣的染法是不同的。

熟宣通常用分染法,即先將紙噴濕,將墨色塗在欲染處,然後迅速用清水將邊緣暈開,使之形成濃淡過度自然的效果。

生宣渲染通常用混墨法、積墨法或破墨法,染時應先將紙噴濕晾半干後進行。

混墨法是先用筆沾一些濕墨或清水,再在筆尖上沾一點濃墨,然後在欲染處下筆,一次染成,此種染法要求較高,須要較深功底。

積墨法是先用濕墨在欲染處平染,再用淡、濃墨在需要加深處逐步加深至滿意為止。積墨染第二三遍時應待前遍的水份稍干後進行,否則因水份太多易浸花,也可邊染邊用電吹風逐除些水份。

破墨法有濕破乾和干破濕兩法,濕破干是先塗上濃墨,迅速用濕墨或清水破壞濃墨,憑藉生宣會浸染的特性使墨色自然散開。干破濕則相反,先濕紙,再上墨。破墨還包括墨破色,色破墨等,不贅述。

染也包括染色,山水畫通常用青綠二色,有小青綠大青綠及淺絳之分(如圖五)

古典山水畫的法度即章法,主要包括構圖、造型和題跋三個方面。

構圖:是指畫面的總體布局,古稱經營位置。畫面構圖包括三景構圖法、三遠構圖法及多角度構圖法等。

三景構圖是指畫面的總體設計,通常由主景區、附景區、配景區三部份組成,主景主要由山石或大樹構成,在畫面中占顯要位置。附景也由山石、樹木等構成,但位置附屬,且佔用畫面應小於、低於主景。配景通常由雲霧、水波、人物、車船、叢林等構成,在畫面上主要起點綴作用,有時也可不設附景配景。

三遠構圖是指構圖的視覺角度,即高遠、深遠、平遠構圖。高遠即仰視效果,相當於站立山下向上看;平遠即平視效果,相當於站立平地向前看。深遠即俯視效果,相當於站立山頂向下看,還有一種全景構圖,也屬深遠一類。

多角構圖包括:1、半邊型,主景佔半邊,另半邊畫附景、配景或留空白。2、中間型,主景佔中央,兩邊畫附景、配景或留空白。3、對稱型,主景附景各佔一邊,中間畫配景或留空白。4、對角型,主景附景各佔一角,中間畫配景或留空白。5、占角型,景物占畫面一角,其餘全留白。6、此外還有S字型Z字型C字型等不贅述。構圖總的要求是畫面協調統一優美,最好上能見天下能見地(江河),切忌滿紙畫得滿滿的,一點空白也沒有,空白稱為留白,是山水畫的重要法則。構圖是關乎整幅畫美感度的關鍵,不可不重視。

造型:山水畫是由山石、樹木、雲霧、江河、湖泉等景物構成的,對這些景物的造型必須精心設計,山石、樹木通常是山水畫的主要景物,必須精心設計造型。

山體造型主要有三種造型法,即弧線造型,折線造型,曲線造型,並由這三種造型加以變化,可變化出諸多型態。(如圖六)

荊浩弧線造型法

郭熙曲線造型法

馬遠折線造型法

樹木的造型也主要有三類,枯樹、雜樹和松樹,可參照前人的不同畫法進行臨摹學習(如圖七)。

枯樹畫法

雜樹畫法

松樹畫法

造型總的原則要求是石貴奇,山貴雄,樹貴蒼,草貴茂,水貴流,雲貴動,這樣才有生命力,景物造型可平雅但不能太平淡。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北派山水畫家的風格多以雄偉壯麗的山石造型和古樸蒼桑的樹木造型為特點,頗有男人的陽剛之氣,而南派山水畫家的風格多以丘陵湖泊樹叢的平雅造型為特色,頗有女性的陰柔之美。二者皆有特色,依各人的愛好而論。

題跋:書畫的題跋歷來講究,其內容、位置、寫法、書體、印章、大小、長短都應有分寸規矩,應予遵從,不可胡亂題寫。

推薦閱讀:

中國詩歌網>>康華平詩七首
中國銀器文化一觀
21世紀經濟報道 基尼係數要中國化?
PBM的中國故事即將謝幕
[原創]中國「國情」下的美國大使

TAG:中國 | 山水畫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