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克蕾提亞:一個女孩自殺,顛覆羅馬

《盧克蕾提亞遵守承諾自殺》(Lucretia committing suicide),作者Philippe Bertrand(1663-1724) 。這件作品最早展出於1704年的巴黎沙龍,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盧克蕾提亞》(Lucretia),作者Andrea Casali 。

《盧克蕾提亞的悲劇》(The Tragedy of Lucretia),作者Gallery Sandro Botticelli。作於1500-1501。 羅馬的貴族少女盧克蕾提亞,遵守約定,自殺身亡後,憤怒的羅馬軍人和市民們,拿起刀劍,趕走了國王及其全家,建立羅馬共和制度國家的情景。

《埃涅阿斯和圖爾努斯》(Aeneas and Turnus),作者Luca Giordano 。 埃涅阿斯是《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王子,希臘女神維納斯的兒子。希臘人攻陷特洛伊城後,埃涅阿斯帶領一批特洛伊人逃出特洛伊,輾轉六年之後到達了義大利的後來的羅馬附近。特洛伊人與當地的拉丁人進行了激烈的戰爭,最後特洛伊人取勝,埃涅阿斯的十幾代以後的後裔建立了羅馬城和羅馬國:上圖是拉丁人的首領和英雄圖爾努斯,在一對一的決鬥中被埃涅阿斯殺死的情景。 埃涅阿斯的後人建立的羅馬國家,起初是一個君主國。

羅馬國家約建於公元前8 世紀,具體年份,目前定為公元前753年。 這個君主國,後來由於一個女孩子的自殺事件,激發變故,改變制度,成為了共和國。確切地說:原來是國王統治,「盧克蕾提亞悲劇」發生後,改為「執政官和元老院體制」。這是「一個複雜的憲政系統」(a complex constitution),基本原則有兩條:權利的分割(separation of powers),監督與平衡(checks and balances )。這個共和制度體系使得羅馬帝國延續了整整482 年(前408-前27年):從一個小小城邦,變成控制整個地中海沿岸的帝國(右圖)。從前27年起,羅馬進入第三種制度:帝國制度時代。 進入帝國制度是「第二次羅馬國家制度的顛覆」,也起源於一個英雄人物的死亡: 前44年,凱撒(Caesar),羅馬征服高盧(法國)的英雄,「終身執政官」被殺,羅馬陷入內戰。 前31年,羅馬「三巨頭」之一,安東尼和「埃及豔后」被凱撒的侄子屋大維(Octavius,右下圖)擊敗。 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予屋大維更多權利和「奧古斯都」(Augustus)稱號,共和結束,帝制開始。

所以,羅馬帝國,實際上經歷了三種制度(右邊是英文原文): 君主制度前753-前409年(344年)Roman Kingdom 753 BC-509 BC 共和制度前408-前 27年(482年)Roman Republic508 BC- 27 BC 帝國制度前27- 1453年(1426年) Roman Empire 27 BC-AD 1453 帝國制度期間,羅馬人搞了兩個首都。西邊的首都羅馬城,被北方蠻族攻陷後,羅馬的四五千家貴族和皇帝,全部搬遷到東邊的首都,拜占庭(希臘古城名),建立新首都時改名字為君士坦丁堡。所以,後世又稱東羅馬帝國(類似中國的西周東周西漢東漢南宋北宋)。後來,歷史學家覺得東羅馬帝國這個名字還是不方便,就沿用希臘古城的名字,叫做拜占庭帝國。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阿拉伯軍隊攻陷,羅馬帝國,最終滅亡。 三段不同制度的羅馬國家,合計2206年:世界第一的久遠朝代。 這裡發生的兩次制度顛覆(改變),都是一個人的死亡引發的。當然還有很多深層原因和其他多種因素,不述。這裡只是列舉和說明一些藝術作品的含義和來由。 引發羅馬君主制度滅亡的這個「盧克蕾提亞自殺事件」,發生在公元前509年。 這一段歷史故事的記錄者,是兩個著名的歷史學家。所以,這段故事比較可靠。 一個是希臘歷史學家狄奧尼修斯(Dionysius,前60-前7年),他編著了一套20本的《羅馬史》。 一個是羅馬歷史學家李維(Titus Livius,前59-公元17年,英文:Livy),《羅馬史》等著作的作者。 這兩位歷史學家,都編著了《羅馬史》,但是兩本書,有些內容相同,互為補充。 當時,羅馬王國的國王名叫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前535-前496年),他被後世描述為專制暴虐之君。他是羅馬王國的第七任國王。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塞克斯圖斯·塔克文(Sextus Tarquinius)。這個塔克文王子按照他父王的指令,帶領一支軍隊在阿爾代亞(Ardea)駐防。阿爾代亞,在羅馬南部35公里處,距離羅馬不遠。這個王子的生卒日期沒有留下來。 當時,阿爾代亞(Ardea)一帶還沒有城鎮(城牆),只是一片荒原。帶兵駐守荒郊野外的日子單調無聊,王子和他的親隨們常常夜裡甚至深夜騎馬回羅馬玩樂。塔克文王子聽說有一個叫做盧克蕾提亞(Lucretia)的少婦非常美麗,於是他就在夜裡去盧克蕾提亞的家裡造訪。不明就裡的盧克蕾提亞,只能對王子表示「歡迎」。 盧克蕾提亞,確實太美麗動人了。過了幾天,塔克文王子忍不住了,他帶著親隨第二次在半夜騎馬來到盧克蕾提亞的家裡。他擔心以盧克蕾提亞不服從,就「手持匕首,當場割斷了盧克蕾提亞的女僕的咽喉」,「女僕死在了盧克蕾提亞的床前,然後他威逼盧克蕾提亞服從了他的心意」。 這個事件的一些藝術描述如下:

《塔克文和盧克蕾提亞》(Tarquin and Lucretia),作者魯本斯(Rubens),作於1609-1612年。

《強姦盧克蕾提亞》(The Rape of Lucretia),作者Hubert Gerhard。

《塔克文和盧克蕾提亞》(Tarquin and Lucretia),作者不詳。

《強姦盧克蕾提亞》(The Rape of Lucretia),作者提香(Titian,1490-1576),作於1571年。

2010年,美國匹茲堡歌劇團的歌劇《盧克蕾提亞的強姦》(The Rape of Lucrece )的劇照。 這個題材的現代舞台藝術作品也很多。根據史料記載:1607年,英國戲劇家Thomas Heywood(1570-1641)推出了最早的第一部戲劇作品《盧克蕾提亞的強姦》(The Rape of Lucrece )。這個時期正是「莎士比亞時代」:莎士比亞(1564-1616)比Thomas Heywood年輕,但比他去世更早。 莎士比亞,沒有創作過關於盧克蕾提亞的戲劇作品。 但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有一部關於盧克蕾提亞的長詩:《盧克蕾提亞的強姦》(The Rape of Lucrece ),這部長詩非常長,「朗誦全詩和表演的時間長達兩個小時以上」。不述。

《塔克文和盧克蕾提亞》(Tarquin and Lucretia),作者Tintoretto(1518-1594)。 中國有句古語:「別捅了馬蜂窩」。 這個漂亮少婦盧克蕾提亞(Lucretia)的大家族和社會關係,正是一個大馬蜂窩。 這個漂亮少婦,還是一個剛烈的女孩子。事情發生後,她立刻找來了她的父親,她的哥哥弟弟,她的丈夫:她全盤告訴了他們全部真相,然後,當眾自殺身亡! 全場震驚。 隨後,羅馬城全城震驚。 盧克蕾提亞的自殺的理由,有兩種主要說法。 一種說法:盧克蕾提亞認為,她不自殺,就會陷她的父親兄弟丈夫們於不忠不義,所以堅決自殺了。 一種說法:盧克蕾提亞要求父親兄弟丈夫們為她報仇,大家答應她之後,她按照約定,慷慨自殺了。 她的父親,是羅馬的「非常重要的貴族」Egerius Tarquinius,一位王室成員。 她的兄弟們,全部是羅馬軍隊里的軍官和將領。 他的丈夫,克拉提烏斯(Lucius Tarquinius Collatinus),也是一位將軍。 唯一的結果,不用猜,也可以知道:兵變。 兵變的的領導者,正是羅馬歷史上著名的早期政治家布魯圖斯(Lucius Junius Brutus)。 這個「馬蜂窩」的確太大了:這位睿智的布魯圖斯,也是美女盧克蕾提亞的一位親戚! 關於這位布魯圖斯,2300年後,拿破崙的宮廷畫家大衛,為他創作過一幅名作,如下:

《扈從給布魯圖斯帶回他兒子的屍體》(The Lictors Bring to Brutus the Bodies of His Sons)。現藏於盧浮宮。布魯圖斯(Lucius Junius Brutus)是羅馬共和國制度的創建者之一,按照後世傳統意義的定義:他算是公元前509年羅馬的第一位執政官。他的後人布魯圖斯(Marcus Junius Brutus the Younger)正是策劃和謀殺羅馬第一位「破壞共和制度」的獨裁者凱撒(Julius Caesar)的兩個主謀之一。這幅作品描述:布魯圖斯的兒子試圖推翻共和,恢復君主制度,在國家和兒子之間,布魯圖斯選擇了國家,處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保衛了羅馬的共和制。 這幅作品創作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即將爆發,皇帝和國民議會矛盾激增,巴士底監獄已被攻克。大衛的這幅作品,被抬到街上展示,法國軍隊試圖驅散他們,大衛的學生們奮起保護這幅展品,成為一時的重大新聞。 與東方君主國的兵變不同:沒有陰謀,也沒有大規模流血事件。希臘羅馬人,都不搞那一套。 羅馬的這次兵變中,起義者們公開上街宣傳:指責專橫的君主制度及其危害。一批又一批士兵,站到了起義者一邊。最後防守王宮的軍隊也站到了起義者一邊。問題在於制度,不是殺死君王就能解決問題的。 國王,沒有被殺。 作為「強姦犯」王子,也沒有被殺(史書記載,因為這位王子也曾立過戰功)。 國王和他的全家,都被驅逐出羅馬。這並不是東方式的「株連」,而是因為國王多次違反了議會制度:「他總是帶著衛隊到元老院開會,用武力要求元老院按照他的意思作出決定」。 驅逐國王全家後,元老院選出了羅馬的第一屆兩位執政官: 一位是布魯圖斯,一位是盧克蕾提亞的丈夫克拉提烏斯。 但是,執政官也不是終身制:這次兵變後的決議之一,就是執政官的執政時間只有一年。 從此,羅馬走上共和制度。 下面是描述盧克蕾提亞自殺的一些藝術作品:

《盧克蕾提亞》(Lucretia),作者Eduardo Rosales(1836-1873),作於1871年。

《盧克蕾提亞》(Lucretia),作者Sebastiano Ricci(1659-1734),作於1685年。

《正在死去的盧克蕾提亞》(The Dying Lucretia),大理石雕塑,作者Damian Campeny Estany。 這件雕塑,非常著名,作於1834年。

《盧克蕾提亞之死》(Death of Lucretia),作者不詳,作品現藏波蘭華沙。作於16世紀。

《盧克蕾提亞之死》(Death of Lucretia),作者Giovanni Pietro Rizzoli,活躍於1495-1549年。

《盧克蕾提亞之死》(Death of Lucretia),作者Il Sodoma。作於1513年。

《盧克蕾提亞的自殺》(The Suicide of Lucretia),作者Guido Reni (1575-1642),作於1625-1640年。

《盧克蕾提亞》(Lucretia),作者Paolo Veronese (1528 -1588),作於1580年。

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Schonbrunn Palace),盧克蕾提亞的雕塑。

《盧克蕾提亞的自殺》(The Suicide of Lucretia),作者提香(Titian,1490-1576),作於1515年。

《盧克蕾提亞遵守承諾自殺》(Lucretia committing suicide),作者Philippe Bertrand(1663-1724) 。

上圖中的這件作品,最早展出於1704年的巴黎沙龍,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本博文的第一張照片就是這件雕塑的近照。 羅馬的這次強姦和自殺被譽為「一次偉大的事件」。 西方沒出過孔老二,沒出過儒家那些「倫理」。約束或甚欺壓「人口另外一半」的任何民族,絕對沒有好結果。 西方的女性,從希臘時代就是自由的,出現過很多位古代的女英雄女豪傑。猶太人的《聖經》「舊約」里就記載過多位女英雄;希臘的歷史上還有過一個著名的亞馬遜部落:全部都是不怕死的英勇的女戰士。 自殺成名的女英雄也不少。 例如,愛上了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as)的迦太基女王黛朵(Dido),因為得不到埃涅阿斯的愛情,在埃涅阿斯乘船離開迦太基以後,憤然自殺(右圖)。 現在,有關黛朵的藝術作品(繪畫和雕塑等),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裡都可以看到,她的頭像甚至登上了突尼西亞(原迦太基帝國所在地)的鈔票。 又如,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位女王,「埃及豔后」克里奧派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為了保住祖傳的王國,不惜代價多次犧牲自己的生活。最後,不得不與羅馬大軍作戰,戰敗後也沒有頭像,用毒蛇自殺身亡。 這位「埃及豔后」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莎士比亞寫過一出悲劇《安東尼和克里奧派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描述了這段歷史。好萊塢在1934年和1963年,曾經兩次將克里奧派特拉的故事搬上銀幕,名字相同,都是《埃及豔后》(Cleopatra),後一部1963年的電影的投資高達4400萬美元,「超過此前的任何一部電影」,製作場面極其宏大,最後算帳,虧了。 有關自殺成名的這位「埃及豔后」的繪畫和雕塑等藝術作品的數量,只能用浩若瀚海來形容了。 盧克蕾提亞,不是女王之類的大人物。 但是,盧克蕾提亞的故事也在西方也家喻戶曉的原因是,她的自殺引起了羅馬國家的制度顛覆:「羅馬帝國對西方,對世界的影響,超過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王朝或任何一個帝國」。羅馬的先祖們,對這一事件的處理也相當理智,目光相當遠大,他們使得一個悲劇,變成了羅馬走向世界霸權的一個新的起點。

羅馬帝國的中心,世界文化遺產:羅馬廣場。「這裡曾經只能放羊」:全部埋在沙土中。 歷史,已經過去了。下面,看一些輕鬆的藝術作品吧:與本博文,沒有關係,也有關係。 附錄:希臘婦女的生活 為什麼一個女孩子的自殺事件,會在羅馬引發那麼巨大的翻天覆地變化? 因為「希臘的影響貫穿了整個羅馬和歐洲的歷史,直到今天」。具體「影響」數據,當然沒有。但是,希臘婦女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生活方式等,可能今天的很多「文明古國」仍然遠遠趕不上(伊斯蘭國家尤甚)。一個國家如果安排不好孩子老人婦女的生活,福利,權益和其他,根本談不上社會發達,國家崛起等等。 今天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婦女過得輕鬆舒服,的確應該感謝希臘人給留下的這個特殊遺產。 事實上,所有GDP達到世界前列的國家,都出過女總統或者女總理或者女國務卿。不述。 事實上,甚至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等不發達國家,也都出過女性的國家領導人。不述。 我們不用文字說,我們現在用繪畫說明問題。 我們不用很多畫,只用一個畫家的作品,來說明希臘婦女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 現在,本人選擇的這個畫家,名叫John William Godward(1861-1922),一位英國普通畫家。 下面只是他的21幅繪畫作品。僅僅一個人的畫就夠了,就能從側面說明了上述的「盧克蕾提亞事件」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後,想詢問博友一個問題: 上帝最早製造的兩個人類,是誰? 很多人可能脫口而出:亞當夏娃。 錯。 正確答案: 看看下面這幅作品,她是和亞當一起製造的世界上第一個女人。 她是和亞當完完全全平等的,用同一種材料製作的第一個人類。 她的名字叫莉莉絲(Lilith),她比夏娃聰明能幹,她是獨立人格。 她不是「附庸」於亞當的,不是亞當的「一根肋骨」製造出來的附屬品。 其他不述,請網友自己,親自上網查一查真正的猶太教的《聖經》「舊約」正版的版本。 這裡的各個博文,原則上,不討論宗教問題(除非涉及藝術作品而無法迴避)。 所謂的「一個肋骨製造出來」,不過是類似孔老二的說辭。 西方,從古代就沒有那種思想。所以,他們發達,先進,並寬容各種說法。

《莉莉絲》(Lilith),作者John Collier(1850-1934)。
推薦閱讀:

男子負債無力償還自殺時摔暈 醒後哭著報警
崇禎皇帝自殺時,身邊的錦衣衛都在干此事,李自成看了都覺得好笑_【今日爆點】
山藥怎麼吃等於慢性自殺?
微博@菲妥妥-穆修修 《這是一封遺書》的背後?
短篇小說:微博自殺記

TAG:自殺 | 女孩 | 羅馬 | 顛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