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民而愛物」的生態思想
孟子提出的「仁民而愛物」的生態倫理命題,從其性善論來分析包含著「有仁愛之心的民眾才會去愛護萬物」的思想。
大家知道,這一命題提出於如下文字之中——孟子曰:「君子之於萬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裡孟子嚴格區分了「愛」「仁」「親」三種美德,體現了孟子仁愛有差等的思想。「愛」「仁」「親」三者皆是一種愛心,但愛及的對象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差等的。
「仁民而愛物」命題還揭示了「功至於百姓」(仁民)要與「恩足以及禽獸」(愛物)相統一的生態倫理思想。《孟子·梁惠王上》記載了一次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孟子對齊宣王說:「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意即如今大王您的好心好意足以使禽獸沾光,卻不能使百姓得到好處,這是為什麼呢?)言下之意,孟子是主張推恩愛物必須與仁愛百姓相統一,不能顧此失彼的。他說:「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古代的聖賢(指堯舜湯文王周公等)之所以大大地超越了一般人,沒有別的原因,只是他們善於推行其好的行為罷了。為了更好地做到「仁民而愛物」,孟子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描繪出一幅天下老少和睦相處的美好景象。這種人間「仁民」的盛景再加之以推恩萬物的「愛物」盛景就構成了孟子理想的儒家生態社會。
《孟子·梁惠王上》記載了孟子理想的儒家生態社會——「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中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
這種儒家理想生態社會要怎樣才能實現呢?孟子主張靠賢明的聖人實施仁政,推行以德治國,並且實行有效的社會分工,各司其職,這樣全社會形成「仁民而愛物」的風尚,這種理想社會就可以實現了。
孟子分析了從堯到周公治國的歷史,認為聖人治國就能使國興,暴君治國就會使國衰,明確表示自己要繼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聖人「仁民」業績,推行儒家仁義治國思想。他說:「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禽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後來舜帝又起用大禹治水,「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平」。終於使天下太平。這是聖人治國的結果,而暴君治國會怎麼樣呢?孟子指出:「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污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洿池、沛澤多而禽獸至。及紂之身,天下亂。」暴君治國就出現「天下亂」的結果。直到「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廉于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才又天下太平。可是好景不長,周室衰微,「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土橫議」。沒有了聖王,又出現了天下混亂的景象。對此孟子感到深深的憂傷,他說:「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希望來日「聖人復起」實現自己推崇「先聖之道」的志向。如果統治者不仁就叫作「賊」,即「吾君不能謂之賊」,這樣的獨夫民賊,人人可起而誅之。他說:「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與後來那些對封建君王效忠而畢恭畢敬的儒者相比,孟子的這種「人倫之至」思想的確是有進步意義的。
孟子主張實施仁政,以德治國,反對發動戰爭和靠武力征服別國來進行強權統治,這對保護生態資源是有積極生態倫理學意義的。他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霸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予之服孔子也。」孟子將君王看作是「為民父母」即「仁民」的聖人,但是這種聖人在孟子時代是根本見不到的,但是孟子作為傑出的思想家,能夠提出「仁民而愛物」的生態倫理思想和儒家理想生態社會的藍圖,確是難能可貴的。
推薦閱讀:
※風水學的核心思想就是陰陽太極的平衡
※有人預測中國未來的主流思潮會怎麼變化嗎?
※《維摩詰所說經》思想要旨述略(戒斌)
※如何看待「憤青」思想逐漸封建化?
※方外人的紫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