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它們消失在故鄉(生態論苑)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24日 09 版)

  動植物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違法捕獵、殺害、買賣、濫食濫用野生動物等問題依然存在。我國生物多樣性退化的總體趨勢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生物瀕危的警報仍然響著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表示,考慮到大熊貓的野生種群在緩慢恢復,決定將其在紅色名錄中「降級」,其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國家林業局隨即發布聲明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是根據相關數據和技術指標,從理論上做出的判斷。作為大熊貓保護管理部門,其著眼於實際工作情況和保護形勢,認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其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

  兩家機構雖然存在不同判斷,但對大熊貓保護取得的顯著成效和未來面臨的危險,還是有共識的。根據2015年2月公布的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野外種群數量從2003年的1596隻增加到2013年的1864隻,圈養種群數量從164隻增加到375隻。不過,大熊貓仍然面臨棲息地破碎化、氣候變化使竹林大幅減少等威脅,必須持續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實際上,我國有不少珍稀野生動物和大熊貓一樣,生存狀況明顯好轉,但仍然不能過於樂觀。

  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於常被偷獵,藏羚羊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被列為「瀕危」物種,後來經過有效保護,其野外種群數量達到20多萬隻,被調整到了「近危」等級。我國的東北虎、東北豹、亞洲象、朱?、揚子鱷等重點保護物種數量,也顯著增加。

  野生動物生存狀況有所改善,首先是因為它們有了更加綠色宜居的「家」。近年來,我國建成了以自然保護區為骨幹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體系,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8%,提前完成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的到2020年達到17%的目標。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2740處自然保護區,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在自然保護區內得到呵護。此外,各級政府大力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修復工程。近10年來,我國森林面積凈增長10萬平方公里,重點生態功能區、草原植被覆蓋率提高了11%,修復退化濕地2800多平方公里。

  不過,我國動植物棲息地大量喪失和碎片化,違法捕獵、殺害、買賣野生動物,濫食濫用野生動物等問題依然存在。我國生物多樣性退化的總體趨勢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生物瀕危的警報仍然響著,對此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去年環保部聯合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顯示,我國高等植物中受威脅物種達3767種,已有海南實蕨等27種滅絕;除海洋魚類外的脊椎動物中,受威脅物種達932種,已有滇螈等4種滅絕。

  珍稀動植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說「一種也不能少」。這就需要進一步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加快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保將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納入紅線,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同時,繼續實施重大保護工程,加強生態環保執法力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讓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最近,在內地院線上映的首部「自然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影片主角是四川竹林中的大熊貓丫丫、雪域高原上的雪豹達娃、神農架密林里的金絲猴淘淘,影片以這3種中國獨有的野生動物為主線,講述它們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萌萌噠」「帥帥噠」動物明星,觸動了眾多觀眾的心。它們誕生在中國,和我們一樣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存、繁衍、歡樂、悲傷。攜手行動起來吧,我們,絕不能讓它們消失在中國。


推薦閱讀:

周恩來為何不回故鄉
王梓夫:故鄉的裸俗
故鄉里、老樹下、老屋前的童年....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
故鄉的月光

TAG:生態 | 消失 | 故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