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高效課堂的著眼點,不看後悔!

課堂對於一位老師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一位幼兒園老師與小學教師一生中要上2萬多節課,一個孩子從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也要經歷2萬多節課。人的一生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時間要在課堂中度過。可以說課堂是人類生命旅程中的加油站,對人的成長很重要。那麼,怎樣讓它真正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樂園,這就要談到高效課堂,在談到高效課堂評價著眼點時,首先要了解幼小評價的區別。

幼兒園學習內容是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的淺顯知識,所以評價應當伴隨整個教育過程自然地進行。綜合採用觀察、談話、作品分析、問卷等多種手段與方法。小學的教育內容是系統的學科知識,是以符號為媒介的學科知識,它的抽象水平相對較高,這種學習內容只有當學習者的思維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時才能理解和接受,所以採用的是嚴格的、硬性的、文本式的評價體系和手段,由此我感覺評價的著眼點還是有區別的。

那麼什麼是高效的教育活動呢?高效的教育活動,主要是指幼兒通過教師的教育活動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幼兒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育活動有沒有效益的重要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幼兒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幼兒學得好不好。如果幼兒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幼兒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低效或無效教學。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的高效性表現為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是否得到了發展。那麼從哪些方面來評價幼兒是否得到發展了呢?下面談談幼兒園高效教學評價的著眼點。因為評價高效課堂有很多方面,只從以下五點談談我的理解。

1生活化、遊戲化教學內容的選擇,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幼兒園一日活動都是教育,是一個教育整體,包括專門的學習活動、遊戲活動和生活活動,專門的學習活動指集體教學活動,只佔極少的時間,所承載的內容亦有限,因此,要讓集體教學活動在單位時間內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完成教育目標,精選教學內容這一目標載體非常關鍵。要在幼兒的已知和未知之間選擇教學內容;挑戰點應符合幼兒經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了解幼兒:在選擇活動內容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幼兒。我們只有經常蹲下身聆聽幼兒的想法,才能了解幼兒在想什麼、喜歡什麼。才能了解他們經常談論的問題、感興趣的內容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原有經驗。同時,我們要了解教材,剖析教材,找准主題活動中幼兒發展的支點,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思考怎樣把這些點轉換成可行的、合適的活動。

關注價值:教學活動的目的是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根據幼兒的興趣、經驗、周邊環境等因素思考活動能給幼兒什麼,想要幼兒發展什麼能力和品質。

抓住疑問:在活動中,幼兒隨著探索的深入常常會產生新的疑問,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這些都是教師生成活動內容的來源。只要這些內容對幼兒的發展有意義,我們就可以引導幼兒繼續探索

分析難點:在活動中,活動內容應圍繞主線層層遞進,突出難點。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分析活動難點,嘗試把難點切分成幾塊,用小步遞進的方式分段進行,讓幼兒愉快、自然地學習。

2科學的組織形式和靈活的教學方法的選擇,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要科學地選取和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創設、遊戲表演、討論交流、觀察、操作、示範講解等,要選擇最容易達成目標的、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的方法和教學手段,把提問權、選擇權、參與權還給幼兒,教師能根據內容、幼兒人數、材料進行合理的搭配,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有突出的特點,讓幼兒在一波接一波的熱情中學習,孩子才能在良好的情緒中獲得發展。

《綱要》提出「要注意教師直接指導活動和間接指導相結合,凡是幼兒能夠自己探索內容,要採用間接指導的方法」 指出「凡是幼兒能做的,應給幼兒機會做,凡是幼兒能想的,就給幼兒機會想」。應還強調幼兒園的教育是「教師有目的和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和主動活動的學習過程」。

幼兒活動的組織形式有個別活動、小組活動、集體活動等多種形式,各種組織形式之間可以靈活轉換。

個別幼兒獨自的學習活動經常是很有價值的活動,在活動中,注意考察是否幼兒獨自、專註地與材料互動,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式進行有效地學習,教師不要任意打斷。

小組活動中,幼兒不僅與材料互動,而且幼兒之間有很多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小組的形成一般應在幼兒共同的興趣或能力基礎上自然形成。

3豐富、適宜的操作材料的提供,是高效課堂的載體。

幼兒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藉助於多種感官(眼、耳、鼻、舌、手)的感知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摸覺),通過不斷地與客觀世界互動實現。因此動作是幼兒思維與智慧的起點,受動作水平和思維發展水平的影響,幼兒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多數停留在直接的、具體的、描述性的感知經驗(體驗)層面,而非間接的、抽象的、解釋性的知識。

由此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時重在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引導幼兒與材料充分互動,促使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獲得有效發展。

作為教學必不可少的學習操作材料,老師在選用它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它所蘊含的對本教學活動的價值,即能有助於幼兒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和發展能力,有利於展現知識的生成過程,為促進幼兒的發展服務。而不能隨便信手拈來,不能讓幼兒動手就了事,它們的呈現與使用都是需要經過思考後才能確定的。

其次,選用什麼樣的學習操作材料,要與本活動的內容及幼兒的年齡相貼切。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應在很大程度上與問題解決聯繫在一起,讓幼兒感覺到問題的存在,並學會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種信息去進行分析、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再次,學習操作材料的選用,要考慮到其簡便有效,儘可能就地取材、一物多用,切忌把激發

幼兒的學習興趣寄托在操作材料上,花不必要的精力去「精心」準備既繁瑣又無效的操作材料。

最後,教師應本著「一個活動只解決一個問題」來確定學習材料。一個教學活動中要達到多個目標或解決多個問題,在有限的教學教程中是很難真正落實的。所以,以「一個活動只解決一個問題」來確定學習材料,更能讓幼兒對某件事做深層的探究與思考。當然,這對教師選擇、挖掘材料、設計操作程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是高效課堂的保障。

1.有效的提問。同樣一層意思,問法不一樣,幼兒的反應也不一樣。

2.有效的引導。

首先,教師心中要有教學目標,教學思路要清,對教學內容鑽研要透,這樣可以避免引導的隨意性。不少教師由於對教材的鑽研不透徹,只注意到教材表層所敘述的事件、描述的詞句,很少考慮教材深層蘊含的內涵,所以,把握不住揭示內容的主線,啟發引導就很難到位。

其次,引導必須建立在幼兒的興趣與關注點上,引導幼兒回憶、提取與本次活動相關的經驗,將學習活動一步步深入。

最後,既要尊重幼兒的表現,又不能把幼兒的表現都視為金子,要有選擇地加以引導和提升。

3.引導幼兒相互評價、相互學習,發揮同伴資源的作用。

這就體現綱要中要求的教師應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要求。

有效的教育活動要以幼兒的原有經驗為基礎。幼兒的知識結構是在他們自我構建的過程中完成的。集體教學中,幼兒都帶著原有的知識、經驗、思考、興趣參與教學。對學習者特徵的分析是教學設計重要的一個環節,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 重要的不是我們要知道幼兒不知道什麼,而是要知道幼兒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重要的是要把幼兒的原有經驗與我們的教學建立起有機的聯繫,使幼兒的經驗從原有的經驗提升到新的經驗的高度。

因此,在選擇集體教學內容時,我們必須關注這些學習經驗,從整理、提升經驗出發展開教學,使集體教學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

5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

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是有目的的,切忌走形式。例如:活動的結尾環節,老師往往喜歡向幼兒拋出一個「誘餌」——等會兒老師帶你們幹什麼幹什麼,等會兒你們去幹什麼等,其實活動結束並沒有或不可能兌現。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活動並非少見,老師的初衷或許是想讓幼兒仍然保持興趣使活動持續延伸,或許就是無意識的隨口出。而實際上,這樣的結束毫無意義,還可能會令孩子產生老師說話不算數的印象,你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承諾,帶給幼兒確是無盡的期盼,這對於天真爛漫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我們應堅決摒棄這種為延伸而延伸的教學環節。成功的教學結束語,不僅可以系統概括本活動的教學內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寬、延伸教學的內容,激發幼兒旺盛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其實,每個活動結束並非一定要用什麼花哨的語言,但是,一定要注意自然熨貼,水到渠成;簡明扼要,乾淨利落。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


推薦閱讀:

四柱課堂:第135章 比劫的斷語基本理解 3
k9餵養小課堂——德國牧羊犬怎麼補充微量元素
《湘夫人》獲獎設計  課堂實錄
西裝課堂:如何穿衣得體轉
好豆課堂:超靠譜的減肥食譜

TAG:幼兒園 | 幼兒 | 後悔 | 高效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