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可以從這些角度去思考,究竟什麼是愛情

愛情是什麼?

Steve Shi,心理學專業人士,知乎專欄:如何認真地活著

對於愛情的解釋,學術界最普遍的認識基本上就是 Sternberg 的三角理論了,這個理論 @張俊傑的答案已經闡述的很清楚。

但很功利地說,我想很多人想要去了解關於愛情的理論,無非是想找到一些靠譜的判斷標準,來評判自己的感情里是否有足夠的愛情。我從滿足大家這種判斷需要的角度出發,覺得除了三角理論的激情親密承諾三個元素以外,還有一些維度是能夠比較好地幫助大家做判斷的。所以這篇答案,算是作為三角理論的一個補充吧。我認為可參考的維度包括:

1.時間維度上的恆定

愛情的存在,是有很強的時間屬性的。三角理論更多的還是一個描述性的模型,從時間的維度上來說,關注的是某一個時間切片當中,三個元素的組合情況。可是關係的發展總是有階段之分的,從曖昧到蜜月期,到磨合期,到平台期,中間還有可能有矛盾和冷戰階段,或者又有結婚成家之後的相處。

不同的階段里我們對於激情親密和承諾的需要程度也是不一樣的,但我認為好的感情,在時間維度上來說,各個方面都應該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不應該有很大的起伏。

比如蜜月期的激情十足,蜜月期結束後,激情的程度往往都會有些許的減少,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蜜月期結束後,激情下降的很快,甚至幾乎消失,在我看來這樣的感情就是有問題的。另一個例子是夫妻在產前性生活和諧穩定,但是在懷孕期間包括生產後,性生活急轉直下,那麼這樣的關係肯定是有問題,需要一些調整和溝通的工作的。

雖然經常聽到人說「愛情變成親情」,但是第一我對這個說法本身持懷疑態度,因為我不認為親情是所有愛情必然的歸宿,兩個人的長期關係里,是完全可能一直保有愛情,激情的感覺的。不一定能夠和熱戀期的感覺相比,但是不會完全消耗殆盡。

2.客觀行為體現

當我們在描述激情親密承諾的時候,我們是在描述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體驗,還是客觀行為指標的衡量?因為愛情是很主觀的東西,所以說當你需要用一些標準來衡量愛情的質量時,往往更多參考的是自己的感受。

這樣的衡量方式產生的一個問題就在於,在愛情中的人,會帶上玫瑰色眼鏡。比如一對男女相愛,女生非常喜歡男生,而當判斷兩人關係質量的時候,女生會給激情親密和承諾方面打非常高的分,因為此刻她正處在極其幸福的狀態里。可是這樣的衡量,顯然就忽略了男生的主觀體驗。換句話說,就是三元素的衡量,應該是雙方共同來評價的,而不是單方面的評價。但是很多關係里,這是比較難實現的,因為對方未必會非常誠懇,或者說兩個人未必會願意做這樣的對話。

所以說一個更靠譜的行為,是通過行為指標來衡量,俗氣地說就是不要看對方說了什麼,要看他做了什麼。比如一個人如果口口聲聲在乎你,你最重要珍貴,但是經常以加班,聚會或者其他的事情為理由無法和你見面。或者說一個人表示和你在一起很親近很開心,但是卻並不會很努力地安排機會獨處,那麼在口頭的評價和行為的表現上來說,我更傾向於相信後者的效力。

3.自我超越的意願

三角理論的一個前提假設是,每個人的個性,情感,能力和經驗都是均等的,在關係里營造激情親密承諾的程度都是一樣的。可是顯然這是不合理的。每個個體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個性,表達能力,智商情商等不同,在感情里會有擅長和不擅長,常表達和不常表達的東西。

比如有的人很會製造激情,但是不太懂得怎樣去讓人感到有安全感(承諾),而另一些人,讓人感到特別安全,但是卻缺乏激情。這是否就意味著這樣的人一定是不靠譜的呢?或許是,也或許不是,重要的不是看當下有哪些沒有哪些,我認為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對方是否有意願克服自己的不足和弱點,來增強自己在愛情中的表現。

比如你的伴侶可能是個不太善於表達情緒的人,但是和你在一起的時候,她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有意願去克服自己對情緒表達的恐懼,為了你們的關係努力地嘗試。這種為了感情願意嘗試自我超越,願意盡己所能地改變和提高的狀態,我認為也是對感情質量很好的判斷標準。

4.利他 VS 利己

每個人在感情里都希望享受激情、親密和承諾帶來的積極體驗,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說愛情里我們都是自私的,因為我們都追求幸福和滿意度的最大化。但是在關係里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和伴侶的利益、情感或者所得是有所衝突,或者說不能同時滿足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愛就意味著對方傾向於先考慮你,再考慮自己,或者願意妥協自己的一些利益和感受,來增加你在關係里的滿意度。這個維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很多人在關係發展一帆風順的時候,會對自己的感情有很高的評價,但是一旦出現矛盾問題時,才發現關係其實不堪一擊,因為一方或雙方可能都表現出自私自利的一面。

5.同理心

我一直覺得愛情,或者更廣義的愛,一個重要的意義就在於陪伴。但所謂的陪伴,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每天陪著你吃飯睡覺什麼的。我的理解,人一生中要經歷很多的起伏與成敗,而在很多時候,我們的逆境都是無法避免的,我們的痛苦和傷心也是無法改變的。

在這樣的時候,一個好的愛人,不會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向你表達他的沮喪和惱怒,而是會願意去理解你的感受,並且陪著你「泡」在那種不開心的感受里,直到你好起來或者事情出現轉機。

其實有很多的伴侶和父母,都不懂得這個道理,都覺得愛就是你遇到問題了我就幫你解決。問題解決的確也是愛的一部分,但是你不是全能的,並不是所有的問題你都能解決。而很多人自己在解決不了伴侶問題的時候,就會失去耐心,十分惱怒和焦慮。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認為是否有同理心,是否願意帶著同理心去理解自己的伴侶,是衡量愛情的重要標準。因為如果你有同理心,願意理解伴侶的感受,就會知道在對方痛苦的時候,需要你做的可能並不是真的要解決什麼問題,本來也沒什麼好解決的。更重要的,是此時你是否能夠告訴對方:「沒事,我陪著你,一切都會好的。」

6.成長

我認為好的愛情,一定是助人成長的,是一股創造、創生和滋養的力量。人的一生,總體都是在不斷成長的,這個趨勢是生命的必然。愛情作為生命中的一種能量或者影響,應該是積極地促進這種成長的。

有些愛情,可能未必會讓你感到很有激情,或者很開心,甚至很有安全感,但是這段關係讓兩個人都有很多反思和成長,那麼我也認為這是值得認可的方面。反過來,有些人為了追求親密和承諾這兩個元素,寧願放棄自己在事業、社交和心智上面的發展,我會覺得這樣的關係多少也是病態的。

在我做的很多個案裡面,當案主不確定自己的感情是否是一段好的感情,或者是否還值得繼續的時候,我都會問對方:「你的一生還很長,你還有很多成長和成熟的空間。你覺得這段關係,是推動了你的成長,還是阻礙呢?」這樣的問題,往往可以給案主帶來新的覺察。

所以總結一下,愛情是什麼?愛情除了激情、親密和承諾以外,我認為還應該包含的元素是:是否持續穩定,是否充分體現在行為上,是否願意為了愛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是否是利他的,是否具有同理心的理解,以及是否助人成長。

查看知乎原文(232 條討論)
推薦閱讀:

從命理角度看:人為什麼會變心?
另類角度看如何增加博客點擊量
藥師角度治疾病
在日本生活過的中國人怎麼評價日本經濟和文化?

TAG:愛情 | 思考 | 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