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不管富裕還是貧窮,想讓孩子內心富足,請不要迴避孩子這個問題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看看你是優秀家長嗎?

春節,朋友來拜年。朋友也有個跟小杜同齡的5歲孩子,小名布布。兩個孩子玩得很高興,後來兩個小朋友聊到了春節出外遊玩。

布布:「我爸爸前天帶我去看了恐龍,開車去的。」

小杜:「我爸爸昨天也開車帶我去公園,我們看了奧特曼和怪獸。」

布布:「我爸爸等下還要開車帶我去吃烤翅膀,你也要去嗎?」

小杜:「好!我等下也讓我爸爸開車帶我去……」

小杜的爸爸尷尬不已,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他家沒買車。當朋友離開後,小杜一本正經地跟爸爸說:「爸爸,我其實一點也不喜歡吃烤翅膀,我跟布布說讓你開車去是騙他的,要不我們開車去吃烤鴨吧?」

爸爸哭笑不得地說:「小杜,我們家裡沒有汽車。」

小杜疑惑不解:「沒有就去買呀。」

「錢在哪裡?」

「去銀行取呀!」

「沒錢怎麼取?」

「帶上卡就可以取!」

「卡裡面沒錢怎麼辦?」

小杜終於答不出來了,想了片刻問:「為什麼別人家裡有車呢?」

「因為別人家有錢,我們家沒錢。」

「為什麼別人家有錢?」

「因為別人工作夠努力!」

「那你們是不夠努力嗎?」

小杜爸爸暈抽了,本想跟孩子強調金錢是通過勞動獲取的,沒想到自己被繞進去了。

童言無忌,當春節拜年或跟親朋好友聚會時,孩子看到別人家有大房子、有名牌汽車、出國旅遊、豪飲大嚼……而自己家裡卻相形見絀,難免會有些孩子問「我家有錢嗎」,「為什麼他家比咱家有錢」,「為什麼我家沒錢」等,面對孩子這樣的問題,家長應該怎麼應對呢?

看看有些家庭是怎麼回答的?

「我們家很窮,所以沒錢」


小時候有個小夥伴,外號叫紅皮。每次學校捐款,她媽媽就抱怨「我們家也很窮啊,為啥學校整天讓我們捐款,為啥不捐點給咱們家?」聽到媽媽說這話,紅皮總是把頭垂得低低的,現在想起,她那時該多難為情啊。印象最深刻的是,紅皮媽媽面對紅皮買東西的需求從沒答應過,即使紅皮有時只要求買一根冰棍或是一支鉛筆也不例外。她媽常說冰棍是水加糖,還不如在水杯里放糖來得實在。紅皮媽還經常讓女兒在學校的垃圾堆里找別人沒用完的鉛筆。

從小到大,紅皮一直以為家裡很窮,沒想到在她大學畢業那年,她媽給她在城裡買了一套公寓,13萬,一次性付款!但紅皮的窮作風再也改不了,人家姑娘房間的抽屜都是頭飾護膚品什麼的,她的抽屜滿是不捨得扔的垃圾袋和一次性筷子;擦臉從來都是幾塊錢一盒的凡士林,並且臉乾燥得難受才擦;同學聚會叫她去,她怕花錢就跟人家說發燒不舒服。最要命的是紅皮還是那樣自卑,連星巴克的門也不敢進。

無論是真窮還是假窮,父母對富窮的心態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觀。

「他們家有錢?我才不稀罕」


「他們家的錢是貪來的,終有一天會栽得很慘」,「他家的錢是他爺爺留下來的,就憑他?當個跑腿都混不成」,「暴發戶,守不住財」,「他那車?二手的,我想買肯定比他買的好」,「他們家那房子風水差,送給我也不要」……爸媽們,如果你們是這樣回應孩子的,趕緊打住!

通過貶低對方以彰顯自己的強大,以表明自己沒那麼差,這種心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父母這種在孩子面前損毀他人的做法,最終會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孩子會長成啥樣?無論他人多麼優秀,孩子始終看到的是別人的缺點,或者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對他人的差評,當然孩子也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從而也不可能做出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種態度,其實跟將頭埋進沙子里的鴕鳥無異。見不得別人的好,但自己也不思進取,拖累的終極還是自己。

「我們家有錢」


有個農民中了幾百萬,回家跟兒子說:「你從今天起就不是窮人了,老爸有的是錢。」兒子本來學習不好,聽了爸爸的話乾脆就不學了,每天不是在家裡打電子遊戲,就是耍女孩。農民買了一輛車、兩套房子,還買了不少金銀首飾,但沒多久,農民為了生計不僅賣掉了車和房子,連金銀首飾都要賣。他兒子由於缺課缺考太多被開除學籍,學校回不去了,只能在餐館打工,每天抱怨爸爸害他。

即使是富裕得不用孩子工作,家裡的財富能讓他過上幸福的一輩子,也不應該這樣跟孩子說話,會讓孩子丟失了人生的意義,就像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隻突然迷失了方向。

如果說「我們家有錢,但錢是爸爸媽媽的,不是你的,你想擁有,就要像爸媽那樣努力」,意義就有所不同。可能會讓富裕孩子少了一股「氣焰」,大方的氣質里少了驕橫,這大概是富裕家庭能給孩子最正確的引導了。

「我們家沒錢,但我們不窮」


記得有個爸爸是這樣跟女兒說的:「我們家沒錢,但我們能讓你快樂地生活,也能讓你有機會追求自己的夢想。不必為一天三餐挨餓受凍,也不必為走進課堂唉聲嘆氣。我們家沒錢,但我們家不窮,我們沒有豪宅大車,也沒有名牌和珠寶,但我們能幫助街邊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我們也能幫助社區孤苦無依的老人,我們還能幫助貧困山區吃不飽穿不暖的可憐孩子們……」聽著爸爸的話,女兒心裡充滿溫暖。

這個女孩子後來成為我的大學老師。老師說:「我們家雖然不富裕,但我們三姐妹內心都很富足。即使在我爸爸下崗那年,家裡有時窮得只能吃野菜,但我們三姐妹從來沒有因為貧窮而輟學,相反,在最難熬的日子裡,我們家裡每天都是充滿歡笑。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樂觀和容易滿足的人,所以他們把我們也養成了精神的富翁。」老師愛著班裡的所有孩子,還經常把自己微薄的工資分成了三分,一份給公婆,一份給他們一家三口,剩下的一份資助班裡的貧困孩子。但最讓人溫暖的是,老師的臉上總是掛著淡淡的笑意,就像春天裡和煦的陽光。

無論是富裕的家庭,說家裡有錢,可能會讓孩子自我膨脹、忘記了努力,抑或是貧困的家庭,說家裡沒錢,給孩子帶來沉重和枷鎖;所以,換一種說法,即使生活真的貧窮或真的富裕,但家長盡量忽視物質條件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注重孩子心靈的成長和成熟,讓孩子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切會變得更好;現在沒有的,只要努力,未來也會降臨;父母擁有的,你通過努力也能擁有。雖然父母這樣做可能不容易,但如果那麼容易,世上也就不存在因為貧窮而自卑、或因為富裕而驕橫的孩子了,而個個都是內心富足的好孩子了。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問家裡有沒有錢這類問題時,該知道如何應答了吧?

本文關鍵字:親子溝通、幼兒教育、心智成長、家庭育兒、家庭環境


推薦閱讀:

怎麼樣才能認清自己的內心?
走出消極心態的怪圈、空虛是內心的黑洞、懶惰人生之大敵
經典作家內心告白:為什麼要寫作
內心強大是一種什麼感覺?
眼神透露內心秘密

TAG:孩子 | 家庭 | 貧窮 | 富裕 | 內心 | 問題 | 這個 | 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