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界畫兩大家——袁江、袁耀【10P】

   

 

  界畫兩大家——袁江、袁耀 還舊樓主2011年9月4日轉自《靈山居士的空間》 袁江,字文濤,清初康乾年間揚州畫家。生卒年不詳,把袁江現存的作品按照畫面題款的時間順序加以排列,繪畫生涯大致處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至乾隆八年(1743年)之間。相距大約有五十年的時間,大致推算,袁江大約是出生在康熙十年前後,卒於乾隆十一年以後。雍正(1723-1735)時供奉養心殿,召入宮廷為祗侯。山水學宋人,樓閣精工。關於袁江的行蹤,目前也只能從畫中落款尋覓。他早年生活在揚州,以後到過江寧(今南京)、會稽(今紹興)。據袁江傳世真跡《瞻園圖》判斷,瞻園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將徐達的府第,《瞻園圖》應是南京時期作品。根據袁江《花鳥圖》二幅(藏故宮博物院)的署款「揆卯二月古榕袁江畫,」他可能還到過福州,因為「榕」是福州的別稱。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他北上到京師作畫。郭味蕖引用袁江畫中自題「在燕台作此圖」就是佐證。晚年袁江又回到揚州,從他署有年款的「邗上袁江」的大量作品就能證明。商承祚與黃華兩位先生合編的《中國歷代書畫篆刻家字型大小索引》一書中,根據袁江晚年的作品上鈐有「岫」、「泉」兩方印章,認為「岫泉」是袁江的另一個名號,這是畫家自己的名章還是其他人的收藏印,尚須仔細斟酌。

袁江《荷凈納涼圖 》 《揚州畫舫錄》記載袁江「初學仇十洲」,同時又對唐代李思訓父子,宋代趙伯駒兄弟的山水技法加以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在他的作品中,多具唐宋山水的鮮明特色。其畫傳流功力深厚,尤其繼承青綠山水傳統,所作青綠山水,渾樸有致。中年「得無名氏所臨古人畫稿,技遂大進」。他將雄偉壯闊的山色與富麗堂皇的樓閣,很好地融為一體,既精細入微,又氣勢磅礴,有力地提高了「界畫」的表現能力,被推為清代「界畫」第一。

袁耀《蓬萊仙島圖》 說到袁江,自然要介紹袁耀。袁耀,字昭道。關於袁江與袁耀的關係,有父子說、叔侄說、弟兄說三種,不少學者贊同父子說,其實還待考證。關於袁耀的記載,最早見於乾隆時成書的《畫人》,附於袁江條目之中:「有子名耀,山水樓閣,尚守家法」。袁耀的生卒年也沒有確切記載,只能根據作品推定。袁耀最早的作品畫於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所見最遲的作品完成於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學者推測其生於康熙後期,卒於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或之後幾年。

袁耀《山水庭院條屏》 也許界畫家的命運都是相似的,袁耀的經歷與袁江大體相似。早年在揚州作畫,過著賣畫為生的日子。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他應山西賀氏鹽商的邀請,參加賀氏庭園聚會,受到熱情款待。三年後,賀氏要回山西故土,袁耀特作《廣陵送別圖》相贈,並題詩一首。因查找不便,故抄錄於此。「游遍江淮勝,驅車返故鄉。鶯花三月盡,煙柳系絲長。驢背添詩軸,雲山下夕陽。何時春夜寂,明月共飛觴。」情真意切,十分感人。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袁耀被山西商人邀請到太原蔚家作畫,並有作品傳世。晚年重返故鄉揚州,並於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作《揚州名勝圖屏》,四條屏分別題名「春台明月」、「萬松疊翠」、「平流涌瀑」、「平岡艷雪」,畫的都是蜀岡—瘦西湖一帶風光,以工筆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袁耀《山水庭院條屏》 有清一代推為第一「界畫」是傳統繪畫當中的一個科目,以亭台樓閣、宮室、屋宇等建築物為題材的繪畫,描繪時要用界尺畫線條,保證線條規整不變形。元代陶宗儀在《輟耕錄》中將繪畫的種類分為十三科,其中就包括「界畫樓台」一項。關於「界畫」的定義,魯迅先生在1934年給魏猛克的信中說:「古人之『鐵線描』,在人物雖不用器械,但有屋宇之類,是利用器械的。我看是一隻界尺,還有一隻半圓的木杆,將這靠住毛筆,緊緊捏住挨了界尺划過去,便既不彎曲,又無粗細了,這種圖,謂之『界畫』。」「界畫」的歷史相當久遠,在敦煌壁畫和唐代墓葬壁畫中都有發現,但是在宋元以後,文人畫日漸興盛,而界畫被視為匠人手段,越來越不被重視,明末清初時逐漸消沉。湯厘曾經在《畫論》中說:「世俗論畫,必日畫有十三科,山水打頭,界畫打底。」界畫在當時的地位可見一斑。

袁耀《九成宮圖》   以袁江為代表的「袁氏畫派」以迥異於諸派筆墨形式的青綠山水界畫獨樹一幟,把元明以來一直呈衰頹之勢的古老畫種重新振興。袁江、袁耀以前的樓閣界畫,主要描繪建築物,體現功力的是運筆一絲不苟,精細入微,但缺少意境和生活情趣。類似今天設計的效果圖,不大耐看。而袁江、袁耀的作品一面世,就帶來一股清新之風。袁氏父子在繼承前人樓閣技法的基礎上,把山水畫的技法融入界畫,於是作品富於變化,不再失之於刻板。袁江青綠山水界畫多描繪歷史、神話等想像類情景,如阿房宮、驪山、蓬萊仙境、桃花源等等,每個主題都有傳奇故事留存於世。

袁江《驪宮避暑圖》

袁江的青綠山水界畫有著的獨特風格。 首先體現為他把山水等自然狀貌和建築物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論與歷史上還是同時期的界畫相比,袁江筆下的青綠山水界畫無論是建築還是山水都刻畫極精,各盡其美,卻又渾然一體,這是前代畫家未曾達到的。有人評價說他「筆下的殿宇樓閣,或以堅實的山岩為依託,或以浩淼的江湖為背景,畫山石用斧劈皴、鬼面皴、捲雲皴,給仙境般的樓閣構築出真實可信的空間,而工緻細膩、富麗堂皇的建築也為冷漠的山石增添了色彩與意趣,從而賦予樓閣界畫深遠的意境和宏大的氣勢。如《海屋沾籌圖》是袁江的代表作,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有較強的真實感,但這種真實感又與照片或建築效果圖不同,雖然表現真山真水,但其中蘊含著創作者的藝術思想和美學理念,有作者對大自然真實景物的再創造。畫面上江水翻卷,波濤起伏,縹緲間一座巍峨的宮殿傍水而立,有一種海市蜃樓般的奇幻景象。宮殿的刻畫細膩之極,嚴謹的結構比例彷彿是真實景物的寫生。畫中山石樹木的皴擦點染頗具宋人筆意,勾勒精細,暈染雅逸。遠處山峰之間樹影婆娑,幾間屋頂掩映其中,大有江山無盡之感。再如他的大幅精品代表作《驪山避暑圖》,畫幅以唐明皇(玄宗)在驪山避暑遊樂為題材。描繪出樓台殿閣,古樹環繞,散綴于山石巨嶺之間,山下湖水一片。整個畫面構圖繁複,場面宏大,局部精細入微,最引人注目是建在深山中的宮殿。設色極為濃重,鮮艷奇目。」

袁江《梁園飛雪圖》

畫幅大是其作品形式風格的第二個特點。從袁江目前留存於世的青綠山水界畫來看,幾乎皆可稱為「宏篇巨制。建築樣式之豐富也是袁畫的一大特色。綜合袁江的青綠山水界畫中的建築來看,很容易發現同—種建築的構件與單體形式在不同的畫中也是變化多端的,絕不是簡單的挪用與重複。袁江的作品從畫風上分有精筆和細筆兩路。大部分是工整細緻一路的,有少量的是用筆粗放一些。袁江除工山水樓閣界畫外,還兼作花卉,並也流傳下來一些作品。袁耀的風格與袁江基本相同。如果給袁江一個公平的歷史定位,他應該是「界畫山水」領域當中一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萬能查!大家留著備用吧!
易學大家:改名字可以轉運嗎?
大家都來學寫詩(二)
曾鞏憑什麼入選「唐宋八大家」的?
跑的多≠就能瘦,給大家說說燃燒脂肪的事兒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