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傳統家教基石上構建現代家教

家風家教大家談在傳統家教基石上構建現代家教朱永新 《 光明日報 》( 2014年03月19日 03 版)

沒有好的家庭教育,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好教育。中國古代有著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字經》就明確提出了家庭教育的責任:「養不教,父之過。」而古代最系統的家庭教育著作之一《顏氏家訓》,也強調了早期家庭教育的意義:「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千百年來,傳統家教在三個方面積累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重視。

第一,傳統家教通過家規、家訓、家風等形式,對家庭教育進行規範,用制度和儀式對兒童進行教育。古人講,「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所謂家規,是指一個家庭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家訓一般是家庭的前輩對晚輩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與訓導。如果說家規比較剛性,家訓則顯得親切柔軟,往往以談心的方式出現,《顏子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訓》等古代名人家訓都是如此。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文化氛圍,體現了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在古代,還有通過家譜(文本)、家祠(現場)等進行家庭教育的。這些規範中積極的一面,不僅讓兒童在啟蒙時期得到及時的教育,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家庭這一載體得以傳承。

第二,傳統家教強調以德為先,把做人作為教育之根本,與現代教育理念「立德樹人」是一致的。中國最早的一部教育綱領性著作《大學》就把明德至善作為所有教育的根本目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說文解字》《增廣賢文》等古籍中也有類似闡述。

第三,傳統家教注重父母的以身作則榜樣示範,強調兒童的行為訓練和科學方法。身教重於言教,孔子就主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明末清初的理學家孫奇逢在《孝友堂家規》中,提出「立家之規,正須以身作范」。古代教育家顏之推反對「無教而有愛」的家庭教育,強調習慣養成。朱熹更明確小學的任務,就是「教之以洒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這些都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辨析與捨棄傳統家教中那些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糟粕。比如,現代社會裡,確立兒童的主體權利是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但傳統家教強調父母與孩子的等級,把兒童視為私產,把懲罰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式,導致打罵孩子迄今仍然是中國社會非常普遍的現象。只有清理這些反教育的傳統家教流毒,才能建立現代的家庭教育體系。時代發展到今天,在優秀的傳統家教理念基石上構建起現代家教的大廈,不僅是父母與兒童的要求,更是教育和未來的要求,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作者系民進中央副主席、蘇州大學教授)

推薦閱讀:

從「依戀理論」看現代兒童的「自然缺失症」| 理查.洛夫
勸世賢文(現代修訂版)
設計史 | 流派與大師--現代主義運動
楞嚴咒心感應:劉邦夫人呂雉,轉生到了現代
郇建立:從立法者到闡釋者:知識分子角色的後現代轉換

TAG:傳統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