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受損,糖友四種表現
專家小傳田慧,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內分泌科教授、主任醫師
張在強,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編者按:糖尿病絕不僅僅是血糖高那麼簡單。貫穿糖尿病發展的所有階段,60%—70%的糖友會出現周圍神經病變。周圍神經受損,給患者帶來的是麻木、疼痛、腹脹、多汗等癥狀,不但大大降低生活質量,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本期特別邀請神經內科及內分泌科專家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麻最早出現的癥狀病例:老陳在單位是有名的「宅男」,平時不愛運動,吃得還挺多,這兩年肚子明顯鼓起來,他自我安慰是「心寬體胖」。最近他時常覺得兩腳發麻。去醫院檢查,發現血糖偏高,醫生說他是糖尿病前期。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在強介紹,老陳腳麻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周圍神經病的早期典型癥狀。所謂「周圍神經」,就是人體除腦部、脊髓以外的神經組織,周圍神經一方面負責人體的各種感覺、運動,還支配著人體的內臟活動,比如心臟、胃腸等。因此,一旦周圍神經受損,受到影響的功能很多,癥狀多種多樣。「其受損的根本原因,是小血管的受損。」糖尿病神經病引起的腳麻有幾個特點:1.從遠端開始;2.有對稱性;3.逐漸向上發展;4.除了麻,還會有襪套樣感覺、踩棉花感、蟻走感等。由於感覺麻木,病人對溫度、疼痛不敏感,有時由此發生燙傷、割傷、硌破後不自知的情況,發展下去就會出現糖尿病足等嚴重問題。因此,張在強指出,沒有誘因卻出現腳麻的患者要注意檢查血糖水平。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必須嚴格控制血糖。已出現神經病變的要使用藥物治療,並且天天檢查雙腳是否有破損,儘早處理腳部乾裂、雞眼、黴菌感染等問題。▲脹胃腸變懶了病例:張爺爺患糖尿病多年,葯總是有一搭無一搭地吃,也不常測血糖,漸漸眼睛看不清,尿也不正常了。前不久,他開始覺得肚脹,後來大便越來越少,排氣減少,再後來就開始劇烈地嘔吐。家人急忙把他送到醫院,一照X光片,腸道里都是糞便,診斷結果是腸梗阻。經過搶救,張爺爺才緩過勁來。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內分泌科田慧教授解釋說,這位患者所患的腸梗阻與自主神經病變有關。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經病變是周圍神經病的一類,多發生在病史在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癥狀是便秘、腹脹,嚴重的會出現腸梗阻。說到原因,一方面,糖友往往飲食習慣不好,不愛吃蔬菜等粗纖維食物;另一方面,隨著糖尿病的發展,支配胃腸蠕動的自主神經受到損害,胃腸變「懶」了;並且,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體內處於高滲、脫水狀態,腸道內水分減少,就會導致大便乾燥、便秘、腹脹等問題。田慧提醒糖友,要預防胃腸變懶,平時一定要多吃蔬菜,蔬菜的量必須是主食的3倍。另外,要適當運動,並控制好血糖。▲痛一碰就觸發病例:王奶奶最近犯了愁,患糖尿病多年,忽然身上開始時不時地疼。並且,她的疼很邪乎,風吹著了、別人輕輕摸一下就像被電擊了一樣,連穿衣服、蓋被子都疼得不行,簡直成了「碰不得」。到醫院,醫生給她做了肌電圖等檢查,確診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張在強介紹,糖尿病周圍神經病引起的疼痛在糖友中很常見,發生率在10%—20%。周圍神經病引發的疼痛是典型的神經病理性疼痛(俗稱「神經痛」),其特點是自發性和誘發性,除了電擊樣疼痛,還有針刺、火烤、撕裂樣疼痛,往往輕微的觸碰就會誘發,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王奶奶問醫生:「我這種疼為啥吃止痛藥不管用呢?」張在強解釋說,神經痛不同於關節炎疼痛、感冒引起的頭痛,那些是傷害感受性疼痛,只要炎症等刺激消失了,疼痛就會緩解,可以用阿司匹林、去痛片等非甾體解熱鎮痛葯。而神經痛是疼痛在大腦形成的記憶,一般的止痛藥是不行的,臨床上首選普瑞巴林治療。▲汗吃飯時老出汗病例:老李患糖尿病多年,他的老伴很辛苦,不僅因為照顧他看病吃藥,還因為老李每天大汗淋漓,衣服經常要換洗。老兩口為此也挺煩惱,求教醫生。醫生告訴他們,這種不正常的出汗跟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有關。「我們正常人出汗往往是全身一起出,比如天熱、劇烈運動以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出汗異常往往是半身出汗,一般是上半身出,下半身沒有。」田慧說。這種出汗源於交感神經受到了損害,是周圍神經病變的一種。有的糖尿病患者一吃飯就出汗,這是由於味蕾受到刺激後引發的交感神經失控。還有的糖尿病患者睡醒時會出一身汗,也是交感神經失控的表現。「異常出汗一般多發生在老年人且較胖的糖友身上。」田慧說。對此類患者,她建議:1.減輕體重;2.吃飯的時候放慢節奏;3.如果伴有焦慮,可以服抗焦慮藥物,對病情有一定幫助。▲(本專題由本報記者張彤采寫)
推薦閱讀:
※男左女右註定能夠「發達富貴」的四種手相
※最不容易分手的四種男朋友
※四種卵巢病 最易致不孕
※中國千萬富豪分為四種類型 炒股者只佔一成
※學會這四種生男生女計算公式判別寶寶性別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