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論語》的核心精神(下)
《論語》的核心精神(下)
主講人:錢遜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
接下來說到「修己以安百姓」的兩個方面:一個是修己;一個是安百姓。
這樣一種理想回答了我們考慮人生問題時候的兩個基本問題:一個問題是物質生命和精神生命的關係問題。我們人的生命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物質,每天要解決吃穿住的問題,還有包括兩性生活的問題等等,所謂食色性也。那麼這一部分是人的生活、生存和人的延續。除了物質以外,人還有精神生活,有道德和各種規範,要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那麼修己反映了人要注意自己精神的修養,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而不要只局限於物質生活的需求。《論語》裡面很多內容都說明了這個,如「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口頭上講要追求一種很高尚的理想,但是他實際生活中卻整天跟人家比,自己吃的不好,不如人家,以這個為恥,如果自己生活上吃的也好、穿的也好,就比住的什麼坐的什麼車等等。處處跟人家比,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強,這種叫「未足與議也」,就是說這樣的人實際上追求的不是道。
並不是說孔子提倡貧窮,下面這段話講的非常清楚,「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是說你不要富貴,不是說你不要去擺脫貧窮,問題是你這個富貴是怎麼得來的,「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之財是不能要的。不是不要擺脫貧窮,但是「不以其道得之而不去也」,如果說人家告訴你,你幫我販毒,你就發財了,一輩子就夠吃夠穿了,這叫不以其道去擺脫貧窮,不去有,寧可安於現在的狀態,不幹這種事。不是說我不要物質生活、只追求精神生活,而是說把精神的要求放到第一位。不取不義之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下面這兩段話沒有講道理,但實際上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顏回對精神的追求和他們的精神面貌。
顏回非常窮,在孔子的弟子當中是最窮的一個,孔子說他很有賢德,表現在哪裡呢?就表現在「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顏回就是一碗飯、一瓢水、住在一個陋巷,這樣的生活人不堪其憂,換了別人根本就活不下去了,「而回也不改其樂」,顏回在這樣的生活環境裡面,完全不失去他生活的樂趣,這反映的是他的一種精神狀態,他追求的看重的不是物質生活,他並不把貧窮放在一個最重要的位置上。
孔子自身也差不多,「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特別是下面的「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通過不義的手段來達到的富貴「於我如浮雲,和我沒有任何的關係,我看都不看,過去就過去了。」而現在我們不少人恰恰是,以追求不義而富且貴作為最高追求,這樣追求到最後會怎麼樣呢?他們就會成為腐敗分子,成為罪人。不同的價值觀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就體現在這個地方。
人們常說人生最重要的是追求快樂,其實對快樂的理解每個人是很不一樣的,問題在於你對人生有一個什麼樣的思考,什麼樣的追求,特別是在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這個關係上面,如果把物質生活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整天就知道追求物質,那你就會走上「不義而富且貴」的路。而如果你有一個很明確的人生理想或追求,那麼就可以做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完全不會去羨慕那些東西。即使一時之間你的生活還不是很好,你也不會喪失你生活的樂趣。像顏回那樣不改其樂,這是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一個關係。也如孔子「義以為上」,把義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物質生活放在第一位。
第二個基本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個體和群體的關係?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又是群體的一分子。在這裡孔子講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說要把自己的命運和群體聯繫在一起,不止是為自己,而且要去為理想社會,為大家都能過好去盡自己的力量。這是《論語》裡面提出來的,也是中國傳統的基本觀念,把個人和群體聯繫在一起,把個人看作是群體的一分子,也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放到群體的生命中去,我們中國人講青史留名,就是把自己放到歷史中間去。
對群體的發展、歷史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以求得個人的發展,實現個人價值。關於這個《論語》裡面沒有現成的話,不像剛才講的「義以為上」,所以我在這裡用一個詞「群體統一」,不是孤立的講自己、講個人,也不是單純的講群體,而是把群體和個人統一起來,在群體發展中來求個人的發展,在為群體做貢獻中來實現個人價值,這兩點要統一。
孔子在世時很不得意,他周遊列國跑了十幾年,沒有被哪個諸侯國的國君真正重用過,到處碰釘子,有的雖以禮相待,但就是不重用他。不僅國君這樣,就是當時社會上一般人對他也不理解,他還常常受到一些隱者的譏笑、批評,這個《論語》上都有記載。有的隱者就譏笑孔子,說孔子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明明知道做不到的事,他還要去做,不是很傻嗎?所以有的隱者也勸孔子的弟子,說「你們別跟著你老師了,你還不如跟我們學,天下這麼亂像洪水一樣,壞事、不合理的事那麼多,誰也改變不了,你乾脆就退隱算了,隱居起來了,避開這個社會了。」
孔子對隱者這批人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你要我退隱,那就是要脫離人的社會,社會這個事兒就不管了,我要是跟你們在一起,不就是跟鳥獸同群了嗎?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人是不能跟鳥獸一起生活的。「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我不跟現在社會上這些人在一起,我跟誰在一起呀?這就很形象地反映了他個人是不能離開這個社會了。
所以因為「知其不可而為之」,隱者說他傻,對孔子而言,這是他的責任,哪怕做不到,這個責任他是不能推卸的。再如下面這段話,這話是子路在《論語》裡面講的,反映了他的思想,「不仕無義」是批評隱者,你逃避了這個社會,你跑去退隱了,這是「無義」,這叫不負責任,所以後面講「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君子為什麼要出去當官?「行其義也」是盡君子自己的責任。然後說隱者是「欲潔其身,而亂大倫」,隱者無非就是想保持自己一種清白,這一點是不錯的,不去跟這社會上同流合污。但是你沒有注意到你本想保持你的清白,卻亂了大倫,因為你沒有盡到自己該盡的責任。這些地方都反映了孔子把個人和社會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時刻到意識到自己對社會的一種責任,所以叫「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講的是要把精神生命,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安百姓這方面就是要把個人和整個社會聯繫在一起。
這兩個方面實際上是互相聯繫的,因為如果一個人只是追求物質利益,那麼這種追求一定是個人的,是私利,而一旦他不是只追求私利,他腦子裡想到要安百姓,他就超越了個人利益的這種境界,進入了一種比較高的精神層面的追求。最高的境界就是「殺身成仁」,孔子講「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就是在生死問題上也要把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後來孟子就講了一個「捨生取義」,就是對義的追求和生命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要捨生取義,這裡意思是一樣的。以上可以說是孔子所提出來的對君子的兩個最高要求。
對「殺身成仁」的理解,我們過去一般的理解是一個人為一個集體、一個理想或信念而犧牲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而我認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它是為理想信念、為群體事業獻身;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種個人人格的完成。「殺身成仁」強調了個人的信念和理想,一旦定下來便是不能動搖的,正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中國人非常強調個人氣節,你的理想、信念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動搖。在任何考驗面前要能夠做到「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這兩個方面實際上是統一的。接下來看的這段話是文天祥的,是在文天祥就義以後,人們在他的腰帶上發現的。他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對自己一生做了一個回顧、一個總結,是遺言,也是他內心最後的一種表露。他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這講的是他對孔孟思想的理解,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成仁取義」。然後說「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他問自己,「我讀一輩子聖賢書我學的是什麼?我學的就是這個『成仁取義』。」「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我學了一輩子就是追求這個。」最後做的怎麼樣呢?最後總覺得自己做到了,所以說「而今而後,庶幾無愧。」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畢生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標。這句話沒有說要犧牲一切、奉獻一切,沒有一絲一毫的悲壯情感,而是一種非常安祥、非常欣慰的感情,「我這一輩子沒有白活,我可以無愧於我這一生了。」這一點在古人的身上是一種對人格的追求。文天祥的獻身和自己人格的完成完全是統一的,正是這一點構成了我們民族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以上說的是君子的一個方面:君子的理想、追求或者修己以安百姓。
(二)君子的形象——文質彬彬另外,關於君子還有一段話,怎麼樣才是個君子呢?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兩個方面,一個是文、一個是質。質是指一個人內在道德的修養,也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道這一部分。文是什麼?文就是一個人表現出來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這個指的就是禮儀。作為一個君子應該怎麼樣?就應該文質彬彬,外在的儀態、禮的實踐,和你內在道德的修養,應該很好的配合起來,彬彬就是很好的統一配合起來的意思。所以說一個君子的修養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內在的道德修養,一個是外在禮的修養。
前面我們講了孔子的「為政以德」,說到了「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是兩個方面,那麼落實到一個人的要求也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德,一個是禮,而且這個非常重要。因為道德要求人要有內心道德的情感,這個比較虛。那麼怎麼能夠落實到行動上?怎麼體現出來?怎麼能夠檢驗一個人有沒有這樣一種道德的情感?這就要靠禮儀了。道德是內在的,是人靈魂的東西。禮呢?禮是道德外在的表現,可以用來檢驗道德的落實。
那麼禮和仁是什麼關係呢?孔子講仁的時候,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復禮」就是能夠去掉自己那些和禮不合的思想、行為,這個不是復辟的意思,也就是把一個不符合你的東西去掉,一切都按照禮來做,這就仁了。具體來說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下面這段話是講孝,孝是什麼呢?孔子說孝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活著的時候你按照禮的要求來侍奉他們,父母不在了你按照禮的要求安葬、祭祀,這就是孝,所以孝就落實到禮上。一個人究竟有沒有這個道德?就是用這個禮來檢驗。仁和禮是這麼一個關係,這兩者是不能分開的。
當然從內容上來講,靈魂是仁的一部分、是道德的一部分,這就是以仁為核心的道德思想。《論語》里「仁」講了一百多處,但是也沒有一個定義。關於仁我認為有以下比較重要的三點。
一個就是「仁者愛人」,這個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就是仁的根本精神是對人的一種愛。愛人這一點比較虛一些,怎麼體現在實際的生活中呢?有兩條,一條是「孝悌」,一條是「忠恕」。這一段話講「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虞。」就是說孝悌是人的根本。為什麼孝悌那麼重要?這一段話,就是孔子和他弟子討論三年之喪的一段話,應該說是很重要,也很有意思。當時規定父母去世要服喪三年,當然服喪三年又有很多具體的規定,如不能吃好的,不能吃大魚大肉、細糧,不能穿絲織品,夫妻要分開住等等很多的規定。
孔子的弟子宰我給孔子提了一個問題,說三年太長了,能不能改成一年?所謂「舊谷既沒,新谷既升」就是一年,「鑽燧改火」也是講一年。那個時候取火用的木頭一年四季是要換的,換過一遍是一年。宰我提出這個問題之後,孔子是怎麼回答的呢?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孔子沒有說可以,也沒有說不可以,孔子只是說「於女安乎?」你不按照服喪規定你能不能心安?宰我說能安呀!孔子說「女安則為之」,你既然心安你就那麼做去吧。仔細想想,這個回答很有意思。
然後孔子就發議論了,他說「君子之居喪」,有道德的人居喪叫「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就是說君子並不是人家規定讓他這麼干,他才這麼乾的,而是讓他吃肉,他不覺得香;讓他欣賞樂舞他不覺得樂;讓他正常生活他於心不安。所以說不是人家規定他一定要這樣做他才這樣做,而是他自己出於內心的情感而需要這樣做,不這樣做他自己心裡不安。
為什麼君子會有這種情感?為什麼不這樣他就於心不安呢?孔子進一步講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任何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的,而且離開父母的撫養不能夠生存下來。「子生三年,不能免於父母之懷。」有這樣一種血緣親情和撫養的關係,所以子女對父母有一種道德、孝的情感,他內心自然有孝的要求。而喪禮正是適應了這樣一種人文的情感而加以規定的。
這就說明了孝為什麼是一個根本?它的基礎就在這兒。一個人最親近的人是誰?是父母。生命就是父母給的。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這樣就產生了人對人的愛,首先是對父母,其次是對兄弟姐妹。現在的年輕人沒有這個感受了,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但是在過去來講人最親近的人是父母、兄弟。愛人,仁愛的精神首先體現在父母和兄弟,所以說孝悌是人之本。儒家講的愛不是抽象的說人對人都要愛,而是說這種愛有它現實的基礎,仁愛是從家庭中和最親近的人開始的,然後再推廣到其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後推廣到自然界,形成對萬物的愛。
從以上角度來講愛人是從父母兄弟開始的,孝悌是人之本。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他能愛別人嗎?其實這就是「孝悌是人之本」的道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講的是「忠恕」,這一段話就是曾子說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說孔子講的道理就是「忠恕」兩個字。「忠恕」是什麼含義呢?我們看這兩段話,第一段是講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些自己所不願意接受的東西,我自己不願接受的東西,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就不要把這些東西加在別人頭上去。在工作上不願意領導給你穿小鞋,那麼你也不要給你的下屬穿小鞋。你不希望你手下的人不負責任、偷懶,那麼你在完成上級交給你的任務時也不要偷懶。就是說,自己不希望遇到的一些事情,就要注意不要加在別人身上,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你覺得自己很講衛生,不希望人家隨便在你的門口扔垃圾,那你自己也得注意,不要隨便地把垃圾往窗外扔。這些很實際的問題就叫「恕」。孔子說這個「恕」是你可以「終身行之者」,一輩子都可以按照這個去做的。
另外說到「忠」,「忠」是什麼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都有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如希望能夠在社會上很好地立足,希望能夠在社會上順利辦事,所謂「達」,是很通達,什麼事都很順利。可以說每個人都有這種希望,既然我們自己有這樣的希望,也要幫助別人來做到這一點,這就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恕」比較側重約束自己不要去妨礙別人,不要損害到別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比較側重怎麼儘力去幫助別人,所謂「盡己之謂忠」,就是盡我自己的力量,盡心儘力去幫助別人。
這兩點,一個比較消極,就是約束自己做到不去妨礙別人,不傷害到別人。一個是比較積極的幫助別人。但這兩者有個共同的精神——「推己及人」。或者,也可以用孔子這一段話里說的「能近取譬」,就是從自己身上,從近的地方去理解別人;自己願意要什麼,不願意要什麼,從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別人。因為你和別人打交道時,如果完全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不去理解別人,就很難對人有愛,很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麼怎麼去了解別人?怎麼知道你這件事做了以後別人的感受?畢竟人跟人隔著一層,解決的辦法就是「能近取譬」。這裡其實包含了一種對人平等的觀念,包含了一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思想,「我是這麼想的,他是個人也應該這樣想,而且我要尊重他的想法」,所以叫「能近取譬」。
孔子說「可謂仁之方也已」,怎麼把愛人落實下去?就是從「能近取譬」開始。一個人如果什麼事情只想到自己,只圖自己的感受,有的年輕人只要自己高興就好,從自己感受出發,這個人不會對人有愛的。「能近取譬」,在做一件事情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不要傷害別人,要幫助人家,我想這樣也是實際付出愛的開始。
所以我認為,愛人是根本精神,孝悌、忠恕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沒有這兩條愛就是虛的。一個人要有一種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和追求,要有文質彬彬的修養,怎麼才能做到?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修養,修養的問題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
三、如何成為理想的人(一)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為什麼那麼重視修養?《論語》裡面有一句話叫做「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那麼這個地方沒有講人性是善還是惡,它只是講「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實際上就回答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先天的因素和後天的因素是個什麼樣的關係?那麼性就是先天、自然的因素,人生來天生、天賦的東西都是很近的,但現實中人的差別很大,這個差別從哪裡來的呢?來自「習相遠也」,人的差別來源於後天的習染,環境的影響。也就是說,人必須要重視學習,重視修養。
人很多的東西不是先天就有的,只有通過後天的學習和修養才能學到這些東西。比如人就要有教育而動物就沒有,說的也是這個。只有通過自己的學習、修養,才能夠懂得為人之道,才能夠從自然的人提升為社會的人,所以修養問題非常重要。
(二)修養的基本態度《論語》裡面關於修養的內容、方法講的非常多,歸結起來說明了修養的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論語》裡面談到的修養的基本態度;一個部分是講修養的很多具體方法、具體要求。以下我只說說修養的基本態度。
修養的基本態度有三條:一條叫為己,一條叫由己,還有一條叫求諸己。都有個己字,就是都落實到個人、自己。所謂「為己」,《論語》裡面講「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它主張的是為己,這個為己不是我們現在所一般理解的為自己、圖名利,而是為自己的完善,它是自己成長的需要,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追求。為己的特點是什麼呢?就是身體力行,所學的一切東西首先都是自己去做的。
為人,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做秀,這個是為別人學的,做給別人看的。但是做給別人看也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謀取某種好處。對古人而言,為己是身體力行,是要化為自己的行動的;為人呢?叫口耳之學,耳朵里聽進去、嘴巴里說出去,在你身上只經過了幾寸的距離,對提高個人的為人不起任何作用。
下面有這麼一段話講的也是比較具體的,講為己之學什麼意思呢?宋朝的二程有一句話叫「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語》」,就好比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意思就是說你讀《論語》,你讀了以後得用到自己身上,改變你自己這才叫讀了,這就叫為己之學。
第二個叫由己。這也是顏淵問仁那段話里,剛才講的克己復禮就是這一段。這裡面孔子講了一段話「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修養完全在於你自己,不受任何外在條件的限制,也不靠別人任何外在的力量,修養的好不好,完全取決於個人。所以他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哉?我未見力不足者。」就是很多時候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做做不到,唯獨在修養的問題上沒有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種事兒,沒有說力量不夠做不到的情況,而只有你做不做的問題。
孟子講「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孔子也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這些都強調修養問題完全在於你自己,你不要推到別人身上去,不要埋怨環境條件不好。只要你想要從善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你,只有願不願意、做不做的問題,沒有你想做卻做不到的問題。所以後人提出「人皆可以為堯舜。」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鼓勵每個人自覺的努力、上進,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認為你的條件不好你做不到,其實每個人都有這個條件,都可以做到。
從教育的角度來講這個是要靠自覺而不是靠灌輸,所以我們看看前面宰我說的把三年服喪改成一年,孔子沒有說你不可以,而是說你能不能心安,如果你能心安就去做吧。意思就是說,這個事兒全憑自己的自覺,如果你自己心安,非要三年也沒有用處,「子生三年,免於父母之懷」,如果覺得自己不對了,你就明白了。所以由己就是說鼓勵每一個人自覺,另外從教育的角度來講,由己不能靠灌輸,只能靠啟發、自覺。
再一點就是求諸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凡事首先要求自己。我們常有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孔子怎麼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怕人家不給你一個什麼崗位,怕的是人家給你個工作你擔不起來,「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怕你「求為可知也」,自己得要有真才實學,有能讓人家賞識的地方。如果本身就是一個草包,又怎麼去求人家知道你呢?後面這些話講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這就體現了一個人需立足於自強,首先要求自己不斷提高,做到「求為可知也」。當然這也包含了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遇到有問題的時候,首先檢討自己有哪一點做得不夠,而不是首先去指責別人,這個對化解矛盾、求得和諧很重要。從自己做起,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等、不要靠。人家該怎麼做讓人家自己考慮,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以上就是修養的三個基本態度,因為都有一個「己」,那簡單概括就叫「三己原則」,它突出了一個道理,就是整個修養立足於個人的自覺。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孔子從救世出發,致力於改變當時社會的混亂局面,他提出了政者正也,怎麼正?他提出來了一個標準,就要做君子。君子怎麼做?君子就是落實到自身修養,靠每個人自覺的修養。這也就驗正了那句話——「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最後孔子總結說,問題的解決在於每一個人都能夠自覺的地進行修養,這也是儒家最根本的精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