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書法家名人介紹及作品欣賞

中國歷代書法家名人介紹及作品欣賞

說到李斯,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一名政治家,卻不知道他也是一名傑出的書法家。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根據《太平廣記》引《蒙恬筆經》記載,是楚國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年輕時,起初在鄉村做管理文書的小官,後來,隨荀卿學習,當任廷尉。在秦始皇統治期間,李斯以傑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才能,被任命為丞相。  

      秦統一前,因各諸侯國長期割據分裂,形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著有標準的字體來取代以前流行的異體字,於是便打聽到李斯擅長書法,就把這任務交給他。李斯將大篆字體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於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   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不太熟悉,很難寫得稱心如意。李斯就和趙高,胡毋等人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範本,供大家臨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錢江險濤,東下會稽(今紹興),祭過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後來教叫做秦望山),俯瞰東海涌潮後,命丞相李斯手書《會稽銘文》。李斯奉命連夜寫畢後的隔日,他又采嶺石鑴刻,然後立於會稽鵝鼻山山頂(後叫刻石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會稽刻石】。  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    

      為秦始皇二十八年巡行天下,南登琅邪時所立,內容是歌頌秦德者,原石還存在山東諸城海神祠內,但始皇頌詩及從臣諸名已剝落,尚存二世從官名和詔書十三行。書體是典型的小篆,以曲綠為主,字體皆為長方,筆書粗細如一,顯現雍容典雅之風格。  一般以為秦代諸刻石皆為李斯所撰,把他當做當代書法家兼文字學家。李斯,字通古,秦上蔡人,特善篆書,後世推他所做篆書為小篆之逸品。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稱得上是我國書法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書法家。《泰山刻石》的書體是秦統一後的標準字體,小篆。其結構特點,直接繼承了《石鼓文》的特徵,比《石鼓文》更加簡化和方整,並呈長方形,線條圓潤流暢,疏密勻停,給人以端莊穩重的感受。唐張懷瑾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    

      嶧山刻石:原石已被後來曹操登山時毀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藏在西安碑林里,但與琅邪、泰山相較,仍不免有「優孟衣冠」之誚,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但秦代的遺本已然很少,即使如此亦不能輕易捨去不用,筆畫略細而勻整,且多用圓筆,字體呈方形,表現圓渾流麗之風格,確與琅邪等異趣。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字伯英,善章草,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張懷瓘《書斷》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為「草聖」。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惟推鍾(繇)、張(芝)兩家,認為其餘不足觀。對後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頗深。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恆《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尤善章草,有「草聖」之譽,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評價相當高,尤以草書為最。   

     鍾繇:三國魏河南長葛人,字元常,官至大傅,故世稱鍾大傅。陳思《書小史》稱其善書,師曹喜、劉德升、蔡邕。  唐代張懷瓘《書斷》稱「其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  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傳說鍾繇在當時書家韋誕住所,見蔡邕真跡,苦求不得,心急槌胸,因而嘔血。太祖曹操拿五靈丹救活了他。韋誕死後,鍾繇密使人盜發其冢,終獲蔡邕手跡,因而領悟到「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始得其筆法精髓。  鍾繇向他兒子鍾會講書法時曾說,我精思學書30年,每逢和友人相談,則畫地廣步探討書法,被子因練字而被劃破,每見大自然萬物,則探索其形象而書之。可見其功力之深。鍾繇的書法,與以後的王羲之並稱「鍾、王」,為後世所宗。   

  

   宣示表:鍾繇小楷。梁武帝蕭衍譽道「勢巧形密,勝於自運」。筆法質樸渾厚,雍容自然。王導東渡時將此表縫入衣帶攜走,後來傳給逸少,逸少又將之傳給王修,王修便帶著它入土為安,從此不見天日。現在傳下來的是逸少的臨摹本,字體端整古雅,結體略呈扁形,筆畫已脫八分古意,全是真書筆法,是元常的傑作,也可以說是楷書之祖。      

    鍾繇小楷。寫於黃初二年(二二一)。其布局空靈,結體疏朗、寬博,體勢橫扁,尚有隸意。雖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結體法度均不如晉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由明代開始受到推重,乾隆更認為無上的法寶,但卻是後人偽作的;字體確是高古撲拙,別具韻味。而頗受後世推祟的賀捷表也是偽作。    索靖(239一303年),西晉書法家。字幼安,敦煌(今甘肅人。張芝姐姐的孫子。官征西司馬、尚書郎,封安樂亭侯,謚曰庄。工書法,尤擅章草,傳張芝草法而變其形跡,骨勢峭邁,富有筆力。前人評謂「精熟至極,索不及張;妙有徐姿,張不及索。」靖亦自重其書,自名其字勢力「銀鉤蠆尾」。所書《出師表》很著名。著有《草書狀》。善章草書,峻險堅勁,自名曰「銀鉤蛋尾」。時人云:精熟至極,素不及張:妙有餘姿,張不及素。著有《草書狀》一篇。   

     月儀貼   陸士衡(261一303年),陸機的字,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工書、能章草,以才長見掩。其祖遜,父抗,皆三國吳名將。吳亡,家居勤學,作《文賦》,為古代重要文學理論著作。其書法《平復帖》,為後人師法。  

     

  平復貼   衛夫人,名鑠,字茂漪,東晉人,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家學淵源(北派之祖衛瓘姪女、衛桓從的妹妹),有名當代。《書法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著《筆陣圖》中云:「橫」如千里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幾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書評》稱之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名姬帖   王羲之出身於一個書法世家的門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因常聽老師講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使他對東漢「草聖」張芝的書法產生了欽羨之情,並決心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  

      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里,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又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  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鍊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著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歎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  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說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裡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  

      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緻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等。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苔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   

      右軍的正書中,智永認為樂毅論最佳,後人多半認同。梁朝時就已有臨摹本,是今日所見最早的摹本;唐朝年間又有不錯的重摹本;快雪堂帖所刻的則流於妍媚無力了。宋代高紳曾獲古刻石,一般以為是此帖的祖石,刻法精絕,碑文自「海」字之後殘缺不全,世稱「止海本」,石亡之後翻刻就沒有令人驚嘆的作品了。現今流傳下來的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筆畫瘦而行狹者,如快雪堂帖,另一種是筆畫肥而行潤者,例如宋拓的清儀閣本,渾古遒勁,堪稱傑作。右軍的正書,遒古平寓秀麗,足為後世典範。其他如黃庭經、東方畫贊、曹蛾磈等也都是小楷之傑作。    

      《喪亂·二謝·得示帖》均為唐摹王羲之尺牘,行書。紙本。現藏日本帝室。帖上還引有朱文「延曆敕定」三印,延曆相當於我國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順宗永貞元年,可見此帖是唐代傳入日本的。《喪亂·二謝·得示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    

  

      王羲之小楷。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於南朝《論書表》,文中敘說王羲之所書為《道》、《德》之經,後因傳之再三,就變成了《黃庭經》了。  因此,《黃庭經》又俗稱《換鵝帖》,無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現在留傳的只是後世的摹刻本了。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內容是他所寫的尺牘。因卷首有「十七」字故名。《十七帖》墨跡已佚,僅有摹刻本傳世。  《十七帖》草書,前人評為「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也有人認為帖中字帶有波挑的筆勢,字字獨立不相連屬。這正表明他善於「兼撮眾法,備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獨具風範的草書體勢。    

    

      王羲之的行書有如行雲流水,其中又以蘭亭敘為最極品;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軍宦遊山陰,與孫統承、謝安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聚會,修袚褉之禮。飲酒賦詩,由他以特選的鼠須筆和蠶繭紙,乘興而書寫了一篇序,記序盛會,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個「之」字名有不同的體態及美感。此帖下筆有如神助,有「遒媚勁健,絕代所無」之譽。  右軍將之傳給子孫,直至七代孫智永,遺付給辯才,後來被唐太宗「騙」入內廷,唐太宗對他的字著迷不已,曾命搨書人趙模等各搨數本賜給王、臣、真跡則陪他殉葬在昭陵了。武后時,韞桓掘發,真跡又復出,收入玄宗內府,且刻石置於學士院,稱為「定武蘭序」,經歷宋、金而亡。但此本和今天流傳下來的墨本各不相同,很難確定究竟原來是什麼樣子。   

    姨母帖  

    

      快雪時晴帖:王羲之書。行書四行,字體流利秀美。元趙孟俯曾稱此帖為「天下第一法書」。《石渠寶笈》收晉人三帖,號稱「三希」,此帖列於首位。其為人所重視,由此可見。  

    十二月帖  

      《孔侍中帖》和《頻有哀禍》,王羲之行書,二帖連為一紙。紙本現藏日本前田育德會,與《喪亂·二謝·得示帖》同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跡摹本。《頻有哀禍·孔侍中帖》在活潑的行書筆意中帶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結體上又顯示出欹側取妍的藝術效果。   王大令,即王獻之(344一386年),字子敬,三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  王羲之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七個兒子都擅長書法,其中,最小的兒子王獻之最為突出。  王獻之從小跟父親學習書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親那樣勤學苦練,做一個大書法家。他每每見到古人的書法名跡,總要手不釋卷,細心觀看,待到把它的字體特徵,筆畫形態以及結構布局等方面有個通盤的考慮後,再動手下筆,臨寫數十百遍,直到心領神會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歲時,他的書法已寫得別有意趣。  但是他學了一段時間後,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緒,奢望有一條通向書法成功的捷徑。  

      有一天,王獻之走進父親的書房,便問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訴他寫字的秘訣。王羲之聽了,就領著王獻之來到後院,指著十八口大缸對兒子說:「寫字的秘訣就在這十八缸水裡,你只要把這十八缸里的水寫完了,自然就知道。」  王獻之聽了父親的教導後,就再也不敢偷懶貪圖捷徑了,而是夜以繼日,腳踏實地地練習。  王羲之為了想試試兒子的功力,就從背後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筆,竟沒有拔動,於是嘆息著說:「這孩子前途無量啊!」在王羲之的諄諄教誨之下,王獻之真的寫完了十八缸水,進一步改變了當時的古拙書風,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的書法兼精諸體,尤以行草擅名。他運筆英俊豪邁,饒有氣勢,在書法史上與其父王羲之齊名,並稱「二王」。  他的著名書法作品《洛神賦》,傳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稱《玉版十三行》。另外,《鴨頭丸帖》、《中秋帖》、《東山帖》等作品,也都是書法藝術的瑰寶。   

    

      《洛神賦》是王獻之的小楷作品,據說王獻之好寫洛神賦,寫過不只一本。共計十三行,真跡已不復存在。今只傳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稱「碧玉十三行」。現藏首都博物館。  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致洒脫,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王獻之行草書。二行,文曰:「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共十五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  全帖用墨枯潤有致。姜夔《續書譜·用墨》說:「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鴨頭丸帖》兩層意思,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  「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王獻之行草書。二行,文曰:「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共十五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  全帖用墨枯潤有致。姜夔《續書譜·用墨》說:「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鴨頭丸帖》兩層意思,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  「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王獻之行草書。二行,文曰:「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共十五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  全帖用墨枯潤有致。姜夔《續書譜·用墨》說:「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鴨頭丸帖》兩層意思,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  「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王獻之行草書。二行,文曰:「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共十五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  全帖用墨枯潤有致。姜夔《續書譜·用墨》說:「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鴨頭丸帖》兩層意思,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  「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中秋帖》傳為王獻之所書,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詢的《伯遠帖》合稱「三希」,現藏故宮博物院。《書斷》中說:「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中秋帖》書法縱逸豪放,應是王獻之創造的新體。  《中秋帖》釋文:  中秋不復不得相  還為即甚省如  何然勝人何慶  等大軍  王珣(公元350-401年)晉代書家。字元琳,小字法護,琅琊臨沂(今屬山東省)人,和其父親洽、祖父導三代皆以能書著名。官尚書令,卒贈車騎將軍,謚獻穆。家范世學,珣之草聖,亦有傳焉。  王珣真跡《伯遠帖》的年代僅次於《平復帖》,堪稱無上至寶,其書體為成熟的行草,運筆自然,各字是分立的,古逸洒脫,確實是晉人特有的風神,堪與二王爭輝,也是乾隆的三希之一。其紙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更加珍貴。其歷來為後世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伯遠帖》是王給親友的一通書函。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我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為「三希」之三。  它的筆畫寫得較瘦勁,結體較開張,特別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真有點「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的晉人韻味。     

      東晉王洵真跡。歷來為後世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伯遠帖》是王給親友的一通書函。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我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為「三希」之三。     鄭昭道(公元?—515年)北魏書家。字僖伯,自稱中嶽先生。滎陽(今屬河南省)人。官國子祭酒、光州刺史,後人秘書監,謚曰文恭。工書善正書,體勢高逸,作大字尢佳。  鄭道昭書《鄭文公碑》這是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鄭道昭為了紀念其父所刻。當時鄭道昭是光州刺史,剛開始刻在天柱山巔,後來發現掖縣南方雲峰山的石質較佳,又再重刻。第一次刻的就稱為上碑,字比較小,因為石質較差,字多模糊;第二次刻的便稱為下碑,字稍大,且也精晰,共有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但並沒有署名,直至阮元親臨摹拓,且考訂為鄭道昭的作品後才受至重視。  鄭文公碑的筆畫有方也有圓,或以側得妍,或以正取勢,混合篆勢、分韻、草情在一體,剛勁姿媚於一身,堪稱不朽。  另外南方瘞鶴銘和此碑的風格相似,而且同是摩崖書,刻於江蘇丹徒之焦山上,但可惜後來因為石崩碎裂,已無法再見全貌。   

   即《魏兗州刺史鄭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宣武帝永平所年(公元511年)刻。書寫者是鄭羲的兒子鄭道昭。書法多用圓筆,變化巧妙;結體寬博,氣魄雄偉。清代包世臣說:「北碑體多旁出,鄭文公字獨真正,而篆勢分韻草情畢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畫本石鼓,與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體近易見也。」是「真文苑奇珍也」。    僧智永,本姓王,名法極,陳、隋間會稽人是隋朝時候的人,也是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  他早年出家當和尚,後來雲遊到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就曾在永欣寺里住了整整三十年。在這裡,智永深居簡出,每天雄雞報曉即起床,磨上一大盤墨,然後臨摹王羲之的字帖,從未間斷。  智永還在屋內備了數支容量為一石多的大簏子,練字時,筆頭寫禿了,就取下丟進簏子里。日子久了,破筆頭竟積了十大簏。後來,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個深坑,把所有破筆頭都埋在土裡,砌成墳家,稱之為──退筆冢。後人講「退筆成冢」的典故就是從這兒來的。  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刻苦練習,智永的書法終於寫得抵勢飛揚,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成了我國著名的書法家。當時求他寫字和題匾的人門庭若市,以致寺內的木門檻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鐵皮把它裹起來。後來,這故事變成了一個典故,叫──鐵門限。  

      他晚年就曾以當時的識字課《千文字》為內容,用真,草兩體寫了一千多本,從中挑選最滿意的八百本,分送給浙東的各個寺院。直到如今,智永的《千文字》墨跡和刻本還被視為學習書法的範本。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說他學鍾繇《宣示表》,「每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迴向,沉著收束,所謂當其下筆欲透紙背者」。他所寫的《千字文》清何紹基說:「筆筆從空中來,從空中住,雖屋漏痕,猶不足以喻之」。我們細讀他的墨跡《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筆上藏頭護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韻律的意趣。董、何之說可謂精確、具體、恰當。    

    智永的《楷書千字文》用筆遒勁,結構端莊,筆畫的起止提按痕迹十分清晰,富有虛實變化,與晉唐寫經非常接近,便於初學。   

      今天所傳的真草千字文、歸田賦,還有閣帖所收的草書都是佳作。其中又以真草千字文最佳,且墨跡尚存,彌足珍貴。  當時永禪師見古法漸沒,為了復興書風,遂以右軍為範本,花費數十年的時間摹成八百本的真草千字文,贈與浙東諸寺,故名享當代,萬古長存。其所摹之本有「天下法書第一」之譽。  流傳下來的真草千字文墨跡只斷爛了開首兩行,其他都尚稱完好;至於缺的部分,也已根據關中本補全。所謂關中本,是宋朝大觀三年時薛嗣昌根據真跡入石而成,又稱為「陜西本」,原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據說「頗極精工,無復遺恨」,可說是善本,但感覺和墨跡相比就差一些了。其書鋒藏意古,且法度嚴謹,一筆不茍,又略參行草,蘊含逸氣,溫潤秀勁兼而有之。  其草書則各字分立,運筆精熟,飄逸之中猶存古意,真是得右軍之精傳,怪不得能受人稱頌「智永得右軍之肉」,於此可得印證。   我國書法史上,以行書刻碑的首創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溫泉銘》便是行書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他不僅將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而且身體力行地倡導書法,促使唐代書法成為我國書法史上輝煌的一頁。他親自為王羲之寫傳記,不惜重金搜購大王墨跡三千六百紙。  李世民「以書師虞世南」(《宣和書譜》),常與虞世南論書,並云:「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唯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這反映了唐太宗的書法觀,亦是相當開放的。唐太宗書法師承魏晉,《書小史》稱其「工隸書、飛白,得二王法,尤善臨古帖,殆於逼真。」《晉祠銘》為其書法傑作,當時各國使節都將精拓本帶回去,廣泛宣傳。     

  《溫泉銘》是唐太宗為驪山溫泉撰寫的一塊行書碑文。此碑立於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臨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一九00年發現於敦煌石窟,現藏於法國巴黎圖書館。  《溫泉銘》書風激躍跌宕,字勢多奇拗。俞復在貼後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歐陽詢)、登善(褚遂良)諸人,各出其奇,各詣其極,但以視此本,則於書法上,固當北面稱臣耳。」對其評價極高。此碑書法不同於初唐四家的平穩和順,而有王獻之的欹側奔放。有人認為太宗書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間,但從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於王獻之。     

      《晉祠銘》全稱《晉祠之銘並序》,唐太宗撰文並書。碑高195厘米,寬120厘米。碑額高106厘米,上刻「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飛白書九字。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八月刻,碑現存山西太原晉祠貞觀寶翰亭內。此碑行書28行,行44字至50字不等。  楊賓《大瓢偶筆》云:「今觀此碑,絕以筆力為主,不知分間布白為何事,而雄厚渾成自無一筆失度。」清錢大昕云:「書法與懷仁《聖教序》極相似,蓋其心摹手追乎右軍者深矣。」清人王佑作詩讚曰:「平生書法王右軍,鸞翔鳳翥龍蛇繞,一時學士滿瀛州,虞褚歐柳都拜倒。」此碑書法渾然天成,筆畫結實爽利,無做作之態,實開八大山人之行楷書先河。  歐陽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其源出於漢隸,骨氣勁峭,法度謹嚴,於平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楷書以《九成宮醴泉銘》等,行書以《夢奠帖》、《張翰帖》等為最著名。其他書體,也無一不佳,唐張懷瓘《書斷》中說:  「詢八體盡能,筆力險勁,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猶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寵之勢,風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朽出於大令,別成一體,森森然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水,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盪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雅之致。」  虞世南說他「不擇紙筆,皆能如意」。而且他還能寫一手好隸書。貞觀五年《徐州都督房彥謙碑》就是其隸書作品。他的書法,以隸書為最。究其用筆,圓兼備而勁險峭拔,「若草里驚蛇,雲間電發。又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其中豎彎鉤等筆畫仍是隸筆。他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他的楷書無論用筆,結體都有十分嚴肅的程式,最便於初學。後人所傳「歐陽結體三十六法」,就是從他的楷書歸納出來的結字規律。他的行楷書《張翰思鱸貼》體勢縱長,筆力勁健。墨跡傳世,尤為寶貴。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書法一本家傳。父子均名聲著於書壇,被稱為「大小歐陽」。小歐陽《道因法師碑》,隸意更濃,然而鋒潁過露,含蓄處不及其父。  歐陽詢的書法早在隋朝就已聲名雀起,遠揚海外。進入唐朝,更是人書俱老,爐火純青。但歐陽詢自己卻並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依然讀碑臨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歐陽詢外出遊覽,在道旁見到一塊西晉書法家-索靖所寫的章草石碑,看了幾眼,覺得寫得一般。但轉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書匠,那麼他的書法定會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個水落石出。於是佇立在碑前,反覆地觀看了幾遍,才發現了其中精深絕妙之處。歐陽詢坐卧於石碑旁摸索比劃竟達三天三夜之久。歐陽詢終於領悟到索靖書法用筆的精神所在,因而書法亦更臻完美觀止。  常見歐書碑刻有:  1、《九成宮醴泉銘》:楷書,是歐陽詢的代表作,學歐書多以此為範本,魏徵撰文,唐大宗貞觀六年。公元623年)立碑。書法嚴謹峭勁,不取姿嵋之態。  2、《虞恭公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也稱《溫彥博碑》:楷書,書此碑文時,已80高齡。唐大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  3、《皇甫誕碑》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稱《皇甫君碑》:楷書,是歐陽詢年輕時的作品,無立碑年月,碑藏於陝西西安。

      4、《化度寺塔銘》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  楷書,是歐陽詢得意的作品,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立。  所創「歐陽詢八訣」書法理論,具有獨到見解。對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黃自元結構92法的著述,均有啟示。其「八決」為:(點)如高峰墜石;(橫戈)如長空之新月;(橫)如千里之陣雲;(豎)如萬歲之枯藤;(堅戈)如勁松倒折,落掛石崖;(折)如萬鈞之弩發;(撇)如利劍斷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過筆。   

      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唐李百葯撰文,歐陽詢書。碑立於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楷書35行,行書33字。原石久佚。  此碑書法筆力強健,結構緊密。早《九成宮》一年而書,故風格極相似,但謹嚴有餘舒展不足。元趙孟俯評論云:「唐貞觀間能書者,歐陽率更為最善,而《邕禪師塔銘》又其最善者也。」清代金石家翁方綱對此碑書法評價極高,認為此碑勝於《九成宮醴泉銘》。讚譽雖嫌過頭,但可以說明此碑的書法確有其獨到的地方。    

      《九成宮醴泉銘碑》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泉水之事。此碑立於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楷書24行,行49字。  此碑用筆方整,且能於方整中見險絕,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健。明陳繼儒曾評論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明趙涵《石墨鐫華》稱此碑為「正書第一」。  

      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亦稱《溫彥博碑》。岑文本撰文,歐陽詢書,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十月立。楷書36行,行77字,碑額陽文篆書「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虞恭公溫公碑」十六字。  明趙涵《石墨鐫華》評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書法嚴整,不在二碑之下。」並嘆:「時信本已八十餘,而楷法精妙如此。」誠然,歐陽詢所書《虞恭公碑》已達到了藝術的化境,細觀次碑書法已脫離了「歐體」在《九成宮》,《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嚴謹的特徵,而更趨於自然流暢。此時歐陽詢作楷書已能隨心所欲,運筆自如。    

      亦稱《季鷹帖》,歐陽詢書。行楷書,無款。紙本,縱25.2厘米,橫33厘米。  後紙有瘦金體書跋:「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張翰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智永亦復避鋒。雞林嘗遣使求詢書,高宗聞而嘆曰:"詢之書遠播四夷。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廷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虛譽也。"」此帖的風格與歐陽詢的楷書風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險取勝。字的重心壓在左側,而以千鈞之勢出一奇筆壓向右側,使每個字的結體形成一種逆反之勢,然後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險為夷,真可謂「險中求穩,別有樂趣」。清乾隆帝評論道:「妙於取勢,綽有餘妍。」是很有眼力的。此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稱《皇甫君碑》。唐于志寧撰文,歐陽詢書。此碑現在陝西西安,無書寫年月。楷書28行,行59字。碑額篆書「隋柱國宏議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謂此碑立於隋朝,當為歐陽詢早年所書。此碑在明代已斷為兩截。  《皇甫誕碑》用筆緊密內斂,剛勁不撓。點畫重在提筆刻入,此為唐初未脫魏碑及隋碑的瘦勁書風所特有的筆法特點。楊士奇云:「詢書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論者謂虞(世南)得晉之飄遺,歐(陽詢)得晉之嚴整。觀《皇甫誕碑》其振發動蕩,豈非逸哉?非所謂不逾矩者乎?」翁方綱說:「是碑由隸成楷,因險絕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筆最見神采,未遽藏鋒,是學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此碑用筆研潤,雖為歐陽詢早年作品,但已具備了「歐體」嚴整、險絕的基本特點。明王世貞云:「率更書皇甫府君碑,比之諸貼尤為險勁。是伊家蘭台(歐陽通)發源。」楊賓在《大瓢偶筆》中說:「信本碑版方嚴莫過於《邕禪師》,秀勁莫過於《醴泉銘》,險峭莫過於《皇甫誕碑》,而險絕尤為難,此《皇甫碑》所以貴也。」    

      歐陽洵以楷書名,其實他的行書也很出色,其中以《夢奠帖》為最佳。  《夢奠帖》全稱《仲尼夢奠帖》,七十八字,無款,但流傳有序。郭天錫在跋中曰:「此本勁險刻歷,森森然如武庫之戈戟,向背轉折深得二王風氣,世之歐行第一書也。」    

    卜商帖  

      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書法一本家傳。父子均名聲著於書壇,被稱為「大小歐陽」。小歐陽《道因法師碑》,隸意更濃,然而鋒潁過露,含蓄處不及其父。唐朝書家——虞世南        虞世南:南朝陳武帝二年。公元(558年)——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終年81歲。越州餘姚(今浙江)人。  字伯施。他在陳、隋二代都做過官,入唐時已上年紀,唐太宗讓他當了「參軍」。貞觀七年封為永興縣子,又一年進封為縣公,故後人也稱虞永興。虞世南幼年學書於王羲之七世孫,著名書法家僧智永,受其親傳,妙得「二王」及智永筆法。虞世南為人沉靜寡慾,志性剛烈,議論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書法,筆勢圓融遒勁,外柔而內剛。論者以為如裙帶飄揚,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他的書法,得到智永的傳授,繼承了二王的傳統,收到很好的效果,稱得起接魏晉之緒,啟盛唐之作,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號稱初唐四大書家。他的楷書筆圓體方,外柔內剛,無雕飾氣。  虞世南作書不擇紙筆,卻很注意坐立姿勢和運腕方法。他認為,只要姿勢正確,手腕輕虛,即使是粗紙,禿筆,信手拈來也能揮灑自如,別出新意。  相傳有一次,唐太宗把虞世南召來說:「朕近日來,已命人將大明宮的巨幅屏風裝飾一新。你才思敏捷,書法精妙,快把一百零五名烈女的小傳用工楷寫在屏風之上。」唐太宗邊說著便拿出稿本,把這些烈女的主要事迹一一介紹給虞世南聽。虞世南聽完聖意,來到大明宮,憑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一邊揮毫,一邊構思,在屏具上寫了起來。為了保持臉部與屏面平行,虞世南忽而墊凳而上,忽而又棄凳蹲下,筆法純熟,姿態穩健。只花了一晝夜的功夫便完成了任務。虞世南寫畢屏風,猶無倦意,細心校閱一過,竟一字不誤,一筆未改!  

    他的傳世書跡刻石楷書有《孔子廟堂碑》;行書有《汝南公主墓志銘》可與《蘭亭序》比美。  1、《孔子廟堂碑》:楷書,為歷代書法家公認之虞書妙品。  唐高祖李淵武德和九年(公元626年)十二月立碑。記唐高祖立孔德倫為褒聖侯並新修孔廟事。  2、《汝南公主墓志銘槁》:行書,溫潤圓秀,筆意近似宋代米芾,所以也有說是米芾的臨本。唐太宗貞觀十年(公元636年)書。      

  

      為虞世南撰文並書寫。原碑立於唐貞觀初年。楷書35行,每行64字。  碑額篆書陰文「孔子廟堂之碑」六字。碑文記載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後裔孔德倫為褒聖侯,及修繕孔廟之事。為虞世南六十九歲時所書。此碑書法用筆俊朗圓潤,字形稍呈狹長而尤顯秀麗。橫平豎直,筆勢舒展,一片平和潤雅之象。宋黃庭堅有詩讚曰:「虞書廟堂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    

      此帖無款,傳為虞世南書,亦有人認為是舊摹本。紙本,行書18行,共222字。  此帖書法溫潤圓秀,用筆近似宋代米芾,故有米臨之說。明王世貞評此書:「瀟散虛和,姿態風流,有筆外意。」明李東陽也說此帖:「筆勢圓活,戈法獨存。」所謂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書法所悟到的一種獨特筆法。相傳唐太宗臨右軍書法,寫到「戩」字時,虛其「戈」令世南補之,然後拿給魏徵看。魏徵說,聖上之書惟「戈法」逼真。可見虞世南書法造詣之深了。  《汝南公主墓誌》前幾行確實與虞世南的楷書風格相一致,具備了含蓄深沉,外柔內剛,凜然不可犯的風度。可惜後半部則流於荒率,疑為偽作,不無道理。此帖現藏上海博物館。   褚遂良隋文帝開皇卜六年(公元596年)——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終年64歲。杭州錢塘人,字善登,唐初名醫,高宗時封河南郡公,故人稱「褚河南」。他的書法,初學虞世南,晚年取法鍾繇、王羲之,融匯漢隸,豐艷流暢,變化多姿,自成一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書家。相傳虞世南死後,唐太宗嘆息無人可以論書。魏徵稱讚說:「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魏徵認為,他對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認王字真偽的能力。  《唐人書評》說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他所寫的《雁塔聖教序》,最有自家之法。在此碑中,他把虞、歐法融為一體,皆波勢自然。從氣韻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筆,結字,圓潤瘦勁之處卻是褚法。  他不僅書法寫得「古雅絕俗,瘦硬有餘」,而且還有一雙精妙神奇的書法鑒賞慧眼。唐貞觀十二年,因著名書法家虞世南不幸病逝,便召見褚遂良,並任命他為侍書。  有一次,唐太宗徵得一卷古人墨寶,便請褚遂良看看這是否是出自王羲之的手筆。褚遂良看了一會兒,便說:「這是王羲之的贗品。」唐太宗聽了頗為驚奇,忙問褚遂良是怎麼看出來的。褚遂良便要唐太宗把這卷書法拿起來,透過陽光看。褚遂良則用手指著「小」字和「波」字,對著唐太宗說:「這個小字的點和波字的捺中,有一層比外層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書法筆走龍蛇,超妙入神,不應該有這樣的敗筆。」唐太宗聽了,打從心眼裡佩服褚遂良的眼力。  此後,唐太宗徵集到王羲之的墨跡,每逢真假難辨之時,總要請褚遂良幫他鑒定。後來,還奉命將這些珍貴的書法編定目錄,珍藏於宮廷內府。  

    他的傳世書跡有楷書《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伊闕佛龕》。  《孟法師碑》,全稱《唐京師至德觀主孟法師碑》:楷書,書體熔合歐、虞為一體,遒麗似虞,端莊似歐。既有虞世南書法典雅寬舒的結體,又有歐陽詢書法剛健險勁的運筆。字形更為方正端麗,行筆過度富於頓挫起伏變化。有些字又具有隸書筆意,古雅凝重,是褚氏中年書法的代表作。唐貞觀十六年(642年)立。  《慈恩寺聖教序》,也稱《雁塔聖教序》:楷書,是褚遂良的代表作,書後六年即去世,也可說是晚年留下的傑作,字體瘦勁,極富丰神。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兩塊石刻均在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刻《聖教序》,後石刻《聖教記》。    

  《倪寬贊》墨跡,傳為褚遂良書(亦有人認為是歐陽詢書),真偽尚無定論。然此書頗得褚書三昧。楷書50行,共340字。  宋趙孟堅評論此帖說:「容夷婉暢是河南晚年書。」明楊士奇評云:「評者認為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而詹景鳳則謂:「燥而不潤,覓貶天趣。」此帖原跡現在台灣。  

      亦稱《慈恩寺聖教序》。凡二石,均在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為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書,21行,行42字。後石為記,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書,20行,行40字,文右行。  二石皆為楷書,萬文韶刻。現所選為前石拓本。《雁塔聖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的作品,字體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褚遂良在書寫此碑時已進入了老年,至此他已為新型的唐楷創出了一整套規範。在字的結體上改變了歐,虞的長形字,創造了看似纖瘦,實則勁秀飽滿的字體。在運筆上則採用方圓兼施,逆起逆止;橫畫豎入,豎畫橫起,首尾之間皆有起伏頓挫,提按使轉以及回鋒出鋒也都有了一定的規矩。唐張懷瑾評此書云:「美女嬋娟似不輕於羅綺,鉛華綽約甚有餘態。」秦文錦亦評曰:「褚登善書,貌如羅琦嬋娟,神態銅柯鐵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遊絲。萬文韶(刻者)能將轉折微妙處一一傳出,摩勒之精,為有唐各碑之冠。」   

    大字墨跡,傳為褚遂良書。紙本,楷書96行,共461字。  傳為褚遂良所書的《陰符經》尚有小楷和行書兩種刻本流傳於世,字跡皆很小,難窺廬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題:「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書」。很有可能是唐代學褚書的偽作。即便如此,大字《陰符經》也不失為書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備了褚體楷書的特點,還與「唐人寫經」極其相似,行筆起落多參以寫經筆法,寫得自然古樸。元楊無咎云:「草書之法千變萬化,妙理無窮。今於褚中令楷書見之,或評之雲,筆力雄瞻,氣勢古淡,皆言中其一。」  

   《孟法師碑》,全稱《唐京師至德觀主孟法師碑》:楷書,書體熔合歐、虞為一體,遒麗似虞,端莊似歐。既有虞世南書法典雅寬舒的結體,又有歐陽詢書法剛健險勁的運筆。字形更為方正端麗,行筆過度富於頓挫起伏變化。有些字又具有隸書筆意,古雅凝重,是褚氏中年書法的代表作。唐貞觀十六年(642年)立。  薛稷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終年65歲,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人。官至札部尚書,太子少保。他在外祖父魏徵家見到虞世南和褚遂良的書跡,銳意臨仿,不久遂以書法名揚天下。  他書法學虞世南和褚遂良,是褚的高足。唐人說:「買褚得薛,不失其節」,足見他「銳精臨仿」。《廣川書跋》說他「其師承血脈,則於褚為近。至於用筆纖瘦,結字疏通又自成一家」。他的書法用筆纖瘦,結字疏朗,自成一家。宋徽宗趙佶的「瘦金書」就是由薛稷書法演化而成。與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並稱初唐四大書家。傳世書跡有《杏冥君銘》、《信行禪師碑》。    

  唐李貞撰文,薛稷書,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八月立。原石久佚,僅有清何紹基舊藏剪裱本,現存1800餘字。  此碑書法瘦勁妍媚,下開宋徽宗「瘦金書」之先河。清吳荷屋云:「用筆之妙,雖青瑣瑤台合意之作亦不過是過。」此碑明顯的汲取理褚書的特色,有一種清健娟秀的風韻。尤其是豎法的微曲輕勾,純然是褚書的面目,然於筆的起落間又流露出自己的風格,不失為唐楷佳品。  李北海,即李邕,唐高宗鳳儀三年(公元678年)——唐玄宗天寶六年(公元747年),終年70歲,楊州江都人,曾「旨至北海太守,故人稱李北海。  他的字從「二王」入手,能入乎內而出乎其外。李後主說:「李邕得右將軍之氣而失於體格。」恰道出李邕善學之處。《宣和書譜》說:「邕精於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學又將軍行法,既得其妙,乃復擺脫舊習,筆力一新。」魏晉以來,碑銘刻石,都用正書撰寫,入唐以後,李邕改變用行書,名重一時。後人也多採用行書寫碑。李邕書法的個性特點比較明顯,字體左高右低,筆力遒勁舒展,給人以險峭爽朗的感覺,他反對機械地摹仿,提倡創新,曾說:「似我者欲俗,學我者死。」《葉有道碑》、《嶽麓寺碑》、《雲麾將軍碑》為其代表作。他的筆力遒勁舒放,給人以險峭爽朗的感覺。蘇東坡,米芾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點,元代的趙孟俯也極力追求他的筆意,從中學到了「風度閑雅」的書法境界。他對後世產生了較大影響。  他能詩文,工書法,尤善行楷書。當時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觀常以金銀財帛作酬謝,請他撰文書寫碑頌。他前前後後共為人寫了數百篇,得到的潤筆竟達數萬之多。但他卻好尚義氣,愛惜人才,常常用這些家資來拯救孤苦,周濟窮人,以致家裡很少積蓄。  

    有一次,李邕重返故鄉,見到一位衣衫襤褸的遠房族弟,由於屢屢落第而窮得不堪。李邕對這位族弟的境遇十分同情,除了每月供給他生活費用外,還隨時郵去他所需要的典籍和文房四寶。後來,這位族弟登上仕途,對李邕感激不盡,差人給他送銀子去,但李邕卻婉言謝絕。    李邕撰文書寫的碑文,常請伏靈芝,黃仙鶴和元省己鑴刻。據明代楊慎的《丹鉛錄》考證,這三人很可能也是李邕的化名。  他的傳世書跡以《嶽麓寺碑》、《李思訓碑》最為後人重視。  1、《嶽麓寺碑》,也稱《嶽麓山碑》:行書。此碑筆勢雄健,與《李思訓碑》同為佳作。  2、《李思訓碑》,也稱《雲麾將軍碑》:行書,以碑筆法瘦勁是他行書中的佳作,一向為後人看重,唐玄宗開元八年(公元720年)立。   

  

      亦稱《嶽麓寺碑》,李邕撰文並書,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在湖南長沙嶽麓公園。行楷書28行,滿行56字,碑額陽文篆書「麓山寺碑」四字。  《麓山寺碑》是李邕行楷書的代表作。筆法挺拔,氣勢縱橫。黃庭堅評其書曰:「氣勢豪逸,真復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耳。  少令功損相半,使子敬復生不過如此。」此碑筆力雄健,如五嶽之不可撼,歷來於《李思訓碑》並稱為李邕的書法傑作。  

      全稱《唐故云麾將軍右武衛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並序》,亦稱《雲麾將軍碑》,李邕撰文並書。  《李思訓碑》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六月立。行楷書30行,行70字。此碑書法勁健,凜然有勢。明楊慎在《楊升庵集》中云:「李北海書《雲麾將軍碑》為其第一。其融液屈衍紆徐妍溢一法《蘭亭》。但放筆差增其豪,豐體使益其媚,如盧詢下朝,風度閑雅,縈轡回策,盡有蘊藉。」      顏真卿唐中宗景龍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終年77歲,琅邪臨沂(山東臨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遭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了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稱為「顫體」。宋歐陽修評論說:「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宋朱長文《續書斷》中列其書法為神品。」並評說:「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  魯公是書史上居承先啟後地位的偉大人物,他的正書,向以博厚雄強著稱,「鋒絕劍摧,驚飛逸勢」,以顏世家廟碑為代表;至於摩崖大家,氣勢磅礴,以大唐中興頌最著;至最高境界,表現沖和淡遠之韻致者,則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勁秀挺,古意盎然,以祭姪稿為第一。   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後輝映的,就是顏真卿了。他的書法,以楷書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書所寫之碑,端正勁美,氣勢雄厚。他生於楷書流行之際,與王羲之之典型相對,導開書法新風氣。  顏真卿是進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時始聞名於世。安祿山起兵范陽時,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顏真卿固守平原城,為義軍盟主,為唐朝儘力。最後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將李希烈處勸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壯的事迹,更是提高其於書法界的地位。顏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終均用正鋒,因此所謂顏法的定型化筆法其藝術價值較少,但此筆法卻能充分發揮男性的沉著,剛毅。  中唐以後,由於藩鎮割據,兵連禍結,舊有的制度已經呈現瓦解之勢。顏真卿起而建立楷書新典範,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種心經呈理反映。但是,規矩森嚴的楷書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畢竟是有距離的,因此唐末以後,書法藝術的發展便集中表現在行草書方面,古典的典範終於讓位給個人主義的抒情作風了。  顏真卿的書法,號稱顏體,有他獨特的風格和筆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後世的書法家認為從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圓筆」的痕迹,和其他書法家的「方筆」不同。  

    顏真卿被使用圓筆的書法家奉為開創者。他和使用方筆的王羲之,都對後世產生既深且遠的影響。  顏真卿現存的書法作品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祭伯文稿……等。他和唐詩另一位以楷書成名的書法家柳公權,被人合稱為「顏柳」。     他的書跡作品眾多,據說流傳下來的有130多種。為後人重視的楷書有楷書《多寶塔》、《東方畫贊碑》、《麻姑仙壇記》、《郭家廟碑》,《顏勤禮碑》等,這些碑刻楷書,有個性,有特點,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險的氣勢,但筆畫橫細豎粗及捺腳空腹過大之處,在學習時應求其神韻,不應單純追求形似。他的行書《祭侄季明文稿》是懷著悲憤的心情創作出來的佳作,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行書還有《爭座位帖》、《裴將軍帖》等。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文》:楷書,岑勛撰文,徐浩題額。字體勻稱,豐腴。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公元725年)四月立。碑存陝西西安碑林。  

      大曆十四年,顏真卿撰並書。除《集古錄》,《金石錄》著錄外,他書無言及者。1922年10月在長安出土,現藏於西安碑林。  此碑是顏真卿為其曾祖所立,因久埋土中,故未受損,歷歷如新,雄邁遒勁能傳顏書之本來面目,宜於初學。  

      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顏真卿撰文並書。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四月立。碑舊在江西臨川,明季毀於火。楷書,據傳世剪裱本計共901字。  此碑楷書,莊嚴雄秀,歷來為人所重,是顏體代表作之一,為顏真卿六十多歲時的作品。此時顏真卿楷書風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結體緊結,開張一任自然,而且在筆畫上也從光亮規整向「屋漏痕」的意趣邁進了。歐陽修《集古錄》中說:「此碑遒峻緊結,尤為精悍,筆畫巨細皆有法。」       

      《東方朔畫像贊》的楷書作品有兩件,其一傳為王羲之小楷,另一為顏真卿的大楷。此碑額篆「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並序」,唐天寶十三年十二月立於德州,時年顏真卿四十六歲。碑陽贊12行,陰記17行,行楷30字。額亦二,一篆書,一隸書,皆十三字。  蘇東坡曾學此碑,並題云:「顏魯公平生寫碑,唯此碑為清雄。字間不失清遠,其後見王右軍本,乃知字字臨此書,雖大小相懸,而氣韻良是。」明人有云:「書法峭拔奮張,固是魯公得意筆也。」原石多經剜刻,面目全非。傳世有宋拓佳本。  

      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右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廟碑銘並序》,顏真卿撰文並書。唐建中元年(公元780)七月立,碑在陝西西安。四面刻楷書,兩面各24行,行47字,兩側各6行,每行52字,額篆書「顏氏家廟之碑」六字,為李陽冰書。  明趙涵《石墨鐫華》云:「此書結法與《東方贊》正同,勁節直氣,隱隱筆畫間。」王世貞云:「余嘗評顏魯公《家廟碑》以為今隸中之有玉筋體者。風華骨格,庄密挺秀。真書家至寶。」  

   乃顏真卿墨跡,作於天寶十一年他四十三歲時,楷書。碑文結體嚴密,筆畫粗細變化不大,是他繼承傳統的作品,與他後來所書的《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風格迥異,而與唐人寫經有明顯的相似之處,說明顏真卿在向前輩書法家學習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從民間的書法藝術吸取營養。  《書畫跋》:「此是魯公最勻穩書,亦盡秀媚多姿,第微帶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此碑最便於初學書法者臨習,現藏於系西安碑林。  

      亦稱《論座帖》,《與郭僕射書》,是唐廣德二年(公元764)顏真卿與郭英之書信稿。行草書,傳有七紙,約64行,宋時曾歸長安安師文,安氏以此上石,石現在陝西西安碑林,墨跡不傳。  蘇軾曾於安氏處見真跡贊曰:「此比公他書猶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姿態。」此帖為顏真卿行草書精品,後世行草書有成就者大都對此帖下過一定的功夫。通觀全篇書法,一氣貫之,字字相屬,虎虎有生氣。此稿系顏真卿因不滿權奸的驕橫跋扈而奮筆直書的作品,故通篇剛烈之氣躍然紙上。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於詞句間,本不著意於筆墨,卻寫得滿紙鬱勃之氣橫溢,成為書法史上的名作。後世以此帖與《蘭亭序》合稱「雙壁」。  

    

      行草墨跡,顏真卿書。縱28.2厘米,橫72.3厘米,25行,共230字。  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但正因為無意作書,所以使此幅字寫得神采飛動,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得自然之妙。張晏評云:「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楷端終為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手心兩忘,真妙見於此也。」元代鮮於樞評此帖為「天下第二行書」。在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原跡現藏台灣故宮博物院。  

      楷書墨跡,傳為顏真卿自書,然疑為偽托。共386字。  書法蒼勁謹嚴,結銜小字亦一絲不苟,清淡絕倫。詹景風稱此書:「書法高古蒼勁,一筆有千鈞之力,而體合天成。其使轉真如北人用馬,南人用舟,雖一筆之內,時富三轉。」董其昌謂:「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絕少。」此帖字裡行間可體會出顏書行筆的氣韻和結體的微妙變化,是後人學習楷書不可多得的良范。原跡現在日本。    

      全稱《大唐中興頌》,元結撰文,顏真卿書於摩崖,時年六十三歲,楷書,現在湖南祁陽縣浯溪。  元結是唐代著名文學家,罷官後居於浯溪,溪邊山岩峰巒疊障,石壁嶙峋,《中興頌》就刻在其中最大的一塊石壁上。此文記平安祿山之亂,頌唐中興之事。此刻石書風磊落奇偉,石質堅硬,經千年尚保存完整。《集古錄》稱讚此摩崖刻石「書字尤奇偉而文辭古雅」。《廣川書跋》評為:「太師以書名,中興頌尤瑰瑋,故世貴之」。     徐浩:(公元703-782年)唐代書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官至彭王傅、會稽郡公、太子少師。工翰墨,聲飛當代,肅宗時四方詔令皆出自其手。「用筆勁正有而心圓」,確實是真卿之本,以《不空和尚碑》為代表。此碑筆畫肥厚,起筆、收筆及轉折處皆趨圓勁而富變化,結體平正寬博,酷似魯公筆法。論者以為其書如「怒貌挾石,渴驥奔泉」。   

    不空和尚碑    柳公權,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終年88歲。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宮至太子少師,故世稱「柳少師」。他初學王羲之並精研歐陽詢、顏真卿筆法,然後自成一家。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較之顏體,柳字則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穆宗嘗問柳公權用筆之法,公權答云:「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公為之改容,如其筆諫也。宋朱長文《墨池編》中說:「公權正書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於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家。」他初學王羲之筆法,以後遍閱近代書法,於是極力變右軍法,學習顏真卿,又溶匯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橫細豎粗的態勢,而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後世學書者不少以柳字為楷模。  他二十九歲進士及第,在地方擔任一個低級官吏,後來偶然被唐穆宗看見他的筆跡,一時機為書法聖品,就被朝廷召到長安,那時,柳公權已四十多歲。他的為人既有骨氣有一絲不茍,同樣地,他的字也顯露了他這部分的特質。也因為如此,提高了他在長安的聲望與地位,一般王公貴族都不惜鉅金爭相請他。  晚唐書法經歷盛中唐之後,盛極而衰,柳公權雖號一時中興,但與顏書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書法隆盛一時,至此已見式微。柳公權的楷書參有歐陽詢的筆法,往往將部分筆畫緊密穿插,使寬綽處特別開闊,筆畫細勁,稜角峻厲,雖用筆出自顏真卿,而與顏真卿的渾厚寬博不同,特別顯得英氣逼人。  柳公權享年八十歲,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後以太子少師死於任上。     他的傳世書跡很多,影響較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軍碑》、《金剛經》等。  

    1、《神策軍碑》:楷書,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權的代表作之一,較後世熟知的《玄秘塔》書體風格更有特色,結體布局平穩勻整,左緊右舒,也是較好的臨寫範本。  2、《柳書金剛經》:楷書,唐長慶剛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毀於宋代。有甘肅敦煌石室唐拓孤本傳世,一字未損,今在法國巴黎博物院。評論家認為楷書金剛經,具備了鍾(繇)、王(羲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東之)各體之長,有很高藝術價值。  3、《玄秘塔碑》:楷書。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現存陝西西安碑林。此碑在傳世的書跡中,最為著名。是歷來影響最大的楷書範本之一。  

      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並序》,柳公權書。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  《神策軍碑》是柳公權楷書的代表作之一。此碑較人們熟知的《玄秘塔》的書法風格更成熟,更具有特色。結體布局平穩勻整,保留了左緊右舒的傳統結構。運筆方圓兼施,運用自如。筆畫敦厚,沉著穩健,氣勢磅礴。典型地表現了柳體楷書渾厚中見開闊的藝術特點。正如岑宗旦《書評》雲,柳書「如轅門列兵,森然環衛」。讀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對「顏筋柳骨」這句話的藝術特徵的理解。「神策軍碑」原石立在封建王朝的禁內,一般人難以進去摹拓,因此拓本傳世極少。  

      是柳公權早期的書法作品,原石於宋代已被毀,現僅見敦煌石窟發現的「唐拓孤本」。柳公權早年曾廣采眾家之長,而且特別注意向前輩書家學習。從《金剛經》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取法諸家的痕迹。《廣川書跋》云:「此經本出於西明寺。柳書謂有鍾(繇),王(羲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體。今考其書,誠為絕藝,尤可貴也。」此語基本上道出了此帖的藝術價值,對於研究柳公權楷書形成的過程及發展線索,無疑是很有幫助的。  

  

      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權書並篆額。《玄秘塔碑》立於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碑在陝西西安碑林。楷書28行,行54字。  劉熙載《藝概》謂:「柳書《玄秘塔》出自顏真卿《郭家廟》」,王世貞云:「柳法遒媚勁健,與顏司徒媲美」。《玄秘塔》是柳公權六十四歲時所書。王澍《虛舟題跋》說此書是「誠懸極矜練之作」。《玄秘塔》結字的特點主要是內斂外拓,這種結字容易緊密,挺勁;運筆健勁舒展,乾淨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獨特的面目。  張長史,即張旭,唐吳郡(江蘇蘇州)人,生卒年月不詳。字伯高,官至金吾長史,故世稱張長史。喜飲酒,往往大醉後揮毫作書,或以頭髮濡墨作書,如醉如痴,世人稱之為「張顛」,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進、崔宗之、蘇晉、焦遂稱為酒中八仙。他精工楷書、草書,尤以草書稱著。他的書法得於二王,而又獨創新意。楷書《郎官石柱記》,取歐陽詢、虞世南筆法,端莊嚴謹,不失規矩,展現出楷書的精妙。《宣和書譜》中評說:「其名本以顛草,而至於小楷行草又不減草字之妙,其草字雖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無一點畫不該規矩者。」  他得書法得之於「二王」而又能獨創新意。他的楷書端正謹嚴。規矩至極,黃山谷譽為「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若說他的楷書是繼承多於創造,那麼他的草書則是書法上了不起的創新與發展了。韓愈說:「旭善草書,不治他技故旭之書,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寫道:「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他能把書法藝術升華到,用抽象的點線去表現書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藝術境界。在書法藝術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關鍵在於點畫用筆完全符合傳統規矩。可以說,他是用傳統技法表現自己的個性,而在書法上成了有創造力的無愧於自己時代的書法家。博大清新,縱逸豪放之處,遠遠超過了前代書法家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盛唐氣象。  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後手舞足蹈,然後回到桌前,提筆落墨,一揮而就。  有人說他粗魯,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其實他很細心,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觸到的事物,都能啟發寫字。偶有所獲,即熔冶於自己的書法中。  

    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支字,都視若珍品,世襲真藏。那時候,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得到他的資助。張旭非常同情鄰人,便在信中說道: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要價可上百金。鄰人將信照著他的話上街售賣,果然不到半日就被爭購一空。鄰人高興地回到家,並向張旭致萬分的感謝。當時人們把張旭的草書與李白的詩詞,斐旻的劍舞合稱三絕。  他的傳世書跡除楷書《郎官石柱記》外,草書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較為著名。    1、《肚痛帖》:單刻帖。無款。草書,6行30字。此帖用筆頓挫使轉,剛柔相趣濟,內撅外拓,千變萬化,神彩飄逸,極官情趣。   2、《古詩四帖》:墨跡本。無款明董其昌定為張旭書。草書,此帖雄強奇偉,筆勢縱逸。董其昌評說:「有懸崖墜,急雨旋風之勢。」       

      無款,傳為唐張旭書。草書6行,共30字。  明王世貞跋云:「張長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數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測。」此《肚痛帖》僅30字,寫來洋洋洒洒一氣貫之。從刻帖中可以看出,寫此幅字時是蘸飽一筆一次寫數字至墨竭為止,再蘸一筆。這樣做可以保持字與字之間的氣貫,還可以控制筆的粗細輕重變化,使整幅作品氣韻生成,產生「神虯出霄漢,夏雲出嵩華」的氣勢。  釋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     

  

      亦稱《郎官廳壁記》,唐陳九言撰文,張旭書。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立,在陝西西安。  《郎官石拄記》書,原石久佚,傳世僅王世貞舊藏「宋拓孤本」,彌足珍貴。《古今法書苑》謂:「張顛草書見於世者,其縱放奇怪近世未有,而此序獨楷書,精勁嚴重,出於自然。書一藝耳,至於極者乃能如此。其楷字概罕見於世則此序尤為可貴也。」明趙涵《石墨鐫華》謂此記「筆法出歐陽率更,兼永興,河南,雖骨力不遞,而法度森嚴。」有贊云:「長史草書,頹然天放;略有點畫處而意態自足,號稱神逸」,「長史真書《郎官石柱記》作字簡遠,如晉宋間人。」此石宋時已有刻本。明董其昌曾刻入《戲鴻堂帖》。  

      《古詩四帖》傳為張旭所書。紙本,草書,寫在五色箋上,共40行。縱28.8厘米,橫192.3厘米。前兩首詩是庾信的「步虛詞」,後兩首為謝靈運的「王子晉贊」和「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贊」。原跡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盛唐時期,以張旭為代表的一派草書風靡一時,它打破了魏晉時期拘謹的草書風格。把草書在原有的基礎結構上,將上下兩字的筆畫緊密相連,所謂「連綿還繞」,有時兩個字看起來象一個字,有時一個字看起來卻象兩個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懸殊很大。在書寫上,也一反魏晉「匆匆不及草書」的四平八穩的傳統書寫速度,而採取了奔放、寫意的抒情形式。正如唐代文學家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所云:「張旭善草書,不治它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從草書焉發之。」此幅草書,通篇氣勢奔放,運筆無往不收,如「錐劃沙」,無纖巧浮華之筆。  

      唐張旭書。  唐蔡希綜《法書論》云:「(張旭)乘興之後,方肆其筆,或施於壁,或札於屏,則群象自由,有若飛動,議者以為張公亦小王之再出。」由此可見,他的草書迥異於「不激不厲」的大王書風,而取法於「縱逸不羈」的王獻之。其駭目驚心的壁書和屏書,今已蕩然無存,草書作品《終年帖》等尚可從摹刻本中看到。  此帖作為張旭的作品是公認的。如此難得的墨跡,留給後世的是那如駿馬賓士,倏忽千里,如雲煙繚繞,變幻多姿的藝術形象。    

      唐張旭書。  唐代韓愈曾贊道:「往時旭善草書,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華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萬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這是歷代書論中指出書法寫神達情的最精彩的論述。他彷彿告訴人們,正因為有了張旭的狂草,中國書法的感情容量才得以深邃的擴展。  《文論》嘗云:「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以此論欣賞張旭草書,會發現書論和書作是如此合拍。  懷素,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唐德宗貞元尤年(公元785年),終年61歲。字藏真,僧人,俗姓缽,長沙人,幼時出家。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牆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是繼張旭之後的又一大草書家,有「顛張醉素」之稱。他的草書,出於張芝、張旭。唐呂總《讀書評》中說:「懷素草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宋朱長文《續書斷》列懷素書為妙品。評論說:「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  懷素小時候家裡很窮,年少時就出家當了和尚,誦經坐禪等佛事之餘,他對練字產生了興趣。因為買不起紙張,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  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  

    他勤學精研;又用漆盤、漆板代紙,寫至再三,盤板都穿,禿筆成冢,以「狂草」出名。「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前人評其狂草繼承張旭又有新的發展,謂「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也很大。懷素晚年草書趨於平淡。   他存世草書墨跡很多,著名的有《東陵聖母帖》、《論書帖》,是含有章草筆意的優秀作品;《苦筍帖》、《千字文》和《自敘帖》,均為狂草,筆勢狂怪怒張,神彩飛舞,可以說是著力的佳作。  《自敘帖》為墨跡本,筆勢雄強狂縱,變化莫測,一直為世人所重機    

    

      草書墨跡,紙本,縱38.5厘米,橫40.5厘米,9行,共85字。  懷素草書,一般說是繼承和發展了張旭的草書,所以有「以狂繼顛」的說法。董追《廣川書跋》云:「懷素於書法,自言得筆法三昧。觀唐人評書,謂不減張旭,素雖馳騁繩墨外,而迴旋進退莫不中節」,「今其書自謂真出鍾(鍾繇),草出張(張芝)。」但無論如何,他的草書總是以奔放縱逸為基本面目的。而《論書帖》則與我們常見的懷素的草書大有不同。他的《書帖》寫得「勻穩熟」,「出入規矩,絕狂怪之形」。是今草中有章草遺意的佳作。    

      小草千字文墨跡。貞元十五(公元799年書)懷素千字文有多種,而以「小字貞元本」為最佳,又稱《千金帖》絹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  明莫如中說:「懷素絹本千字文真跡,其點畫變態,意匠縱橫,初若漫不經思,而動遵型範,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為懷素晚年所書,當為絢爛之極而復歸平淡之作,故歷來為書林所重。  

      懷素草書。王世貞評說:「素師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書獨勻穩清熟,妙不可言。」  

      《自敘帖》紙本,縱28.3厘米,橫77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東陽篆書引首「藏真自敘」字。原跡現在台灣故宮博物院。  《自敘帖》是懷素晚年草書的代表作。通篇為狂草,筆筆中鋒,如錐劃沙盤,縱橫斜直無往不收;上下呼應如急風驟雨,可以想見當年操觚之時,心手相師,豪情勃發,一氣貫之的情景。明代安岐謂此帖:「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於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推薦閱讀:

鄭板橋書法作品欣賞(全集)
屈原和他的作品
徐明星書法作品展
我的石雕作品·朱雀(玉觀音底座)進行中(附·詩一首)
2012園藝大賽16號參賽作品——藍太陽花園

TAG:中國 | 名人 | 書法 | 介紹 | 書法家 | 作品 | 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