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腸外營養到正常飲食,早產兒要過幾道坎?

必須倍加呵護的早產兒,需要過幾道坎才能在「吃」上和普通寶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

新生兒醫療、護理技術的提高,讓很多原本難以存活的早產兒得以降臨人世,成功接生26周、24周早產兒的新聞已屢見不鮮。這些早產兒往往只有成年人一個手掌的大小,我們形象地稱他們為「巴掌寶寶」。但是,由於在母體內的時間過短,「巴掌寶寶」的胃腸道發育極不成熟,多不能直接接受媽媽的哺育。這些必須倍加呵護的早產兒,需要過幾道坎才能在「吃」上和普通寶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

腸外營養

營養學界有一句名言:「If the gut works, use it.(如果腸道能工作,就應用它)」不過許多早產兒偏偏具有腸道問題,在胃腸道攝入熱量不足需要的70%,或3天以上不能接受腸道餵養時,就需要腸外營養來部分或完全頂替「罷工」的腸道[1]

腸外營養通常有三類輸注方式:周圍靜脈輸注適用於2周以內的短期腸外營養,操作簡便,但長期應用會引發靜脈炎;經外周靜脈導入中心靜脈(PICC)置管適合長期應用,並能輸注高滲液體;臍靜脈插管在<>[1][2]

完全經腸外營養支持時,早產兒每日應保證80~100 kcal/kg熱量。氨基酸起始量可從每日1.5~2.0 g/kg開始,並最終達到每日3.5~4.0 g/kg[1]

微量餵養

由於早產兒胃腸功能不良,又處在全腸外營養的條件下,腸道呈現無負荷狀態,易出現腸絨毛萎縮、腸黏膜變薄等現象,所以在腸道餵養禁忌證解除時,不適宜直接從腸外營養完全更換為腸內餵養,而需經過微量餵養的階段。微量餵養的目的並非是為早產兒提供營養,而是促進早產兒胃腸功能成熟,使其可以耐受腸內餵養[1]。微量餵養能夠促進早產兒胃泌素的分泌,加快胎糞排出,減輕血清膽紅素水平,刺激胃腸道及代謝的發展,在縮短達到全腸內餵養時間上具有重要的意義[3]

微量餵養需根據早產兒具體情況(尤其是胃瀦留情況)餵養奶液,隨胃腸耐受性增加逐漸增加奶液量。奶液量可每日持續或間歇輸注10~20ml/kg,持續3~5天[1]

在餵養奶液的選擇上,相較於奶粉沖調的奶液,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院內專用液態配方奶濃度固定,不會因久置出現沉澱,營養成分分布均勻,能更好做到每次餵養精準恆定;同時,液態配方奶通過針筒從瓶中抽吸奶液,既利於定量,又可減少細菌污染,是較好的微量餵養選擇。

院內追趕生長

在早產兒胃腸道耐受腸內餵養後,可繼續採用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院內專用液態配方奶進行追趕生長。院內追趕生長的主要目的為幫助早產兒達到宮內生長速率,減少宮外生長遲緩(EUGR)的發生。

此時的餵養應循序漸進增加奶液量,每日增加量以不超過20 ml/kg為宜,並應均勻分布於每日6~8次的餵養中,視耐受情況每1~2天增加一次,大多至出院時餵養量可達每日160~180 ml/kg,能量達到128~144 kcal/kg[4]

院外追趕生長

早產兒出院後並不意味著追趕生長的結束,此時的目標是儘快使早產兒的體重、身高、頭圍等發育水平接近或達到相應月齡的足月兒水平,防止營養供給不足出現EUGR或影響神經系統發育,同時也應避免營養過度攝入增加遠期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風險。

出院後早產兒應根據不同營養風險評估等級進行有別於足月兒的餵養,一般至矯正胎齡38~40周後可轉換為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出院後專用配方,提供介於院內追趕生長與普通餵養之間的能量與營養素。通常情況下,在早產兒體格生長指標達到相應矯正月齡嬰幼兒的P25~P50百分位(小於胎齡兒>P10)即可逐步過渡到普通餵養[5]。經過腸外營養、微量餵養、院內追趕生長、院外追趕生長四道「坎」,早產兒就不必再「開小灶」,能和別的孩子享受同樣的食物啦!

推薦閱讀:

邊學營養邊減肥:到底是啥吃胖了你?
焦慮症的營養
【健康】這幾種水果煮著吃,比生吃更營養
長期脫髮需補充什麼營養元素
老年骨科患者95%營養不良

TAG:飲食 | 營養 | 早產兒 | 早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