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探釋

「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探釋

作者 魏坤梁

(一)「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在近代沒有被解釋清楚

「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是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中一句含義獨立完整的重要成語。然而,從近代至今,許多人弄不清楚這句話的意思。陳微明先生在1925年出版的《太極拳術》中將這句成語與「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共同解釋為:「太極純以神行,不尚氣力,此氣言後天之氣力也。蓋養氣之氣為先天之氣;運氣之氣為後天之氣。後天之氣有盡,先天之氣無窮。」將這些語句中的「氣」都理解為是「運氣之氣」、「後天之氣」,認為「運」 「後天之氣」,就會「無力」,也就是「後天之氣有盡」。然而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有「氣以直養而無害」之語,於是他將「氣以直養而無害」的「氣」解釋為是「先天之氣」;認為沒有「後天之氣」,就會「先天之氣無窮」,也就是「純剛」。但是,「無氣者」怎麼會等於就有「先天之氣」呢?而且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多處出現太極拳必須「行氣」,而「運氣」與「行氣」是同義的。所以這種解釋難免使人感到牽強附會、難以自圓。楊澄甫先生1931年出版的《太極拳使用法》對這句成語也有解釋,說:「有氣者無力:有濁氣者自覺有力,敵覺我無力;無氣者純剛:無有濁氣即生綿力,意想則力到,如搭手,如皮條搭在敵膊,所以我未用力,敵覺我手重如泰山矣,不用直力則巧力生,無濁氣者為純剛。」《太極拳使用法》的具體執筆者是董英傑先生,這一解釋究竟是楊澄甫先生的認識還是董英傑先生的認識,現在也無從考證。這段解釋顯然是將「濁氣」理解為「直力」,也就是僵拙的勁力;「綿力」則視為「巧力」與「純剛」,也就是「內勁」。從而認為「有氣者無力」的意思是:我用僵勁自己感覺很有力,然而敵人卻感覺我沒有力量。「無氣者純剛」的意思是:身上沒有僵勁就會有內勁產生,意念一動內勁就發生了;到了這樣的境界,如果將手臂搭在敵人的手臂上,我這手臂就會象是軟軟的皮條,雖然我沒有用力,敵人卻感到我的手臂就象是泰山那樣的沉重。這樣的解釋總的意思就是不用僵勁,內勁就能夠產生;沒有僵勁的人就是有內勁的人。應該認識到撇開詞語解釋,《太極拳使用法》中的這段話對於太極拳學練是具有十分重要精闢之指導意義的。那就是沒有正確學練太極拳的人雖然活動用力很大,別人卻感到容易牽動;而正確學練太極拳到了一定層次,肩臂能夠十分放鬆了,當手臂不用力地輕輕地軟綿綿地搭在對方的肢體上,對方卻會感到十分沉重;如果想貫通勁力,雖然肩臂仍然是軟綿綿的象是濕毛巾,勁力卻會很順暢通透地從腳貫通到手臂。這樣的情況是習練太極拳者必須要明白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念,換句話說就是越不用力越能有力。現代太極拳界個別人不懂裝懂,外行冒充內行,歪曲太極拳的放鬆,將太極拳的放鬆與八十年代現代氣功的放鬆混為一談,大談追求什麼與別人接觸要使得別人一點接觸的感覺也沒有的「鬆柔」、「松空」;而居然也有一些練太極拳者追隨熱捧這種與太極拳根本南轅北轍的「鬆柔」與「松空」,將《太極拳使用法》中所反映的這一個十分重要的太極拳經典觀念完全徹底地排斥與拋棄了,從而在現代太極拳界造成了十分嚴重的誤導。所以,《太極拳使用法》中的這一段話對於當前太極拳界尤其具有撥亂反正的指導意義。但是,儘管如此,以這段話解釋「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仍然使人感到牽強附會,而且所有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中也是沒有將「直力」稱為「濁氣」之說的等。所以這種解釋也是不能令人滿意的。近代的武禹襄與李亦畲先生雖然是飽讀詩書,然而對此成語不僅沒有什麼解釋,而且在《山右王宗岳太極拳論》、《太極拳解》中將「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改為了「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然而在傳統文化中,「尚氣」必「養氣」,「養氣」是「尚氣」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尚氣」與「養氣」其實是一回事;照此理解,「無力」與「純剛」也是一回事了,顯然這兩句話顯得語無倫次、自相矛盾,令人一頭霧水。可想而知,古人是不可能寫出這樣歌訣詞句來的。

(二)解釋不清楚「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在近代沒有得到確切、合理、具體的解釋,自2008年開始,一些武術刊物中開始出現了對這段話不同解釋的爭論,然而至今仍未形成共識。之所以未能形成共識,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段話牽涉到了清之後的古代、近代與現代許多人都很陌生的一個古代漢語中屬於「訓詁」的修辭技巧,這個修辭技巧就是「互文」。對「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如果不了解「互文」,要想憑藉清代古漢語與現代漢語的語法修辭正確理解那是不可能的。

「互文」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是一種將同一句子中或是前後兩個句子中重複出現的相同詞語、片語的前面一個和後面一個各省略掉了一半的修辭方法。這種修辭雖然將句子中前面和後面的詞語、片語各省略掉一半,也就是實際出現在語句中的前一個與後一個其實都是半個,但是閱讀時則必須前後參照作整個理解。比如北朝《木蘭辭》中的「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辭中的「理雲鬢」就是梳理頭髮,「貼花黃」就是在梳理好的頭髮上加上飾品,「當窗」也就是對著窗外的陽光,「對鏡」就是照著鏡子,這「理雲鬢」與「貼花黃」都是「當窗對鏡」進行的,這「當窗」是為了「對鏡」,如果不是為了「對鏡」就用不著「當窗」; 而「對鏡」是以「當窗」為前提,如果沒有「當窗」,「對鏡」也就看不清鏡中自己的容貌了,所以「當窗」與「對鏡」是不能分開的;這就是說《木蘭辭》中前一句的「當窗」其實是「當窗對鏡」省略掉了「對鏡」;而後一句的「對鏡」其實是「當窗對鏡」省略掉了「當窗」;閱讀時這「當窗」與「對鏡」都應該理解為「當窗對鏡」;這「當窗」與「對鏡」就是互文。所以辭中的這兩句也就應該理解為「當窗對鏡理雲鬢,當窗對鏡貼花黃」。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馬客在船」,大意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馬,一同進入到了船倉。句中的「主人」和「客」也是互文,但前面的「主人」之後省略掉了「客」,後面的「客」之前省略掉了「主人」,所以這句話應該理解為「主人與客下馬,主人與客在船」。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語句中的「喜」與「悲」也是互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不以環境的變遷而欣喜或悲哀,也不以自己的得失而欣喜或悲哀。所以這兩句應該理解為「不以物喜悲,不以己喜悲」。這種修辭方法雖然饒有趣味,但是閱讀的人往往容易發生誤會,因此這種修辭約於明代開始漸漸被淘汰了,到了明末清初時,這種互文語句除了已經形成的成語,使用上已經基本銷聲匿跡了,應該說清前葉之後的文人如果沒有鑽研過這種「訓詁」,對於這種互文也不會是很熟悉的,以致到了晚清與民國時,當時許多飽學的文人對這種互文也是陌生而不能正確理解的。

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中存在著不少互文,「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就是這樣有互文的、由一對意思相反的對偶句所組成的複句。前一句「有氣者無力」是否定的判斷句,後一句「無氣者純剛」是肯定的判斷句。古代肯定的判斷句習慣不用判斷詞「是」等,而是往往在前面被判斷的主語之後加一個「者」字,後面判斷的謂語之後加一個「也」字。而否定的判斷句則習慣於在後面的謂語前加一個「不」、「非」、「無」等否定副詞;而無論是什麼判斷句,「也」還都可以省略掉。「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 就是將「也」省略掉了。這一複句前一句中的「有氣」與「力」、後一句中的「無氣」與「純剛」顯然都是因果關係;前一句之主語「有氣」與後一句之主語「無氣」是屬於相反的同類,兩句的謂語應該也是同類,然而前一句謂語中的「力」與後一句謂語中的「純剛」顯然不是同類。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力」與「純剛」就是互文,「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應該理解為「有氣者無純剛之力,無氣者乃純剛之力」。為什麼這樣解釋呢?這一句話又包含著哪些太極拳的經典信息呢?論析於下。

(三)將「純剛」當作太極拳所崇尚的那是錯誤的

將「純剛」當作為是太極拳所崇尚的,這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因為太極拳的「本」是「捨己從人」,也就是「沾粘連隨」。「沾粘連隨」的特徵就是「極柔軟」;而太極拳的發勁則是「極堅剛」。太極拳所追求的則是「極柔軟然後極堅剛」。這句話既反映了太極拳的「極堅剛」必須在「極柔軟」之後出現,也反映了「極堅剛」是必須以「極柔軟」為載體的。具體地說,所謂「極堅剛」必須在「極柔軟」之後出現,就是指太極拳極強大的發勁必須在「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的基礎上發生,絕對不會硬碰硬地「一觸即發」。而所謂以「極柔軟」為載體,就是指必須如李雅軒先生所說的「內勁,在發時有松沉、有軟彈」、「兩臂要極軟打去,如炮彈又脆又沉重,又冷彈又快」。這樣的情況就是楊家的《八字法訣》所說的「柔里有剛攻不破」。如果不是這樣,發勁時手臂象棍棒一樣硬,那就是「有剛無柔」,那麼,正如楊家的《八字法訣》所說的那是「剛中無柔不為堅」,不僅攻擊威力不是很強大,而且自己還容易受傷。「剛中無柔不為堅」還是反映了一個宇宙普遍規律的哲理,那就是任何事物最佳狀態都是「剛柔相濟」的,如果本質是「純柔」或「純剛」,那就必然不是最佳狀態。如央視台報導的恢復了古老藏刀製造技藝的「卡卓刀」,在現場試驗中,正品的卡卓刀不僅十分鋒利,而且能夠斬斷鐵釘和鋼管而刀刃不會卷缺碎裂和沒有傷痕,其工藝就是「剛柔相濟」。曾發覺過一把卡卓刀斬鐵釘時居然斷裂為兩半,後來查找原因是工藝流程中發生了差錯,這把刀被造成「純剛」了。可見連煅造刀具也是必須避免「純剛」的。太極拳雖然極力追求「柔」,甚至追求別人始終找不到其「剛」。如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所說是「視若……柔而無剛」,《楊氏老譜》用「決不可失其綿軟」、「外終柔軟而迎敵」來表述。但其實質是《楊氏老譜》所說的「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所以,太極拳是追求「柔而無剛」中「含蓄堅剛」之「剛柔相濟」的,只是這個「剛柔相濟」如李雅軒先生所說是表現為「忽柔忽剛」之「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的。既然如此,古太極拳怎麼可能崇尚「有剛無柔」之「純剛」呢?所以,將「純剛」當作太極拳所推崇的那是錯誤的。

(四)太極拳鍛煉的一個根本追求與鑒別標準

太極拳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重要的原因就是既具有使得別人「終不得力」的、體力消耗極小的「沾粘連隨」,又能夠傳遞、爆發全身整體力量形成的強大「內勁」。而要能夠這樣,肢體活動就必須避免與消除局部的主動用力。因為這種力的解剖學實質主要是肢體局部肌肉的拉長、縮短等收縮所引起的骨槓桿性質的力量,其特點是無法避免對別人的頂抗與丟離,身軀就無法避免接受別人的攻擊力,也就無法使得別人「終不得力」,因此被認為是「有剛無柔」之力,也就是「純剛之力」,《楊氏老譜》將其簡稱為「力」,現代往往稱為「僵拙力」。而要避免與消除這種「力」,肢體活動就必須用另外的力來代替這種「力」,這另外的力就是「氣」。根據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這「氣」是根於腳的傳遞性的流動的人體力量,按照現代運動力學的觀點,實質就是人體的「動量傳遞」。而要使得「氣」發生與傳遞,也就是「行氣」,就必須避免與消除「力」,就是不要有局部主動用力。這是因為「純剛之力」與根於腳的包括「勁」的「氣」是相衝突的,是有你無我的。或者說:「氣」和「勁」傳遞通暢了,就反映「純剛之力」被克服了;而如果沒有「氣」和「勁」的傳遞,就必然反映為渾身是「純剛之力」。所以,太極拳鍛煉要能夠「行氣」、「運勁」就必須避免和消除「力」。所以,學練太極拳的第一步就是要首先「不用力」。不然,太極拳是根本不可能入門的。而「不用力」將「力」避免和消除那就是「無力」。而要真正地既能夠活動又能夠「不用力」就必須學會「行氣」。「行氣」就反映為「有氣」。如果沒有學會「有氣」,是不可能「不用力」的。而「有氣」與「無力」密切相關,人體局部越「不用力」,「氣」就能夠越通暢和越容易發生,這也就是「越不用力就越能夠有力」。而如果越「不用力」又越能夠「有氣」,就反映其太極拳水平越高。可見「有氣者無力」反映了太極拳鍛煉的一個根本性的追求,那就是太極拳鍛煉是既要追求「有氣」又要追求「無力」的。

太極拳所極力追求的「不用力」反映為「極柔軟」。「有氣者無力」反映了這「極柔軟」與氣功的靜態「極柔軟」是有本質不同的。因為太極拳所追求的是有特殊武術價值的動態的「極柔軟」。這種動態的「極柔軟」必須由本質為「其根在腳」的傳遞性力量的「氣」所形成和維持;而氣功的靜態「柔軟」不需要這種傳遞性力量的「氣」,氣功追求的是本質為生理性的「內丹」之「氣」。這是本質不同的兩類「氣」。

太極拳的這種「極柔軟」如果沒有這種傳遞性力量的「氣」,那麼肢體活動就必然要用局部的力量也就是「純剛之力」。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尚沒有動量傳遞的技能,比如太極拳初學者和雖然練習太極拳幾十年但尚未得真傳的人,雖然「無力」卻「無氣」,那麼,這樣的人儘管練拳力用得極小,小到自我覺得沒有用力,外形動作儘管極「鬆柔」,始終讓人感到其肢體是輕飄飄的沒有力量,也可以斷定其肢體活動仍然是使用著「僵拙力」,也就是「純剛之力」的。稍經試驗就可以發覺這樣的「力」,比如對這樣「無力」又「無氣」的人輕按時是柔軟的,重按時堅硬就暴露了;如這樣「無力」又「無氣」的人在練拳時,不經意間冷不防地推動一下其活動的手臂,還往往就馬上可以發覺該手臂是頂抗的。可見,要真正避免和消除「純剛之力」,就不能「無氣」。「無氣者純剛」就反映了這一個規律。「無氣者純剛」並且是一個經典的鑒別標準。那就是一個人的太極拳練習雖然「不用力」,但又是「無氣」的,這樣的「不用力」也根本不是太極拳。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過分地強調「鬆柔」與「不用力」至「松空」,卻沒有認識到要以傳遞性的力量引起動作,這種看似「極柔軟」的動作實質上就必然是「純剛之力」所引起的,這種「鬆柔」、「不用力」、「松空」與太極拳是沒有關係的,實質上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批評的「雙輕」,是屬於太極拳的拳病。由此可見,楊澄甫先生首先將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中的「極柔軟」用「不用力」來表示,並不是說人體不用力而什麼力也沒有了,而是說雖然不用力卻有傳遞性的力也就是「氣」;「不用力」的目的則是楊澄甫先生在對「用意不用力」解釋中所說的「則得真正內勁」。從這一角度說,太極拳鍛煉也是必須既「無力」又「有氣」的。因為如果「無氣」,那必然是「純剛」。由此也可以明白太極拳的柔軟只是現象,其實質則是「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柔軟而迎敵」。

從以上論析可見「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這一古歌訣包含了如何正確認識、鍛煉、鑒別太極拳等等很多信息,是學練太極拳所必須重視的一句經典成語。

推薦閱讀:

她靜靜地看著書,我默默地看著她,無力移開視線
無奈:他用特殊的手段牽扯我沉淪做他情人,我卻無能無力
命局所定 無力回天
早安心語:語言無力時,讓沉默發聲
【述評|胸腺切除術在重症肌無力治療中處於什麼地位?】

TAG: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