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間盤突出症

頸椎間盤突出症 醫學大百科 此詞條由 挂號網 提供專業內容並參與編輯,經 中國健康教育衛生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 專家審核。 頸椎病的起病原因主要是由於頸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其中包括髓核的膨隆、突出及脫出,均表示頸椎病的不同階段。但是在臨床上常可遇到突發性頸椎間盤突(脫)出症,而且大多數是以癱瘓為首發癥狀。早於1978年開始,作者從X線動力性側位片上的梯形變及其他臨床癥狀判定,並早期手術摘除髓核而取得滿意療效。此種類型者我們稱之為「急性頸椎間盤突(脫)出症」。近年來MRI檢查的開展,本病已為大家所證實。目錄

1 癥狀體征
2 用藥治療
3 飲食保健
4 預防護理
5 病理病因
6 疾病診斷
7 檢查方法
8 併發症
9 預後
10 發病機制

展開

1 癥狀體征
2 用藥治療
3 飲食保健
4 預防護理
5 病理病因
6 疾病診斷
7 檢查方法
8 併發症
9 預後
10 發病機制

1 癥狀體征

  本病多為急性發病,少數病例亦可慢性發病。初起,大多起於輕微勞損,甚至睡醒時伸懶腰而發病;或是見於外傷情況下。其臨床表現主要視受壓迫的組織而定。從病理解剖角度來看,本病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中央型及側方型(圖1)。

  1.中央型 以頸髓受壓為主要表現。以前認為此型突出較少見,隨著診斷技術的發展,特別是MRI技術問世之後,中央型頸椎間盤突出症已不再少見。當頸椎間盤中央突出後,因脊髓受壓,可出現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癱瘓以及大小便異常;與此同時,四肢腱反射呈現亢進。病理反射征可顯示陽性,並按突出平面不同而出現感覺減退或消失。

  2.側方型 以根性痛為主。主要癥狀為頸痛、活動受限,猶如落枕,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枕部;一側上肢有疼痛和麻木感,但很少兩側同時發生;肌力改變不明顯。在發作間歇期,患者可以毫無癥狀。查體時發現頭頸部常處於僵直位,活動受限。下頸椎棘突及肩胛部可有壓痛。如頭向後並側向患側,頭頂加壓即可引起頸肩痛,並向手部放射(即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牽拉患側上肢可引起疼痛(即根性牽拉試驗陽性)。感覺障礙因椎間盤突出平面不同而表現各異(表1)。

2 用藥治療

  本病以非手術療法為主,若出現脊髓壓迫癥狀,則應儘早行手術治療。

  1.非手術療法 非手術療法為本病的基本療法,不僅適用於輕型病例,而且也是手術療法的術前準備與術後康復的保障。對於頸椎間盤突出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頸椎牽引: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用四頭帶(Glisson氏帶)牽引。對一般性病例,重量開始宜小些,一般為1.5~2kg,以後逐漸增至4~5kg,牽引時間每次1~2h,2次/d,2周為一療程。對癥狀嚴重者,則宜選用輕重量卧位持續性牽引,牽引重量1.5~2kg,3~4周為一療程。在牽引過程中如有不良或不適反應,應暫停牽引。牽引療法主要適用於側方型頸椎間盤突出症。對中央型頸椎間盤突出症亦可選用,但在牽引過程中,如果錐體束癥狀加重,應及早施術。此外,在牽引過程中,切忌使頭頸過度前屈,此種體位有可能會加重後突的髓核對脊髓前中央動脈的壓迫,使病情惡化。在牽引的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並隨時調整力線和重量等。

  (2)圍頸保護:用一般的簡易圍頸保護即可限制頸部過度活動,並能增加頸部的支撐作用和減輕椎間隙內的壓力。重症型而又需要起床活動者,可選用帶牽引的頸圍支具。對頸部牽引後癥狀緩解及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例,亦需用頸圍保護,以有利於病情恢復。

  (3)理療和按摩:在常用的理療方法中,蠟療和醋離子透入法療效較好,對輕型病例可以選用。在選擇按摩療法時應注意,手法推拿雖對一部分病例有效,但如操作不當,或病理改變特殊,反而可能加重癥狀,甚至引起癱瘓,因此,在決定選用時一定要慎重。

  (4)藥物治療:可適當應用抗炎、鎮痛藥物,如雙氯芬酸(扶他林)、雙氯芬酸鈉/米索前列醇(奧濕克)等,對緩解病情有一定作用;此外,復方丹參製劑具有活血化淤作用,亦可服用,對癥狀明顯者,可選擇靜脈滴注方式,較之口服更為有效。

  2.手術療法 對反覆發作,經非手術治療無效,或是出現脊髓壓迫癥狀者,應及早行手術治療。手術以頸前路減壓、摘除突出椎間盤及椎體間植骨融合術為主。近年來,在頸前路摘除突出椎間盤後,行Cage或前路鋼板螺釘系統內固定等,已成為當前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症的新方法。對合併有椎管狹窄的病例,則可酌情在前路減壓術後間隔3~8周,再行頸後路椎管擴大減壓術。

3 飲食保健

  宜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謹遵醫囑。

4 預防護理

  本病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

5 病理病因

  頸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與頸部損傷和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有關。

6 疾病診斷

  本病應注意與脊髓型和神經根型頸椎病以及椎管內腫瘤等鑒別,在當前有CTM及MRI等高清晰度影像技術的情況下,一般不難區別。因此,對此種病例應常規行MRI檢查,以防誤診。

7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無相關實驗室檢查。

  其他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每個病例均應常規拍攝頸椎正位、側位及動力位X線平片。在讀片時可發現頸椎生理前凸減小或消失;受累椎間隙變窄,可有退行性改變。在年輕病例或急性外傷性突出者,其椎間隙可無異常發現,但在頸椎動力性側位片上可見受累節段不穩,並出現較為明顯的梯形變(假性半脫位)(圖2)。

  2.CT檢查 CT檢查對本病的診斷有一定幫助,但在常規CT片上往往不能確診。近年來,不少學者主張採用脊髓造影+CT檢查(CTM)診斷頸椎間盤突出症,認為CTM對診斷側方型突出的價值明顯大於MRI檢查;但作者以為,高清晰度、高解析度的磁共振影像技術,將更有利於患者。

  3.MRI檢查 MRI檢查對頸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其準確率明顯高於CT檢查和脊髓造影。但通過MRI檢查對頸椎側方型突出的判定不如對腰椎的準確,這可能與頸椎椎間孔小、缺乏硬膜外脂肪及退行性變有關。在MRI片上可直接觀察到椎間盤向後突入椎管內,椎間盤突出成分與殘餘髓核的信號強度基本一致。在中央型突出者,可見突出椎間盤明顯壓迫頸髓,使之局部變扁或出現凹陷,受壓部位的頸髓信號異常(圖3)。在側方型突出者,可見突出的椎間盤使頸髓側方受壓變形,信號強度改變,神經根部消失或向後移位(圖4)。

8 併發症

  因脊髓受壓,可出現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癱瘓及大小便異常。

9 預後

  無相關資料。

10 發病機制

  頸椎過伸性損傷可引起近側椎體向後移位;屈曲性損傷可使雙側小關節脫位或半脫位,使椎間盤後方張力增加,引起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Rizzolo報道,頸椎過伸性損傷後,有60%的病例存在椎間盤突出;頸椎屈曲性損傷後,有35%~40%可發生椎間盤突出。頸椎屈曲性損傷後,椎間盤突出的發生率隨小關節的關節囊破裂程度增大而增加,在伴有雙側小關節脫位的病例中,80%存在椎間盤突出。此外,Boyd認為,椎間盤是人體各組織中最早、最易隨年齡而發生退行性改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髓核失去一部分水分及其原有的彈性,致使椎間盤發生退變。頸椎間盤變性和破裂與頸椎伸屈活動頻繁引起的局部勞損和全身代謝、分泌紊亂有關。由於齒狀韌帶的作用,頸髓較固定,當外力致椎間盤纖維環和後縱韌帶破裂時,髓核突出,引起頸髓受壓。頸椎後外側的纖維環和後縱韌帶較薄弱,頸部神經根在椎間盤水平呈橫向走行進入椎間孔,即使突出的椎間盤很少,也可引起神經根受壓。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機制是在椎間盤尚無明顯退行性改變的基礎時突然發生的,是因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而使纖維環破裂,引起髓核後突。突出的髓核直接引起頸髓或神經根受壓。當然,在椎節已有退變的情況下,本病更易發生。本病多同時伴有頸椎不穩等現象,在判定病情及診治上應加以考慮。


推薦閱讀:

頸椎病 保健操
低頭玩手機=頭頂50斤?做好2個動作,儘早遠離頸椎病
頸椎病按摩為何越按越痛
大部分頸肩痛不是頸椎病
手腳麻木對照表,單手麻木預示頸椎隱患!一招揪出禍根所在!

TAG:頸椎 | 頸椎間盤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