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高股息為什麼不討投資者的好?--葉檀2014040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13年的銀行年報行情不錯,投資者關心的是,大規模破凈現象能否消除?
以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論,2013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626億元,同比增10%。當年利息凈收入4433億元,手續費凈收入1223億元,撥備前利潤3769億元,同比分別增6%、15%、10%。擬每股派0.2617元(含稅),按照3月27日每股3.38元計,股息率高達7.74%。預計現金分紅金額為919.58億元,比上年增加83.93億元,預計現金分紅比例為35%。股息率遠超一年定存,也超過了多數理財產品。不僅如此,工行2008年至2013年連續六年的現金分紅率高於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按理是價值投資首選。
銀行股價格上升有限,原因有三。
第一,信息模糊,投資者難以判斷風險。
利潤艱難保持兩位數增長,但不良雙升。截至2013年末,工行不良率較上年末微升0.09個百分點至0.94%;不良貸款餘額937億元,增長191億元,全年核銷不良貸款165億元,說明信用成本有所上升。
雖然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高達257.19%,但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在下降,未來各類銀行貸款風險取決於政策與宏觀經濟,如果政府允許基建類或者大型企業資不抵債,銀行難免受到衝擊,未來贏利方向存在不確定性。銀行以往靠規模擴獲取息差與中間業務厚利,但去年受互聯網等金融產品的衝擊,存款下降速度快於貸款速度,凈息差與凈息差收益率分別為2.40%和2.57%,分別較2012年下降9個基點,傳統的生財寶地被蠶食。另一方面,各類2013年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較上年增加0.07元;每股凈資產為3.63元,較上年增加0.41元,相比2012年年底,凈資產收益率略有下降。
雖然數據仍然耀眼,但從中國最厚實的銀行可以看出,銀行競爭者眾多,傳統的贏利模式逐漸被吞噬,宏觀經濟波動導致銀行不良率難以下降,隨著利率市場化,銀行還將經歷一次大考。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第二,股息率對投資者含義完全不同:股息要繳納稅收,價格需要填權除權,各投資者還需要按照自己購買股票的價格計算真實成本。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對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紅利所得按持股時間長短實行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稅負為20%;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稅負為10%;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暫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稅負為5%。假設銀行股投資者都是眼盯紅利的長線投資者,其紅利要打九五折。假設投資者在2012年底買入,當時股價為4.15元左右,股息率為6%左右。
無論如何,銀行股息率相比其他上市公司可算慷慨。《理財周報》2012年5月計算股息率,轉引Wind資訊數據,在2002年1月1日以前上市截止的1070家A股公司中,有844家公司在10年中進行了分紅,其中每年都分紅的公司有145家,僅佔1070家公司的13.55%。844家公司中超過2%的只有65家,加上超過1%的也只有259家,佔30.72%。平均派息率只有0.01%~0.49%的上市公司有400家,恐怕只是礙於政策壓力,為再融資鋪平道路。
在短炒為主、一夜暴富的市場文化中,讓投資者長期持有前景不大明朗的破凈大盤股,時刻準備著銀行大規模再融資攤薄僅有的一點紅利,實在是種煎熬。
第三,大股東贏家通吃。
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五年,5家大銀行的大股東匯金獲得股息率超過5%,現金分紅約4500億;這還不包括在新華保險以及其他所屬企業中所獲分紅。再加上凈資產入股等價格優勢,股息率遠遠高於普通投資者。從左口袋到右口袋的資金遊戲,銀行大部分利潤去向明確。相比而言,普通投資者所獲得的股息大約與目前主流理財產品的收益相當,優勢並不明顯。
在一個風險不明朗的市場,吸引投資者只有兩條路,或者股價暴漲,或者上市公司的股息高於理財產品,也就是目前金融市場的真實融資成本。讓投資者喝點剩湯,恐怕吸引力不夠。
註: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聽了一夜海邊城市的大雨
裙子苦短,咳嗽起來
以往的春天,軟風軟雨,綿綿不絕,梅子黃時
現在硬風硬雨,冰雹真的砸下來了
美國東部還在下雪
如果在農業社會,恐怕就是大災饑荒年景
2014/4/3葉檀市場:
新聞1: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小企業所得稅優惠,與鐵路投資成關注焦點。
點評:穩增長,底線不能破,以軌道帶動城市群發展,帶動中西部發展。財政部副部長說,城鎮化6年拉動投資42萬億,投資是主線。錢從何來?貸款,基金、債券、民資與房地產。
新聞2:4月2日,房地產板塊股價大漲。
點評:臭豆腐般的房地產,聞著臭,吃著香。此次若不取消限購,經濟增速難以穩定。投資者懷著賭徒心態,將房地產重重綁回宏觀經濟、金融的戰車上。
新聞3:希臘經濟表面好轉,歐元區部長們已放行下波救助款項83億歐元。預測今年希臘會走出連續六年的經濟衰退,但目前失業率仍在27%的高位,抗議示威不停。
點評:希臘經濟如同美國,似乎好轉,失業高企,歐洲央行可能會寬鬆。但長期的貨幣止痛藥,可能讓經濟痛苦更持久,未來幾十年就業不振,全球以長期痛苦換取經濟不要休克、不要戰爭。
推薦閱讀:
※債轉股只是看上去很美
※史玉柱晉身民生銀行第四大股東
※老闆不喜歡驚喜
※這5家銀行的信用卡值得一辦
※大變革!中國銀行業又一場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