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一下《紅樓夢》的真正作者到底是誰呢?

有人說《紅樓夢》的作者是太子,所以寶玉自比為補天之石。但這個說法是荒謬的,且不說太子早被外祖父周奎交給滿清以真作假殺掉了,為此還連累了為太子喊冤的長平公主被周奎打,而幾十名錦衣衛和官員包括連主審官錢鳳覽都被殺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一再明示寶玉絕非太子。證據如下:

1,寶玉是第四子。而太子是長子,怎麼可能以根本沒有世襲權的第四子的身份自喻呢?

榮國府長子賈赦有二子,長子名賈璉卻在書中被稱為璉二爺,周汝昌考證說賈璉前面有個哥哥,清代人壽芝的《紅樓夢譜》中也說賈璉有一個哥哥。賈赦次子賈琮歲數應比賈環還小。而寶玉也被稱為二爺,前面有個哥哥賈珠死了,所以寶玉在榮國府的玉字輩里排名第四,(這排序的困惑也反映了或是作者因布局太大而導致的疏漏或是紅樓夢被炒錄多版本的混亂)

而且寶玉特意給與自己同日出生的芸香改名作」四兒」,其實就是作者的明示:寶玉就是四兒,四皇子。

紅樓夢其實是朱樓夢,「賈王薛史」其實是「家亡血史」。這個「家」字再結合紅樓夢中多次出現的皇宮儀制的場景描寫,不是親身經歷的人很難寫得出來,以及賈府的帝王規制,比如寧國府九道門等等,而且作者用「銜玉而誕」「女媧氏鍊石補天」,並用脂批「補天濟世,勿用常言」暗示,這些證據都影射了主人公寶玉的皇族成員的身份。

《紅樓夢》的主要人物影射的對象都不是單一的,這就為紅樓夢的解讀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為他們的角色常是映射多人:

賈寶玉 影射 玉璽 和 作者本人 --- 崇禎帝四皇子;

林黛玉 影射 崇禎皇帝 和 田貴妃;

薛寶釵 影射 滿清 和 周后

晴雯 黛玉之副 影射 田貴妃 和 楊嗣昌

先介紹崇禎皇帝三個兒子的歷史

崇禎共有7個兒子。其中,周皇后生子三人,即太子慈烺、懷隱王慈烜(皇二子早夭)、定王慈炯(皇三子);田貴妃生子四人,即永王慈照(皇四子)、悼靈王慈煥(皇五子早夭)、悼懷王(皇六子早夭)、皇七子早夭。崇禎十七年(1644),太子16歲,皇三子定王慈炯14歲,皇四子慈照應當也有十一二歲。除了這三個兒子外,其他的兒子都已早逝。與對待女兒的方式不同,思宗在死前命皇太子、皇三子、皇四子分別藏匿於公卿貴戚家中。太子來不及去成國公府,便隱匿於民間,定王和永王一齊去了周皇后的父親周奎家。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進城,命令搜尋太子與定王、永王。二十日清晨,嘉定侯周奎將定王、永王交出。太子亦被李自成的軍隊搜獲。

崇禎十七年(1644)十一月,北京城已經牢固地掌握在清朝的手中。太子在一位太監的陪同下來到嘉定侯周奎府中,太子與長平公主見面後,是抱頭痛哭在一起。單看這一幕,太子應該是真的,否則長平公主一個養在深宮的尊貴女子,怎會與一個陌生男子抱頭痛哭?而且,長平公主與太子都是周皇后所生,乃是一母同胞的姐弟,怎麼可能認錯呢?周奎舉家向太子行君臣之禮,太子與公主哭別一番後離去。幾天之後,太子又回來了,公主勸他說:"慎毋再至矣。"公主明白,三月份周奎既然能把皇三子定王和皇四子永王交給李自成,這次也會再出賣太子給清朝。果然,十一月十九日太子再來,周奎留宿太子。二十二日,他要求太子自稱姓劉,是一個假太子。太子說:"悔不從公主之言,今已晚矣。"當晚,周奎令家人將太子逐出門外。太子出門後,被巡邏的清兵以"犯夜"罪逮捕,交給刑部審理,斷為假冒太子。主審的刑部主事錢鳳覽找來原司禮監太監王德化、原錦衣衛10名侍衛太子的錦衣衛來辨認,都說是真太子。侍衛們還下跪說:"此真太子,願毋傷。"太子外公周奎和舅舅周繹按照攝政王的意圖,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長平公主堅持說是真,被周奎打了一個耳光後也不敢再說話。原太子的侍奉太監有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指認是真,馬上被處死,剩下的也就乖乖的承認是假。連曾經是太子老師的原內閣大學士謝升也指出是假。雖然太子當眾說,謝先生,某年某月某日,你講書時說過某事,現在還記得嗎?弄得謝升啞口無言,怏怏而退。但結果已經出來了,太子必須是假的!還有人上表堅持說是真的?好辦,殺!一氣殺了十五個爭辯的大臣,終於沒人敢說話了。於是錢鳳覽大罵周奎等人背主忘恩,並上書朝廷,指責某些明朝的官員以真太子為假太子。周奎等人竟然還說:"即以真為假,亦為國家除害。"這位昔日的國丈,似乎已完全將自己的角色轉換成一個新的"大清國"的臣民了。滿清怎會容許明朝的繼承人活著威脅自己的政權?太子必須是假的!最後,攝政王多爾袞出面,宣布將太子押於監獄,後來被處決於獄中。凡爭言太子為真的臣工都被處罰,而主審官錢鳳覽被處以絞刑。這件事情詳細地記載於《甲申傳信錄》和《石匱書後集》

(補充一下,當時朱慈烺雖然只有十六歲,卻是一個風流哥兒,各處留情,一蘇杭美女曾為其生一子,名曰朱和檄,當時已經一歲,朱慈烺把這對母女養在京城繁華之地,在李自成亂國時,把她們母子悄悄轉移,後無音訓。)

皇三子定王朱慈燦,一直以來下落不明。到康熙18年三藩之亂快要平息時,定遠大將軍安親王岳樂在湘中抓獲了一幫乘亂招兵買馬的草頭王,審問後發現他們還有同黨,是一個還俗的和尚,自稱叫朱慈燦。抓獲後,發現供述的情況與真正的皇三子情況極為相像,與順治8年、12年、13年、16年和康熙12年打著「朱三太子」旗號起義諸多皇三子大不相同,完全有可能是真的朱慈燦。這回,清朝政府可比剛入關的時候成熟多了,康熙皇帝像彈灰一樣漫不經心的說道:「彼時朱慈燦年甚小,必不能逸出,今安得尚存?大約是假。」便決定了這位「朱三太子」的命運——以一個打著太子旗號的混混的身份殺掉。(《八旗通志》和《清聖祖仁皇帝實錄》有載)

最小的皇四子永王朱慈煥是田妃所生,皇四子應該是兄弟姊妹中最幸運的一個,在大順軍中與兩個哥哥失散之後,與一位姓毛的將領逃到了河南,種了一年地。後因為清政府清查「流賊」,姓毛的逃走,他只能一個人流浪,後在鳳陽遇到了一位前朝姓王的給事中,老給事中念及皇恩,將他收養在家,並改姓為「王」。在王給事中去世後,朱慈煥又過上了流浪的生活,,在浙江遇到了一位前朝姓胡的官員,這位胡大人也是個心念故國的人,便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從此朱慈煥以餘姚王士元為名靠教書為生,到了康熙47年,他已經七十五歲,並且組成了有一妻一妾,六子三女一個孫子的大家庭。他對於自己的身世一直守口如瓶,但作為明朝皇室的嫡系子孫,他最終也沒能擺脫那高人一等的意識,他按皇家的傳統,在為所有的兒子取名時以「和」字排輩,最後一字都為帶有土部的怪字。這些舉動逐漸為人們所注意,一位念一和尚在浙東起義時便打著他的旗號,終於使這位隱藏了幾十年的前明龍種遭到了滅頂之災。化名王士元的朱慈煥全家被捕,他的妻妾和女兒都自縊而死,男性家人無一漏網。朱慈煥否認自己參與造反,他對主審官說:「今上有三大恩於前朝:流賊亂我國家,今上誅滅流賊,與我家報仇,一也;凡我先朝子孫,從不殺害, 二也;吾家祖宗墳墓,今上躬行祭奠命人洒掃,三也。況吾今年七十五歲,血氣已衰,鬢髮皆白,乃不做反於三藩叛亂之時,而反於清寧無事之日乎?且所謂叛亂者,必先佔據城池,集屯糧草,招兵買馬,打造盔甲。吾曾有一於此乎?」話說得合情合理,而且也確實沒有他參與造反的證據,可是,他承認了自己是前明皇子,就只能是死路一條。康熙皇帝又玩起了多爾袞的那一套,拒不承認朱慈煥的真實身份。清廷九卿審訊之後奏報:「朱三供系崇禎第四子。查崇禎第四子已於崇禎14年身故。又遵旨傳喚明代年老太監,俱不認識。朱三名系假冒,朱三父子應凌遲處死。」

所有明末清初的史籍都記載崇禎第四子並沒有在崇禎14年亡故,而已經事過60多年的老太監且不說是真是假,即使是真,又如何認得當年僅十一二歲的少年皇子?可惜,明朝的繼承人都必須死,這些連小孩子都騙不了的證據就把「王老先生」朱慈煥全家送上了黃泉路,朱慈煥凌遲處死,所有兒子被斬立決,唯一的孫子下落不明,也許已經死在了杭州獄中。(以上載於《雞林舊聞錄》和《清聖祖仁宗實錄》)

2,寶玉是神「瑛」侍者,這個「瑛」有來歷,是左「王」右「英」的結合體,男左女右,左邊王是指父親是皇帝崇禎,而右邊這個「英」字則是取自母親田秀英。

3.寶玉改名的這個四兒改名前原本是從芸香改做蕙香,改來改去都不離「香」字。而寶玉又偏偏編了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說黛玉是「香玉」,巧的是史書記載田妃身體有天香,是比乾隆的香妃還要早的漢人香妃。

4,賈寶玉的結局是出家流浪乞討,而皇四子在被抓後的供詞中明確講到他亡國後做過乞丐,當過和尚。

5,為什麼寶玉要姓賈,而母親姓王?

「賈」通「家」, 是家姓;那麼「王」呢?

四皇子在做乞丐後,一位前朝姓王的給事中見他不俗於是在一通追問下得知了他的真實身份,於是毫不猶豫地收養了他,並為他改名「王士元」,從此王家人都成了四皇子的忠實的保護著,這就是為什麼寶玉的娘家人姓王的原因所在。

現在這個王家人的後代就居住在山西寧武的冰火山上的懸空村中,他們是遵照皇四子的遺命要保護冰火山上的寶藏,雖然現在王家後人都搞不清寶藏是什麼在哪裡,但他們都說冰火山是寶地,保佑他們平安長壽,三百多年啊,真是神奇的一段歷史啊!

6,四皇子是個才華橫溢,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尤其善於寫作。這是《雞林舊聞錄》中記載的。而且四皇子在河南種過地,後輾轉乞討到了鳳陽,又將王家人帶到了山西寧武的世外桃源冰火山上安頓,而後又做和尚雲遊到浙江餘姚還俗娶妻,可以說是足跡踏遍了天南地北,自然是經多識廣,閱歷非凡。

王家人認識他就是因為他身為乞丐卻相貌氣質脫俗,而他後來還俗娶妻的原因也是因為他的岳丈一位前朝姓胡的官員發現這個和尚風度翩翩,交談一番後更是驚嘆於他的才華,說:「子有如此才學,何為流於空門!」所以力勸他還俗並且還把女兒嫁給了他。而四皇子還俗後做了教書先生,因為與他下棋而一起被抓的蓬萊公李方進在《張先生》一書中說四皇子是個「丰標秀整,議論風生」談吐不凡的美男子,路氏告訴李方進說:四皇子「姓張,號潛齊,浙中名士也。學問淵博,寫作兼優,而且工於手談,精音律。」才華沒的說。

而紅樓夢中暗喻太子的榮國府第一繼承人的賈璉卻是個風流好色的浪蕩公子,所以是「假廉」,沒廉恥。我上面轉載的文中說太子朱慈烺雖然只有十六歲,卻是一個各處留情的風流哥兒,一蘇杭美女曾為其生一子,名曰朱和檄,明亡時已經一歲,朱慈烺把這對母女養在京城繁華之地,在李自成亂國時,把她們母子悄悄轉移,後無音訓。如果敘述是真,那麼書中尤二姐的描寫正是影射此事,太子的品行也恰恰應和了賈璉的「假廉.希望能有這方面更多的資料。

7,在「群芳開夜宴」中,寶釵抽到的是花王牡丹,暗示她的皇后身份;而黛玉抽到的是芙蓉花,簽詞「莫怨東風當自嗟」,田妃居於東宮(周后居於中宮),民間稱田妃為「東宮娘娘」,此處正是以東風暗指東宮。

芙蓉即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高潔之花,也暗合黛玉的「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污淖陷渠溝」,正是歌頌黛玉品行高潔,並且暗示黛玉死在明亡前,從而避免了被暴屍被侮辱的結局。

田妃也愛芙蓉,海棠。《梵天廬叢錄》記載「田妃擅花卉,嘗作群芳圖,凡二十四種,合為一本。思宗命特付裝潢,特加賞覽,每頁鈐「承乾宮印」,「南薰秘玩」。上端有思宗題詩。明亡,散落人間,有蔣氏得其二頁,一為海棠,一為芙蓉,幽逸冷艷,皎然獨絕。」真是無巧不成書,24種花偏偏留下了芙蓉海棠。黛玉做的《白海棠》詩,不但寫盡了海棠的神韻,更是以「嬌羞默默同誰訴」一句,道盡了內心的孤獨、寂寞和痛苦。

前有田妃做《群芳圖》,後有黛玉做《葬花吟》,正反對照,正是作者懷念母親哀悼家事國事的曲筆。

8,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前一句說的是寶釵,後一句講的是黛玉。因為史書對周后的評價是「有恭儉之德」,而評價田妃是「多才藝」,正是一德一才。

周后曾經命人採購24輛紡車,教宮女紡紗卻因無人學得會,周后最後將紡車全部砸毀泄憤。「停機德」明面上是說寶釵有賢妻之德,暗裡卻是譏諷周后停機砸車之事,用得實在是妙!

而有詠絮才的母親早喪的林黛玉才華橫溢卻性格孤傲,也正是「多才藝,性寡言」幼年喪母的田妃的翻版,最後在賈府被抄家前病死,也正是對應了田妃在明亡前病死的結局。(玉帶林中掛,是黛玉影射的另一面崇禎的結局)

9,寶釵來自金陵,黛玉來自揚州也正是暗合歷史,周奎在北京算命為生,周后來自北京(在書中以金陵暗示);田弘遇在揚州任千總,田妃來自揚州。

為何金陵也是指北京?賈府是在北京,但第二回中作者卻寫到賈雨村說他在石頭城見到了寧國府榮國府。石頭城在古代叫金陵,是大明朝的開國之都,就是現在的南京。賈府怎麼又變成了在南京呢?注意甲戌本批註此為「點睛神妙」,為何?而且警幻仙子還指著金陵的冊子對寶玉說「貴省」,也是把賈家當做了金陵人。

看來這是作者故意把南京北京混為一談,因為雖然朱棣後來遷都到北京,但南京也依然是與北京並列的都城地位,被稱作「兩京」。暗示書寫的是明朝事,北京金陵都是明朝的京城。而且書中也專門寫了金陵的甄家對應北京的賈家,假作真時真亦假,賈做甄時甄亦賈,甄家就是賈家,金陵就是北京,這就是作者的不能明寫只好曲筆的不得已。

10,暗喻周后的薛寶釵毒害田妃林黛玉,天涯有帖子講過。

史書記載周后「曉書畫,亦諳藥理」,自稱「妾本儒家,惟知蠶織耳」。第42回中寶釵所作的一番「畫論」正是「識書畫」;也是熟諳藥理;而且總是說女子「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正是一一對應之妙。

在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制風雨詞》中,薛寶釵故意將林黛玉的病症說得嚴重嚇唬黛玉,趁機給黛玉開藥方,然後亟不可待地連夜派婆子打著傘挑燈籠,熱心地送燕窩和「洋糖」給黛玉趕緊地吃上,燕窩好壞肉眼看不出來,但冰糖變成了洋糖卻分外刺眼!洋糖與冰糖藥性相反,這正是熟諳藥理的寶釵的好謀算!

看到第五十回,黛玉吃了幾個月寶釵送的洋糖燕窩後,「越發瘦了;眼淚也比舊年少了;從前只是在春分秋分之後才咳嗽的舊毛病,居然在大冬天也開始犯了;而且更嚴重的是不但夜裡咳嗽,而且還失眠了,只睡了一個更次!黛玉的病變得嚴重了!

寶玉開始懷疑寶釵送的冰糖燕窩,於是立即用自家的冰糖燕窩替代了寶釵送的,於是才有了後來紫鵑對寶玉說黛玉吃了寶玉送過來的冰糖燕窩後病好多了。

熟諳藥理,心思歹毒,殺人於無形啊!

11,晴雯(黛玉之副)乃是影射田妃推薦和支持(「楊之大用,實借徑與田貴妃」)崇禎最為器重喜愛的楊嗣昌。

楊嗣昌,字文弱,晴雯指晴天雲少,雯弱,即文弱。

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湖南古有「芙蓉國」的美譽,寶玉為晴雯做《芙蓉女兒誄》。

「身為下賤」指的是「父鶴,總督陝西被逮,嗣昌三疏請代,得減死。」楊嗣昌的代罪之身。

晴雯被奸讒所害,實在是因為她太過出眾,連鳳姐都不得不說:「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

晴雯補孔雀裘,其實就是楊嗣昌修補大明山河,他是怎麼補的呢?「將裏子拆開,用茶杯口大的一個竹弓釘牢在背面,再將破口四邊用金刀刮的散鬆鬆的(四正),然後用針紉了兩條(2),分出經緯,亦如界線之法,先界出地子後,依本衣之紋來回織補。補兩針(2),又看看。織補兩針(2),又端詳端詳。」。看到沒?用的正是「四正六隅」的方略!

楊嗣昌是明朝末年崇禎最為相信倚重的大臣,崇禎對有才有識,不計個人得失,真心為國操勞的楊嗣昌是有深厚感情的。崇禎專門為楊嗣昌作詩送行,引得東林黨嫉恨,文秉寫到「 所以寵之者至矣。」

崇禎14年,楊嗣昌失洛陽,面對東林黨李昌等的彈劾。崇禎說:「督師去河南數千里,所謂鞭長不及馬腹,若汝等愛憎起見,無乃太過!」 楊嗣昌再失襄陽後,為兵部都諫張縉彥以「陷城失藩」糾劾。崇禎降旨「自督師以下,調度失宜,巧言善欺」,著有關部門議罪。朝臣得此機會,以吏部尚書李日宣、左都御史王道直等大僚為首的一批言官紛紛上書要求懲辦楊嗣昌。崇禎以是大會六部、九卿、科道於乾清宮,怒曰:「楊嗣昌系朕特簡,用兵不效,朕自鑒裁,況尚有才可取,各官見朕有議罪之旨大家排擊,紛紜不已。如出忠直,何不於兵科未具疏時先言之也?姑不深究,各疏皆留中,諭爾等知之。」

楊嗣昌憂懼交加病死後,朝中東林黨仍不肯罷休,一定要以「失陷城池律」論,要求崇禎下旨將楊嗣昌「戮屍」。崇禎一時無法抵擋,多日後突然一日對朝臣流淚言「昨夢楊嗣昌」云云,同時以「故輔楊嗣昌奉命督剿,無守城專責,且對偽裝入城、乘夜偷襲均再三嚴申軍令,地方官員置若罔聞。」為由,不顧朝臣反對宣布昭雪楊嗣昌罪,賜祭。

寶玉夢見晴雯道別其實就是指崇禎夢到楊嗣昌一事。

崇禎還親自手書祭文一篇:「惟卿志切匡時,心存許國,……齎志深淵,功未遂而勞可嘉,人已亡而瘁堪憫。……英魂有知,尚其祗服」。正是寶玉為晴雯寫祭文的原型!真真是「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崇禎還臨朝嘆息:「自楊嗣昌歿,無復有督師平賊者。」暗合了補孔雀裘一回中麝月說晴雯:「但這裡除了你,還有誰會界線?」

寶玉探望被逐出去的晴雯,見她「瘦如枯柴,腕上猶帶著四根銀鐲」晴雯怎會如此富有? 想想晴雯看病時,大夫都不敢正視,分明是妃子的氣派。這是暗述生了四個兒子的田妃。

而晴雯與寶玉換穿貼身的紅綾襖則是她深感冤枉,被奸饞污了自己的乾淨卻也不屑去辯解了,是對污衊者的憎恨,也是對寶玉的眷戀。襲人(寶釵)和寶玉雖有雲雨情,但遠不及晴雯(黛玉)和寶玉的心靈相通。

晴雯為黛玉之副,楊嗣昌是田妃推舉支持,為崇禎所器重倚仗,而在楊嗣昌病死後不久,田妃也病死了,一年多以後,崇禎也上弔死了。也正是晴雯之死預告了黛玉的結局。

楊嗣昌為國嘔心瀝血而死,生前受盡東林黨的彈劾打壓,死後還被詆毀,東林黨誓要將楊嗣昌刨墳戮屍,但由於崇禎的保護沒能成功,可是他們的願望最終由張獻忠實現了,張獻忠不僅掘了楊嗣昌七世祖墳(這是不是作者特意為之,所以將晴雯之死被安排在77回的原因呢?),還焚燒了楊嗣昌夫婦棺柩,並將他們的屍骸斬斷戮爛。

誰說崇禎刻薄寡恩?看看崇禎對楊嗣昌的感情!誰說崇禎喜歡委過於他人?看看崇禎對楊嗣昌的擔待!我們應該思考:當這些東林黨人怪罪崇禎刻薄寡恩推卸責任時,他們到底為崇禎還有大明做了什麼?

12,紅樓夢中借對卜世仁和封肅的描寫對周奎極盡嘲諷,也絕不是身為周奎外孫的太子能做得出的。

卜世仁,諧音「不是人」,賈芸向卜世仁借錢的描寫活脫脫就是崇禎向周奎借錢的再現,太子是絕不會自揭家醜的,但四皇子則不然了,自然是要對周奎痛揭痛批的。脂批云:酷肖之至!

封肅:諧音「又瘋又俗」,此人是甄士隱的岳父,為人奸險小氣,趨炎附勢。落魄的女婿拿銀子委託他置買房地,他卻半用半賺,只拿一些薄田破屋糊弄女婿。令人不禁聯想到崇禎要他捐錢帶頭,他卻跑去找女兒周后要了5千兩銀子,然後扣下了2千兩,等於偷拿了崇禎5千兩卻最後僅用3千兩糊弄崇禎的事迹。

封肅見到公差說:「小人姓封(瘋),並不姓甄(真)。」 又令人不禁聯想到崇禎將兒子送到他家避難,卻被他先送了李自成,後又將太子交給滿清。在主審官錢鳳覽怒罵他「背主忘恩」 以真太子為假太子後,周奎卻恬不知恥地回答說:「即以真作假,亦為國家除害。"

當賈雨村想討嬌杏做妾時,封肅便在當夜就把嬌杏送過去,不禁又讓人聯想到《觚剩》中記載的周奎送陳圓圓給吳三桂一事。

13,作者在書中兩度將寶釵比作有名的醜婦孟光,足見作者對寶釵的憎惡。

第五回中《終身誤》曲中說:「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寶釵如孟光一樣對寶玉舉案齊眉,但寶玉卻意難平,為何?因為在寶玉心中薛寶釵長得就像梁鴻的妻子孟光那樣丑。《後漢書。梁鴻傳》說:「孟氏有女,狀肥丑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至年三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聘之。」

第四十九回中,寶玉對黛玉說:「是幾時孟光接了鴻梁案?」,再用醜婦「孟光」喻指寶釵。

14,作者對待象徵魏忠賢的王熙鳳持讚賞態度,流露出喜愛和同情之情,還有寶玉對東林黨的旗幟鮮明批判,是太子和吳梅村絕不會有的。反倒是四皇子才會批判東林黨,對魏忠賢有貶有褒。為什麼呢?

因為東林黨與魏忠賢是勢不兩立的!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鐵杆「東林黨」人的吳梅村是堅決維護「東林黨」利益的,他在《清忠譜序》里痛罵魏忠賢閹黨亂國:「先朝有國二百八十餘年,其間被寺人禍者凡三:王振、劉瑾專恣於前,魏忠賢擅竊於後,馴致流毒天下,而國家遂亡……至魏忠賢之擅則不然,上自宰輔禁近,下暨省會重臣,非閹私人莫參要選。時傾險之士思逞志於正直者,亦願為之爪牙,供其走噬,甚至自負阿父、養子而不惜,而東林之難作矣。故自辛酉至丁卯七年之中,在朝諸賢無不遭其坑戮,而國家之氣以不振……甲申之變,留都立君,國是未定,顧乃先朋黨、後朝廷,而東南之禍亦至。噫!彼為閹黨漏網之孽,固無足怪,誰為老成,喪心耄及,更可痛也!」吳梅村可是把明朝亡國的罪過全都推到了魏忠賢頭上,大罵魏忠賢不算,還將其與明朝的大奸臣王振、劉瑾等同,真是恨得咬牙切齒!這樣的吳梅村怎麼可能去肯定和同情影射魏忠賢的王熙鳳呢?

同吳梅村一樣,太子也是東林黨派。太子母親周后的老師是東林黨人陳仁錫,陳仁錫險被魏忠賢斬首,後被人暗中搭救才倖免於死。周后曾向崇禎推薦陳仁錫,被崇禎怒斥道:「既然他是你家翰林,就休想做閣老!」,陳仁錫因此而不被崇禎重用。周后因周奎收取東林黨人鄭謾賄賂而向崇禎求情想為鄭謾脫罪,崇禎斥責周后並將鄭謾凌遲處死。而且《思陵典禮記》記載:周后「初為信王妃,曉書畫,亦諳藥性,在潛邸,與上甚和庄,既冊立,協謀去魏逆,稱賢功。」 清楚地點明周后在除去魏忠賢一事中出了大力,周后是堅決反對魏忠賢而親東林黨的,身為周后愛子的太子怎會否定母親周后而去肯定魏忠賢呢?何況太子的老師方逢年、吳梅村等基本上都是東林黨人,自小浸染於其中的太子根本就不會用能幹的王熙鳳來暗喻魏忠賢。

但四皇子就不同了。田妃是帶有反東林黨的色彩的,這從田妃推薦支持的楊嗣昌的立場上就能反映出來。所以四皇子秉承母親的立場,對東林黨是批判的態度,自然就不會對魏忠賢徹底否定,這就是紅樓夢作者把王熙鳳描寫的亦善亦惡,竟然還對魏忠賢有同情之意。

再看看第三十六回里,寶玉忽然莫名其妙的對文官武將大發一通議論,他是這樣批文官的:「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兩句書污在心裡,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談亂勸,只顧他邀忠烈之名,濁氣一涌,即時拚死,這難道也是不得已!還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於天,他不聖不仁,那天地斷不把這萬幾重任與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並不知大義。」正是作者痛罵東林黨誤國!

正是立場的差異,導致了四皇子和太子/吳梅村東林黨的觀點的差異,導致了對魏忠賢和東林黨的態度的不同。

為何萬曆、天啟、魏忠賢和楊嗣昌在史書上是負面形象,而東林黨、周后和太子是正面的形象?

因為筆杆子牢牢地掌握在以張岱、吳梅村、文秉等為代表的東林黨人這些文人手中,就是崇禎早期英明後期渾聵的原因,因為崇禎後期漸漸對東林黨不滿,這同時也是為什麼史書中周后的形象高大而田妃被批判的原因所在。東林黨文人是一定要對周后極力吹捧,而對田妃和楊嗣昌等進行批判的,立場決定了一切!通過對《紅樓夢》的解讀,會讓我們一探被東林黨歪曲的歷史。

對於吳梅村是紅樓夢的作者的爭論,我認為四皇子可能借鑒了吳梅村的戲曲《秣陵春》,但紅樓夢的創作主要是基於四皇子本人對歷史的認識和感情,所以這部隱寫歷史的紅樓夢要比東林黨人筆下的歷史更為客觀,用王熙鳳來影射魏忠賢,而對「東林黨」人進行了批判和嘲諷,而且就連批註的畸笏叟、脂硯齋等人的態度也反映出他們應該也都不是「東林黨」人,東林黨人是絕寫不出王熙鳳的,也絕不會痛罵自己的。

推薦閱讀:

《紅樓夢》與涇縣人
盤點鮮為人知的紅樓夢女郎:原來她們都演過啊!(組圖)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最注重哪個字?
紅樓夢中升遷最快的丫頭

TAG:紅樓夢 | 探討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