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共濟會領導了近代歐洲啟蒙運動(2)
(2008-05-23 04:58:27)
轉載標籤:共濟會啟蒙運動牛頓英國思想分類:人文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8.29-1704.10.28),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自由、民主思想的創立者,他的政治理念深遠地影響了美國、法國、英國以及其他的西方國家,是啟蒙運動時期尤其是政治上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
1689到1690年寫成的兩篇《政府論》Two Treatises on Government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論文。第一篇駁斥了羅伯特·費爾默爵士Robert Filmer的《先祖論即論國王之自然權》君權神授的主張。在第二篇中提出統治者的權力應來自於被統治者的同意,建立國家的唯一目的是為了保障社會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權利。當政府的所作所為與這一目的相違背的時候,人民就有權利採取行動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將權力收回。洛克第一次系統地提出"天賦人權"學說,人所擁有的「自然權利」(natural rights)包括了生存的權利,享有自由的權利以及財產權。洛克還第一個倡導了權力的分配,他把政治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外交權三種,認為行立法機關應當高於行政機關,防止專政。這方面的理論由後來的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Montesquieu)繼續發展,並對美國的三權分立制政體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洛克的自由主義被美國奉為神聖,成為民族理想,激發了北美獨立運動。在伏爾泰將洛克等人的思想傳到法國去後,則促成了啟蒙運動的高漲和大革命的爆發。雖然洛克的自由主義思想與共濟會「自由石匠」freemason的精神內涵不謀而合,然而卻難以找到他與共濟會關係的直接證據。最著名的文字證據來自1753年5月版的《紳士雜誌》Gentleman"s Magazine的一篇文章,文章轉引自1748年德國法蘭克福發表的一封洛克的信,德文題目為「在一位已故兄弟(共濟會成員稱呼)書桌上發現的、著名的洛克先生關於共濟會的一封信」Ein Brief Vondem Beruchmten Herr JohannLocke, betreffend die Frey-Maureren. So auf einem Schrieb-Tisch enines verstorbnen Bruders ist gefunden worden。在這封1696年5月6日寫給盆布魯克伯爵Thomas Earl of Pembroke的信中,洛克描述了他在牛津大學圖書館the Bodleian library發現了一篇160年前據信由英王亨利六世Henry VI所寫的共濟會手稿,並將它呈給公爵。信中提到了他的密友、英國女哲學家馬莎女士Lady Masham在看過手稿後對共濟會產生了很大興趣,以至於說:「她現在希望自己是個男人,這樣就可以加入到兄弟會中來。」she now more than ever wishes herself a man, that she might be capable of admission into the fraternity。信下附錄了一篇用15世紀英文寫成的問答錄,探討了共濟會的教義。http://www.themasonictrowel.com/books/illustrations_of_masonry_preston/files/chapter_18.htm對於這封信及其手稿的內容有很多爭論,很多人傾向於它們是偽造的,在法蘭克福也從未發現出版過這篇文章。雖然洛克的共濟會成員身份難以確證,但與他交往的很多密友都是共濟會成員。而他很早就加入了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倫敦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atural Knowledgehttp://royalsociety.org/成立於1660年,地位相當於英國國家科學院,但性質屬於私人學術團體,是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科學團體機構。這是一個由共濟會成員發起的組織,它濫觴於培根的《新亞特蘭蒂斯》,由玫瑰十字會性質的學術組織隱形學院Invisible College發展而來,由天文學家、工程師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最初發起集會,自然哲學家羅伯特·毛利爵士Sir Robert Moray獲取國王國王特許,並最終得以建立。這兩位創立者都是著名的共濟會成員,其中克里斯多佛·雷恩不但出任了第二任皇家學會會長,同時也是共濟會一號原初會社Lodge Original No. 1的石匠大師Master。而皇家學會最著名的會長則是洛克的好友——艾薩克·牛頓爵士。隱形學院由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發起,著名的化學家和鍊金術士,牛頓的密友。隱形學院指通過私下書信交往而進行的一種學術交流形式。隱形學院玫瑰十字會神秘主義風格的插圖。一些象徵和標誌同樣出現在共濟會標誌中。
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1642.12.25-1727.3.31),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鍊金術士和神學家。他通過三稜鏡研究光的色散。發明了微積分。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是近代科學史上最為重要的著作。他在書中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動力學三定律,開創了近代物理學、天文學和機械工程學。在當時,科學研究和鍊金術並沒有明顯差別,他的引力思想便是來源於類似魔法的超距作用。牛頓常被稱作第一位近代科學家和最後一位鍊金術士。牛頓創造的引力宇宙體系,是啟蒙運動所提倡的理性成功運用的完美例證,對於整個時代的世界觀產生巨大影響。與洛克一樣,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牛頓是共濟會成員,然而他的朋友和同事則多半是共濟會成員。如牛頓的助手、物理學家、牧師德薩吉利埃John Theophilus Desaguliers,他生於法國新教家庭,由於受到宗教迫害遷往英國。他加入皇家學會後因為對電的研究而多次獲得學會最高獎Copley Medal,在當時學術界有很高聲譽。他不但是牛頓密友,也是他的光學理論熱烈倡導者。德薩吉利埃1719年被選為英國共濟總會大師Grand Master of England,第一版的《共濟會憲章》便由他草擬。牛頓是斯巴爾丁紳士俱樂部成員SpaldingGentlemen』s Societyhttp://www.spalding-gentlemens-society.org/。斯巴爾丁紳士俱樂部始於1710年一些紳士在斯巴爾丁Spalding一家咖啡館的聚會,如同當時很多紳士俱樂部Society of Gentlemen一樣。這個俱樂部的很多成員是共濟會員,如俱樂部的資助者蘇格蘭貴族布克洛希公爵FrancisScott, 2nd Duke of Buccleuch也是英國共濟總會的資助、建立者。還有英國巨石陣最早的研究者、田野考古奠基人Dr. William Stukeley,他也是最早牛頓傳記的寫作者,最早成為精神石匠(共濟會員)speculative freemasonry的學者之一。生物學家、學術贊助人Sir Joseph Banks,他在參加著名的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科考艦隊之前加入了共濟會,成為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發現者之一,他也是非洲探險團African Association的成立者。還有被譽為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他也是牛頓著名的墓志銘的作者: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自然和自然的法則隱藏在黑暗中;上帝說讓牛頓來!於是一切變得光明。」他將牛頓比作共濟會所崇拜的光明,而這也是啟蒙運動的核心象徵。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中殿牛頓墓葬。整個墓葬雕塑造型成三角形,而上部的地球正如金字塔頂照耀萬物的全視之眼。
牛頓晚年創作了《古代王國修正編年》The Chronology of Ancient Kingdoms Amended,並認為這是他全部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在這部書中,牛頓打破了托勒密編年史體系,試圖用統計的數學方法對古代西方的國王年代重編,以便與聖經舊約的記載相互對照,特彆強調以色列王國在古代王國中的重要地位。如同所有共濟會成員一樣,牛頓對所羅門聖殿Solomon"s Temple 非常痴迷,認為其中藏有鍊金術的秘密,他認為很多鍊金術就來源於古代猶太密宗神學。在牛頓死後,人們發現他的體內的水銀含量很高,他一生常發的精神錯亂和死因就是汞中毒造成的,而這與他從事鍊金術不無關係。可以說,即便牛頓不是共濟會成員,他也深受共濟會思想、組織的影響和啟發。曾任法國共濟總會Grand Orient of France會長的歷史學家Alain Bauer於2007年出版了一本《艾薩柯·牛頓的共濟會——作為神秘學和科學的鍊金術》ISAAC NEWTON"S FREEMASONRY,The Alchemy of Science and Mysticism,分析了牛頓與18世紀共濟會學者組織的密切聯繫,並指出共濟會在歐洲近代科學建立過程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國第一共濟總會Premier Grand Lodge of England英國第一共濟總會成立於1717年6月24日,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共濟會總會,它的成立也是近代共濟會建立的標誌。1813年與古英國共濟總會The Antient Grand Lodge of England or Grand Lodge of Free and Accepted Masons of England合併成立英國聯合共濟總會The United Grand Lodge of England (UGLE),至今仍為英聯邦國家共濟會總會。http://www.ugle.org.uk/英國第一共濟總會會標,中間的盾徽承自中世紀成立的倫敦石匠行會London Company of Masons。中間的三個城堡代表了最早成立的三個石匠行會,與中間的圓規圖案形成了與現代共濟會交叉規、矩標誌相同的構圖模式。
英國第一共濟總會由四個共濟會會所Craft Lodges共同成立。1716年四個會所成員在蘋果樹客棧會所Apple-Tree Tavern會面,約定每年定期集會,並決定於第二年成立共濟會總會。1716年施洗者聖約翰紀念日St. John the Baptist"day,四會所成員在聖保羅教堂領地的鵝與烤架啤酒館會面Goose and Gridiron Ale-house in St. Paul"s Church-yard,這裡也成了共濟總會會所所在地。集會上選舉資格最老的石匠安東尼·塞俄Anthony Sayer為石匠大師Grand Master、第一任總會長,並於每年舉行大宴會Grand Feast。塞俄任命了會所總監Grand Warden,並要求會所成員每季按時到總會所舉行集會。四個會所中只有一個是由純粹的精神石匠speculative masons組成,其他三個仍然是從事生產的石匠會所operative lodges。在倫敦石匠行會的約束下,早期第一共濟總會的管轄範圍只限於倫敦和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地區的會所。鵝與烤架啤酒館
第二任總會長George Payne於1720年寫了《共濟會員章程》General Regulations of a Free Mason。http://www.freemasonrysaust.org.au/ancientregulations.html1723年,共濟總會頒發了詹姆士·安德森James Anderson根據古代石匠手稿Masonic Manuscripts所寫的《共濟會憲章》Constitutions of the Free-Masons,憲章規定了共濟會成員金字塔結構的等級體制,並將共濟會歷史追溯到所羅門神廟的建立者Hiram Abiff。1723年版憲章經本傑明·富蘭克林編輯後於1734年在美國首次出版。http://digitalcommons.unl.edu/libraryscience/25/1723年版《共濟會憲章》封面,圖中第五任共濟總會會長蒙塔魁公爵John Montague, 2nd Duke of Montagu將手中的圓規和憲章交給第六任會長沃頓公爵Philip Wharton, 1st Duke of Wharton。
憲章插圖,真理Truth高舉一面子鏡子,將象徵智慧的光芒照射到石匠大廳Free-masons" Hall,陪伴她的是三聖德Theological Virtues:信仰、希望和仁愛。石匠天賦Genius of Masonry肩負真理和聖德的使命,手據火炬順著光芒而下,在她的左臂掛著一塊徽章,將要授予人間的石匠大師Grand Master,作為神允許其建造聖殿的授權象徵。
從第五任總會長蒙塔魁公爵(1721年就任)開始,總會長之職幾乎全部由上層貴族擔任。1737年11月5日,英國國王喬治二世George II 的長子弗雷德里克王子The Prince Frederick由牛頓的好友德薩吉利埃引薦John Theophilus Desaguliers在倫敦的臨時會所Kew Palace加入共濟會,他是第一位加入共濟會的皇室成員。次年,安德森將修改後的新版《共濟會憲章》獻給他。弗雷德里克王子沒等坐上王位就被板球意外打死了,他的長子繼位成為喬治三世George III,另外三個兒子則都加入了共濟會。此後英國王室和共濟會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喬治四世George IV在做王子時成為英國共濟總會(1792–1812)和蘇格蘭共濟總會會長(1806 – 1820),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也做過英國共濟總會會長(1875–1901)。可以說,在18世紀啟蒙運動的發源地英國,共濟會迅速發展壯大,成員囊括了當時的知識領域的精英學者、政治上層貴族和新興大資本商人,並將他們通過宗教式的兄弟情誼緊密聯繫在一起,成為一個集思想、學術、政治、經濟於一身的超級組織。通過促進成員間交流,不但推進了學術進步和思想傳播,也將新思潮迅速轉化為政治影響,對啟蒙運動的發展起到極大的催化作用,使得這個時期的學術發展和社會變革都以加速度進行,從而成為時代真正的引領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