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入大乘門的唯一標誌·學誠法師

發菩提心——入大乘門的唯一標誌 學誠法師

發菩提心——入大乘門的唯一標誌(上篇)

(8月13日)

【法師開示】

止觀雙運與大眾和合很重要。

為什麼有的同學在緣念時不知道念了幾遍?兩種情況:第一是散亂,第二是什麼?是太專註。但是一般人達不到這種專註的境界,散亂的較多。當突破散亂的時候,我們才會專註。比如我們早課念完《心經》之後。那邊「咣」大磬一敲,應該是要放掌了,但有的同學還照合掌不誤,這可能是專註。這樣在止觀裡面屬於什麼過失(同學回答:「昏沉」)?

沉不能說不對,但是這個不是正答。應該說是觀照力不夠。只有止沒有觀也是不行的,心都定在那兒了。我們不但要專註,並且還要對善的所緣境起觀照,不光止還要觀。否則單單修止的話,外道諸天都有,可以修到四禪八定,可以神通變化,但那不是純佛教的,是共外道的。

佛教要修的是止觀雙運的三摩地,就是在止的情況下來修觀,才是佛教應該做的,只修止不修觀不是佛教要的。為什麼呢?不能斷掉煩惱種子,只有在止的情況下修空觀才能斷煩惱種子。雖然很專註,但是要起觀照,該幹啥時要幹啥。不是一止就楞在那兒,不動了。沒有起觀照的話,你不知道周圍發生什麼事了,不知道應該放掌的時候要放掌,該合掌的時候要合掌,不清楚,糊裡糊塗的,只知道很專註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反過來說,與大眾和合是很重要的。你在這個場合你得要按照這個場合的規矩辦事。如果離開這個場合,你一個人哪怕一條腿站著念一天的「阿彌陀佛」也是對的。相沒有一定的標準,就是說我們在哪個場合,要跟那個場合和諧才是最圓滿的。當然,如果是祖師再來的,就很難講。祖師再來的,他有時候會示現一些逆行,你念我就不念,你合掌我就放掌,你放掌我就合掌等。

【法師引導】

法師:接下來我們往下學《出家與受戒》。我們在還沒剃度、受戒之前種個善根種子,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上一節課談到發心是非常重要的,還談到我們為什麼要出家和建立宗旨。接下來會談到菩提心。

【學習師父開示錄音】

那麼菩提心,又如何來體現呢?

我們受戒的時候,律師就會告訴我們,我們要發願: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佛果是圓滿的,所謂圓滿,是對所有的眾生來說的。我們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我們要度;看不到的,我們也要有這種心。

那你說我們這個世間上這麼多的人,六道眾生這麼多,我們怎麼能夠度得完?度得完度不完,度一個度兩個,那是我們的行為,是我們的能力。……首先我們要有這樣子的發心,如果我們在發心方面,就有問題,就有疑惑,就沒有這樣子的一種正確的心態。那就不是菩提心,就不是成佛的正因。

菩提心就是我們剛才談到的,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這是我們的願心,這個菩提的體現就是我們的願心。那這個願心有什麼作用呢?它的作用很大。我們托生成人,一天到頭來,不知道做事情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價值,生命沒有方向,生活也沒有熱情,也沒有動力。造業呢,也沒有一個目標,都是一個非常散亂的狀態。如果我們發了菩提心,發了大願,這樣的話,我們自己所作所為就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了,自己的內心就會非常的充實,因為有願在就會有我們生命的航標,這樣的話我們在大海當中,就不會迷茫,在苦海當中就能夠找到自己生命的燈塔。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願心,那你說我自己隨份隨力做一些好事就可以了。那這個心就是非常低下的心了,就非常不夠,世間善法和戒律善法是不同的,世善和戒善是不一樣的。世間善法它是代表煩惱來做好事的,它依然還是六道輪迴的因。那麼戒律的善法,菩薩戒的善法,戒善,它是成佛的因。

【法師引導】

法師:好,這一段聽完了,這一段談到些什麼?

甲同學:師父先說到要去斷一切惡,要去修一切善,還要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分為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看得到的我們就要努力去度,我們看不到的我們要發心要去度他們。那最主要的是什麼?是我們要發心去度一切眾生,最重要的是願心,當有了願心之後就會有目標,就會有方向,你就不會在苦海裡面彷徨,如果要沒有願心的話你就會很散亂。如果你散亂,就會無所事事。

法師:記得挺清楚的。還有誰要分享?

乙同學:補充一點比較關鍵的,眾生能不能度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發心。

【法師開示】

一、沒有目標,生命就沒有價值,生活就沒有方向,工作就沒有動力。

好,重點都提到了。師父談到菩提心如何來體現。我們先談發心,師父講,發心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就是願心。我們普通人一天到頭,因為沒有發心,所以不知道做這個事情有什麼意義。因為沒有目標,也不知道價值,生命就沒有方向。我們出家之後需要特別警惕。

在世間大部分人都是有目標的,上學期間有上學的目標,工作有工作的目標,老了是有老了的目標。但是出了家之後,沒有養家糊口的壓力,社會生活的壓力等等,自然就容易失去方向。這個時候要靠發心,要發一個很大的心,不然的話,生活就沒有熱情,工作就沒有動力,這個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發心,是什麼情況呢?師父談到,是一個非常散亂的狀態。剛才緣念的時候大家就感受到了這個問題。這說明沒有方向,當然也可以說心不靜,這有很多因緣導致的。

接下來師父給我們舉了個喻:就好像航標一樣,在大海當中有了航標才不會迷茫。最近你們承擔工作,比如說畫圖或者燒鍋爐等等。如果自己有方向的話,清楚最近要怎麼做、需要擬定什麼規章制度,心力就提起來了。包括寫博文,你有方向,甚至可能中午不吃飯都無所謂,有這個心力,這就是方向。當然這個只是階段性的目標,所以我們時常痛苦,這個東西沒了就苦了。

二、「入大乘門唯是發心」,發菩提心即是大乘。

發心有非常殊勝的利益,真正的入大乘門是靠什麼?發菩提心。這是宗大師給我們末世的眾生非常慈悲的一個教授。在過去印度包括西藏,有很多時候很難抉擇大小乘怎麼分判。宗大師抉擇得非常清楚,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你只要有這個發心,即使你見地上功夫還不夠,即刻就是菩薩了。

又云:『今日生佛族,今日為佛子。此說發心無間即為佛子。」在五道十地裡面,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只要你發心就是菩薩。小乘的是一切有部和經部,反過來唯識宗和中觀宗都是大乘嗎?實際上不一定,學的是大乘宗義,沒有發大心,也不一定是大乘。反過來說一切有部的一個聖者,一切有部的一個出家人,他如果發了菩提心是什麼?也是菩薩、大乘行者。雖然他學的是小乘的宗義,只要他發起了菩提心就是大乘菩薩,明白嗎?所以必須得了解這是宗大師非常大的慈悲。

告訴我們自己,這是進入大乘之門,我要發心,要努力行持,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別看這一句話:「入大乘門唯是發心」,是很難抉擇的。有時候,一個持唯識宗義或者持中觀宗義的行者,學了一輩子,可是他沒有發起菩提心,那麼就不是大乘菩薩,沒有入大乘門,只能說是在聞思、學習,並沒有入大乘數,不是一個大乘行者。可以說是在學習如何做菩薩。

反過來說,一個人在學有部的經典,在學小乘的經典,他是發菩提心的一個有情,即入諸佛子,他就是菩薩,他就是大乘行者、大乘種性。所以這個不在於學大乘經典還是在學小乘經典,關鍵看有沒有發心。

三、發菩提心的功德巍巍。

發了菩提心,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聖彌勒解脫經雲》:「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剛寶石然能映蔽一切聖妙金莊嚴具。」金剛鑽石是破了、碎了,但是還能把一切金子做的莊嚴具給映蔽掉。在經典上我們可以常常看到,譬如在《華嚴經》中有一個喻:有一個城的眾生、國王、轉輪聖王他們都自身發威光,佛菩薩為了度他們,好像是化現一個羅剎,他放的光明把日月光和他們身上的光全部都給映蔽掉了,他們很奇怪,於是想:「我們身上怎麼沒光了?哎,你身上的光怎麼那麼強」,所以要跟羅剎菩薩學。

這個菩提心就是這樣。「映蔽一切聖妙金莊嚴具,亦不棄捨金剛寶石,亦能遣除一切貧窮。」有了這個菩提心,就是把一切貧窮的這些情況全部除遣,我們就變成「富人」了。

「善男子,如何發起一切智心金剛寶石。」金剛寶石是什麼?菩提心。「縱略修習,亦能映蔽聲聞獨覺金莊嚴具。」「縱略修習」什麼意思?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公案,古印度的那爛陀寺是持律精嚴的道場,阿底峽尊者傳上曾經有談到,他們寺內的大小事皆請具有持律清凈的三藏法師來依律判決。寺曾有僧眾大概近一萬人左右,加上俗眾就有兩萬人左右,其中包括外道、世間的學問都有人學。當時寺內有一位大菩薩,他在那樣一個戒風嚴格的環境下,整天就做三件事情:飲食、睡眠、大小便。後來僧眾實在忍不住了。想找個正當的理由將他逐出僧團,於是就召開了一次誦經大會,要求每一位比丘在會上背誦所學的經典;他們估計寂天一定背不出來,藉此便可名正言順地逐他出寺。當天,輪到寂天背誦的時候,僧眾為了羞辱他,還故意築起高座,請他到上面背誦。不料寂天上座以後,竟然自信十足地說:「請問要背誦已經聽過的呢?還是沒聽過的?」大眾乍聽之下,非常驚訝。繼之一想,認定那不過是寂天在故弄玄虛,嚇唬嚇唬人而已。既然如此,何不將計就計,乾脆就請他背大家沒聽過的經典吧!反正,大家等著看笑話就是了。萬萬想不到,寂天菩薩竟然出口成論,流利地背出了《入菩薩行》。當他背到《智能品》第34頌——「若實無實法,悉不住心前,彼時無餘相,無緣最寂滅」時,身體突然騰空而起,漸升漸高,終於不見身影;而誦經之聲依舊朗朗不絕,直到誦完《入行》為止。

所以說你發了菩提心,縱然看起來表面上在睡大覺,實際上功德巍巍,真的是這樣,這個是絕對不含糊。發了菩提心能滅恆河沙罪,比你天天拜多少佛都強過。那你說,「這麼簡單?我發個菩提心,我就啥都不幹了。」關鍵我們能不能發起來呢?這可不是簡單的,要靠諸多資糧。勉強可以說在學習、練習發心。

不過在座的誰是菩薩,我也不知道,弄不好你們其中有密行菩薩,發了菩提心,給我們示現來了,在這裡陪著我們學習。雖然我看起來坐在這上面給大家分享心得,實際上可能下面聽的人是在密行,陪我們小孩玩的,這都有可能,所以這個都很難講。因此不能輕視每一個人,是不是啊?輕視同梵行者就很危險。

《金剛手灌頂續雲》:「諸大菩薩,此極廣大,此最甚深,難可測量,秘密之中最為秘密。陀羅尼咒,大曼陀羅,不應開示諸惡有情。」什麼東西不應開示諸惡有情?菩提心! 「昔未聞此,此當為何有情宣說?金剛手答云:『曼殊師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使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師利,此是此諸菩薩行菩薩行,行密咒行,當令入此大智陀羅尼咒大曼陀羅。』」所以說如果想修密乘也必須得有菩提心,沒有他灌頂是不夠條件的。「若菩提心未圓滿者,此不當入。」如果菩提心沒有圓滿,你不能夠入密乘的灌頂,菩薩也不會給你灌頂。「亦不使彼見曼陀羅」,連曼陀羅都不讓你看到,別說給你灌頂了。「亦不於彼顯示印咒,」也不給你顯示這個秘密咒。

咒是什麼意思呢,十方諸佛菩薩的秘要、心要,都是濃縮的精髓,所以我們一般看不懂。精髓我們都能看懂的話,那我們也是佛菩薩了。這是梵語,咒語翻成漢文是什麼意思?救護意、救拔意。

發菩提心——入大乘門的唯一標誌(下篇)

(8月14日)

四、入大乘門與斷除十種不善

「故法雖是大乘之法不為滿足,最要是彼補特伽羅入大乘數。」最關鍵的必須得入大乘數才可以,否則不可以,所以這個發心是非常殊勝的。師父曾在開示中談到三聚凈戒。三聚凈戒經論中:「第三戒差別分三: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誓斷一切惡是什麼?攝律儀戒;誓修一切善是什麼?攝善法戒;誓度一切眾生是什麼?饒益有情戒。所以我們每天常常念這個偈子,比如《四分律行事鈔》對施興治篇中說:「傳雲,凡食不得過三匙,為斷一切惡故進初匙,為修一切善故進中匙,為度一切眾生故進後匙,乃至迴向佛道進余菜茹等。」也就是說,每次吃飯的時候,之前都先吃三口:第一口,觀想誓斷一切惡;第二口,觀想誓修一切善;第三口,觀想誓度一切眾生。每天都要發這個願,大家別忘了每天都要串習。

剛才我們看的就是願心的殊勝功德,這已經到了行心的階段了。行心,行六度萬行,發了菩提心就要起行。「律儀戒中最主要者謂斷性罪。」在律儀戒中最主要的斷什麼?性罪。哪些是性罪?具體說就是殺、盜、淫、妄。犯了性罪佛不制戒都有極大的罪過。

「設諸性罪過患重者,大小乘中,皆說斷除十種不善」。也就是說,不管是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歸到最後要斷十種不善。哪十種?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什麼?殺、盜、淫;口四是什麼?惡口、綺語、妄語、兩舌;意三什麼?貪、嗔、邪見,這十種不善。最後都是歸到這十條,所以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道次第中,「於初發業諸進止處,當從現在至心修學。」對於一個初發心、初學的人來說,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應該斷的,應當從現在至心修學,要去努力。「特當了知十不善業等性遮諸罪,日日多起防護之心。又於自受律儀諸根本罪,猶應勵力,速起防護。」就是努力地去防護這個心。但是呢?「故於彼等善護三業,雖等起心莫令現起,」所以為了善護這個業,等起心都不要讓它現起。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怎麼樣?等起心有過失,就是常常一對境煩惱就現起來了,所以要速速起防護心。懺悔是對治已經發生的,防護是對治未來將要發生的,只懺悔不防護,未來還會發生,防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這個會產生什麼情況呢?比如會斷絕未來的發起菩提心之因,《大寶積經迦葉問品》中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其中第一個「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第四個「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什麼是諂誑?「諂是矯隱真實過惡。」矯隱是什麼意思?「於自過矯設方便令不顯露。」所以不但要懺除過去的罪,對於現在的未來發生的也要防護,這個是非常重要。

五、海青的故事

在這裡舉一個小小的喻:今天丁同學到我房間,拿著一件海青。

他說:「這件海青是從家裡帶來的,比較薄,現在天熱,穿上這件比較涼快。」我看他一頭大汗,心裡也是很同情他的。

我說:「你原來穿的麻紗的不是也挺涼快的嗎?」

他說:「麻紗的沒這件涼快,這件更涼快。」說著就穿上了,在鏡子面前一站,挺莊嚴的。

我說:「那麼我同意了,你要找賢甲法師看他同意不同意。」

後來我才知道,丁同學的等起心又起過失了。實際那件海青並不是從家裡拿來的,是從甲同修那裡硬要過來的。

然後我叫他過來,問道:「今天你有沒有犯什麼錯誤?」

他回答:「沒有!」

我說:「我再問一遍,有沒有錯誤?」

「沒有!我根本就沒有錯誤,我今天就吃了一碗泡麵,在那個消防隊那兒……」

我說:「提醒你,我這一次給你機會,並不是我不慈悲,我也不是一個非得要找人過失的人,我是不會打妄語的,既然問到這份上了,你說你有沒有?」

「沒有!」他還是說沒有。

「雖等起心莫令現起」,在現實生活中等起心常常現起。不是不令現起,而是常常現起。我又說好幾遍,我是不會打妄語的,已經問到這份上了,如果你沒有做的話,說明我打妄語了。

我說:「那海青哪裡來的?」一說到這份上,他就不吭聲了。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後來他說了一句話使我原諒了他,沒有讓他公開懺悔。

他說:「法師,我在家的時候常常犯,很習慣了,現在您要讓我一下子擋住,我也擋不住,您要給我一個機會,我慢慢地改」。我聽到他說這句話,我就原諒他了。今天略提,藉助我們上課的這個因緣,一方面他自己也可以懺罪,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得到一個警策和學習的喻。雖然原諒他了,但是得寫個保證:「保證以後於師長、三寶、法師前儘力做到不打妄語,在同行前努力防護與對治」,記在檔案上。我相信丁同學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清凈的。

【法師引導】

法師:這裡師父在談什麼呢?世間善法和戒律的差別,大家發言,你自己理解的世間善法跟戒律有什麼差別?

甲同學:「世間善法他有些雜染的成分。」

乙同學:《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法師開示】

六、善與戒的辨析

在《四分律戒本疏》裡面有談,「問:一切善做儘是戒否?」比如說我做一個大慈善家,把一切的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全部持守好,是不是戒律呢?「答:律儀所攝善名為戒。」律儀所攝的善才是戒。這就破了很多邪執。有很多人說:「我出家幹什麼?受戒幹什麼?我做這麼多好事了,救人無數,你們出家人受了這麼多戒,救了幾個人?」

「律儀所攝善名為戒。自於十業,單稱為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等等十善就是善,善不名為戒。宋元照律師對《四分律戒本疏》作的註解《濟緣記》中說:「戒有二意,一有本期誓」,就是說要想有這個戒,必須在內心當中依著宗旨或說所受的戒條,在一定期限內,對著戒師發誓,盡形壽守好這些戒條。世間善沒有發這個誓,換句話說,沒有簽這個合同。簽沒簽合同是兩碼事。戒律就是簽這個合同,非常清楚。「二遍該生境」,遍是周遍、普遍、普遍法界,生是有情,境是非情。也就是說我們發這個誓所對的境是法界一切的情與非情的境,包括一切的有情和一切的山河大地水木草等等。「余善反之」,其他的善跟這個不一樣。為什麼受了戒有大功德?區別在此。如《四分律羯磨疏》引經云:「有善男女布施滿四天下,眾生四事供養盡於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類通情非情境故也。」

當然我們也有持戒不清凈的時候,比如說殺、盜、淫、妄四條有一條持的不清凈,有沒有罪過?有。但是其他三條還是清凈的,就好像一個人犯了某條法律,其他的律條對犯人來說是清凈的。這叫什麼?別解脫——別別解脫,一條一條地解脫,你這一條沒有了,其他的戒條還是完全清凈,所以你的功德也是一個俗人完全不能比的。要不然我出家幹嘛?你看丁同學擠破頭要出家,他知道有這個好處才出家。

隨喜恭請

本文轉載顯密文庫音圖框引用網路

推薦閱讀:

女命八字婚姻信息標誌
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的9個標誌
八字壽限標誌
女性婚姻不順的幾個標誌
18個心理成熟的標誌,對照,共勉!

TAG:標誌 | 法師 | 菩提心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