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5個常見癥狀和6種運動療法!

肩周炎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部有損傷史、受寒史和偏癱史的人發病率較高,病情急性發作時,患者疼痛難忍,從而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肩周炎患者的神經長期受到壓迫會導致神經受損,手部有麻木感,備受折磨,持續的疼痛會引起肌肉痙攣。當肩周炎發展到關節周圍發生廣泛的粘連的時候,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將受到明顯的限制,甚至會導致關節僵硬,後果極其嚴重。

肩部疼痛起初時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多數患者常訴說後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側側卧,此種情況因血虛而致者更為明顯;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於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於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肌肉痙攣與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失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彎不利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反而減輕。三角肌有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崗上肌腱、肱二頭肌長、短頭肌腱及三角肌前、後緣均可有明顯壓痛。肩關節以外展、外旋、後伸受限最明顯,少數人內收、內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較少。

運動療法在肩周炎的早期可以改善肩部血液循環,防止粘連,提高痛閾,減輕疼痛,防止肌肉萎縮的發生,後期可以松解粘連,改善及增加關節活動範圍、肌肉力量,促進功能恢復。有效運動療法

畫圈運動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雙足分開同肩寬。

動作:向前彎腰90°,患側上肢自然下垂,先做順時針方向畫圈20~30次;還原至準備姿勢;再彎腰,做患臂沿逆時針方向畫圈活動20~30次,畫圈幅度逐漸增加至最大,畫圈的次數也應逐漸增加。中途可間斷休息,以不勞累為適。

手指爬牆法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面對牆壁。

動作:雙手沿牆壁緩慢向上爬動,兩臂盡量高舉,然後再緩慢回到原處,如此往返數次,每次3~5分鐘,1天2次。

捶腰拍肩法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兩臂自然下垂。

動作:左手背向後拍打腰部,同時右手掌拍打左肩部,左右交替進行,幅度逐漸增大。此運動也可在散步時進行,每天做5~10分鐘。

身後拉手法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雙手後背,用健側手握住患肢腕部,逐漸向上提拉,此動作也可在散步時進行,每天做5~10分鐘。

屈肘摸背

準備姿勢:垂直站立,雙足分開同肩寬。

動作:患臂屈肘置於身後,手背貼在腰部,手指徐徐向上摸背直至最高限度;患臂放鬆,手指沿背後慢慢落下置於腰部。如此反覆做5~7次。

聳肩法

坐位或立位,兩肩聳動,幅度由弱到強,每天兩次,每次50~100 下。

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慢性病運動康復治療學》 張會君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推薦閱讀:

肩周炎越拖越「痛」,應及時治療!
肩周炎患者在平時應該如何護理?
不小心患上肩周炎應該如何護理
《如何甩掉肩周炎》教程完整版
肩周炎 最嚴重的肌肉-點筋術漫談

TAG:運動 | 肩周炎 | 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