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博士外長
喬冠華 1970年代初,喬冠華作為主管美國事務的外交部副部長、外交部長,協助周恩來為打開中美關係開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動。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時,負責與基辛格談判、草擬中美聯合公報。1971年11月,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後,第一次率中國代表團出席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並在大會上發表講話,全面闡述了中國的外交政策。自此至1976年,均以中國代表團團長身份出席歷屆聯合國大會。
喬冠華與基辛格談判桌上是對手,談判桌外是朋友,這是在天壇合影。 中美兩國的這兩位博士外長,最輝煌的外交成就——中美關係正常化,恰好是在毛澤東的總導下完成,毛澤東的導,也恰好體現在哲學上。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在外交上何嘗不是如此呢!1971年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後,毛澤東點外交部的副部長喬冠華率團去聯合國,史稱「喬老爺上轎」。喬代表新中國在聯合國舞台上發表了底氣十足,氣勢如虹的講話,博得全場歡呼,大批亞非拉國家的代表離席前來和喬握手祝賀。一個外國記者還拍下一張名為《喬的笑》的照片,獲得普利策新聞獎。
像喬冠華這樣集中了哲學家、詩人、外交家於一身的大才子,也許只有毛澤東最懂得他的才情。 他在毛澤東的感召下,如此的瀟洒,如此的豪邁! 你看,他的笑是那麼開懷,那真是一個字——爽! 毛澤東真是超一流的外交戰略戰術家,他讓這位學貫中西,風流倜儻的喬冠華代表新中國走上聯合國的舞台,簡直是天衣無縫的安排。 新中國的形象,第三世界國家無疑是沒得話說的,問題是西方世界的新聞雜耍,那可是真要功夫對待的,也是要真功夫應對的。 毛澤東偏偏讓一個外交部的副部長出面,給人感覺彷彿還留有幾手似的,而這位豪放不羈的喬老爺偏又要來個仰天長笑,一笑了之。 對新中國有任何不滿,任何疑惑,任何心懷不軌之人,你說你還有沒轍呢? 喬的笑,就是詔告天下:毛澤東領導的新中國,光明磊落,君子坦蕩蕩。 1949年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會議上開幕詞中充滿激情地指出:「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喬冠華這不正是對毛澤東當年講話的最好呼應嗎? 基辛格對喬冠華的評價很高,這與他們當年在談判桌上唇槍舌劍的交鋒有密切關係,這也應了那句老話:不打不成交。
喬冠華陪同基辛格遊覽蘇州拙政園 基辛格稱喬冠華「以周恩來為榜樣」,十分貼切。喬冠華長期在周恩來身邊工作,對周恩來的外交風格十分熟悉。 我們很多朋友都喜歡談論周恩來的靈活性,這無疑是對的,但還不夠,必須還要同時談論周恩來的原則性。其實喬冠華就是善於學習領會周恩來外交的原則性。 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我們中國外交可以說面臨一個大的轉折。既不能對美國人太熱情,又不能不熱情,這裡面的度很難把握,同時又必須把握。 喬冠華沒有參加2月21日下午毛澤東與尼克松的會談,但是他的確深刻領悟了其中的精髓。他的信息只能從周恩來那裡來。這才是喬冠華哲學功底的優勢所在,因為毛澤東與尼克松「只談哲學」,當然周恩來會把毛澤東定下的原則要點給喬冠華,以便喬與基辛格就《上海公報》進行細節談判。而事實證明,喬恰到好處把握了這其中的哲學奧妙。 我們都知道《上海公報》的難點是對台灣問題的表述。喬冠華反覆思索著雙方的分歧——我方堅持認為,北京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只是中國的一個省,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美方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卻只肯把撤軍說成是一個目標。
到了2月25日,雙方仍各執一詞。喬冠華這時又提出,只要提到撤出全部美軍,中國就不再反對美國表示「關心」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基辛格則說,美方堅持撤軍一定要有某種條件,尤其是要中方承諾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當天下午,談判繼續。基辛格首先表示:「我們同意把全部撤軍這個最終目標和美國願意在此期間逐步撤出軍隊這兩個問題分開,而不是把它放在一個句子里進行表述。」
喬冠華對基辛格的這一說法表示了興趣,他說:「我看可不可以作這樣的改動,最好提和平解決的『前景』,這樣寫,含義似乎比用『前提』一詞更加積極。」基辛格當然知道喬冠華的用意,思索了一下後表示同意。
2月25日晚上11時,《公報》對台灣問題的表述最終形成了以下文字——中國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場:台灣問題是阻礙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中國;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別國無權干涉;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
美國方面則申明: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從台灣撤出全部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 這裡要指出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當雙方談判緊張異常,相持不下時,揮灑自如的喬冠華說上幾句俏皮話,尋找一些共 同點來緩和一 下氣氛。他呷了一口咖啡說:「博士,你是出生於德國,我是在德國獲得的學 位。從這點上講,我們 應該有共同的地方。可是,在哲學上,我喜歡黑格爾,你喜歡康德。 這也許是我們不能取得一致的原 因吧。」剎那間,緊張氣氛為之一掃,基辛格聽後哈哈大笑起來。之後,他對國務院一位工作人員說 :「喬冠華這個人很有才華,不好對付。」 每到相持不下這個時刻,談判雙方通過開一兩句玩笑來沖淡緊張氣氛,友好的態度把巨大的決心掩蓋起來 ,不致使個人關係過分緊張。這便是談判的藝術,也是談判的至高境界:最好的談判,也許是不談! 基辛格與喬冠華在談判桌上既相互交鋒論戰,又相互洞察了解,兩人竟成了好友,經常往來。
推薦閱讀:
※深度學習方向的phd選擇,四大還是MILA?
※穿美36問(張樂華博士教你穿衣打扮) 2
※博士返鄉記:族譜里沒有我女兒的名字 | 雜談
※審稿人要求論文作者引用審稿人自己文章的這種行為可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