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卡洛斯》別動不動就想搞大新聞,小心得奧斯卡!
有這樣一部電影,導演本想捅個馬蜂窩,搞點事情。沒想到,卻把天捅了個窟窿…
從這個窟窿里,漏出了驚天黑幕,漏出了驚世醜聞,砸了幾千人的飯碗,讓一個國家的最高領袖驚慌失措…這部電影就是,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伊卡洛斯》
布萊恩,是一個自行車運動員。資質平平,這輩子不可能取得好成績,更不可能成為偉大的運動員。
因此,他想搞點事情:揭露運動員使用禁藥的內幕。
本片導演:布萊恩·佛格爾
他想了一個「愚蠢」的點子:自己親身使用禁藥,騙過葯檢,獲得獎牌,把這個過程拍成紀錄片。
說實在的,這個想法挺傻的,這與其說是在拍一部紀錄片,不如說是在搞一個自殘行為藝術。
沒想到,布萊恩這個愚蠢的創意,居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甚至找到了俄羅斯反禁藥實驗室的主任來幫忙,為他制定使用禁藥的計劃…
俄羅斯反禁藥實驗室主任,名叫:羅琴科夫。請大家記住他的名字,到這部電影的中段,他將取代布萊恩,成為這部電影的主角,並引出一系列不可收拾的事態…
俄羅斯反禁藥實驗室主任:羅琴科夫(左)
在片中,我們能看到,使用禁藥是一個複雜而痛苦的過程。比如,有種名叫「睾酮」的激素,很粘稠,必須用很粗的針頭注射…
才注射幾天,布萊恩的大腿就被打成了青紫色,然後又改成臀部注射…由於布萊恩的注射手法不熟練,常把自己的屁股扎得鮮血淋漓…
有一天,羅琴科夫忽然在視頻通話中對布萊恩說:我被國際反禁藥組織調查,我被俄羅斯國安局監控,我要逃出俄羅斯!
從這一刻起,這部紀錄片偏離了導演預設的軌道,它的劇情,朝著一個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
2015年11月17日,在布萊恩的幫助下,羅琴科來到美國。
羅琴科夫向《紐約時報》曝光了大量俄羅斯運動員使用禁藥的黑幕,其中包括在索契冬奧會上,使用禁藥的俄羅斯運動員名單,以及他們通過葯檢的方法…
他說:俄羅斯運動員使用禁藥,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一個有組織的,有系統的國家行為。
是由俄羅斯體育部主導,俄羅斯國安局參與實施,體育史上最精密的禁藥使用計劃,其最終的幕後黑手是:俄羅斯總統普京。
正如我前文所寫,本片導演布萊恩拍攝此片的初衷,是捅個馬蜂窩,噁心一下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反禁藥組織。
但隨著羅琴科夫的叛逃和他曝出的猛料,他在捅這個馬蜂窩時,一不小心,卻把天捅破了,事態大大的超出了他的控制…
就在羅琴科夫叛逃的幾個月之後,2016年2月3日,羅琴科夫的前上司,俄羅斯反禁藥組織主席忽然死亡,死因不詳… 11天後,俄羅斯反禁藥中心前執行主任卡馬耶夫也突然死亡,對外公布的死因是:突發心臟病。
羅琴科夫對布萊恩說:卡馬耶夫是我的朋友,我從沒聽說他有心臟病。布萊恩,我們在玩一個危險的遊戲,搞不好,我們都會被玩死。
為了自保,羅琴科夫加入了美國司法部的「污點證人保護計劃」,在他銷聲匿跡前,他曝光了以下信息:在普京的授意下,索契冬奧會期間,俄羅斯政府幫助運動員使用禁藥。
除此之外,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俄羅斯運動員獲得的73枚獎牌里,有30位運動員使用了禁藥。在倫敦奧運會上,俄羅斯運動員獲得的80枚獎牌里,至少有一半運動員使用禁藥。
羅琴科夫的爆料,也導致了國際奧委會禁止俄羅斯參加韓國平昌冬奧會(當然,即使他們的禁藥選手能參加平昌冬奧會,也會敗在無所不能的韓國裁判手下)…甚至還有可能被禁止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
對於羅琴科夫的指控,俄羅斯政府的回應是:羅琴科夫把自己和政府搞混了,他把自己的個人行為,說成是政府行為。
這部《伊卡洛斯》於2017年1月20日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 2017年8月4日在美國公映。2017年9月,俄羅斯政府簽發了對羅琴科夫的逮捕令(俄羅斯和美國之間沒有引渡條約)。
坦率的說,這部紀錄片的製作水平一般般,前50分鐘啰里八嗦、乏善可陳,但由於它爆出的料實在是太震撼,豆瓣8.2分,IMDB8.0分,並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有網友說:這種黑俄羅斯的紀錄片,當然會得到好萊塢的垂青。這部紀錄片有預設立場,羅琴科夫是俄羅斯的叛徒,他提供的信息,可信嗎?
然而,就在羅琴科夫叛逃之前,早在2014年12月,俄羅斯女子800米運動員尤利婭·斯捷潘諾娃也提供了大量證據,指控俄羅斯田徑界系統性使用禁藥,並暗示國際田聯官員參與對運動員的敲詐和包庇。
更精彩的是,2016年9月,就在羅琴科夫在美國揭露俄羅斯禁藥黑幕時。俄羅斯黑客侵入國際反禁藥組織(WADA)系統,找到了大量資料證明,包括網球明星威廉姆斯姐妹和里約奧運會四枚金牌得主西蒙·拜爾斯在內的美國運動員,在國際反禁藥組織的「默許」之下,使用違禁藥物。
國際反禁藥組織默許這些運動員使用禁藥的理由是:他們有病,需要使用相關藥物。俄羅斯黑客組織說:美國游泳隊幾乎全部由哮喘病人組成,彷彿他們專門招收患有哮喘的運動員。
國際反禁藥組織WADA
如果不考慮所謂的預設立場,當我們把視線投向禁藥事件本身,我們會發現,禁藥一直都與現代奧運會的歷史相伴而行。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禁藥就已然走入奧運會。二戰之後,奧運會甚至出現了「運動員公廁里滿地都是針頭」的情景。
從1967年開始,國際奧委會開始進行禁藥管控。但除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沒有查出一起禁藥事件外(為什麼沒查出?在《伊卡洛斯》中有提到,從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起,前蘇聯就系統性的幫助運動員使用禁藥),其他每屆奧運會都有選手被查出使用禁藥。
1936年柏林奧運會
經過多年發展,現代奧運會早已背離了「公平競爭、互相理解、友誼團結」的奧運精神。奧運會,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比拼國力,提振國民信心,增強國家凝聚力的舞台。同時,它還和巨大的商業利益捆綁。
對於某些國家和某些運動員而言,他們必須贏,只能贏,不擇手段也要贏…
我敢預言,在今年韓國平昌冬奧會上演的那一幕幕醜劇,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我們很有可能在日本運動員身上再次看到。
原因很簡單:在我們家門口,我們丟不起人!在我們家門口,我們的運動員不能輸!
而在紀錄片《伊卡洛斯》中,我們也能看到,在索契冬奧會前,普京總統所說的:我們在索契一定要拿到最好的成績!不也是這樣意思嗎?
而在這場「必須贏」「不擇手段也要贏」的競爭中。禁藥,變成了最為有效的手段。
據說,體育界有這樣一句話:查出來的是禁藥,查不出的叫高科技。
在上世紀90年代,有個名叫馬俊仁的遼寧人,帶著一支名叫「馬家軍」的女子田徑隊,橫掃世界田壇。她們不僅拿下各種世界冠軍,還連續打破各種世界紀錄。
他們教練馬俊仁,用沙啞的嗓子對記者說著豪言壯語:說破啥就破啥!讓誰破誰就破!
然而,在馬家軍輝煌成績的背後,藏著濫用禁藥的不堪內幕。
在趙瑜的《馬家軍調查》一書中,記載了馬俊仁想盡辦法讓隊員使用禁藥的細節,老隊員張林麗回憶道:馬導常說,不打針你是一匹好馬,打了針,你就成了一匹烈馬啦,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呱嘰呱嘰光知道往前沖!
隊員呂億說:馬導說,這種葯, 是給前線打仗的戰士用的,槍子把肚子打個洞,都不知道疼,還要往前衝鋒!這玩意兒打上不知道累,你們比賽跑到終點, 可要給我站住,可不能跑起來沒完吶!
後來,趙瑜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對記者說:中國體育界在使用興奮劑問題上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自行車、速滑、田徑、游泳,這種靠耐力的運動幾乎都在琢磨著用…
坦率的說,這部《伊卡洛斯》確實有很多「預設立場」的跡象…但它所展示的,國際體育賽場上的種種亂象,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反禁藥組織的無能,都是事實。
除了片中提到的俄羅斯,文中所提到的美國和中國這些體育大國,還有更多國家,還有更多的體育項目,都深陷在禁藥泥潭之中。
2000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受邀採訪了悉尼奧運會,作為一個體育愛好者,作為一個馬拉松愛好者,他寫下了這樣幾段文字:哪裡是什麼體育盛典,無非是國家與巨型企業組織的活動,說白了,就是投資與回報,體育不過是一種達成目的的手段。
現代奧運會發展到今天,競技體育發展到今天,在國家利益和商業利益的雙重擠壓之下,現代奧運會已經背離了古典奧運會的初衷,競技體育也已經背離了體育精神的初衷。而禁藥,正是這場變異所導致的結果之一。
如果,奧運會讓我們看到的是「不擇手段者的勝利」,體育讓我們看到的是對身體的殘害…那麼,這樣的奧運會,這樣的體育運動,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推薦閱讀: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是怎樣煉成的?
※被奧斯卡排擠的「最佳影片」
※「日本動畫的奧斯卡之夢」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奧斯卡影帝就是他了!
※財務人員必看的五部奧斯卡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