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心理學解析:為什麼相愛容易相處難?
06-20
心理引言:真正的親密是通過自我揭露而呈現的脆弱和瞭解狀態,不是經由一般人際關係中的角色和義務而達到的狀態。根據這個定義,一個人可能是親密的(也就是坦露和脆弱的),而另一方可能並不是以親密回報。難以真正親密,因為很多人其實害怕親密。 ——心靈咖啡親密關係的真義親密是一種存有的狀態,把自我最深處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所以,親密是通過自我揭露而呈現的脆弱和瞭解狀態,不是經由一般人際關係中的角色和義務而達到的狀態。根據這個定義,一個人可能是親密的(也就是坦露和脆弱的),而另一方可能並不是以親密回報。但在親密關係中,這種坦露和脆弱是雙向的。這裡指的親密的意義還原成親近和瞭解,所以,親密與性行為無關。相愛時身心親密,相處時心靈難以真正親密難以真正親密,因為很多人其實害怕親密。向另一個人表現親密與坦誠,有助於人重新認識自己,克服物化的傾向。可是,人通常以為親密會造成自我的喪失,於是盡一切可能阻止這種親密的滋生!剛出生時,並沒有所謂的自我,只有具備發展自我潛力的能量核心。最初的分離經驗佔有重要的角色,使人學會如何將彼此物化,於是母親成為供應者和保護者;手足容易成為競爭對手;父親則成為權威人物。這些觀點都把真實的人看成物,無法認識這些人的其他面向。小孩從來不曾問過父母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渴望什麼、恐懼什麼。即使小孩問了,父母會怎麼回答呢?大部分父母可能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由此就建立起心牆,角色,以及一生的行為模式。所以大部分人認同自己的心牆,無法碰觸內心的真實自我!不幸的是,由於長久自我保護的習慣,人多半相信坦露真實的自我只會招致別人的批判、拒絶和拋棄,很難相信有人肯接納我們內在本質裡的魔鬼:我們所受的傷害、憤怒、卑鄙、嫉妒、恨意、邪惡的慾望和可恥的貪念。連父母都無法接納我們內在的這些東西,更何況認為我們既美好又善良的伴侶或朋友呢!現在怎麼可以向他們坦承自己一直在欺騙他們呢?親密和坦誠豈不等於找死嗎!不!不!我們最好還是當更完美的伴侶,努力討好別人,更加壓抑自己可怕的本質。即使這樣做會使我們更沮喪、更加依賴藥物和酒精,或是產生更嚴重的疾病,都沒有關係,至少我們不會被拋棄,我們寧可當慢性病人,也不願意被人拋棄、一無所是!然而,如果繼續認同我們的心牆,經年累月下來,就會開始感到內心有股翻騰的渴望,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人,想要找出真我。我們開始瞭解自己不僅僅是自我保護的表象,發現這種認同完全是錯覺,也許因此激發自我的靈性追求,用各式各樣的靈修和奉獻的方法來尋找。可惜這種嘗試常常導致新的自我錯覺,或是更深層的絶望,因為自欺的能力是如此隱微而深遠。在親密關係中,會有較大的能力探索自己的心牆,加以辨識和承認,然後減弱其影響力,逐步邁向展現自我的道路。如果不再保護自己、朋友和伴侶,堅定地與某個人分享自己的發現,就能找到獨特而有效的方法,以尋獲自我。親密關係是使人能在其中成長的花園!相愛時隱藏自己、扮演角色,相處時投射對方、拒絶接納人從一出生就被期望成為舉止適當的公民,家庭通過無數期望和隱微的要求,教導小孩如何社會化,小孩因為自己的表現和成就而得到獎勵,卻忽略內在的感受和個人的願望。所以,從早年就學會扮演角色,服從義務和物化的形象。雖然這些角色和形象會帶來一些舒適感和安全感,但日後卻會阻礙親密的發展。心理專家薩特認為人的處境是沒有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在自己的形象中,卻不知道角色和文化期待的面具之後隱藏著更深的本質。一般說來,追逐成就的小孩會發展出「理想我」的形象,以討好別人(最初是父母,後來是其他人),他們學習當「善良」、「適當」的人,卻不瞭解自己內在的存有,長大成人時,多半已深深壓抑自己的感受和意見,幾乎完全不認識自己的真實本質。當這些個體進入關係時,通常只會提供自己的角色和成就,以及能為彼此做的事,卻無法更深入地認識自己和伴侶。由於親密意味著分享自我,因此自我覺察不足的人,與人親近的能力也很有限。人通常不瞭解彼此,而是以投射到彼此身上的形象來建立關係,這種現象很常見,臨床上稱為「投射」和「轉移」,通俗的說法則是「幽靈」(ghosting,亦即重疊的形象)。小孩學習和父母建立關係的方式很像他們與填充玩具建立關係的方式,在角色與期待的投射背後,逐漸瞭解對方是一個人的事實,這是親密發展過程的一部分。所以在關係中,很容易把自己的同伴看成父母、老師或其他權威人物,也可能把同伴視為具有小孩、寵物或泰迪熊的特徵,只有藉由瞭解和承認這些投射,才能逐漸接近自己的感受,看見更人性化的觀點,欣賞同伴的獨特性。許多人害怕看見角色和投射背後真正的自己,因為擔心真實的自己不被他人接納,害怕自己一旦坦誠以對,就會面臨被拒絶和拋棄的危險;其實這就是親密的風險。許多人因為害怕承擔這種風險,於是選擇隱藏自己:扮演角色、控制、投射和退縮,於是關係花園變成遊戲場,上演各種幻想,卻沒有真正的成長。相愛時懂得照顧,相處時卻不會關懷照顧別人和關懷別人是不同的。照顧別人通常會忽略對方的感受,並沒有試圖幫助或梳理他們。一般說來,人較願意照顧別人,將對方嬰兒化,以試圖紓解自己的痛苦或焦慮。照顧者在心坎裡其實想得到被照顧者的重視,這種擬似父母照顧小孩的情形,常常是為了處理照顧者心底的焦慮。真誠關懷別人時,即使會因此感到痛苦,也不會忽視對方的感受或經驗。關懷包含分享對方的感受,不會企圖排除感受。照顧別人時,會低估對方的經驗,貶抑感受的重要,試圖將之擺脫;他們其實不是照顧別人,而是抗拒自己的存在焦慮。關懷別人是接納自己和別人,照顧別人則是企圖控制別人和別人的經驗。大部分人都有未解決的童年問題,通常歸因為「內在小孩」,人生的熱情大多與這個小孩的滿足有關:自發的玩樂、受到照顧、被人視為特殊、可以不負責任,甚至亂發脾氣。任何親密關係都必須包含表達這種熱情的可能性,可是必須在一開始就承認這些是不成熟、不負責任的行為,只能在限定的時間中表現,以減少藉此控制對方的危險。 (改編自:《懂得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文本解析中的「變序」處理(楊世源)
※解析十二地支未羊!
※瑜伽拜日B全套--附視頻(全套解析)
※原本研究解析數論的他,幫助NASA把「阿波羅」號飛船送到月球
※【手相解析】手中有「六秀紋」的人,有財有權,還有桃花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