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藝術品-清末刺繡

古玩藝術品-清末刺繡

1970-01-01 四川新聞網

古玩藝術品-清末刺繡

說起刺繡,很多人並不陌生,我們穿著的衣服,日用的物品,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刺繡的身影。隨著生活水平的發展,刺繡也成為人們日常消遣和娛樂的項目,例如十字綉、絲帶綉等,但要想真正的了解刺繡,就需要我們把時光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古代,那時的刺繡不能像現在一樣通過機器和電腦程序進行批量化生產,只能用針和線一點一點在綉布上穿刺勾勒。而今想要一睹古代刺繡的風采,除了博物館的少數藏品外,很多人只能到民間去碰碰運氣,但淘到的作品大都不盡如人意。

清末刺繡現存的保存較好的刺繡為甘肅民間藏品《福祿壽》,市面上常見的清末刺繡大部分變色,綉工較粗,構圖簡單,但是《福祿壽》長260cm 寬110cm 至今保存完好,顏色鮮艷 ,綉工精細,人物栩栩如生,屬名家綉品。這幅作品用色和諧,喜用金針及墊綉技法,故使綉品紋飾富有造型生動、形象傳神、獨具異彩、秀麗典雅、沉穩莊重的藝術效果。折射出設計者及使用者的巧思和品味,體現了清末刺繡所具有的豐富內涵和藝術價值。

刺繡雖然紋飾精美,色彩豐富,但保存難度較大,受環境氣候、濕度、溫度和材質的影響,古代刺繡作品很容易出現脫色、變形、腐蝕等情況,正因如此,古代刺繡的價值遠超過其它收藏品。清末刺繡保存至今的大多數顏色脫落,變色,或者已經開始腐爛,讓不少收藏愛好者唏噓不已。而這幅清末刺繡《福祿壽》保存至今仍未出現脫色、變形、腐蝕等問題,從另一方面體現出了這幅作品的用料之精,手法之妙,非上乘精品不能出其右。

《福祿壽》的珍貴還不僅於此,刺繡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它具有不可複製性,刺繡的工匠從設計到刺繡,每一針刺下後都不能再做修改,容不得秀錯一針。即便是刺繡名家,也不可能秀出完全一樣的兩幅作品,每一份存世的刺繡都是不可複製的藝術品,它的價值除了其本身的藝術性外還有它的不可複製性。

刺繡作品一般尺寸較小,極少超過180cm,刺繡作品的尺寸每增加一分,其整體的刺繡難度會成倍增長,而這幅《福祿壽》的尺寸達到了驚人的260cm,無論從尺寸、做工還是品相上都實屬罕見,是刺繡作品中的精品,此藏品曾用於民國總統府過節或壽辰時的中堂,這也就不奇怪了。

這件藏於民間的瑰寶也吸引著眾多收藏愛好者的目光,2010年曾有台灣收藏家為一睹《福祿壽》風采,專程從台灣趕到甘肅,並願意出價兩百萬希望能收藏此作品。《福祿壽》的持有者念及這幅刺繡為世代家傳的傳家寶,便婉拒了台灣收藏家,至今還被持有者存於甘肅家中,不時有收藏家慕名登門拜訪以求賞鑒。此類綉品極其少見,市面可見的僅此一件,有收藏家估計其價值超過千萬,除了有較高收藏價值,還有很深的文化底蘊,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刺繡的持有者希望能將此幅作品世代傳承下去,讓更多人領略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

近幾年,古代刺繡逐漸被人們熟知和認可,成為收藏界的新貴,特別是在國外收藏家眼中,古代刺繡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代表技藝之一,每件拍品都能引來眾多收藏愛好者爭相競拍。在國內,隨著揚州刺繡技藝被省政府批准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很多收藏愛好者看到了刺繡類藏品所蘊含的巨大收藏和文化價值,這類作品的價格隨之水漲船高,品相好的刺繡一度出現有價無市,千金難求的局面。

原標題:古玩藝術品-清末刺繡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藝術之都墨爾本,解讀藝術溶於生活的可能性!
【新提醒】斯坦福大學博物館所藏中國藝術品
藝術品鑒定行業混亂 拍賣市場水深
這哪裡是舊物改造----簡直是藝術品
網民揭藝術品拍賣黑幕 「天價拍品」或存假拍黑幕

TAG:藝術 | 藝術品 | 古玩 | 刺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