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崇敬的紀念節日

  我國少數民族在歷史上誕生過無數的英雄人物。他們為了維護人民的利益,反抗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帶領群眾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不少人為民族利益獻出了可貴的生命。也有的是民間傳說中的英雄,雖然已很難從史籍上進行查證,但是他們長期活在廣大人民的心中,千百年來在群眾的口頭上傳誦。這些英雄有的是上層人物,有的是普通百姓,但都有著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長期感染著人們,人們通過各種形式懷念他們,天長日久便傳留成一種節日。有些節日則是由民族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大遷徙等為人們追憶的重大事件演化而來的。各種各樣的紀念節日,匯入了各種儀式或歌舞活動,成為民族節日的一部分。這種節日既是一個民族的群眾性的傳統日子,又是各民族回顧歷史,尊崇先人,弘揚古代英雄的無畏精神的日子。紀念節日是各民族的重要遺產。  流傳在彝、白、納西、傈僳等民族的著名火把節,就是一個有許多動人傳說的紀念節日。除貴州彝族在農曆六月初三或初六過節外,其他幾族都是從六月二十四日前後開始,過三到七天。  據白族民間傳說,唐代有一個名叫郭世忠的副將,他殺死了大理酋長曼阿娜,又想霸佔其妻阿南。阿南被逼無奈,只好假意答應,但要先祭亡夫,再嫁給郭世忠。阿南在祭奠先夫亡靈後,卻點燃靈堂,跳進了熊熊烈火。後人欽佩阿南的忠貞,所以每逢她的忌日六月二十四日,便點燃火把,游村串寨。後來相延成習,形成節日。因為火把在田野中形似萬點星光,很像星回大地,故又稱「星回節」。另一個傳說是說唐代大理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今巍山)王有吞併其他五詔的野心,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1738年)六月二十四日,蒙舍詔王用含油脂的松木,建成一座松明樓,邀五詔首領共飲。鄧賧〔dan膽〕詔(今洱源,鄧川一帶)王知其陰謀,但又不敢不往。其夫人命人鑄了一隻鐵鐲,戴在丈夫手腕上。這夜,松明樓果然起了大火,五位詔王遭火焚。五位詔王夫人前來尋夫,只有鄧賧詔王夫人從鐵鐲上認出了丈夫的遺骸。回到家鄉後,她起兵反抗,經三個月奮鬥,兵盡糧絕,夫人絕食而死。此後,人們每逢六月二十四日便要扎一個松明樓式大火把,以示紀念。  四川涼山彝族傳說,過去天上有個凶神斯熱阿比,常到人間搜刮錢財。彝家英雄阿提拉巴挺身而出,與凶神鬥了九天九夜,終於殺死凶神。天王聞訊後,放天蟲下界,為凶神復仇,想毀掉彝家的莊稼。那時正值彝歷虎月,涼山的蕎子開花,洋芋結果,玉米秀穗,大量的天蟲吃了三天三夜,眼看農作物將要失收。於是彝家人想出了「舉火把,燒天蟲」的辦法,終於保住了莊稼。但剩餘的天蟲鑽入地下,來年虎月又出來破壞,因此彝家又點起火把驅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火把節。  雲南省路南彝族傳說,古代有個魔王殘酷欺壓百姓,大家起而反抗,在羊的雙角和後腿上捆綁火把,驅趕羊群攻進魔王堡壘,打倒了魔王。所以從那以後,每逢六月二十四日人們都要耍動火把,慶祝這一勝利。  在滇西北的納西族中,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天帝曾長久關閉天門,不知人間情況。有一次下令打開天門,發現下界青山綠水,花鳥爭芳,作物遍野,笑聲朗朗,不覺十分忌妒。於是便下令火神放火將人間燒光。火神下凡,見到如此美好的人間,不忍下手,回天謊報情況,說已燒盡焚完。不久天帝又親臨天門觀看,發現人間美好如故,大怒之下將火神斬首。火神的血落在人間,化成小孩,逢人便說,天帝將在六月二十四日派天將下凡燒毀人間,使這個信息傳遍各地。到了那一天,大家在門前豎起大火把,手中舞動小火把,天帝從天上遙望,見人間一片火海,才高興地關上天門。從此,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三天,都要舉行火把節,以逃避厄運。  同是火把節,有的是為了讚頌阿南夫人的忠貞;有的是紀念鄧賧詔王夫人的為夫復仇的勇敢;也有的是紀念與凶神惡煞的鬥爭。這些天上的帝王,忌妒人間的美好,放天蟲,派火神,竭力進行破壞,正是世上那些官吏、皇帝殘害百姓的反映。由此可知,火把節是一個追求幸福,保護自己權利,崇尚堅貞不屈精神的紀念節日。  有的學者認為火把節是古代祭火及祈求平安、豐收習俗的遺留。居住在滇中、滇西的彝族在節日前,不僅各家要用高約三米多的松木製成火把,而且全村還要合力在廣場上建一高十餘米,二三人合抱的大火把,在節日夜晚點燃。人們持小火把到田邊地角照燎,邊走邊往火把上撒松香粉使之騰起一陣陣焰火,以示驅走魔鬼和邪惡,叫作「送祟」。後來又發展成趁人不注意時,用松香粉潑向對方,形成一股四濺火花的「潑火」活動,變為與「潑水」相類似的別有情趣的節日項目。照燎田頭的火把,有的插在田埂上或豎立在自家門前,也有的放在大火把的周圍。除點燃火把外,還有歌舞、摔交、鬥牛等活動。  在四川涼山的彝族中,原定彝歷「虎月」中下旬過火把節,現已確定在公曆7月20至22日舉行。第一天各村都要殺牛,砍成大小均勻的肉塊煮食,叫作「吃砣砣肉」。第二、三天為節日高潮,村民們身穿新衣,聚集坪壩唱歌、斗羊、跳舞、摔交、跑馬等。傍晚時,高舉火把列隊在村堡及田地間轉悠,形似條條火龍,在曠野上遊盪。  雲南省彌勒縣彝族支系阿細人的火把節在農曆六月二十四和二十五日舉行。它的節日起源傳說與以上的不同。據說過去居住在金沙江邊的彝族人曾被洱海的一個奴隸主搶去當奴隸,被強迫在那裡修建高塔,生活痛苦不堪。後來奴隸們在一個名叫阿真的青年帶領下,奮起反抗,在黑夜裡施巧計殺死了奴隸主,並救出了其他奴隸。天亮以後,他們聚集在洱海邊上,吹竹笛,彈三弦,盡情歌舞,那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以後當地各村寨的彝族,每逢此日都殺豬宰牛紀念勝利。又因那次鬥爭中,火把起了重大作用,所以在二十五日晚上又舉行火把遊行。年深月久,他們把這兩天的活動,訂為「火把節」。現在節日第一天,遠近的男女老幼都要聚到摔交場上,觀看男青年的摔交比賽和女青年的「跳月」舞蹈。他們隨著音樂節拍,跑三步,停兩拍,向前抬腳,同時還拍手和原地跳轉。次日晚上,姑娘和小伙都手持火把,排成兩條火龍,分別從不同方向游到「公房」門前的廣場,在那裡進行各種娛樂活動。老年人則點燃火把在屋裡轉悠,以示驅除隱藏在家內的惡魔。  白族地區則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過節。各村在中央廣場上扎幾棵火把,上插「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清潔平安」的小旗,頂插翠竹,上掛海棠、山裡紅等鮮花。夜晚點燃大小火把,燎照屋角、田邊、果園、菜地,也撒以松香粉,使之爆出彩色火花,過一個喜慶、迷幻的節日良宵。  在納西族中,火把節是僅次於新年的一個重要節日。第一天,青年男女盛裝到野外對歌談情,採集野花。成年人在家製作火把。傍晚時各家門前點燃火把,全村火光熊熊,別具異彩。次日,互走親戚,青年們會餐野外。入夜,火把更亮,有的村在田間點上大火把,祈願年年豐收。第三天,人們聚集在最高的火把下,歡歌起舞,通宵達旦,形成一個有傳統特色的營火晚會。  雲南德宏一帶的阿昌族也在農曆六月下旬舉行火把節。據說燒火把是為了驅逐疾病災難,祈求人畜興旺。在節日前夕,各家各戶都要預先製做松木火把,然後到節日那天,家家戶戶在吃過橋米線、夜幕降臨之際,點燃火把,先在室內轉圈,並燒掉蜘蛛網等不潔之物,以示驅邪滅病。然後大家手持火把在廣場或山野上聚集,再繞著山坡、村寨、田地漫遊,趕走害蟲,確保豐收。男女青年還在廣場上圍著火堆,轉圈歌舞。跳舞時,由一個擅長歌舞的人帶頭,唱一句,舞一步,在後面的人則雙手叉腰,跟著前進,邊走邊唱。旁邊的人,也吶喊助威,歡笑起鬨,熱鬧異常。暗夜之中,火把的點點火光,在村寨近旁,田野廣場,四處舞動,加上歌聲笑語,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田園風情交響樂。  居住在瀾滄江拉祜族自治區縣的拉祜族有「打虎民族」之稱。他們傳說火把節是為了紀念與天神厄莎鬥爭而不幸犧牲的英雄扎努扎別。也有說這一天是一位善人與專吃人眼的魔鬼進行鬥爭而獲勝的日子。在節日夜晚,還要由老人舉行叫人魂、谷魂、畜魂的儀式。從祖先居住的北方開始,沿遷徙路線,叫到瀾滄江邊的田地、家裡。並一手持長刀,一手舉火把,在屋內走動驅鬼。除彝語系各民族外,佤、普米等民族也有過火把節的習慣。  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的仡佬族將青杠樹看作自己的祖樹。其原因據說是這裡的仡佬族祖先在從貴州安順一帶遷徙過來時,得到當地人的熱情歡迎,但自己的祖先牌位不能與別人的放在一起,所以只好在青杠樹榦上鑿一個洞,將祖公祖婆的靈位在樹洞內安放。從此,他們就以青杠樹為祖樹,寄託自己的懷念之情,進行祭拜。另有一種說法是,仡佬族祖先來隆林開荒時,生活十分艱苦。人們白天勞作,夜晚只能爬到青杠樹上宿歇,以防毒蟲猛獸的侵害,因此視青杠樹為樹祖。每年農曆正月十四和八月十五日要兩次舉行「拜樹節」。過節日時所需黃牯牛一頭,每年輪流由三戶人家負責飼養或共同集資購買。節日時居住分散的各村寨仡佬族都集中到祖樹所在地磨基村,由家族的長房主持拜樹儀式。先扭斷公雞頸脖,扯下雞翹、雞腿及牛心為供品,雞頭及左翅、左腿獻給祖公樹;雞頭及右翅、右腿則獻給祖婆樹。供物要用紅紙包妥,放入樹洞,並以紙錢將洞封好。主祭人要向祖樹祝禱祈福,並敬酒鳴炮。牛心切開,平均分給各戶,以示同心協力,同甘共苦。牛的內臟及其他酒菜與來參加的各族群眾聚餐共食。通過拜樹節的活動,加強了民族內部的凝聚力。  雲南巍山縣天空山一帶的彝族在農曆九月初九日也要過一個拜祖樹的節日,稱作「拜祖節」。據傳說,當地的多雨村,麻秸房過去曾同遭匪劫,村民群起抵抗,但寡不敵眾,最後只剩下兩男兩女躲入一棵空心的大樹,才免遭劫難。這四人都感謝大樹救了他們生命,所以常去祭祀,臨死前又囑咐後人,將他們葬入大樹空洞中。因此村民每年拜祖節,就來拜祭這棵祖樹,祈求祖先的護佑。同時人們也認為幾百年、上千年樹齡的大樹,生機旺盛,崇拜大樹,就可以使祖公像大樹一樣,永世長存,長年庇蔭於子孫。節日前,各家庭要將嫁出的女兒和去別家上門為婿的兒子都接回來,一家人幸福團聚。節日早晨,各家先以戶為單位祭拜祖先,早飯後,各家族攜帶祭品,趕上共同購買的豬羊,來到祖公樹下,殺豬、雞、羊,並將雞血抹於樹上。然後煮肉,點香,擺供品,老人念誦禱詞,全體下跪磕頭,請祖公護佑闔族眾家,無病無災,人丁興旺,多財多福。禱告結束後,人們飲酒娛樂,通過懷念祖公,過一個家族團聚,祈求未來生活幸福的節日。  居住在新疆的塔吉克族,每年回曆三月,要過「巴羅提節」,又叫「燈節」。「巴羅提」為塔吉克語,意即「三月」。活動內容也以火把為主。三月一日,各家用一種叫「卡烏日」的草,裹上棉花,外面又抹以酥油,做成一根根卡烏日火把。當日傍晚,全家聚集,依次呼名字,每人點燃一根火把,然後一起祈禱,並圍著火把共進晚餐。到了夜晚,每家都用長桿紮成大火把,點燃後插在房頂,以召吉祥。全村在火把照耀下,火光閃爍通明,人們嬉戲達旦。次日,家長帶領家人,用熟羊肉、酥油饢等去祖墳上供,每個墳前點一盞用酥油、麵粉、麩皮攪拌而成的「依德」招魂燈,大家在墳前祈禱,聚餐。  居住在雲南省保山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部分地區的傈僳族所過的「刀桿節」,在傈僳語中稱「阿堂德」,即「爬刀桿」之意。是一個有500多年歷史的紀念節日。據說明代兵部尚書王驥受派遣「三征麓川」,率兵馬到傈僳族地區驅逐了入侵之敵,引導傈僳族百姓搞好農耕,畜養牲口,發展生產,並組織青年習武練兵,保衛地方安定。但朝內奸臣卻乘機誣告王驥,說他蓄意謀叛。因此朝廷將他召回京城,在二月初八賜死。傈僳族人民十分懷念這位開發邊疆的歷史人物,每年二月初八要通過「上刀山,下火海」的方式來追念他。屆時,刀桿場上,用36或72把鋒利的長刀,刀口向上綁成長梯,有幾處除一字形外,還將刀口綁成交叉形。表演時,男青年赤腳通過燃得很旺的火堆,用雙手捧起火炭,飛快地在臉上擦一下,又在手中揉搓。在鋩鑼的伴奏下,跳動行走,然後手攀刀口,腳踩刀刃,爬到梯頂,點燃掛在上面的火炮,以顯示他們的英武,勇敢。儘管踩火炭,上刀梯,壯士們腳板上卻不會起泡、割傷,令人驚嘆不已。刀桿節除了驚心動魄的表演外,還舉行對歌、盪鞦韆、丟煙包等活動。  遼寧省滿族聚居地區,每年秋冬時節要舉行專祭「萬曆媽媽」的「背燈祭」節日。傳說在明朝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東北出了一個腳踏七星的真龍天子。皇帝令遼東總兵李成梁緝拿。李成梁發現他的馬童小罕子腳底長了七顆紅痣,正合腳踏七星之說,準備捉拿小罕子歸案。此事被李的愛妾喜蘭所知,她就在半夜開門放跑了小罕子。喜蘭因此被活活打死。以後小罕子稱汗為王,建立大清,就敕封死於萬曆年間的救命恩人喜蘭為「萬曆媽媽」(又作歪里媽媽,完立媽媽或赫托里媽媽)。其神位在西牆祖宗板的北側,有一木板,上置木匣,內裝木雕像或畫像,每年要進行祭祀。到這一天,各家老小在祭台上供奉豬肉,以黑幔遮住門窗,熄燈滅火,在黑暗中跪拜叩頭,念誦祝詞。因為「萬曆媽媽」赤身裸體而亡,所以只有背燈而祭,她才能下來享用供物。撤供後,全家族分食供物。以這樣的活動,紀念民族歷史上傳誦的救命恩人。  在廣西柳江、龍江兩岸的壯族民間傳說和生活習俗中,崇信祖先與英雄莫一大王。相傳莫一為宋代的壯族英雄,神通廣大,有移山倒海之術,被群眾立為「大王」。但宋王朝卻以「造反」之名對他加以殺害,人民為了紀念他,尊之為神,在家中香火堂右上角書有「敕奉通天聖帝莫一大王」的神位。相傳農曆六月初二日為他的生日,所以要過「莫一大王節」。因莫一大王廟又叫「五穀廟」,所以又有「五穀廟節」之稱。節日主要內容是殺雞宰鴨,為莫一大王燒香上供。每隔六年逢子、午年時,要以村寨為單位,殺豬、牛各一頭進行大祭。要用它們的骨、肉、心、肝、腸等分別做成12道菜,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後隔一段時間上一道菜,隆重地舉行祭典。結束後,每戶留一人參加聚餐,全部供品由各戶均分。有的民間故事說,莫一大王能煮海水製鹽,以自己的力量為壯鄉造福,皇帝對他十分害怕,因此派兵前來捉拿。但莫一大王神通廣大,雖被抓住砍掉腦袋,但他人卻未死,提著腦袋飛上雲天,放聲大笑,嚇死不少官兵。人們敬仰和懷念自己的英雄,便每年過此節日,以示英雄活在自己心中。  貴州省錦屏一帶侗族的「林王節」與貴陽等地苗族的「四月八」則是紀念自己民族英雄的節日。侗族民間傳說,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三月,在古州上婆峒(今貴州錦屏)的一株楓樹下,侗族英雄林寬率領群眾起義,聲勢浩大。到十月時在30萬官軍的圍攻下,寡不敵眾,起義軍終於失敗,林寬戰死。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帶領大家與壓迫者進行鬥爭的英雄,就將每年農曆六月辰日定為「林王節」。屆時,不僅林寬的家鄉寨母村要過節,而且周圍塘爛、寨樓、便幌等十幾個村寨的村民也要聚集在當年起義的古楓樹下,用酒肉、粽粑來祭奠林寬英靈。還要用糯米包成一種粗如大碗,長似手臂的大粽粑。據說當年林王起義,就是用這種長約二尺的粽粑作為乾糧的。人們燒香,唱《林王古歌》,追念這位起義首領的英雄業績與氣概。  貴州省貴陽、惠水、龍里一帶苗族過的「四月八」節,又稱「亞努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民族英雄亞努。傳說苗族祖先原住羅格桑(今貴陽附近),豐衣足食,不愁溫飽。後來因惡霸垂涎此地,前來搶奪。苗族首領亞努帶領大家反抗,不幸於四月初八日犧牲在今貴陽市噴水池附近。這時苗族被迫遷到坡壩溝。九年後,又有祖德龍率眾反攻,但也在四月初八這天戰死。因此每逢這一天,附近苗族都要聚集到噴水池舉行各種活動,以示紀念。人們在這裡吹蘆笙,跳舞,唱山歌,盪鞦韆,上刀梯,玩龍燈,耍獅子,成為一個節日盛會。僅據1985年的統計,參加節日活動的人數就在20萬人以上,場面空前壯觀。  廣西邕江流域的南寧、邕寧、武鳴、賓陽、橫縣等地的壯族,也在四月初八過節,稱之為「逃軍山節」。這是為了紀念壯族英雄李亞王。傳說李亞王原名李花龍,因身上長有一身似蛇的花紋而得名。他文武雙全,智勇過人,有一年邕江泛濫,莊稼失收,但官府仍增租加稅,使得壯民困苦不堪。李花龍組織起義,攻下五個縣城,人們就稱他為李亞王。後在官府10萬水陸大軍征剿下,李亞王寡不敵眾,逃到山上,吃盡野果,第三年的四月初八全體起義者餓死在山上,從此這座山便叫作「逃軍山」。  每年農曆九月霜降這一天,廣西大新縣的下雷、寶圩、雷平及靖西、德保縣的壯族,還要過一個紀念民族女英雄岑玉音的霜降節。關於岑玉音的事迹有兩種不同的傳說,一說壯族婦女岑玉音箭術高超,勇敢過人,曾帶兵去廣東、福建沿海一帶抗擊倭寇。她用兵果斷,料事如神,多次打敗入侵的倭寇,得到皇帝的封賞,最後她解甲回鄉,直到逝世。人們因她曾在霜降這一天大敗倭寇,所以在這一天舉行祭祀以示紀念,逐漸形成為霜降節。又說是她和丈夫一起,為保衛壯族人民的安寧及財產,率兵抵禦入侵之敵,於霜降之日大獲全勝,故當地百姓慶祝三天,定為節日。每逢霜降的前一天,各地壯胞都到下雷附近各村寨借宿,次日清晨到玉音廟進行拜祭。據說清代時,當地州官也要備辦供品前來參加祭祀。群眾祭畢歸來,就近表演舞獅、演唱壯劇、民歌等活動,歡度懷念民族英雄的節日。  雲南昆明地區的回族,在每年農曆六月十四日,要過「亡人節」,這是為了紀念清代咸豐年間被統治者無辜屠殺的亡靈而過的節。據說咸豐八年(公元1856年),因清朝官府誣衊回族陰謀作亂,指使當地團練武裝搜殺迫害回民,無辜被害的人很多,因此昆明回族把農曆六月十四日定為亡人節,以念經、上墳悼念死者等方式紀念亡靈。  大理等地白族的「耍海會」,又稱「撈屍會」,也是一個紀念節日。傳說南詔時代,有蟒蛇為害,此時出了一位英雄段赤誠,與蟒蛇搏鬥,於八月初八沉溺洱海。為了紀念這位英雄,人們每年八月初八都聚會在洱海船上,以示弔唁。而劍川縣白族則傳說,蒙舍王火燒松明樓,害死五位詔王以後,又施淫威,要強迫鄧賧詔的百潔夫人為妾。百潔夫人堅貞不從,於六月二十五日跳海身亡。沿海群眾聞訊後,紛紛划船趕去打撈屍體。以後年年舉行打撈活動,成為一個節日。而洱源縣的白族則在七月二十三日過節。屆期,白族人民身著盛裝,分別在洱海、劍湖上,賽龍舟、唱戲、對歌、放河燈,形成為一個水上的紀念節日。  雲南劍川一帶的白族,在農曆正月十五要過一個「青姑娘節」,也是為了紀念一位死於非命的姑娘,但其情況卻與百潔夫人不同。據說青姑娘是一位賢惠的媳婦,卻因不堪忍受婆婆、丈夫與小姑的種種虐待,而於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投河自盡。白族姑娘十分同情青姑娘的悲慘命運,遂把這一天定為自己的節日。她們每到這一天就要扎一個青姑娘的模擬像,敲鑼打鼓將她由河邊迎回村中廣場,圍著青姑娘像歌舞,訴說她的不幸遭遇,哀嘆在封建禮教壓迫下婦女生活的可憐。這種歌唱逐漸形成了有名的白族民間長篇敘事詩——《青姑娘》。  台灣高山族中的泰雅爾人,每年定期舉行的祭吳鳳節,祭祀的是一位漢族的官員。據說原居住在阿里山上的高山族有「馘〔guo國〕首」(即砍人頭祭鬼)的習俗。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有一個叫吳鳳的來此任通事,他儘力為高山族辦事,受到當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這一年,他們又要砍外族人頭進行祭祀,與吳鳳商量。吳聞訊後,得知還存有過去砍得的人頭40多個,就讓他們用舊人頭進行祭祀。如此過去40多年,舊人頭已經用完,人們又找吳鳳要求砍人頭。拖了三年,吳鳳見他們要求非常迫切,就說明天村頭路旁有一個穿紅衣,戴紅帽的人走過,你們砍他的頭即可。第二天砍頭以後,才發現穿紅衣戴紅帽的人,原來就是吳鳳自己。大家很是感動,不僅從此廢除了砍人頭祭鬼的陋俗,而且還為吳鳳立廟,每年大家穿紅衣黑褲,舉行迎神、安神、酬神儀式,聚集在吳鳳廟進行祭祀。廟前有一棵大樹,平時不能隨便碰它,祭祀時才砍下一些枝葉,獻到吳鳳靈前。  有些民族有著自己的民族起源傳說,因此就有了相應的關於紀念傳說中的民族先人的節日。  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山區的瑤族盤瑤支系,傳說起源於神犬盤護。因盤護咬殺敵國國王有功,得與公主成婚,搬入山區,生六男六女,繁衍成為一個民族,所以有了祭祀盤護王的盤王節。這個節日一般在農曆七月初七或七月十四、十五日舉行。屆時都要殺豬宰雞,歡歌舞蹈,祭祖求佑。  居住在桂西一帶自稱布努的瑤族,則又有關於創世女神密洛陀的傳說。遠古時,有一個始祖娘娘密洛陀,她創造了人間萬物,又用蜂蠟塑造了幾批男女人類,依次成為漢、壯、苗、瑤族。他們長大後,漢、壯、苗人遠走他鄉,只有瑤人留在山區,在密洛陀教導下開荒種地,發展繁榮。因為農曆五月二十九日是傳說中密洛陀的生日,所以瑤族每年在這一天過節,稱「達努節」(達努,瑤語為「不要忘記」之意)、「祖娘節」或「二九節」等等。每逢過節,要提前三天打銅鼓鬧場,用裝滿火藥的小鐵筒打「衝天炮」,並跳包括猴鼓舞、獵獸舞、開山舞、採茶舞、牛角舞、蘆笙舞在內的「興郎鐵玖舞」(意即「慶祝達努節的紀念舞」),人們吹奏嗩吶,對歌,斗鳥,比武,以歡樂的活動紀念始祖娘娘的誕辰。  有些民族為了對歷史上的重大活動或事件永誌不忘,也立有專門的節日予以紀念。  居住在新疆伊犁等地的錫伯族,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要過「杜因拜專扎坤節」(意即「西遷節」)。這是因為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政府在平定新疆準噶爾部和南疆大小和卓木之亂後,為了鞏固充實西北邊防,於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從盛京管轄的17個地區抽調錫伯兵1016人,有防禦校、驍騎校各10人,連同眷屬共3200多人,編成10個「扎蘭」隊,於農歷四月十八日出發,風餐露宿,歷盡艱辛,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長途跋涉,遷徙到新疆塔城一帶屯墾戍邊。不久,又遷駐伊犁河南岸。錫伯族人民為了記住這次歷史上的民族大遷徙,每年四月十八日,就要辦廟會,舉行賽馬、叼羊、摔交、射箭比賽,家家吃鮮魚、蒸肉,婦女與老人到野外踏青,年輕人騎馬郊遊等,以此來紀念這個日子。  雲南省文山一帶的壯族,所過的隴端節,也是一個紀念搬遷的節日。據說宋代儂智高起義後,幾經征戰,退守雲南富寧縣一帶,最終失敗。朝廷怕他們再次起事,就將一部分壯族人遣散到貴州等地。離別之時,萬眾痛哭,依依惜別。後來每到三月時,流落他鄉的人都回來探親訪友,一年一度的會集,形成了隴端街。從此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五日壯族都過「隴端節」。  四川木里的藏族,在農曆十二月初七過「俄喜」節。傳說其節日的來源是因為在很久以前,從西藏、雲南等地先後遷來阿哲、讓甲、草坡、八樂等藏族支系,於臘月初七定居於木里的寧朗、車子、白硼、桃巴等地,因此,每年十二月初七,這裡的藏族各家各戶都要準備雞鴨魚肉,對飲會餐。並先以肉和飯喂家中貓、狗,以卜來年農業豐欠。如貓、狗先食肉,後吃飯,來年一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否則就是相反。  雲南鶴慶城郊板北等村的白族沒有火把節,卻在農曆七月初一過「駱駝節」。華南地區不產駱駝,這裡白族過的駱駝節包含著歷史上的一段傳說。傳說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時,來到板北村的橋邊,所騎的駱駝忽然止步不前。忽必烈無法,只好下騎步行。駱駝在轉瞬間變成了石頭,永遠地留在了橋邊,於是也給這裡的白族人留下了一個奇特的「駱駝節」。每到農曆七月初一這一天,家家宰牛殺羊,白天看滇戲,晚上漂河燈。他們以剖開的南瓜做船,罩上燈紙或玻璃,做成魚、龍、鳳、蓮花、花籃、鶴等形狀,點上燭火,在河水上漂流。也有點上數百掛香的星星燈等。河上的點點香火、燭光與天上的星光相映成輝,真是一個「笙歌聒耳人慾醉,銀花火樹光照人」的令人心醉神迷的夜晚。  各族人民對於教會他們從事農副業生產的傳說中的能人,也有專門的紀念節日。  雲南省新平縣拉祜族的苦聰人支系,原來不會農業。傳說有一名叫「卡臘」的青年,在山林中看見畫眉和梨哈鳥經常在草叢中啄食各種黑亮、紫紅、金黃的子粒,就採集回來,撒於濕潤的土地上,結果分別長成了蕎子、高粱和包穀。卡臘於是教會大家種莊稼,開始了最早的農業。其後,卡臘又教大家編網,裝套子,用以捕鳥和捉野獸,並用竹木樁圍養鳥獸,從此有了原始的飼養業。卡臘死後,苦聰人懷念他,每個村寨都選一棵高大的椎栗樹作為他的化身,每年在他的忌日正月初三過「卡臘節」,奠祭這位農業、畜養業的始祖。節日清晨,男子們相約上山打獵,婦女們在家準備飯食。傍晚時獵人歸來,將獵獲物放在「卡臘」樹前的平地上,婦女們拿來臘肉、蔬菜和黃糯米,孩子們提來裝滿辣酒的葫蘆,姑娘用竹筒背來泉水,大家一起共同準備飯菜。做成後,請村中的受尊敬的老人主持祭儀,全村男子依年齡大小排成一排,手捧竹筒酒,婦女們則在後排,一起飲酒,讚頌卡臘功德。寨中兒孫滿堂,身體健康的老人還給孩子們拴線祝福,按習慣女孩子以綠線拴右手腕,男孩子以紅線拴左手腕,祝福他們茁壯成長。儀式結束後,所有參加的人一起聚餐,並回憶歷史,暢談未來,成為一個進行傳統教育的課堂。  聚居在雲南、新疆的蒙古族,元代來此落戶。他們有著高超的建築技藝,他們的家鄉被稱為建築之鄉。據傳說是蒙古族聰敏的後生旃勒得魯班大師傳授,學得木工手藝後,又周遊各地,學會石、泥、竹工等等。人們因其技藝超群,品格高尚,尊稱其為「旃班」。因四月初二日魯班曾傳授《木經》給旃勒,並給學徒講授和考查鋸、砍、推、鑽等技藝,所以每年這一天要過魯班節,以紀念這位手工業匠人的始祖。每逢節日,外出的泥瓦、木、石工匠都要返回來歡度節日,否則要被認為是不尊師愛賢的人。節日里,村中要殺豬羊,搭台唱戲,抬著檀香木雕的魯班像周遊各村,鑼鼓爆竹齊鳴,舉行耍龍、跳蚌殼舞、劃綵船等活動,以紀念這位建築業的能工巧匠。  廣西羅城仫佬族的依飯節,在仫佬語中為慶豐收、保人畜之意。一般在農曆閏年的立冬這一天進行,也就是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有的村寨則在卯、未、亥年或丑、辰、未、戌年的立冬日舉行。它是一個紀念仫佬族英雄羅義、羅英父女二人的節日。傳說遠古時,仫佬人居住在九萬大山,鳥獸糟蹋莊稼十分厲害。神箭手羅義在山中打獵除害。有一天他發現兩隻鳳凰蛋,拿回家孵出小鳳凰。鳳凰長大後,鐵爪銅嘴,隨羅義巡看田地,鳴叫幾聲,就可以約束鳥害。後來羅義又制服獅子,消除獸害,使仫佬山鄉年年五穀豐登。羅義又捕來野牛,馴練它耕地,但尚未馴化,羅義就去世了。其女羅英繼續馴牛,終於使牛群得以繁衍。她將馴化的牛分送各寨,成為仫佬族人民發展農業的畜力。為了紀念羅義父女的功績,每逢閏年的立冬日,人們宰豬殺鵝,包粽粑,用芋頭、紅薯製成牛狀放在室內桌上,做五色糯米飯,四周圍放上甜酒、花生、芝麻、沙姜、黃豆、胡椒、八角等12種實物和豬的心、肝、肺、胃、腸及雞、鴨、魚、蛋等12種供品。並在堂屋正壁上掛一束豐滿的糯稻,先由道師請神,一直請來36位神靈,然後大家唱歌起舞,懷念羅義父女,祈求來年作物豐收,以隆重的紀念節日對未來寄予希望。
推薦閱讀:

紀念冥王星的退出,精美絕倫的太陽系圖集[94P]
《澳門回歸十周年》紀念郵票
貝諾法王圓寂九周年紀念日,讓我們一起祈願
戰鬥的馬克思,與我們同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黃平| 遠不止是自由 紀念王小波(09.4.22)

TAG:節日 | 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