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搗碎煩惱?踏破虛空

搗碎煩惱踏破虛空

標籤: 清苑茶莊 分類: 禪心妙語

——與漳浦清苑茶莊翁清富老師即席訪談

漳浦清苑茶莊,以自然、樸實、解脫、自在的本地風光,呈現在世人的面前。莊主翁清富先生,17年來從台灣來來往往於大陸之間,把禪的喜悅和超脫,無私奉獻給有緣者。而我們卻忽略了禪的艱難、禪者的承擔。有誰能理解禪者的憂患呢?

(一)

一泓:大德回來了,學生也給您請安來了,這是真我還是假我?

老師:一切有為即是假我。既知假我則知真我。故是真心假我。非真非假。亦假亦真。

一泓:老師以大乘菩薩的胸懷,在台灣、廈門、漳浦以茶論道,想多設道場度眾生,殊不知眾生難度啊。

老師:如是如是。真的難度。還是要自度度他。雖然難行不得不行。

一泓:據「著名偵探」調查,偉大的導師佛陀身邊魚龍混雜,來自外界您親近的人,隨緣度眾就好。

老師:如是詳查。佛陀有教無類。一切眾生平等。但深知善惡。怨親恩仇。自有拿捏尺寸及容受大量。

一泓:虛偽的人生讓人痛苦,揭開偽裝的面紗也一樣讓人痛心,不想看清,只留在我的真空里。

老師:虛偽和真面目都要看清。如來佛性必會生滅。既生。了知空性。執有不可得。既滅。了知滅非空。必再生。執空亦不可得。如是強曰清楚明白。熏習久之成定。而解脫自在。善哉。

一泓:佛性不是不生滅的嗎?為什麼老師說佛性必會生滅?

老師:佛性說常。因其不生不滅。既然不生不滅。如何能生六道十法界山河大地。更說一切眾生本具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此之故個個眾生將來個個成佛。佛性雖不增不減不來不去。卻生六道十法界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既生必死。故佛性無常。因此,佛性非常非無常。是常是無常是非常無常。簡而言之。佛性常而無常。此謂不二。

一泓:老師在演義推理。

老師:如是。真理越推越清楚。越演越明白。叫顛撲不破。佛陀當初的教育強調善思維。此思維正是修行。也叫洗心革面。也叫消垢除穢。名曰業障消除。

一泓:為什麼有人聽你說法,說你是妖魔鬼怪?

老師:外道執有。講究榮華富貴。堅固不捨。菩薩行處他不能明白。外道執善法。不知非善非惡。故外道不能解脫自在。因此一切外道視菩薩為妖魔。視行菩薩道為鬼怪。佛徒不能不知此現象名曰魔考。

一泓:如果我不參加論法,老師會傷心嗎?

老師:傷心不已。錯失一位大善人。此人不久之後必能聞法在理上開悟。

一泓:我不能讓老師傷心的,因為您與別人不同。

老師:如是。你是大菩薩。獨有菩薩和菩薩。也就是在理上開悟的人叫做不二菩薩。才能互相了解和相扶持。你如不參加論法。傷心是其次。不能對佛法清楚明白才是大痛心。

一泓:這些文字不是一般人能寫得出來的,您是誰?

老師:借用別人的話說。未曾生我我是誰。死了以後誰是我。我不知我是誰。我是凡夫。

一泓:不告訴就不去聽您論法了。

老師:我是父母生我這個男孩。取名翁清富。這就是我是誰。

一泓:為什麼你是男孩?

老師:我本是無身不捨身。為償宿願落紅塵。遊戲浮生數十春。借風使揚般若船。同登彼岸福慧尊。

一泓:哈哈!我知道西牛賀州在哪了,原來又是白賊七在編故事。Not am I!

老師:如是白賊七編故事。要知道一切諸法本來空寂。並無一法真實可立。強立正法為度眾生而已。常為前生後世掛礙前程。智者不為。有智之士把握現在慚愧前世。行一切善法植未來無量劫的福慧。

一泓:這幾天,我們師徒之間一問一答,都是您用牙籤在手機上一筆一划寫出的,手都寫腫了,以後就別寫了啊!

老師:爾後不寫罪莫大焉。不能紹隆佛種。廣度眾生。縱使手腫指短亦應傳播佛陀的教育利國利民利已。

一泓:你是從哪一州派來的聽話菩薩,不辱使命。Are you?

老師:I am a man. 不從哪一州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依因果隨心自在。於世安住身心。混口飯吃罷了。

一泓:I know. 您頸椎痛買給您的葯要記得吃。

老師:如是吃藥。

一泓:是的,您的藥方奇特,療效很好。奇人!

老師:如是騙人。讓對方身心安樂。自己找點事做。利已利人。

一泓:請老師談談您的開悟偈。

老師:別來無恙。還是老面孔。

一泓:談談老師的悟得,好嗎?

老師:一切眾生六道輪迴頭出頭沒。都沒有離開佛性。只是樣子變來變去而已。

一泓:如果沒有這些文字傳遞,我可能沒有這麼多的驚奇。您的文字蘊藏著很深的智慧,般若水平非同尋常。

老師:如是驚奇善哉。智者了知。曠劫難遇。應善護持。或背誦法語。或記錄流通。或口耳相傳。利已利人。勿令正法泯滅。

一泓:一個寶貝落在世俗的地平線上,無幾能視得。

老師:一般如此。普遍如是。十方世界無差別。唯有自心解脫。生生自在。處處安樂。

(二)

一泓:我想把我們的訪談記錄下來,選擇適當的時機發表,會令世人震驚的。

老師:震驚不是我們的目的。能讓對方起疑情進而解悟。能利已利人。身心安住此菩薩行則善莫大焉。

一泓:弟子懂了。

老師:非弟子是道友。一切眾生如來平等。未來個個成佛。是故不分高下。國王如是。乞丐如是。佛陀和凡夫亦如是。十法界亦爾。唯依因緣果報及願力示現。

一泓:老師謙悲。這是大菩薩的情懷,體現一位禪者真正解脫、自在的本來面目。Am I right?

老師:一位可敬的禪者。應安住身心。入一切處。學一切法。以無所得為方便行一切善法利人利已直直去。必成佛道。雖無佛道可得如是強名曰真正的禪者。你是對的。因你的大慈大悲及善巧方便。學佛者將獲大法益。

一泓:敬佩如此禪者。您的茶館到處有老師的法語,置身其間,體驗濃濃的生活禪味道,感慨良多。

老師:凡夫通常只看錶相和熱鬧。未能善觀照其內涵。縱使看到了難能可貴的法語或深具意義的事物。亦不能細心思維。推究。學習。進而了悟。唯有智者能相應讚歎。並加以護持流通來造福啟慧大眾。

一泓:請老師談談您的禪修生活悟得。

老師:從未悟得。但知準時食衣住行。或山珍海味。或菜根細嚼。均是甜美好食。視一切眾生均是菩薩再來。不順心者即是業障消除。順心者好緣得報。現前吃虧種下未來福田。現前收穫要種未來福田。時時刻刻感恩一切眾生。若睡即入眠。若醒則工作。不怨天尤人。日日好日。事事好事。人人好人。如是而已。

一泓:開悟者不欺瞞眾生,老師是生活嚴格解行的榜樣。

老師:釋迦如來當初在大眾之前欺瞞一位獵人。把藏在衣內的傷鳥向獵人說沒看到鳥。為護眾生妄言。此案你以為佛說謊否。一切眾生自有因緣果報。一位開悟的聖者有時不得不在滾滾洪流中方便度眾。經文中曾有記載菩薩在六道中度眾生。

一泓:如何能「搗碎煩惱、踏破虛空」?

老師:當不堪事務煩惱。遠離憒鬧。住阿蘭若攝心無為。觀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常寂為安。遁入空性。知緣起性空。一切了不可得。悟無生之忍。即知搗碎煩惱。踏破虛空也。

一泓:記得神秀有一首開悟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六祖惠能大師的開悟偈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翁老師的悟偈是:「菩提明鏡非無物,鏡台同比菩提樹,塵埃頓漸自性無,如來本地如如如。」老師能否談談您的這首偈子是怎麼做出來的。

老師:是在閑來無事打妄想來的。

一泓:老師打妄語。

老師:實是妄語。妄語非妄語是名妄語。

一泓:您的「平白無故生世情,翻山越海覓知音,千辛萬苦追本心,呼天喚地菩薩行。」強烈地震撼我的心。

老師:如來本地寂滅時。洞悉眾生無邊苦惱。不忍眾生苦海無邊。欲喚醒有緣智者行菩薩道。於苦海中作浮州。令眾生於無止境輪迴中稍事休息。返觀自性。於萬有中知實不可得。一心安住菩薩道。如是而已。

一泓:翁老師的茶莊就象田園山居,每天在此勞作,體會躬耕于山居,返照自性如來本色。

老師:諸有所作必然有業。此業必存於過去。待時待空間。緣和合時即現。故居山間或居鬧市均不礙修行亦不止行菩薩道。端賴行者安心於何道。有否清楚明白於何道。有否清楚明白於三界內應愍念眾生苦而不辭於苦為凡夫迷惑者作慈航。

一泓:是的,老師在這田居,淡泊生活,不辭辛苦捨身為眾生,敞開茶莊,迎接十方有緣人,禪修論法,釋疑解惑,指點迷津,法財兩施,迎難大行菩薩道。令人感動。

老師:如是詳述善哉。夫法無定法。諸法隨緣度凡夫苦惱。若言有一定法能令眾生得度入聖實不適當。若有定法則不勞三世十方諸佛陸續於途倒駕慈航說一切法來度眾生。我等以十方道場在家居士為方便。自立自生。發心恭迎出家在家十方大德前來安心修行。進而解脫自在行菩薩道於此方彼方此世來世綿綿不絕於未來。斯為本願矣。

一泓:人如其心,茶如其人,老師禪茶一味,制出膾炙人口的摩訶養生茶,調和身心,功效奇妙。

老師:世法有為。出世無為。出世不離世間。唯心解脫。茶乃飲食之一。智者深心制茶。安全健康。縱然悲愍眾生。亦不離色聲香味觸法。賴以自力更生。並濟同修。借風使揚般若船。是乃報佛恩於萬一也。

一泓: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老師:世間一切事物。或動或靜或眠或醒或親或怨。均是自心分別的作用。了知如來含容一切亦生一切亦滅一切了無一法可得。一法可立。而可生可立萬法。此時分明有六趣而知無大千。

一泓:夢中,曾與虛雲老和尚對偈,一字一句看得真切,即化作書本上的古體直行文字。醒來一字也不記得。今天,是與倒駕慈航的菩薩對答,不是夢中卻似夢中啊。

老師:夢中事物寤中事物無差無別。均是如來大海的一漚。執其長有殊難可得。故妙用恆沙。但能自利利他可矣。

一泓:老師每次大聲叫我,我都有所感悟,好象在叫我快快醒來,我初創一首醒悟詩《喝醒》:古追喝我名,如雷貫泓耳,喚醒夢中客,虛來還執么?

老師:如是甚妙。一切行者成熟因緣都不相同。或逆或順或聲或色或清或濁。端賴明心見性。汝以誠心對話。撼動賢聖。更以精進。感召如來加被。不久必能開悟。廣度眾生。

(三)

一泓:在老師身邊,我們學習到老師餐前均要做供養。老師三餐各做何供養?

老師:供養是一種美德和心量廣大布施的養成。三界無安。諸有情類往昔慳貪所感飢貧或前歡喜布施有感富貴或迷惑凡夫或成就聖類。我等均應以愍念心恭敬心歡喜布施。而種下福田悲田恩田。故三餐時前。渴飲時前。美食時前能至心念佛念法念僧之功德。普施供養於世間三寶及一切眾生。養成供養布施之習性。植一切福德於未來。世世般若現前遇善知識。

一泓:聽說老師反對凈土,不提倡念佛?

老師:錯謬的傳言。不知哪位大德如此慈悲。把我定位在反對凈土。讓我和念佛求生凈土極樂者作怨憎。實屬遺憾但致感謝。前曾言一切法門均是登賢入聖的階梯。學法者對法的了義及不了義之差別而已。若有大德聞我凡夫言語。當願仔細。不可斷章取義。亦不可人云亦云。更不可錯解真實義。一切布施以法施為上。錯解義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幸勿乖違。我等佛徒。共勵共勉。

一泓:老師,您寬容大量,為末法時代傳播世間難聞的正法,不顧自己的一切,與各種邪知邪見作鬥爭,為弘揚佛法付出高昂的代價,作出很大的貢獻,令我輩敬仰!

老師:無論任何時代。正法像法末法都是正邪並存。時間的不同正邪顯現的程度不同。如來含容一切。既能容一切。就像大海水只有一味。所以並無受侮受謗受褒受賞的感受必要。我等凡夫待學尚多。自顧不暇。不可與外道同道可也。

一泓:如果我的發問給老師帶來情緒上的波動,生理上的難受,我願代老師受過,此時我的心一樣難受!可為了真理的追求,我們應該迎難而上,公開化解,您說呢?

老師:慈悲的菩薩總是把眾生的苦厄往自身承擔。你的慈悲喜舍正觸動了我的平常心。無論如何都願透過你的慈悲。發舒個人的所知以利大眾。從而由大眾的迴響。我人謙虛的學習而受益。故我人不應怨尤反而更應恭敬逆向者。諸法本自空寂。我沒有怪別人。也不會討厭別人。他們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未來的佛陀。

一泓:善哉!千載難逢此大善之語。

老師:如您所說。公開自已的所學。以餉同修。不畏一切。正逆皆順意。並不能擾亂我情緒。亦不能掛礙恐怖我的心。亦不能讓我歡欣雀躍。只因我是平常人平常心。沒有另外第二個心。感恩你的支持和安慰。

一泓:感恩老師的慈悲和教誨。我輩定當謹尊師訓。

老師:如是甚善。

一泓:昨晚,我把我們的問答掛上空間,有的分享、有的轉載、有的評論,有一杭州學佛者轉載了。法語精華呀,有眼光者摘取。

老師:如是。浩瀚無邊的佛法並非在有為的諸相上可以充分表達。淺顯易懂或甚深巧妙的均蘊藏著如來真理。行者本具佛性。韜光養晦。無求無得為方便。不待外緣亦能契入甚深真理而回返本來面目。廣行菩薩道。

一泓:老師的訪談,引起出家修行者的興趣,好幾個來訪問。

老師:為法而來。為如來而來。為聞異而來。為辯責而來。均是來者。來者則安。因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當願同修共益。若出家若在家。如來平等。不增不減。

一泓:老師的訪談感動很多看的人。好幾個人打來電話表示讚歎,有的一見面就脫口而出:「感動你的訪談。」

老師:釋迦如來透過無止境而有序的托缽乞食。弘法利生於風吹日晒雨淋。面對輕侮惡傷。誹謗謀害。或者受恩受善受賞受揚。都正定在愍念一切眾生無邊的苦海。諄諄教誨我們解脫自在進而利他。從未加害對付任何反對他的一切人事物。反而毫無保留無有絲毫秘密的說法度生。世間為緣起的生相。其性本空。當願隨緣惜緣,諸上善人聚緣於無邊苦海中。同共宏濟無窮眾生。

一泓:Thanks.

老師:亦如是 thanks.

翁老師的法語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充滿了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都有其深刻獨到的見解。並在實際生活中嚴格解行。他的身上閃耀出佛法中那高尚品德和深邃智慧的文明光芒。我們缺乏的主要不是精力,而是他那片似海的悲心。需知,這才是他不苦的能量源泉啊!


推薦閱讀:

面對煩惱,該當如何?
哪些人煩惱多?
珍惜當下,夏洛不再煩惱
餐飲老闆如何告別催菜煩惱?
五大減壓方法?教你把煩惱「汗」出來

TAG: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