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15-18)

  【第15種習慣】 自我反省;【第16種習慣】 自我管理;【第17種習慣】抵抗挫折。【第18種習慣 耐心】  -----------------------------------------------------------  第15種習慣 自我反省  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 讓孩子學會總結經驗教訓。  引導孩子預見事物的後果。 引導孩子自我反省。  讓孩子自己承擔做錯事的後果。  --------------------------------------------------------------  ·看清別人容易,看清自己困難。——彼得·巴勒   ·能夠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布朗寧     ·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我自己不幸命運的起因。——拿破崙   ·只要你發現自己是站在多數人的一邊,那就是該停下來反省一下的時候了。——馬克·瓦恩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在於他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點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後不斷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態度去做事,從而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英國著名小說家狄更斯的作品是非常出色的。但是,他對自己卻有一個規定,那就是沒有認真檢查過的內容,絕不輕易地讀給公眾聽。每天,狄更斯會把寫好的內容讀一遍,每天去發現問題,然後不斷改正,直到六個月後讀給公眾聽。 與此相同的是,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也會在寫完小說後,花上一段時間不斷修改,直到最後定稿。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正是這種不斷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態度,讓這兩位作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中國著名的學者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孔子認為曾子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所以特別注重傳授學業於他。一次,曾子對他的學生子襄講什麼是勇敢,就直接引用孔子的話,他說:「你喜歡勇敢嗎?我曾聽孔子說過什麼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義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對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嚇他們;自我反省,正義在自己一方,即使對方有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 ——事實上,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都要持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態度,並以不斷的追求去實現自己美好的願望。一個善於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夠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能夠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而一個不善於自我反省的人,則會一次又一次地犯同一些錯誤,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有一位小夥子,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非常普通的公司工作。公司安排新員工從基層做起。其他新員工都在抱怨:「為什麼讓我們做這些無聊的工作?」「做這種平凡的工作會有什麼希望呢?」這位小夥子卻什麼都沒說,他每天都認認真真地去做每一件領導交給的工作,而且還幫助其他員工去做一些最基礎、最累的工作。由於他的態度端正,做事情往往更快更好。更難能可貴的是,小夥子是個非常有心的人,他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詳細的記錄,做什麼事情出現問題,他都記錄下來;然後,他就很虛心地去請教老員工,由於他的態度和人緣都很好,大家也非常樂於教他。經過一年的磨鍊,小夥子掌握了基層的全部工作要領,很快,他就被提拔為車間主任;又過了一年,他就成了部門的經理。而與他一起進去的其他員工,卻還在基層抱怨著。   每個人都會做一些平凡的事情,包括平凡的工作。這時候,如果只抱怨他人或環境,他就不可能認真去做這件事,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一個人願意把自己放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以自我為改變的關鍵,不斷反省自己,找到更好的方法,成功就一定等著他。教孩子學會自我反省也是這樣。   自我反省是孩子成長的一個秘訣。一個不會自我反省的孩子永遠也長不大。孩子通過反省及時修正錯誤,不斷地調整精神信息系統接受信號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以確保信息系統不出現紊亂。學會自我反省的孩子,就等於掌握了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長的秘方。 父母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自我反省的習慣。那麼,有什麼好方法來培養孩子自我反省的習慣嗎?   建議一: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   每一個人包括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而不喜歡受到批評。但是,一個人卻應該學會坦然接受批評,這對於他的成長是有好處的。法國心理學家高頓教授通過一項專題研究證實,那些難以接受批評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會對批評持「避而遠之」或乾脆「拒之門外」的態度。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學會接受批評,這不僅能夠塑造孩子完整的人格,而且可以幫助孩子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怎樣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呢?法國的一些兒童教育專家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教育孩子不必對他人的批評大驚小怪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提倡賞識教育,應該堅持以表揚為主,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只聽到表揚是不利於他的成長的,父母應該有意識地肯定孩子好的一面,同時對孩子不良方面提出批評意見。當然,批評孩子的語氣要溫和,批評孩子的缺點應該中肯。父母還需要告訴孩子,在接受他人批評的時候要認真傾聽,要持有平和的心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允許孩子作出解釋   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要太專制,應該允許孩子作出解釋。有時候,父母的批評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推斷進行的,事實上,孩子確有原因去做一件事情,因此,父母如果允許孩子對事情作出解釋,不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且可以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比如,為什麼他的行為會受到別人的不認可,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好等。當然,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確的是,允許他作出解釋,並不是讓他推卸責任。   3.批評孩子時應該一視同仁   如果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有其他孩子在場,父母更應該注重維護孩子的自尊,不僅要講究批評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對其他孩子的評價也要適當,不要過分誇張,讓孩子產生不恰當的對比。父母該讓孩子明白的是,對待批評,頭腦應該冷靜,不要過於衝動,但這並不表示應該默不作聲,而是應該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不恰當的地方。   建議二:讓孩子學會總結經驗教訓。   總結經驗教訓事實上就是對自我行為的一種反省。例如,一個孩子用打架來解決與同學之間的矛盾,如果他在打架上吃了虧,他會想:「上次我感到生氣的時候是用打架來表達我的憤怒的,結果我被別人打了。那麼下次發生這樣的情況時,我該怎麼辦呢?我不用打架可以嗎?是不是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 當孩子直接感受到行動與結果之間有某種關係後,他們往往會先想一想再採取行動。孩子們可能會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預先的評價,看是否會出現他們預料的結果,如果結果正如他想的,那麼他會繼續這麼做。如果結果與他想的不一樣,孩子就會總結經驗教訓,調整自己的想法,這也是一個人做事的一種反應機制。這種時候,父母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而是要善於引導孩子進行總結。例如,父母不要這樣說:「我早就跟你說過了,你就是不聽,現在嘗到苦頭了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就是你這種人呀!」這種論調只會加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應該對孩子說:「怎麼會出現這種結果呢,你好好想一想,如果用媽媽跟你說的方法去做,結果會怎樣呢?」「有時候,你需要聽聽他人的意見,這樣就會避免一些問題。」這種語氣,孩子比較願意接受一些。如果孩子學會了經常總結經驗和教訓,他就已經學會自覺地進行反省,這對他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   建議三:引導孩子預見事物的後果。  許多孩子往往比較衝動,他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就不考慮後果,而且由於孩子經歷比較單純,能夠預見到的後果往往與成人能夠預見的不一樣。這時候,父母可適當指導孩子,如果孩子無法跟成人一樣思考,父母不妨讓孩子嘗試一下,結果肯定會出乎孩子的意料,這時,孩子就會反省自己的行為了。  著名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9歲的時候,有一次,父母帶他去商店。大衛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了一雙帶皮毛的漂亮皮鞋,非常喜歡,就吵著要父母買下來。母親同意了,但是父親不同意,因為這是一雙木頭做的鞋子,不適合孩子穿。大衛哭鬧著執意要買。父親想了想,就對大衛說:「我可以答應給你買這雙鞋子,但是,你要承諾,買了以後你必須穿這雙鞋子,否則我就不給你買。」大衛想著可以買自己心愛的鞋子,高興地答應了誰知,鞋子買回來後,大衛才發現穿起來會「喀噠喀噠」作響,非常不舒服。如果長時間穿這又鞋子,腳會很累。現在他才知道父親之所以不讓自己買這雙鞋子的原因,自己確實太虛榮了,現在穿這雙鞋子簡直就是受罪。這個時候,大衛深深地意識到自己的虛榮,他甚至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只要能不穿這雙鞋子。聰明的父親看出了大衛的想法,他對大衛說:「孩子,我並不強迫你去穿這雙鞋子,但是,你要學會反省自己,不要讓自己陷入不良思想的陷阱。」雖然父親沒有強迫大衛再穿這雙鞋子,但是,大衛覺得應該給自己一個警示。於是,大衛把這雙鞋子掛在自己房間里容易看到的地方,讓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任性,不要貪圖虛榮。   建議四:引導孩子自我反省。  列寧8歲那年,有一次,母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帶著他去阿尼亞姑媽家做客。 列寧當時非常活潑好動,一不留神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當時,誰都沒有看見。後來,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 其他孩子都說:「不是我!」  列寧因為害怕在眾人面前受到懲罰,所以也跟著大家說:「不是我!」但是,列寧的母親已經猜到花瓶是列寧打碎的,因為,小時候的列寧太好動。怎樣對待列寧隱瞞真相的過錯呢?要不要當場揭穿他呢?列寧的母親仔細思考一下,她覺得應該了解兒子犯錯誤後是否對自己的不誠實的行為有所認識,同時要引導孩子自我反省,並針對孩子的思想狀況對兒子進行啟發,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我反省能力。 於是,母親沒有當場指出花瓶是列寧打碎的。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母親一直保持沉默,她在等待列寧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並勇敢地承認。 果然,母親的沉默讓列寧深深地感覺到了自己的錯誤,他一直在做要不要告訴母親的思想鬥爭。 終於有一天,臨睡前,母親走到他的跟前,慈愛地撫摸著他的頭,但還是沒有說話。列寧受不了心裡的自我譴責,突然失聲大哭起來。他大聲對母親說:「我騙了阿尼亞姑媽,花瓶是我打碎的!」 ——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就是發現孩子犯了錯誤後,父母不直接指出事情的真相,也不急於對孩子進行教育,而是先把這件事情放在一邊進行冷處理。同時,父母要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表現出沉默、靜候的狀態,讓孩子通過父母的態度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一段時間後,再抓住一個適當的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建議五:讓孩子自己承擔做錯事的後果。   許多父母往往喜歡替孩子承擔做錯事的後果,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對的。這不僅讓孩子失去了責任心,更使他不會反省自己的錯誤,從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相同的錯誤。因此,明智的父母不要替孩子承擔後果,而是應該讓孩子自己來承擔做錯事的後果。   有一位媽媽發現自己的兒子出什麼差錯都不想想自己的問題,總是責怪別人,於是想著應該讓孩子學會找找自己的責任。有一次,兒子要在周六去參加學校的奧林匹克數學比賽。平時,兒子的數學成績非常好,而且又善於動腦筋,這個比賽取勝的可能性太大了。 周五晚上,兒子像平常一樣,放學回家後就去跟同學踢球了,然後看電視、讀課外書一直到11點才睡。周六早上,每次都要睡到9點多才起床的。這天,媽媽硬著心腸不叫他,結果,兒子果然9點才睡醒。等兒子趕到學校的時候,考試已經開始了。由於兒子遲到了快一個小時,考試成績可想而知。 兒子回家後非常沮喪,責怪媽媽沒有叫他早點起床,使他在這次考試中失敗了。 媽媽卻對兒子說:「兒子,你明明知道周六要去參賽,為什麼不早睡?媽媽周六要去加班的時候,有沒有要求你來叫醒我?你總習慣別人提醒你做你自己的事。但是,別人是不可能一輩子提醒你的,你要學會自己提醒自己,做錯事後自己反省自己的錯誤!」從此以後,這個孩子做錯事就會自我反省,只要他錯了一次,就很少犯同樣的錯誤。  -----------------------------------------------------------   第16種習慣 自我管理   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 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  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  ·只要我去學習,就是為了認識自己,而不是為了教育別人;我一貫認為,在教別人之前,首先要充分認識自己。——盧梭   ·在一個人感到自己是別人注意的中心時,他的頭腦會很不像樣地膨脹起來,忘乎所以,妄自尊大。——高爾基   一個人能不能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印度雷繆爾集團總經理,哈佛商學院的MBA,倫敦商學院、歐洲INSEAD商學院、瑞士國際管理髮展學院、中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多所商學院的訪問教授帕瑞克博士曾經說過:「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則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東西。」 帕瑞克是這樣理解管理的發展歷程的:管理最初關注的是「通過機器增加工作成功,提高工作質量」,接著是「通過人力增加工作成果,提高工作質量」,現在的重點則應是「如何通過工作發展自我」。 在哈佛商學院接受兩年MBA教育成為標準的「哈佛產品」之後,帕瑞克回到了印度。最初的幾年,他始終希望做得更多,幹得更好,不斷獲得「進步與成功」,但同時,他變得越來越焦慮。他發現周圍那些能幹的、成功的商界人士,也包括他自己,都處在極大的壓力之中,他們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生活領域內,既不健康又不快樂。帕瑞克認為,學校教育經常教我們怎樣去管理他人和事物,卻缺少教育我們怎樣去管理自我。因此,這位博士把一半時間用於在全世界講授自創的「自我管理」課程,他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發現自我。在帕瑞克的生活中,他經常採用集中訓練來管理自己。儘管他全年都在全球到處飛行,卻仍可以精力充沛、平和平靜。這也許就是自我管理的好處吧。自我管理在管理界非常受重視,對於孩子來說,自我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走上社會前,必須會進行自我管理。   目前,德國的中學已經開設了項目管理課程,而且是非常正規的課程,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自己的事情、班級的事情甚至是師生關係、人生選擇,等等。也許,父母也得開始重視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能力的提高,活動範圍的擴大,他會意識到需要管好自己,也就是自我管理,但是,許多孩子由於經驗太少,缺乏自我約束的意識,在自我管理上往往表現得不盡如人意。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出國留學,而出國留學恰恰需要孩子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專家認為,中國學生的問題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管理的問題。大部分學生沒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一旦離開父母生活,他將無法很好地管理自己。   清華經管學院MBA辦公室主任錢小軍說:「作為一個中學生的母親,我一直從小教育我的孩子第一有愛心、第二有責任心。當然還有就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我同學的孩子今年高考也考進了清華,我發現這些孩子其實都是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強的孩子。因為每個人都是24小時,一樣的時間,有的學生學得很輕鬆,但有的孩子學得很累,效果還不好。」   如果父母能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習慣,就能增強孩子行動的獨立性、目的性和計劃性,這對於孩子今後生活的幸福和成功無疑是有巨大的幫助的。   孩子的自我管理,有個從被動到主動,從低級到高級,從不自覺到自覺的發展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增高,孩子的自我意識水平也不斷增強,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水平也隨之提高。那麼,作為家長,怎樣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呢?   建議一: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獵人,打獵時撿了幾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獅子,就把它們帶回家中精心餵養。這幾隻小獅子慢慢長大了,它們生活無憂無慮,有吃有喝,自在幸福。當然,它們都關在籠子里,獵人給他們設計的籠子也是溫暖而舒適的。沒想到,一不小心,一隻小獅子從籠子里跑了出去,獵人到處尋找也沒有找到。而其他幾隻呢?還在受著保護。 一天,那個獵人外出打獵後再也沒有回來,習慣了被餵養和保護的小獅子們最後被活活餓死了。而那隻當年跑出去的小獅子呢?它已經變成了一隻野獅子。它獨自在野外時,餓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受了傷,它學會了用舌頭舔傷口;遇到敵人,它知道怎樣保護自己。正是這種獨立的、不依靠別人的習慣,使它在大自然的環境里順利地活了下來。   能不能在生活中管好自己,這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孩子無法管理自己的生活起居,我們很難想像他能夠管好其他事情。  在這一點上,國外的一些父母做得相當好。   比如,韓國人比較喜歡周末全家出遊。不管孩子多大,哪怕只有兩三歲,父母都會帶上他。而且,父母都會讓孩子自己走,自己去照顧自己。有時,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動了,家長們也很少抱起他們,而只是在一邊等他們休息一會兒再接著走。韓國父母認為,應該從小就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這樣孩子才會學會自我管理。 而中國的很多父母,往往對孩子照顧有加,使孩子常處於「中心地位」:東西亂扔了,大人來收拾;衣服穿髒了,大人立即洗。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了。因此,做父母的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積累經驗,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識,例如,讓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進櫃里,作業做完後收拾書包等,久而久之,他會學會約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建議二: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   孩子上學以後,父母要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學會削鉛筆,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並能按老師的要求製作簡單的教具等。   許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不會整理書包,書包里亂得像「紙簍」,家長只好每天幫他整理。事實上,孩子形成這種毛病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包辦一切,未能培養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學前的這段時間裡,家長要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書包和生活用品,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當孩子進入小學後,父母還要注意不要替孩子做作業或者檢查作業——孩子應該自己去做這些事情。一旦父母幫助孩子檢查作業了,孩子不但自己不檢查作業,反而覺得這是父母的事情,對學習的興趣也會降低。   還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當學習與其他方面產生矛盾時,孩子應怎樣處理。比如,一個愛好課外閱讀的孩子,在做作業與看書方面往往會產生矛盾。父母要引導孩子把重點放在做作業上,在作業完成的基礎上,允許孩子看一些課外閱讀的內容。再比如,如果孩子是一名學生幹部,當他的學習和工作發生衝突時,他如何來協調這兩方面的矛盾呢?在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教育孩子想出一個既不耽誤學習,又能當好學生幹部的好辦法來,這也是自我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   建議三: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在艾森豪威爾10歲時,他父母讓他的兩個哥哥在聖誕節前去遠足,卻堅決不同意他去。艾森豪威爾感到十分憤怒,他衝到屋外,捏緊拳頭在蘋果樹上猛擊。他一面哭一面打,雙拳血肉模糊都沒感覺到。最後,艾森豪威爾被父親拖回家中,但是,父親並沒有呵斥他。這時,母親進來給他塗上止痛藥,並紮上繃帶,但是,母親也沒有安慰他。又恨又怒的艾森豪威爾倒在床上大哭了一個小時。直到他平靜後,母親才進來對他說:「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要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偉大。發怒是自我毀傷,是毫無用處的,需要好好克服。」 母親的告誡深深地印在了艾森豪威爾的心中。在76歲時,艾森豪威爾寫道:「我一直回想起那一次談話,把它看做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時刻之一。」  遇事不如意或遭遇突發事件時,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或者是大喜大悲,或者是做事不顧後果,容易衝動。而善於自我管理的孩子就知道情緒是怎麼回事,情緒的體驗是什麼,應該怎樣去正確釋放自己的情緒等。 比如,有些孩子喜歡罵人,說髒話。他們雖然知道罵人、說髒話是不對的,每次罵人、說髒話以後也常常後悔,但是由於已經習以為常,所以總無法控制住。針對這種情況,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與他人的摩擦。許多孩子的罵人其實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情感宣洩。例如:東西被他人偷走,自己被他人踩了一腳,等等。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與他人之間的摩擦,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   父母可以和孩子達成一種協議,當孩子在氣憤、想發泄時,父母用某種事先約定好的語言或目光暗示孩子,讓孩子及時冷靜地想一想,考慮如何文明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去掉不文明的語言習慣。   有一位脾氣非常暴躁的男孩,他的父親為了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想出了一個辦法。 這天,父親把男孩叫到一面牆壁面前,對男孩說:「孩子,爸爸知道你脾氣不太好,這也不是你希望的。但是,罵人,脾氣不好會影響到別人。這樣吧,從今天開始,你感到自己要發火的時候,就在這面牆壁上貼個圖標。」然後,父親給了小男孩一疊圖標。一周後,牆壁上果然貼上了許多圖標。一天晚上,父親指著牆壁對男孩說:「孩子,你看到自己的壞脾氣了嗎?」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父親說:「從現在開始,如果你一天不發脾氣,你就從牆壁上撕下一個圖標。」 第一天,男孩堅持不住還是發了火。第二天,男孩居然真的沒發火。這周內,男孩居然有三天沒發火。一個月後,牆壁上的圖標都被撕掉了。 那天晚上,父親又把孩子叫到了牆壁前,對男孩說:「孩子,現在你已經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這非常好。你看看,以前你發脾氣的圖標雖然被你撕下了,但是,圖標的痕迹還在。這說明你每次發完脾氣之後,不管是給他人還是給自己都將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 男孩慚愧地笑了笑。從此以後,男孩很少再發脾氣了。 由此可見,家長只有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逐步糾正發火、罵人、說髒話的不良習慣。當然,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需要幫助孩子找到適當的宣洩方法。如:鼓勵孩子把不高興、不愉快的事件告訴父母或其他人,以緩解心中的不快;教孩子不要輕易流露自己的情緒,激動的時候應該在心中默數「 一、二、三」;鼓勵孩子自我隔離來達到冷靜;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和幽默感,等等。   建議四: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心理學大會上,澳大利亞專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進行了測試一項兒童自制力的實驗。屈斯克利博士在所有參加測試的孩子面前放了兩盤巧克力,一盤多一盤少。如果孩子能夠忍耐15分鐘,他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盤,反之則只能得到少的那盤。結果,超過80%的孩子只忍耐了幾分鐘就按鈴呼喚實驗人員要求得到巧克力。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說,通過這個實驗,說明大部分兒童耐不住眼前的誘惑,自制力較弱。  孩子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孩子如果沒有自我控制能力,就會盲目行事,很難干好與自己的發展密切相關的事情。例如,一名中學生成績很好,但由於迷上了電子遊戲,便整天泡在電子遊戲機室里打電子遊戲,一發不可收拾,而耽誤了功課,學習成績每況愈下,最後每門功課不及格,導致被學校開除。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可」、「否」的觀念,讓孩子明確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事先在腦海中有一個判斷是非好壞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孩子才能認識到自己行為是否正確,才能學會控制自我。   父母不妨通過制定家庭規則來指導家庭成員共同遵守。例如,進別人房間前要先敲門;晚上不能太晚回家;未經家人同意不能在外留宿;下棋、玩遊戲要按規則決定勝負;說錯話或做錯事時要禮貌道歉;看電視時不要干擾別人。即使家長違規也要自覺受罰,讓孩子懂得規則的嚴肅性。當然,父母在制定規則的時候,要跟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這樣,比如,未經家人同意而在外留宿會讓家人擔心,這樣孩子會比較好接受。   如果孩子不太情願,父母可在平等的基礎上與孩子簽訂協議,把家長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轉化為孩子的內在要求和自覺行動,這有利於孩子自我約束意識的形成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總之,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要注重把對孩子外在的約束力轉化為他們內心的自我控制的能力。   建議五: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現在社會上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多,一些網站、報紙、雜誌、電影、錄像、圖書等中都有不健康的內容,這些不健康的內容很具有誘惑性,會腐蝕青少年的心靈。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討論什麼內容是健康的,什麼內容是有毒害的,以提高孩子的鑒別能力,讓孩子自覺抵制不健康的東西。   社會上有一些不法分子專門騙孩子的錢,誘惑孩子走歪門邪道,甚至拐賣孩子。比如,有的騙子誘惑孩子賭博,有的用講故事的方法散布封建迷信或淫亂思想,有的向孩子兜售搖頭丸、迷幻藥等毒品,有的在孩子單獨行動時,以認識孩子父母或親友、帶孩子出去玩兒等為由拐騙孩子……家長要給孩子分析這些社會現象,告訴孩子這些壞人、騙子的真實面目,教育孩子在遇到這類事時,一定動腦子想一想,絕不能跟陌生人到任何地方去;如果是認識的人也表示要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如果有人強制幹什麼就大聲呼救。回家以後要跟家長說清楚,還要跟老師彙報。 另外,父母要告訴孩子,對於陌生人問路或者請求幫助尋找丟失的東西之類的事情應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這往往是犯罪分子誘騙孩子的策略。讓孩子知道任何人包括警察和消防員,在未得到孩子監護人允許的情況下,都不能將他們帶走。因此,對於自稱是警察、消防員等人要帶人時更要提高警惕。   一般來說,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水災、火災、地震、觸電、溺水、車禍、迷路、遇上壞人等特殊事件,因此,父母從小就應該讓孩子知道:著火了怎麼辦,迷路了怎麼辦等,讓孩子知道火警電話「119」,盜警電話「110」,急救電話120,等等,最重要的是記住父母的手機號碼。  -------------------------------------------------------------   第17種習慣 抵抗挫折  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  給孩子設定一些挫折障礙。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  在孩子失敗後,溫情的鼓勵孩子。 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  -----------------------------------------------------------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海明威   ·從失敗中培養成功。障礙與失敗,是通往成功的兩塊最牢靠的踏腳石。若肯研究它們,利用它們,便沒有別的因素更能對一個人發揮作用。——戴爾·卡耐基   「秋風起……天氣漸漸冷了,樹葉漸漸黃了落了。」   「被雨打折了的向日葵,天晴了,它仍舊向著日,美滿地開花,美滿地結實。」   「……白蓼花,紅蓼花,經了許多雨,許多風,紅的仍舊紅,白的仍舊白,不曾吹折它的枝,洗褪它的顏色。秋!這樣光明鮮艷的秋!」   這是著名文學家沈尹默寫的一首詩《秋》。這首詩不僅描繪了秋天的景象,而且蘊涵著豐富的哲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也是萬物蕭條的季節。就好像人生,有成功的高潮,也有失敗的低谷。   綜觀歷史的進程,我們就會發現:整個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高潮與低谷的更替,一個朝代由興盛走向衰敗,改朝換代後,必然又是一個文治武功的太平盛世。歷史就是在低谷與高潮、興盛與衰敗的交替中向前發展的,絕望的黑夜後面總是燦爛的黎明。   一個人的一生註定既有高潮也有低潮,既有峰頂也有低谷;不可能永遠春風得意、一帆風順,也不可能永遠背時背運、道盡途窮。所有的困難都有盡頭,只要一個人拼力攀登,就可以更快地到達頂峰;只要一個人主動奮鬥,就可以更快地突破逆境。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的聾啞作家,她在兩歲的時候就被病魔殘酷地奪走了視覺、聽覺和說話的能力。看不見、聽不見、不能說話,這對於一個兩歲的孩子來說,真可謂是生活在三重苦難的地獄中。但是生活並沒有拋棄凱勒。正當她的父母為她將來的生活憂愁時,幫助他們的天使出現了。一位家庭女教師來到她家,教會了小海倫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表白自己。海倫在老師的幫助下,刻苦學習,最後考上了著名學府——哈佛大學,用自己不健全的身體為她的人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她還在老師的無私幫助下,在全世界旅行,並獻身於幫助聾啞人的教育事業。   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經的坎。當挫折來臨的時候,我們沒有選擇,只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並做自我調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紀的教堂遺迹,上面留有一段題詞警策人心:「事必如此,別無選擇。」消極逃避可能毀了一個人的生活,也許會使這個人的精神崩潰。「事必如此,別無選擇」,即使貴為一國之君也不得不常常這樣提醒自己。英王喬治五世在白金漢宮的圖書館就寫著這樣一句話:「請教導我不要憑空妄想,或作無謂的哀嘆。」哲學家叔本華也曾表達過同樣的看法:逆來順受是人生的必修課。詩人惠特曼的話同樣說明了這種人生必不可少的態度:「讓我們學著像樹木一樣順其自然,面對黑夜、風暴、飢餓、意外與挫折。」既然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經的坎,那麼我們就必須教孩子學會接受挫折。 所謂挫折,是指事情不如預期時的情境與感受。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挫折經驗,也有不同的表現。對幼小的孩子來說,他想要玩具,媽媽卻把它收起來了;或者他想吃肯德基,媽媽不允許,這些都可能導致他有受挫折的感受。面對挫折時,年幼的孩子通常是以哭鬧或發脾氣的方式表現出來。對學齡期的孩子而言,挫折感的來源就與幼兒不一樣了,他們可能是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或無法達成預期的目標,例如希望能考個100分,結果只考了80分,這時候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表現出的則是生氣、沮喪、覺得丟臉等情緒反應。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說,挫折的發生是無可避免的,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戰勝內心的恐懼,成為解決問題的能手呢?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建議一: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 許多父母都認為,幼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應該對孩子保護有加,挫折會讓孩子感到痛苦和緊張,不應該讓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這種觀念直接影響了孩子。 其實,一個人受點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處。孩子遭受挫折的經歷有利於培養現代人的良好品德;有利於發展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利於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故家長應正確看待挫折的教育價值,把它看成是磨鍊意志、提高適應力的好方法。當然,如果父母一味地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專門讓孩子參加一些以吃苦教育為主的夏令營,或者參加一些探險、到邊遠窮山村去體驗的活動等,這是片面的挫折教育,或只能說是挫折教育的一個方面。   事實上,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面對困難並戰勝挫折,培養孩子的一種耐挫折能力。它不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會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獨立、勇氣、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養。也就是說挫折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挫折,而是時時地、潛移默化地從各方面著手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有挫折教育意識的父母可以把自己事業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告訴孩子,讓孩子對挫折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孩子正確對待各種挫折和不如意樹立榜樣。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生活的熱愛、執著、不怕困難的態度和堅強的意志,是孩子面對挫折的最強有力的精神支柱。   建議二: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  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美國孩子摔倒了,母親說:「寶貝,自己站起來!」然後用鼓勵的眼神望著孩子,直到孩子自己站起來;一個非洲孩子摔倒了,母親沒有說話,只在孩子旁邊反覆模仿摔倒並站起來,以無聲的實際行動教孩子自己站起來;一個中國的孩子摔倒了,母親馬上跑過去,扶起孩子,不停地說:「寶貝,別哭,摔著沒有?」有的母親還直跺地面:「都怨地不好,讓寶寶摔倒了,媽媽打地,寶寶乖!」於是,孩子不哭了。將來成長的孩子中,美國的孩子獨立堅強,從小就學會了照顧自己,再富裕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也會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養活自己;非洲的孩子也能自己照顧自己,從小就離開父母去闖世界;而中國的孩子似乎永遠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中,無法獨立生活。 進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能獨立面對挫折,較好地解決問題。美國人對孩子的教育是值得借鑒的。美國教育專家認為,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是要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美國的孩子從小就單獨擁有自己的房間,自己活動,鍛煉獨立生活能力。很多美國大學生都是自己去掙錢來交學費的。孩子成家的時候,父母往往也只送上一個祝福,而不像中國父母那樣要為兒子買房子、為女兒置辦嫁妝等。因此,我們的父母應該從小就鍛煉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從兩三歲開始就可以讓孩子獨立睡眠,要求孩子自己吃飯、入廁、穿衣服、整理床鋪、收拾玩具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就可以讓其打掃房間、替父母買東西等;再大一些,可以要求孩子獨立解決問題,自己掙錢來花等。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要一致,不要產生分歧,這樣不利於孩子的培養。只有從小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他才可能在生活中成熟起來,提高抗挫折能力。   建議三:給孩子設定一些挫折障礙。    每個人都經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對於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要遇到苦難、阻礙,如果孩子平時走慣平坦路、聽慣順耳話、做慣順心事,那麼一旦他們遇到困難,就會不習慣,從而束手無策,情緒緊張,容易導致失敗。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些障礙,以此來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例如,在外出遊玩的時候,媽媽和4歲的兒子一起去爬山,山路高低不平,對於4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走的。但是,媽媽卻有意識地讓孩子跌跌撞撞地走,直到孩子踩到一顆小石子摔坐在地上,媽媽才對孩子說:「呀,摔倒了?勇敢的孩子要自己站起來哦!」   在設置障礙時,父母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組織障礙性活動,這樣既有利於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增強其韌性,同時又不會超過每個兒童的心理承受限度。例如,對於幼小的孩子,如果孩子拿不到他想要的物品,父母不要馬上拿給他,而要讓孩子動腦筋,想想怎樣才能拿到物品。對於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讓他參加各種勞動,在勞動中體驗生活的艱辛;也可讓孩子多參加集體遊戲,在遊戲中讓他體驗到失敗和不如意等。    建議四: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產生消極反應,往往會垂頭喪氣,採取退避的方式。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教育孩子勇敢面對挫折,向困難發起挑戰。例如,當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時,就應該鼓勵孩子說:「別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麼?」「你真勇敢!」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們便會增添勇氣,激起戰勝困難的願望,害怕的心理就會消失,自信心就會增強,這時孩子會認為自己行,自己可以克服困難,抗挫折能力也就培養起來了。   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有沒有具體的方法?美國的兒童心理學家曾經教給家長們一個叫做「3C」的辦法來幫助孩子們度過困境。這「3C」是指Control(調整),Challenge(挑戰)和Commitment(承諾)。   「調整」指的是一種心理上、情緒上的調整,是為了幫助孩子認識到「困難並不等於絕境」。例如,8歲的桐桐在數學比賽中失敗了,媽媽是這樣「調整」桐桐的心態的:「我知道考得不好你心裡很難受,但是,你的其他課程考得非常不錯呀。」 「挑戰」指的是給孩子一種心理挑戰,讓他學會在不高興的事情中看到快樂的一面。例如,媽媽繼續安慰桐桐:「一次考試不好,心裡確實不好受,但是,媽媽知道你是一個上進的人,我知道不管在什麼考試中,你都試圖考得更好,媽媽相信你在下次的數學考試中就能考好的。」 「承諾」指的是用承諾的方式幫助孩子看到生活更為廣大的目的和意義。例如,媽媽對桐桐說:「你覺得考得不好讓媽媽很失望,但是,媽媽一直是以你為榮的。不管你考得怎樣,只要你認真去考了,媽媽都為你感到驕傲。」   通過調整、挑戰和承諾,桐桐明顯地感覺好多了。事實上,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的關鍵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努力和行為作出正確的評價,讓孩子也能夠正確評價自己的行為和結果之間的關係。    建議五:在孩子失敗後,溫情地鼓勵孩子 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對孩子來說,家人的溫情與支持是信心的來源。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我們多麼希望孩子能一切順利,但是挫折卻像影子一樣跟隨著孩子的一生,我們只好把它當做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因此,當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父母更應看重孩子的心靈,用溫情去溫暖孩子,對孩子進行引導,避免挫折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例如,在《請給孩子鬆綁》一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 當陳元的父親得知陳元與國際奧賽失之交臂的消息後,他很能體會女兒的傷痛,但他不能幫孩子找替罪羊,於是他寫了一封簡訊壓在陳元的書桌上,然後去機場接陳元,他深深地懂得應該幫女兒恢復情緒。 沒有經歷過奧賽層層選拔步步攀登的,很難體會其中的艱苦。陳元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來準備奧賽,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做了數不清的題,忍受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那麼多艱難困苦,頂住了那麼多考場之外的壓力。但是,她的汗水和心血,以及親人、同學、教師們揪心的焦慮,如今只有一瞬間,彷彿都付之東流了。 這就是競爭。競爭往往是殘酷的。陳元在七輪理論考試中發揮出色,但在四次實驗中卻發生了一次失誤。 陳元後來說,那次實驗是所有考試中題目最容易的一次。那次實驗的時間定在晚上。陳元說,當時不知是怎麼一回事,走進實驗室,腦子裡忽然覺得一片空白。她說她不習慣在晚上做實驗,她從沒有在晚上做過實驗。她面對那道實際是最容易的題目沒有寫下一個字。 這當然就成為她不能入選國家隊的理由。  當她在距國際奧賽僅一步之遙的地方卻又失之交臂了。這對於一個16歲的涉世未深的女孩子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創。她會感到痛心,感到悲傷,感到難過。她在機場見到爸爸的時候,淚流滿面。   父親見到女兒時,表面上很開朗地笑著,其實他的心情也很沉重。 陳元回到家裡,把自己關進熟悉的書房,她第一眼看到的,是爸爸放在桌上的信。   我們的女兒:   我們像歡迎凱旋的英雄一樣歡迎你的歸來。因為你沒有失敗,你已經竭盡了你的最大的努力,你是勝利者。沒有進國家隊,這是遺憾,但你從中得到的經歷,得到的鍛煉,得到的啟迪,你所認識的社會,認識的人生,遠比你進國家隊的意義要豐富得多,寶貴得多,這是你人生的一個新的起點。你會經得起挫折、委屈,你會因此而奮起,而攀登你人生的又一高峰。   記得你念小學時,從瀏正街小學轉到了修業小學,在瀏正街所受的委屈,那段經歷,激勵了你從小學到中學一直奮發努力,可以說,那是你人生道路上的財富。同樣,在合肥科大的這段經歷,更會激勵你在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涯(甚至去國外學習)拼搏進取,因為你經受了挫折,你已經懂事了!   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永遠是你的後盾,你溫馨的家,永遠是你休息的港灣。   爸爸   1997/5/1   後來,當有人問起陳元在集訓隊的具體情況,問起她究竟是因為什麼而沒有入選國家隊時,陳元的父親及家人都是很簡單地回答說,因為陳元在做實驗時發生了一次失誤,陳元沒有能經受住那種近於嚴酷的考驗。 雖然,陳元的父親心裡想的,比這要多得多,複雜得多。但他不能也不願意替陳元尋找任何開脫的理由,一切都只能由她自己承擔。他這是從陳元的長遠考慮,希望她能正確對待這次失敗,學會適應挫折,他希望能真正把一件壞事變成好事。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當孩子在遭到困難和挫折的打擊後,父母一定要用自己的溫情去鼓勵孩子,讓孩子及時地樹立信心。穆尼爾·納素夫在《願你生活更美好》一書中說:「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埋怨他們,也不要奚落他們,應該幫助他們從失敗走向勝利,幫助他們找到光明,特別是在他們處於十字路口的時候。」   建議六: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   靈活應變是指能夠因應各種環境及狀況而作適當的調適,同時還能充分掌握自我,沉著而不失理智。這是孩子處理困難和挫折的重要能力。培養應變能力,隨時準備行動,把握機會或解決問題,可以幫助孩子變得更果斷。   有一個女孩,遇到父母因急事沒有回家,不知所措的她竟然在門外等候了近6小時,如果不是被鄰居發現並領回家中,很可能就在門外過一晚上。 事後,隔壁鄰居艾女士是這樣說的:「幸虧我昨天晚上回來時,看見孩子坐在家門口。要不在那裡坐一晚上還不凍死了……」艾女士說,她回來的時候,樓道里沒有燈,漆黑漆黑看不清楚,開始她沒在意,上到4樓才隱約聽見哭聲,下去一看,原來是一個孩子坐在門口縮成一團在那裡哭,問了她好幾次怎麼回事,她才說是爸媽不在家,她開不了門。艾女士起身一看,門上原來貼著條子,讓孩子回來後去奶奶家裡,可能是孩子沒看字條。回到家,艾女士連忙給又凍又餓的孩子做了點吃的,安排孩子睡下。   這個孩子在回家的時候,發現父母不在家,她居然只會在門口等,而不知道去鄰居家,或者給親戚打電話。如果不是鄰居及時發現了她,說不定她真會在門外凍上一個晚上。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這麼缺乏應變能力?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真的是太重要了。   一個只有5歲大的外國小女孩,在一個大雪紛飛並且完全與外界失去通訊聯絡的晚上,成功地幫助母親分娩了一個男嬰。假如小女孩在這種意外情況下只會哭、只會怕,後果將不可想像,但是,她能夠靈活應變,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這是需要中國父母深思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有意識地加強對孩子應變能力的培養。一是培養孩子適應自身生理或心理變化的能力,如身體的某個部位不舒服能及時告訴成人;心裡有煩惱時,知道向父母或知心夥伴傾訴。二是培養孩子適應周圍環境變化的能力。比如,應該知道早晚氣溫不同,應該注意保暖;應該知道出門要帶什麼東西;應該知道不同的地方可能會發生什麼情況等。三是培養孩子對突如其來事件的應變能力。如遇到突然停電時,怎樣去點蠟燭、開手電筒;遇到陌生人問路,應該怎樣避免被騙;遇到煤氣泄露怎樣去控制;著火了知道用滅火器澆滅,迅速轉移易燃品等。四是培養孩子對不同事物做出不同反應的能力。如要相信他人,但是,對於陌生人,或者心存不良的人又要採取提防的心理;如果父母生病了應該怎麼辦,老人生病了應該怎麼辦,等等。這些都要教孩子去判斷。   只有培養孩子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遭到任何緊急情況才會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爭取到最好的結果。   -------------------------------------------------【學習的習慣】:學習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孩子將要不斷地經歷學習、工作、取得經驗、再學習這樣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 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完全取決於他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取受制於這個人怎樣使用他的智力。對於孩子來說,如果他有良好的使用智力的習慣,他體現出來的能力也是超乎想像的。也就是說,只要孩子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智力天賦並不高的孩子也能夠取得很好的學習成績,也能夠在學習中取得成就。 -------------------------------------------------------------  第18種習慣 耐心  家長要做好榜樣。 讓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讓孩子學會等待。 從身邊的小事來培養。 三分鐘耐性訓練。  --------------------------------------------------------  第18種習慣耐心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柏拉圖   ·耐心和恆心總會得到報酬的。——愛因斯坦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羅蒙諾索夫   ·無論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靈魂。——培根   ·要有耐心!不要依靠靈感。靈感是不存在的。藝術家的優良品質,無非是智慧、專心、真摯、意志。——羅丹   有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正說明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心理學上,耐心屬於意志品質的一個方面,即耐力。它與意志品質的其他方面,如主動性、自制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關係。 耐心被認為是一個人心理素質優劣、心理健康與否的衡量標準之一,也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培養孩子的耐心不僅對他在學習上有幫助,而且對他今後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許多孩子都不夠有耐心。只要想到了或者聽到了,他們便要求立刻兌現。否則便不停地糾纏、吵鬧,直到父母滿足他們的要求為止。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孩子的耐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後天的培養。當孩子不停地用哭鬧強迫父母滿足他的要求時,父母要沉得住氣,一定要注意對孩子進行耐心訓練。只有父母付出耐心才會培養出孩子的耐心。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耐心的習慣呢?   建議一:家長要做好榜樣。   許多孩子沒有耐心,是因為家長自己做事也是虎頭蛇尾。所以,要想讓孩子有耐心,父母首先要有耐心地去做每一件事情。 比如,晚上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學習。當孩子不斷地起身、坐下時,做父母的要堅持看書,孩子見父母能夠耐心地看書,也能受到一些感染。 另外,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跟孩子約好這件事必須耐心地做完;如果沒有完成不僅需要補上沒做完的,而且還得再增加時間來處理相關的事情。這樣,孩子就能夠有計劃地去做事,也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耐心地把事情做完。   建議二:讓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耐心執著是成功的秘訣。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的父親為了讓童第周從小就明白耐心的重要性,讓他能夠執著地學習和做事,特意給他題了「滴水穿石」的條幅,告誡童第周世界上沒有穿不透的頑石,只有沒有耐心的人。  父親去世後,大哥安排童第周到寧波師範預科學校讀書。只讀了一個學期,童第周就提出要考當時全省著名的效實中學。哥哥對他說:「效實中學是用英語講課的,你的英語根本不行,肯定考不上的。」童第周卻認為「滴水能夠穿石」,只要自己耐心學習,肯定能夠考上的。 為了準備考試,童第周堅持自學英語,每天除了吃飯外很少離開書房。終於,童第周考上了效實中學。在效實中學,童第周又用滴水穿石的精神,使自己的成績從剛入學的倒數第一上升到了全班第一。這就是因為童第周對耐心學習有深刻的理解。 家長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時就要有耐心。孩子做錯了事,要給他講道理,耐心地告訴他錯在哪裡。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就是拒絕他的不合理要求,也要讓他心服口服。    建議三:讓孩子學會等待。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似乎沒有多大的耐心,只要想到一件事情,他們總是希望立刻去做,否則便會不停地糾纏。 媽媽正在廚房裡做蛋糕,小慧心在一邊看著媽媽不停地忙碌。看見媽媽拿出香香的巧克力和新鮮的水果。小慧心說:「媽媽,我要吃蛋糕。」媽媽說:「蛋糕還沒做好呢,媽媽要把粉調好,再加入慧心最愛吃的巧克力和水果。」3歲的小慧心仍然糾纏媽媽:「我就想吃蛋糕!我就要現在吃!」媽媽有些不耐煩了:「蛋糕還沒做好怎麼吃呢?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呀?」小慧心開始討價還價:「那我要吃巧克力,吃水果!」媽媽說:「你吃了巧克力和水果,媽媽還怎麼做蛋糕呀?」「我不管,我現在就要吃!」小慧心開始耍賴起來。媽媽無奈,只好讓小慧心先吃巧克力和水果。 現在,慧心已經上小學了,但是,她做事似乎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想的時候好好的,真要做的時候,總也坐不住。 事實上,父母如果從小教孩子學會等待,不事事都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耐心就會慢慢被培養起來。   剛剛吃完晚飯,媽媽正忙著收拾東西時,7歲的雨帆就開始叫道:「媽媽,我要到公園去玩。」媽媽說:「等一下,等媽媽收拾完東西一起去。」「不要,我要現在就去,你回來再收拾吧。」雨帆開始堅持。「不行,做事情就要一件一件做,媽媽要先收拾完才能跟你一起去。你先等一會,看一會今天的報紙,媽媽很快就收拾完了。」這時候,雨帆已經拿起報紙看起來了。等媽媽收拾完東西走到客廳的時候,發現雨帆已經看得津津有味了。原來,他看到了一篇自己喜歡看的小故事。——可見,遇到孩子沒有耐心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堅持,不能因為孩子的要求而作出讓步。如果父母每次都是只要孩子一要求就作出讓步,孩子得到的經驗就是「媽媽總是聽我的,我想怎樣就可怎樣」,那麼,孩子就會越來越沒有耐心。當然,父母也不可以用生硬的態度來命令孩子,如「不行,你給我等著」,這樣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聰明的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等待是有原因的。   建議四:從身邊的小事來培養。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小事情都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耐心。例如,洗碗、擦桌子、收拾房間等。剛開始,孩子會漫不經心地邊做邊想玩,這時家長可以站在一邊督促孩子,讓孩子用心地去做,直到他把碗洗乾淨、飯桌擦乾淨、房間收拾整潔。要讓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耐心去完成。      在經歷過小事的鍛煉後,家長應該再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點障礙,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難的機會。因為耐心是堅強意志磨鍊出來的,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能鍛煉孩子的耐心。這時,父母要鼓勵孩子做事不半途而廢。孩子經過努力完成一件事時,父母應當及時給予表揚,強化孩子耐心做事的好習慣。   建議五:三分鐘耐性訓練。   如果孩子對學習沒有耐性,總是沉迷於玩耍當中,父母可以試試其他的方法。      安吉娜·米德爾頓在《美國家庭的卡爾·威特教育》一書中介紹了一種「三分鐘」耐性訓練法,這種方法被證明是訓練孩子耐性的好方法。 皮奈特是一個缺乏耐性的孩子,他只愛看電視和玩遊戲,對書本不感興趣。一天,父親拿著個沙漏,告訴他說,這是古時候的鐘錶,裡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時,整好是三分鐘。皮奈特想玩玩這個沙漏,這時父親說,以沙漏為計時器,你和爸爸一起看故事書,每次以三分鐘為限。皮奈特很高興地答應了。第一次,皮奈特果然靜靜地坐下來聽爸爸講故事。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留意看書,而是一直看著那個沙漏,三分鐘一到,便跑去玩了。但是皮奈特的父親沒有氣餒,他決定多試幾次。這樣數次之後,皮奈特的視線漸漸由沙漏轉移到故事書上了。雖說約定三分鐘,但三分鐘過後,因為故事情節吸引人,皮奈特聽得特別入神,他要求延長時間,但父親堅持「三分鐘」約定,不肯繼續講下去。皮奈特為了早點知道故事情節,就自己主動閱讀了。 在這裡,皮奈特的父親用了一種循序漸進的訓練,對孩子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實際上是通過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時間內專註於某一對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習慣,也就提高了耐性。   三分鐘的時間,正好適合孩子注意力的特點,三分鐘後立即打住,這樣不僅使孩子覺得父親守信,而且還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引發了他主動學習的動力。當然,培養孩子的耐性父母要有耐心和恆心,不要試了一兩次後覺得沒效果就放棄了。


推薦閱讀:

分享讓孩子愛上學習
這3件事比打罵孩子更可怕,讓孩子變得自卑,父母你知道嗎?
這樣和孩子講道理,小心他長大和你「強詞奪理」
讓孩子聰明的食物
追女孩子就用一招,就讓女孩愛上和你聊天

TAG:孩子 | 習慣 | 影響 | 好習慣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