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最愛的十部電影

『導演發聲交流平台』

導讀:從風起雲湧的八十年代一路走來,那批憤世嫉俗的「台灣新電影運動」青年們,已然逝去的逝去,歸隱的歸隱,也有的,還繼續走在各自漸行漸遠的創作道路上。而侯孝賢導演,也許是其中走得最遠的那一位。

對於侯孝賢導演來說,攝像機永遠是一支筆,可以用來寫故事、描人物、抒人情,也能夠用來塗色、渲染、鋪展長長的時代畫卷。

今年在戛納電影節獲最佳導演獎的《刺客聶隱娘》,侯導將一個武俠題材烙上極強的個人印記:收斂故事,著力於人物和環境的刻畫,在類型片的外殼中進行了一次全新的作者化表達。本片也是侯導首次在大陸公映的影片,雖然褒貶不一,卻讓更多觀眾認識了這位來自台灣的電影大師。

點擊觀看《阿瑪柯德》

建議在wifi環境下播放

那麼在大師的心目中,哪些片子才夠格成為他的影史十佳呢?以下便是侯孝賢導演的選擇:

侯孝賢的影史十佳:

01.《阿瑪柯德》


費里尼充滿自傳性質的作品《阿瑪柯德》名列榜首。本片是導演對自己青少年時代滿懷深情的回望與想像。記憶中的小鎮與記憶中的人,都在導演溫情脈脈的鏡頭中變得生動、鮮活,串聯成一副兼具時代特徵和夢幻氣息的繽紛畫卷。

02.《浮雲》


成瀨巳喜男的代表作《浮雲》排在第二。這部改編自女作家林芙美子同名小說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女人為愛飄零一世,最後隕落他鄉的故事。成瀨用哀切的筆調,將一個痴情女人的命運刻畫得無比動人。小津安二郎也曾說他拍不出來的電影只有兩部,一部是溝口健二的《祗園歌女》,另一部就是《浮雲》。

03.《筋疲力盡》


戈達爾的處女作《筋疲力盡》位列第三。本片連同特呂弗、侯麥等人的處女作一起,開啟了法國電影新浪潮的輝煌時代。它也是戈達爾漫長的創作生涯中,對電影形式開出的第一槍。擊碎陳腐的電影觀念,革新創作手段和意識,在各個層面上,這部作品的影響力都不可估量。

04.《東京物語》


排第四位的是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這大概是小津最具代表性、傳播度也最廣的一部作品。依然是家庭生活、人情冷暖,依然是原節子、笠智眾,也依然那麼細膩動人、感人至深。羅傑艾伯特說他「從沒見過一個電影院里的哭聲超過《東京物語》」,這可能並不誇張,但電影本身,必不是簡簡單單的催淚。

05.《遙遠的雷聲》


印度電影大師薩耶吉特·雷伊的《遙遠的雷聲》排在第五。這部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作品,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1943年孟加拉大饑荒。導演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當時的社會亂象,刻畫了生存問題下的人性危機。

06.《公路之王》


第六位是維姆·文德斯的《公路之王》。本片是文德斯「公路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借男主人公一場看似毫無目的也毫無意義的旅行,展示了社會各個層面的獨有風景,也營造出一種孤獨而洒脫的氛圍。

07.《恐懼吞噬靈魂》


法斯賓德名作《恐懼吞噬靈魂》位列第七。在電影史上,這部反映社會問題的佳作與道格拉斯瑟克的《深鎖春光一院愁》和托德海因斯的《遠離天堂》前後呼應。三部作品中,本片是外在製作最為粗糙,內里卻最為深刻的一部。出色的劇本和冷峻的導演調度,讓一段不被接受的愛情顯得溫情而珍貴。

08.《天譴》


第八位是赫爾佐格迷人的作品《天譴》。影片用氣質驚人的影像,講述了一支探險隊在叢林里尋找傳說中黃金之地的故事。嚴酷的自然、蠻荒的部落,和男主角瘋狂的意志相結合,造就了一種令人眩暈的氛圍,充滿奇異的魅力。

09.《愛情短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愛情短片》排在第九。這部從一個男孩純真的「偷窺」視點出發的電影,突出了現代社會中,兩種不同愛情觀的碰撞。導演在影片中展示了極為強大的控制力,和純影像層面的敘事能力。

10.《教父》


科波拉的《教父》排在榜單末尾。這部作品已經無須過多介紹,在觀眾和電影從業者心目中,它的存在永遠都那麼耀眼。

縱觀整個片單,侯孝賢導演所選擇的無一不是名導名片和大師經典,其中既有《浮雲》、《東京物語》這種沉穩凝練,充滿情感的電影,也有《精疲力盡》這樣技法新銳、充滿實驗精神的作品。

而侯導自身的創作軌跡也差不多能夠與之結合,內里深沉而充滿情感,導演意識和調度手法上卻不斷創新。從《童年往事》到《戲夢人生》,從《海上花》到《刺客聶隱娘》,年事已高的侯孝賢導演還將不斷邁向新的台階。

- END -


「第一導演」為導演思想表達及藝術實現


推薦閱讀:

《建軍大業》有些什麼硬傷?
倩女幽魂大概劇情是啥?
《加勒比海盜5》首映禮盛況如何?
20郎當歲,誰都以為自己挺清高丨伍迪艾倫的 Cafe Society
什麼是真實

TAG:電影 | 侯孝賢 | 最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