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健康成長需要什麼樣的父母?
不罵渣男 不八卦 不媚俗
只溫暖人心 滋養靈魂
有品 有料 有格調
我在 你來嗎?
——心靈地圖空間
科 胡 特
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別是他們以【沒有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回應孩子驅力需求的能力。如果孩子長期暴露在父母不成熟的,敵意或誘惑的回應中,將會引起他強烈的焦慮與過度的刺激,從而導致精神成長的貧乏。因為他的內驅力很大部分被壓抑了,而這部分無法參與他心靈的發展。
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
人類作為高等動物,孕期相比其它動物要長了許多,也許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和各種器官實在太複雜和精妙,因而需要更長時間在子宮中精心培育吧。在母親的子宮裡,嬰兒與母親合二為一,還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生存和發展。所以相比父親,母親天然地與孩子之間有更多情感鏈接甚至心靈感應,俗話說【母子連心】。
十月懷胎結束,從子宮裡誕出和剪斷臍帶的那一瞬間,寶寶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誕生了。但人類的嬰兒與很多動物的後代很不同,他們極其脆弱,在生命中的頭幾年裡離開了母親和養育者的照顧完全無法自己存活,因此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依戀理論。
依戀理論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在20世紀60-80年代率先提出,他試圖理解嬰兒與父母分離之後所體驗到的強烈苦惱。鮑比觀察到,被分離的嬰兒會以極端的方式(如哭喊、緊抓不放)力圖抵抗與父母的分離,或瘋狂地尋找消失不見的父母。
但是,如果孩子察覺到這此問題的答案為「否」,則孩子會體驗到焦慮,並且表現出各種依戀行為:從用眼睛搜尋,到主動跟隨甚至呼喊。這些行為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與依戀對象之間足夠的身體或心理親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後者會出現在長時間的分離或父母消失不見的情境中。鮑比相信,在這種無助的情境中孩子會體驗到失望和抑鬱。
不少孩子在幾歲時,會出現吸吮手指頭的動作。很多家長會對小孩這個動作,以成人的眼光去對待,並且加以訓斥、喝斥。如果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凡是被父母親訓斥的孩子,私底下吸吮手指的動作會更加激烈,會比以前更加有恃無恐。其實從心理動力上看,吸吮手指意味著孩子開始想媽媽了,也許是因為媽媽沒在身邊;又或者媽媽雖然在身邊,卻心不在焉比如刷手機、打麻將、追劇等等,又或者媽媽陷入產後抑鬱症,冷漠、抑鬱和毫無反應。
吸手指頻率的明顯增加和動作時間的延長,表明在孩子內心裡,媽媽已經很難再回來了,所以TA越來越焦慮,甚至可能發展到把整個手都放在口裡拔不出來。這說明孩子已經想媽媽想得不得了,而且即便TA再怎麼想媽媽,媽媽的形象已經變得越來越模糊。
依戀理論認為:」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間的最初依戀關係,構成了未來其所有關係的基礎和起點。」鮑比相信,我們每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的整個人生階段都具有依戀性。
事實上,從依戀角度上看親密關係之間的互動,無論是充滿憤怒、敵意的衝突,或是冰冷、麻木的疏離,皆源自於雙方的依戀需求沒有被滿足。
因此從寶寶出生後,只到兩歲前孩子需要的更多是母親的功能,也就是陪伴、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呵護、撫摸、身體接觸、關注、抱持和積極回應等等。
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到了兩歲之後,TA已經在母親的保護和照顧下,身體和心理慢慢成長,可以走、可以跑,語言能力迅速發展,並且內心開始產生了關於「我」的概念,並和母親開始慢慢地分離。對於母親的依賴程度也沒有像嬰兒時期那麼高,開始有了點抵抗力和力量感。這個時候父母就開始給孩子設定一定的規則比如排便訓練,而不僅僅只提供無條件的母愛。
這時候父親的功能和作用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與母親的陪伴、照顧和抱持功能相比,當我們談到父親或父性功能的時候,就意味著規則、規範、標準、力量、權威和懲罰,因此父親和母親在養育孩子的功能上有著很大的差異。
比如孩子兩三歲、三四歲的時候,學習走路、跑步、攀爬、運動等等,TA既需要媽媽的陪伴、照顧和撫慰比如萬一摔倒受傷,這是媽媽的功能部份,意味著安全、溫暖和支持。
同時,父親的功能部份也很重要,比如不能摔倒就不繼續挑戰了,那就永遠無法進步和突破。父親會挑戰和鼓勵孩子不要害怕,爬起來繼續挑戰自己,甚至增加難度讓孩子勇於突破自己,如此孩子的內心裡會形成力量感和抵抗挫折的能力,長大後不至於弱不禁風,過於脆弱。
父親會指導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建立獎懲機制,監督和管教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學習規則和有邊界意識,而不可以無法無天,毫無顧忌。
但需要強調的是,在訓練孩子規則意識和突破自己的時候,如果父母過於嚴厲比如所謂[狼爸虎媽],孩子的自主性被父母太多的否定、貶低和限制,或者孩子缺乏必要的保護而受到過度驚嚇,孩子內心裡會形成「嚴厲的超我」。而超我如果過於強大,超過了孩子的承受力,孩子的自體就可能會被壓垮壓扁,TA所有的自信、自尊和自我價值感就會消失,變得很膽小和退縮,自體感異常匱乏。
所謂心理創傷,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只要超過了孩子的年齡和心理承受能力,無力應付,就會形成創傷。
比如很多心智不成熟的父母會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因為孩子依賴父母和無力反抗所以相對而言,比其他人更為安全。本來父母應該成為孩子情緒的容器,把孩子傳遞過來的焦慮和難受吸收、降低然後反饋回去,讓孩子可以承受。但如果孩子反過來需要成為父母情緒發泄的容器,就很容易在心理和情感上形成創傷,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心理困擾甚至障礙。
比如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認為,強迫症(比如潔癖、反覆洗手、檢查門窗)的產生和過於嚴苛的大小便訓練有關。
除此之外,對於孩子的健康心理成長,父親還有托舉和英雄的功能。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親常做的動作就是拋孩子,這個是母親很少做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母親沒這麼大的力量;其二母親也沒有這種膽量。
當父親做這個動作時就構成了一種差異性,孩子在高空中看到父親和母親的不同表情——父親是淡定的,而母親是驚悚的。而這個表情就構成了TA內心的一個奇特印記,那就是【母親是關心我的,父親是接得住我的】。這種微妙的感受對於孩子而言,前者意味著溫暖,後者意味著力量,兩種心理營養都非常地重要。
英雄意味著示範和榜樣的功能,比如從小看著爸爸打藍球、踢足球,或做生意,孩子會很崇拜父親的本事和能力,然後會無意識地模仿父親,在心理學中稱之為「向父親認同」,以後學著父親去闖蕩世界。
以上就是關於兒童人格成長的重要緯度和議題。總結一下,當一個孩子很脆弱和稚嫩的時候,TA需要一個母親的陪伴、照顧和抱持,能夠與TA互動和積極地回應,給予愛的滋養,肯定和支持。母親的愛會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夠信任自己和外界,自尊、自我價值感也會形成得更加穩固。同時,在母愛的基礎之上,孩子也需要父愛的部分。比如挑戰孩子,讓孩子面對和承受挫折,陪孩子玩耍,在適當保護的情況下,讓孩子去承受壓力,超越自我,變得更加強大,進而未來有能力,獨立地應對外部世界的風風雨雨。
做好父母,很不容易,考驗著父母的智慧和力量,幫助我們在人格圓滿的道路上持續地修行和前進。
所以感謝我們的孩子吧!
用 生 命 影 響 生 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