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stSurgery︱乳腺癌術後患側上肢功能鍛煉

乳腺癌術後的患者常引起患側上肢功能的障礙,主要表現為患肢水腫、肩關節運動幅度受限、肌力低下、運動後迅速出現疲勞、及精細運動功能障礙等。因此乳癌術後上肢功能鍛煉的非常重要。乳腺癌術後功能鍛煉持續時間應在6個月以上,特別是前3個月尤為重要。功能鍛煉的目的是恢復上肢功能、減少水腫、血栓、運動受限等問題,增強患者對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質量。

1/乳腺癌的手術方式:

開放式手術: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乳房全切+腋窩淋巴結清掃) ;

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結活檢術;

乳腺癌保乳切除術+腋窩淋巴結清掃術;

乳腺癌保乳切除術+前哨淋巴結活檢術。

乳腺腔鏡手術:

腔鏡下保留皮膚皮下腺體切除+腋窩淋巴結清掃術;

腔鏡下保留皮膚皮下腺體切除+前哨淋巴結活檢術;

腔鏡下乳腺癌保乳切除術+腋窩淋巴結清掃術;

腔鏡下乳腺癌保乳切除術+前哨淋巴結活檢術。

乳房再造手術:

假體植入Ⅰ期乳房再造術

背闊肌皮瓣轉移Ⅰ期乳房再造術

橫行腹直肌皮瓣轉移Ⅰ期乳房再造術

帶蒂大網膜Ⅰ期乳房再造術

2/術後早期功能鍛煉的作用

有利於手術後上肢靜脈迴流及引流液的流出,利於術後上肢水腫的消退;

通過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可明顯降低皮下積液、積血、皮瓣壞死及上肢嚴重水腫等併發症的發生率;

減少了疤痕攣縮的發生,提高了患側上肢的功能恢復及患者自理能力的重建

增強了患者對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質量。

3/患側上肢功能鍛煉的具體步驟

住院期間:

術後24小時之內開始進行手及腕關節的功能鍛煉(握拳、松拳、旋轉手腕);

術後3天後開始增加肘關節的功能鍛煉。伸肘、曲肘每日4組,每組做10次。以不感到疲勞、疼痛為宜;

術後5~7天,練習患側上肢摸同側耳廓、對側肩(此時肩關節不上抬);

出院後(術後14天以後,拔除引流管後,傷口癒合良好)增加肩關節的功能鍛煉:

患側手臂放在對側肩上,健側手幫助向對側外上方推;

患側手臂放在對側肩上,健側手幫助向上方抬肘;

爬牆運動:沿牆壁指尖向上伸,以健側高度為標準,每日做好記錄;

患側手臂過頭頂摸對側耳並自行梳理頭髮。(同側耳→頭頂→對側耳);

肩部向前向後旋轉;

雙手握於頸後做內外開和運動;

吊繩運動:握繩屈伸肘部,兩臂在身體兩側上、下牽拉;

畫圈運動:以肩關節為軸心,從小圈開始逐漸增加活動幅度。

4/凡有下列情況,需適當延遲活動肩關節,並減少活動量:

凡有皮下積液,皮瓣未充分與胸、腋壁貼合者;

傷口癒合不良,近腋區的皮瓣較大面積壞死或植皮近腋窩者;

腋窩淋巴結清掃範圍過大和皮瓣轉移的患者.

5/功能鍛煉的原則

動作到位,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按時準確進行功能鍛煉,是上肢功能恢復的重要保證。鍛煉中既要防止動作過大、過猛影響傷口癒合;動作過小或不到位,達不到鍛煉效果)。

做一個鍛煉計劃表,記錄每天鍛煉情況,逐步增加鍛煉動作及活動量;

增加動作時不增加量,加量時不加動作,應循序漸進,爭取患側上肢功能儘快恢復,最終達到功能鍛煉的達標要求,即患肢能繞過頭頂手能摸對側耳;

特殊情況者,酌情減少或延緩鍛煉時間,但不可停止練習;

6/患肢的保護

不在患肢抽血、打針、測血壓,不負重,不熱敷

不穿緊身衣,不在患肢佩帶手錶、首飾,預防蚊蟲叮咬,避免皮膚受損;

保護患側胸部,防撞傷,可佩戴義乳。


了解更多:

回復關鍵詞「乳腺癌化療」

回復關鍵詞「乳腺癌內分泌治理」

回復關鍵詞「預測乳腺癌複發」

回復關鍵詞「影像分級」

回復關鍵詞「乳腺自查」

回復關鍵詞「三陰性乳腺癌」

回復關鍵詞「男性乳腺癌」

回復關鍵詞「乳腺增生」

回復關鍵詞「乳腺腔鏡」

回復關鍵詞「乳房再造」

回復關鍵詞「乳腺癌遺傳」

推薦閱讀:

來挑戰,ACS乳腺癌篩查指南推薦知多少?
指南(共識)解讀 | 2015 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原發性乳腺癌診斷、治療及隨訪指南》解讀
【實錘】肥胖直接導致乳腺癌發生幾率增加
乳腺癌術後病理擴散至淋巴請問影響大嗎?
一個年輕女孩的抗癌記錄

TAG:鍛煉 | 乳腺癌 |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