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古希臘之二:西方文明源頭的總結對照中國文明的反思

近代以來,由於中國的國門被西方列強打開,讓中國人看到西方文明的強勢和先進之處,因此也對自己本國的文明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反思;進而認識到,本國文明文化相對於西方文明文化的整體落後,由此產生了向西方文明學習的崇拜心理。甚至有些中國人,對於西方文明的極度崇拜也因此產生了對於本國文明的極度不自信,總覺得中國在很多方面都不如西方。

實際上站在歷史宏觀的角度來比較中西方的文明文化,中國在相當一段的歷史時期,其文明文化的成就還是遠遠超越西方的(至少在西歐大航海運動以前,與此同時,中國正處於明朝時期)。而這裡的西方,站在歷史宏觀的維度,也需要一個準確明確的定義。什麼叫西方?

實際上,我們人類的文明主要發生的地理區域就是位於整個歐亞大陸,北緯30度的文明走廊上。我們中國正好位於歐亞大陸的最東邊,而歐洲則剛好位於整個歐亞大陸的最西邊。因此,歐洲人自稱自己為西方,相應的中國則屬於東方。站在以歐洲為中心的地理視角去看待文明,整個北緯30度為主要的亞洲區域,也被西方人在區域上人為的割裂分成了近東、中東和遠東。而站在我們中國人的地理區域視角,整個帕米爾高原以西的廣大地區,則通通屬於「西方」。

其實最早的文明源頭,既不是來自以「西方」自居的歐亞大陸最西端的歐洲,也不是來自歐亞大陸最東端的中國,而是來自位於歐亞大陸腹地的兩河流域——即繼又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蘇美爾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上所公認的最早的文明。

在波希戰爭以前,「希臘」還只是愛琴海海域一個並不明確的地理上的小範圍的區域概念,並且這個概念還並不包括整個愛琴海海域及其周邊的廣大地區。當時的整個愛琴海海域和包括小亞細亞半島在內的廣大地中海東部地區,很多地區屬於各自為政的政治治理體系(包括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概念中總結的六種政治體制);而且彼此之間的文明文化差異也比較大,典型的有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克里特文明等等;甚至在風俗習慣包括語言上,彼此都有很大的差異。(當時的愛琴海海域的各個城邦,使用著不同的語言,比如米諾斯語還有腓尼基語等等;只是後來作為愛琴海海域政治、軍事、外交、經濟貿易和文化中心的雅典城邦興起以後,愛琴海海域的人們才普遍使用雅典當時的方言——愛奧尼亞語作為通用的語言,也就是後來作為希臘世界通用語的古希臘語的前身)

那時地處亞非歐三個大洲交匯的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海域所生存的人們,是來自亞非歐各地遷移過來的居民。這其中有來自歐洲的希倫人、北非的腓尼基人和埃及人、還有中東的閃米特人和含米特人等亞非歐各個地區的族群。他們遷移到這片愛琴海海域,同時也帶來了自己族群的文明與文化。所以我們在古希臘的自然哲學時期和與之對應的古風時期甚至更早的時期,能夠看到古代埃及文明、古代歐洲文明、古代中東文明等亞非歐各個地區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文明的影子。可以說早期的古希臘文明,是不同大洲的不同地區還有不同族群的文明文化相互交融而產生的。

這就像古代中國秦朝以前的商周時期,「華夏」還只是中原地區一個主體族群的稱呼,而中原地區周邊還存在著和華夏族共同生存的別的民族——比如秦羌民族,燕幽民族,荊楚民族,吳越民族,巴蜀民族等等。只是後來秦始皇吞併六國,而隨後的漢朝到漢武帝時期又進一步統一了作為「中國」的整個東亞大陸。這些以華夏族為主的族群才統一為了一個新的民族群體——漢人。

而愛琴海海域的居民統一為一個新的希臘民族的功勞,則要歸功於亞歷山大大帝和與之敵對的波斯人身上。在波斯人入侵愛琴海海域以前,各個城邦之間各自為政,甚至彼此征戰,並沒有統一的國家政權和民族意識。當波斯人入侵到這片愛琴海海域以後,這些各自為政的城邦才不得不團結在一起對抗共同的敵人——波斯。在經歷了和波斯人對抗並將其趕走的波希戰爭還有希臘世界內部雅典人和斯巴達人爭霸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以後,「希臘人」的概念成為這些城邦共同的民族身份認同。尤其在亞歷山大大帝統一了整個希臘世界以後,這種民族身份概念的認同在整個希臘世界的各個城邦得到了強化。而在希臘世界對外和對內戰爭還有和亞非歐各地進行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進程中。一方面,希臘人也在不斷的,向別的文明學習,其先進之處;另一方面,也加強了愛琴海海域希臘世界內部各個地區各個城邦之間文明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可以說,沒有波斯人的入侵,愛琴海海域的希臘世界就難以通過對抗共同的侵略者敵人成為一個文明上不斷融合和民族學意義上的共同體;而沒有亞歷山大大帝,這個作為「希臘人」的共同體就難以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組織。

所以,從古希臘文明興起的歷史進程和經驗可以總結這麼一個道理:任何文明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對於和外來文明的交流與學習。

中國古代的文明能夠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尤其是漢唐時期)長期領先於同時期世界上別的地區的文明,也是通過絲綢之路和別的地區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學習的結果。而中國自明朝以後至鴉片戰爭時期,文明整體性的落後於整個西方世界其根源也在於自身的閉關鎖國所導致。而我們的鄰邦日本在「黑船事件」以後意識到自己和西方的文明差距以後,(在此之前的幕府統治建立以後,日本和中國一樣閉關鎖國,只是處於對外貿易的目的進行有限的開放)立刻通過推翻舊的幕府統治的明治維新開始了「求知識於世界」的西式改革,從此走向現代化的強盛之路;哪怕後來經歷了二戰的失敗,依然能夠崛起(這也不排除後來美國扶持日本的因素)。

西方文明再經歷了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輝煌以後,曾經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世紀在文明程度上整體性的落後於當時世界別的地區的文明(比如同時期的中東和中國等文明),而這其間整個歐洲社會也是近乎於一個封閉保守的狀態。直到歐洲人通過十字軍東征開拓了文明的視野以後,才開始重拾古希臘古羅馬時代那種開拓進取的意識,一方面通過文藝復興運動回歸早期希臘羅馬文化那種開明進取的傳統,另一方面通過大航海運動開始和世界各地建立廣泛的聯繫。西方文明在近現代的五百年左右的光景又重新實現了快速發展和進步,引領了當今世界現代化文明的總體趨勢。

當然,把近現代西方文明取得的成就歸功於古典時期軸心時代的古希臘文明也是不全面客觀的。但是回顧歷史,從古希臘文明興起的歷史經驗可以總結和反思——一個文明如果要想真正走向強盛,那種向別的文明努力學習的不斷開明和進取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於我們今天的中國來說,這種反思是非常值得和富有意義的。

推薦閱讀:

回顧北斗:8年發射16星 中國速度強勁追趕GPS
中國哲學經典原著導讀
中國國學網-- 虞世南《蟬》詩賞析
這幫王八向外國政府繳稅,在中國掙錢
中國模式的社會屬性與內涵

TAG:中國 | 希臘 | 文明 | 西方 | 古希臘 | 西方文明 | 反思 | 解讀 | 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