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驚呼北京太硬了:六月將有一件大事要發生
安倍訪俄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京(視頻截圖)
日妄想日俄上演「牽手」一幕 共同制衡中國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與俄羅斯關係正在解凍。本月底,安倍晉三首相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推動兩人會談的背景是中國的崛起。
如果日俄之間拉近距離,將改變亞洲的力量版圖。美中兩國也在關注這一點。「美國也希望日俄改善關係,其原因在於中國。
如果中國在亞洲和遠東地區過於強大,就會破壞地區均勢。日俄合作有助於防止這一局面出現。」一位參與制定奧巴馬政府對外戰略的國防部前高級官員這樣說。
美俄在諸多問題上存在矛盾。但是,美國政府仍然認為「日俄關係解凍有助於亞洲的穩定」。
遠東地區佔據俄羅斯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日本資金流入這裡並促進開發,將有助於避免俄羅斯遠東地區被劃入中國的勢力圈。美國在此問題上對日俄合作懷有期待。
當然,最擔心中俄實力對比失衡的正是俄羅斯。俄方十分擔心中國軍事力量的膨脹。正在等待安倍首相來訪的普京總統也正是看到了這樣的中國。日俄上演「融合」一幕,有助於牽制中國——這正是克里姆林宮的想法。
這種局面對日本而言並不壞。但是,日本不可掉以輕心。為了在日俄之間打入楔子,中國也在暗中發起猛烈攻勢。
日本外交當局人士說:「俄羅斯只是將日本作為一張牌。也許不知道什麼時候,俄羅斯就會屈從中國。」(如果僅僅憑一次出訪就能讓兩國俄羅斯倒向日本,那日本的政客未免過於天真了。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就能打破日本目前的這個妄想。那就是你四月出訪俄羅斯中俄兩國六月就要在日本海你家門口演習。)
中俄拉開架子,早就做好了戰爭準備
此前三年之前,俄羅斯就已經在西伯利亞東部,部署了大量的先進戰機和戰略核導彈,而且頻繁通過軍事演習,擴充在遠東地區的軍事實力。
而中國雖然在經濟上忽略了東三省的作用,但是在軍事上,沒有絲毫的放鬆,但凡有一點軍事和政治頭腦的人,都不可讓東北三省成為美國介入亞洲的跳板,更不可能讓其成中國腹地遭受打擊的無屏障地域。
如果美國真的滅掉了朝鮮,將戰略邊界推到中國的鴨綠江,那麼中國整個東北將失去屏障,將會失去華北平原的緩衝地帶,中國遭到打擊的可能性將大大的提高,以及其應激反應將大大的的縮短。
由此可以得知,中國在東北的軍事實力增強上的投入是巨大的!而且備戰的等級也是最高的!
一度時期以來,特別是中國新領導人首訪俄羅斯以來,關於中俄聯盟的呼聲不絕於耳。
資料圖:習近平會晤普京
在學術界力主中俄結盟的著名學者——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在目前國際環境下,中國和俄羅斯沒有選擇加入西方陣營的條件。對中、俄任何一方而言,都沒有比與對方結盟更好的戰略選擇。
在閻學通看來,今後十年,中國在世界處於第二地位將不斷突顯,在全球戰略利益拓展將越來越廣泛,面臨的戰略安全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對盟友的需要將不斷增長。中俄如果結成同盟,對中國的戰略價值將呈上升趨勢而不會縮水。去年中俄聯手對聯合國敘利亞決議投否決票不過是雙方共同戰略利益上升的一個表現。
那麼,中俄聯盟的幾率有多大?政府和研究機構至今都沒有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此事仍停留在國內學術界和理論界討論階段,決策層並未提上議事日程。
的確,中俄聯盟非常誘人,但條件未成熟。當合作對中俄雙方有利時,兩國會繼續合作,但兩國根本利益並不相容。中俄兩國在短時期內,利益核心基本趨於一致,這就是共同對抗美國的全球擴張,但從長遠利益來說,兩國乃是同床異夢,作為兩個相鄰的大國,誰都不希望自己有一個比自己強大的鄰居。
不久前,俄羅斯之聲中文網發表的題為《俄羅斯—中國:從合作夥伴到同盟?》的文章道出了俄羅斯人的心聲。
文章認為,俄中之間有牢固的經濟和政治聯繫,但在安全領域,相互謹慎。原因之一在於軍事和經濟潛力各異。隨著中國漸漸成為全球大國和國際力量中心,雙方建立同盟關係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新領導人近日訪問俄羅斯,中國國內的各類媒體都做了大量的報道。但俄羅斯國內的主流媒體對此報道較少。中俄媒體的反差,不禁讓我們感到頗為費解,尤其是在中國個別媒體打出「中俄聯合抗美」口號的背景下。這一現象說明,俄方對中俄結盟的興趣並不大。
退一萬步說,中國與俄羅斯即使結盟,也不是想像的那麼好。說白了,對中俄關係的估計,我們絕不能理想化,將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等同於結盟關係,兩者是有實質性區別的,絕不能混淆。
許多跡象表明,中國與俄羅斯在亞太地區博弈的槓桿正在增加,但中國並不處於優勢。例如俄羅斯在亞洲的重要盟友印度、越南,卻是中國的潛在對手。
中國國家主席
近年來,俄羅斯幾乎幫助印度武裝到了牙齒。在印度全部軍火採購清單中,俄方供應量佔到80%。2007年至2011年,印度從俄羅斯進口120架蘇―30MK型和16架米格―29K型戰機。
除此之外,俄羅斯近年來也一直在努力拉近與越南的軍事關係,並與越南達成租用金蘭灣作為軍事基地的協議,以全面制衡中國。
縱觀歷史,曾經和今天依然活動著的形形色色的聯盟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帶有與「假想敵」對抗的因素。更何況,一國或多國結盟往往意味著一些主權的讓出和被削弱。
美國—日本、美國—韓國結盟就是例證。由於是美國主導美日、美韓同盟,日本和韓國無論是在外交上,還是在軍事上都喪失了一部分主權,特別是軍事指揮權方面,日韓基本上是由美國軍方控制。
客觀地說,假如中國與俄羅斯結盟,仍然存在誰主導誰的問題,那一方都不會主動放棄主導權。如此看來,中國專家、學者有關中俄建立抗衡美國的同盟的想法,只不過是在做複雜政治決定過程中藉助社會討論拋出的試探球而已。因此,現在中國提出與俄羅斯結盟缺乏可行性。
中國的當務之急是在國際上發展准結盟關係,即不是盟友的盟友關係。尤其要努力深化與中國戰略利益和戰略理念廣泛接近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上合組織成員國,以及其他國家的關係,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國應儘可能多一點非結盟的盟友,這樣才能應對麻煩多發事態。
推薦閱讀:
※蔡煥松轉展北京麗水
※北京小吃街有哪些?
※北京地區有哪些特色書店?
※李自成進北京城就變土匪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如何方便地從北京南苑機場到達市區?